第2-6章要素费用的核算:单项选择题1.企业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的耗费,应通过()账户核算。A.基本生产成本B.辅助生产成本C.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2.月末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时,对于退料凭证的数额,可采取(A.冲减有关成本费用B.在下月领料数中扣除C.从当月领料数中扣除D.不需考虑)。3.用来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的账户是(B.制造费用A.基本生产成本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4.“基本生产成本”月末借方余额表示(A.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B.完工产品成本C.月末在产品成本D.累计发生的生产费用)。5.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A:生产车间厂房的折旧费B.产品生产专用设备的折旧费C.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C.生产车间的办公费用6.基本生产车间本期应负担照明电费1500元,应记入()账户。A.“基本生产成本”(燃料动力)B.“制造费用”(水电费)C.“辅助生产成本”(水电费)D.“管理费用”(水电费))的记录。7.核算每个职工的应得计件工资,主要依据(A.工资卡片B.考勤记录D.工资单C.产量工时记录8.某职工10月份病假3日,事假2日,出勤17日,星期双休9日。若日工资率按30天计算,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则该职工应得出勤工资按()天计算。A.17B. 20C.23D.269.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费用和按福利部门人员工资计提的福利费应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和贷方。A.“管理费用”和“应付福利费”B.“应付福利费”和“管理费用”C.均计入“管理费用”D.均计入“应付福利费”10.预付生产车间下季度财产保险费,应先记入()账户。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C.“预提费用”D.“待摊费用”二.多项选择题1:应记入产品成本的各种材料费用,按其用途进行分配,应记入的账户有)。(A.“管理费用”B.“基本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D.“财务费用”)。2.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包括(A.房产税B.增值税
第 2-6 章 要素费用的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的耗费,应通过( )账户核算。 A.基本生产成本 B.辅助生产成本 C. 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2. 月末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时,对于退料凭证的数额,可采取( )。 A.冲减有关成本费用 B.在下月领料数中扣除 C.从当月领料数中扣除 D.不需考虑 3.用来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的账户是( )。 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4.“基本生产成本”月末借方余额表示( )。 A.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 B.完工产品成本 C.月末在产品成本 D.累计发生的生产费用 5. 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 A.生产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B. 产品生产专用设备的折旧费 C.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C. 生产车间的办公费用 6.基本生产车间本期应负担照明电费 1500 元,应记入( )账户。 A.“基本生产成本”(燃料动力) B.“制造费用”(水电费) C.“辅助生产成本”(水电费) D.“管理费用”(水电费) 7. 核算每个职工的应得计件工资,主要依据( )的记录。 A.工资卡片 B.考勤记录 C.产量工时记录 D.工资单 8.某职工 10 月份病假 3 日,事假 2 日,出勤 17 日,星期双休 9 日。若日工资率按 30 天计算,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则该职工应得出勤工资按( )天计算。 A. 17 B. 20 C .23 D. 26 9.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费用和按福利部门人员工资计提的福利费应分别记入 ( )账户的借方和贷方。 A.“管理费用”和“应付福利费” B. “应付福利费”和“管理费用” C.均计入“管理费用” D. 均计入“应付福利费” 10. 预付生产车间下季度财产保险费,应先记入( )账户。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预提费用” D.“待摊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应记入产品成 本的各种材 料费用,按 其用途进行分 配,应记入 的账户有 ( )。 A.“管理费用” B.“基本生产成本” C. “制造费用” D.“财务费用” 2. 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包括( )。 A.房产税 B.增值税
D.所得税C.印花税)。3.下列支出在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的是(A.行政人员工资B.支付的本期广告费C.预借差旅费D.固定资产折旧费)。4.“财务费用”账户核算的内容包括(A.财会人员工资B利息支出C.汇兑损益D.财务人员业务培训费)。5.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借记的账户可能是(A.“基本生产成本”B.“辅助生产成本”D.“固定资产”C.“制造费用”)。6.用于几种产品生产的共同耗用材料费用的分配,常用的分配标准有(A.工时定额B.生产工人工资C.材料定额费用D.材料定额消耗量)。7.根据有关规定,下列不属于工资总额内容的是(A.退休工资B.差旅费C.福利人员工资D.长病假人员工资8.职工的计件工资,可能记入()账户借方。A.“基本生产成本”B.“辅助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9.下列固定资产中,其折旧额应作为产品成本构成内容的是(A.生产车间房屋B.企业管理部门房屋C.生产用设备D.专设销售机构用卡车)。10.以下各账户归集的支出,最终可能应由产品成本负担的是(A.辅助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待摊费用D.预提费用三,判断题1:一个要素费用按经济用途可能记入几个成本项目,一个成本项目可以归集同一经济用个途的几要素费用0()2.预提费用是指企业预先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费用。()3.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费用均应直接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C)4.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全部计入产品成本。()5.不设“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的企业,其生产消耗的燃料可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6.凡是发放给企业职工的货币,均作为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7.计件工资只能按职工完成的合格品数量乘以计件单价计算发放。)8.职工福利费应按实发工资的14%计算提取。()
