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知 熟读课文,处理好重点字词。 1)三名学生诵读10则内容 2)学生完成p17页“基础自主学习”1 2小题
三·整体感知 熟读课文,处理好重点字词。 1)三名学生诵读10则内容。 2)学生完成p17页“基础自主学习”1-- 2小题
四·疏通文意,解读文本 再阅读全文,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本课是集中阐述“义”的相关问题。为了很好的说明问 题,孔子都涉及了哪些与“义”有关的问题?试加以概述。 2对10章节进行分类。 明确: 义与富贵(利),义与君子,义与勇敢等问题。 2·10章节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义与富贵—134则; 二是义与君子(人格)-25679则; 三是义与勇敢-810则
再阅读全文,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本课是集中阐述“义”的相关问题。为了很好的说明问 题,孔子都涉及了哪些与“义”有关的问题?试加以概述。 2·对10章节进行分类。 四·疏通文意,解读文本 明确: 1·义与富贵(利),义与君子,义与勇敢等问题。 2·10章节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义与富贵---1 3 4则; 二是义与君子(人格)---2 5 6 7 9则; 三是义与勇敢---8 10则
五·研讨分析,明确重点章节 义和富贵 “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 次孔子说克尽复礼为仁业答说二在着 解成为:加强自身修养、恢复(保持或服从)礼的要 求,在礼的原则肉,真心地关心别人。 是内心 思想,“义”是符 的行为。在《论语》中 “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富贵”常被简称为 “利”。“仁义”和“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他的学 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二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的问 题。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
一、义和富贵 “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一 次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次孔子说“仁者爱 人”。把这两个定义联系起来,可以把孔子的意思理 解成为:加强自身修养,恢复(保持或服从)礼的要 求,在礼的原则内,真心地关心别人。 “仁”是内心 思想,“义”是符合“仁”的行为。在《论语》中, “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富贵”常被简称为 “利”。“仁义”和“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他的学 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的问 题。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 五·研讨分析,明确重点章节
阅读下面3个章节,注意画线词与句子的含义: 1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 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 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 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 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 沛必于是
1·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 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 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 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 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 沛必于是。” 阅读下面3个章节,注意画线词与句子的含义:
评析】 1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 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 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 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 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 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 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 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 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 【评析】 ◼ 1·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 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 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 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 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 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 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 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 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