C.印花税 D.所得税 3.下列支出在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的是( )。 A.行政人员工资 B.支付的本期广告费 C.预借差旅费 D.固定资产折旧费 4.“财务费用”账户核算的内容包括( )。 A.财会人员工资 B 利息支出 C.汇兑损益 D.财务人员业务培训费 5.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借记的账户可能是( )。 A.“基本生产成本” B.“辅助生产成本” C. “制造费用” D.“固定资产” 6.用于几种产品生产的共同耗用材料费用的分配,常用的分配标准有( )。 A.工时定额 B.生产工人工资 C.材料定额费用 D.材料定额消耗量 7.根据有关规定,下列不属于工资总额内容的是( )。 A.退休工资 B.差旅费 C.福利人员工资 D.长病假人员工资 8.职工的计件工资,可能记入( )账户借方。 A.“基本生产成本” B.“辅助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9.下列固定资产中,其折旧额应作为产品成本构成内容的是( )。 A.生产车间房屋 B.企业管理部门房屋 C.生产用设备 D.专设销售机构用卡车 10.以下各账户归集的支出,最终可能应由产品成本负担的是( )。 A.辅助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待摊费用 D.预提费用 三.判断题 1.一个要素费用按经济用途可能记入几个成本项目,一个成本项目可以归集同一经济 用途的几个要素费用。 ( ) 2 . 预 提 费用 是 指 企业 预 先 支出 但 应 由本 期 和 以后 各 期 分别 负 担 的费 用 。 ( ) 3 . 基 本 生 产 车 间 发 生 的 各 种 费 用 均 应 直 接 记 入 “ 基 本 生 产 成 本 ” 账户。 ( ) 4 .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全部计入产品成本。 ( ) 5.不设“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的企业,其生产消耗的燃料可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 目。( ) 6 . 凡 是 发 放 给 企 业 职 工 的 货 币 , 均 作 为 工 资 总 额 的 组 成 部 分 。 ( ) 7 . 计件工资只能按职工完成的合格品数量乘以计件单价计算发放。 ( ) 8 . 职 工 福 利 费 应 按 实 发 工 资 的 14% 计 算 提 取 。 ( )
四、实务操作题(一)练习材料费用的分配资料海东企业20×7年7月生产的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B两种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具体资料如下:1.甲产品投产4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A材料8千克,B材料3千克。2.乙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A材料5千克,B材料4千克。3.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A材料4116千克,B材料2060千克。4.材料实际单价为:A材料8元/千克,B材料6元/千克。【要求】根据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原材料费用。填入见表3-1。表 3-1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单位:元原材料A材料B材料原材料实际成本消耗定额(千克)甲产品投产()件定额消耗量(千克)消耗定额(千克)乙产品投产()件定额消耗量(千克)定额消耗总量实际消耗总量消耗量分配率甲产品实际消耗量的分配乙产品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甲产品乙产品原材料费用(元)合计(二)练习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的分配【资料】海东企业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供电车间、一个机修车间。第一生产车间生产A产品和B产品,第二生产车间生产C产品。1.耗用材料的分配:(1)该厂20×7年7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为十4%(包括燃料)。(2)第一生产车间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按定额费用的比例进行分配,共同耗用燃料按A、B两种产品的产量比例分配(原材料、燃料耗用情况见表3—2、表3—3)。两种产品的产量及定额资料如下:A产品产量10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30元。B产品产量14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25元。2.人工费用的资料:(1)该企业20×7年7月各车间、部门的工资汇总表见表3一4。(2)第一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按A、B两种产品的生产工时进行分配A产品生产工时为28000小时,B产品的生产工时为30000小时,第二生产车间只生产一
四、实务操作题 (一)练习材料费用的分配 【资料】海东企业 20×7 年 7 月生产的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 A、B 两种原材料,耗 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具体资料如下: 1.甲产品投产 400 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 A 材料 8 千克,B 材料 3 千克。 2.乙产品投产 200 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 A 材料 5 千克,B 材料 4 千克。 3.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A 材料 4 116 千克,B 材料 2 060 千克。 4.材料实际单价为:A 材料 8 元/千克,B 材料 6 元/千克。 【要求】根据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原材料费用。填入见表 3-1。 表 3-1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单 位:元 原 材 料 A 材料 B 材料 原材料实际成本 甲产品 投产( )件 消耗定额(千克) 定额消耗量(千克) 乙产品 投产( )件 消耗定额(千克) 定额消耗量(千克) 定额消耗总量 实际消耗总量 消耗量分配率 实际消耗量的分配 甲产品 乙产品 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 原材料费用(元)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二)练习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的分配 【资料】海东企业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供电车间、一个机修车间。第一生产车间 生产 A 产品和 B 产品,第二生产车间生产 C 产品。 1.耗用材料的分配: (1)该厂 20×7 年 7 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为+4%(包括燃料)。 (2)第一生产车间 A、B 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按定额费用的比例进行分配,共同 耗用燃料按 A、B 两种产品的产量比例分配(原材料、燃料耗用情况见表 3—2、表 3—3)。 两种产品的产量及定额资料如下:A 产品产量 1 000 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 30 元。B 产 品产量 l 400 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 25 元。 2.人工费用的资料: (1)该企业 20×7 年 7 月各车间、部门的工资汇总表见表 3—4。 (2)第一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按 A、B 两种产品的生产工时进行分配, A 产品生产工时为 28 000 小时,B 产品的生产工时为 30 000 小时,第二生产车间只生产一
种C产品,所以其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全部计入C产品的成本(该厂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按工资额的14%计提)。表3—2原材料耗用汇总表单位:元用途领料车间、部门计划成本第一生产车间制造A产品39 000第一生产车间制造B产品31000第一生产车间78 000制造A、B产品共同耗用2 600第一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维修用第一生产车间800劳动保护用第一生产车间一般性消耗160046 000第二生产车间制造C产品1 300第二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维修用730第二生产车间劳动保护用第二生产车间一般性消耗1100供电车间生产用12 000机修车间生产用13 500900企业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经常维修用合计228 530表3—3燃料耗用汇总表单位:元用领料车间途计划成本第一生产车间9 600制造A、B产品共同耗用制造C产品6 800第二生产车间合计16 400表 3—4工资费用汇总表单位:元工资各类人员车间、部门生产工人12.400第一生产车间管理人员900生产工人5800管理人员700第二生产车间供电车间车间人员1 400机修车间车间人员2.600企业管理部门管理人员4500计合28300【要求】1.根据资料1,编制“燃料费用分配表”(填入表3-5)和“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填入表3-6)。2.根据资料2,编制“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填入表3-7)。3.根据以上各分配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
种 C 产品,所以其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全部计入 C 产品的成本(该厂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按工资额的 14%计提)。 表 3—2 原材料耗用汇总表 单位: 元 领料车间、部门 用 途 计划成本 第一生产车间 制造 A 产品 39 000 第一生产车间 制造 B 产品 31 000 第一生产车间 制造 A、B 产品共同耗用 78 000 第一生产车间 机器设备维修用 2 600 第一生产车间 劳动保护用 800 第一生产车间 一般性消耗 1 600 第二生产车间 制造 C 产品 46 000 第二生产车间 机器设备维修用 1 300 第二生产车间 劳动保护用 730 第二生产车间 一般性消耗 1 100 供电车间 生产用 12 000 机修车间 生产用 13 500 企业管理部门 固定资产经常维修用 900 合 计 228 530 表 3—3 燃料耗用汇总表 单位:元 领料车间 用 途 计划成本 第一生产车间 制造 A、B 产品共同耗用 9 600 第二生产车间 制造 C 产品 6 800 合 计 16 400 表 3—4 工资费用汇总表 单位:元 车间、部门 各类人员 工资 第一生产车间 生产工人 12 400 管理人员 900 第二生产车间 生产工人 5 800 管理人员 700 供电车间 车间人员 1 400 机修车间 车间人员 2 600 企业管理部门 管理人员 4 500 合 计 28 300 【要求】1.根据资料 1,编制“燃料费用分配表”(填入表 3-5)和“原材料费用 分配表”(填入表 3-6)。2.根据资料 2,编制“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填入表 3-7)。 3.根据以上各分配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
表 3—5燃料费用分配表年燃料产量(件)分配对象间接分配部分(计划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直接计入部分实际成本应分配费用差异(%)合计分配率(计划成本)合计金额A产品B产品小计C产品小计合计表3—6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年月本月消耗材料原材料原材料计划成本或费用产量直接耗用单位耗用应借账户耗用总额计划成本成本差异实际成本项目(件)分配率价格(计划成本)合计定额(元)(元)合计(2基A产品原材料本B产品原材料生小计产成C产品原材料本消耗材料第一修理费车间劳动保护费制造费用消耗材料第二修理费车间劳动保护费供电材料费辅助车间生产机修成本材料费车间管理费用合计表3—7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汇总表年月工资提取的福利费实用工时合计应借账户分配率应分配费用分配率应分配费用
表 3—5 燃料费用分配表 年 月 分配对象 产量(件) 燃 料 间接分配部分(计划成本) 直接计入部分 (计划成本) 计划成本 合计金额 材料成本 差异( %) 实际成本 分配率 应分配费用 合计 A 产品 B 产品 小计 C 产品 小计 合 计 表 3—6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年 月 应借账户 成本或费用 项目 产量 (件) 本月消耗 计划 价格 直接耗用 (计划成本) 原材料 计划成本 合计 材料 成本差异 ( ) 原材料 实际成本 合计 单位耗用 定额(元) 耗用总额 (元) 分配率 基 本 生 产 成 本 A 产品 原材料 B 产品 原材料 小 计 C 产品 原材料 制造 费用 第一 车间 消耗材料 修理费 劳动保护费 第二 车间 消耗材料 修理费 劳动保护费 辅助 生产 成本 供电 车间 材料费 机修 车间 材料费 管理费用 合 计 表 3—7 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汇总表 年 月 应借账户 实用工时 工资 提取的福利费 合计 分配率 应分配费用 分配率 应分配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