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同步精练 凌洋溢 大地的震动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人们能 够感觉到的只有不到1万次,而能够造成灾害的仅有100次左右。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 房倒屋塌、火车出轨、水库崩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板块“拼合”起来的。这些地壳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间的错 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生断裂,把 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引起大地强烈的颤动,就产生了 地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 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 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据测定,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 度约20千米 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 表,共分9个等级。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其能量的差 别可以达到30多倍。也就是说,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是6级地震 的约1000倍 按照震级的大小又进一步划分为5个级别:超微震,震级小于1,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微 震,震级大于1小于3,人们也不能感觉:小震,震级大于3小于5,人们有感觉,但一般不会 造成破坏;中震,震级大于5小于7,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可 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衡量地震的标准除了震级之外,还有烈度。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11级。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打个比 方,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坏程度。一般而言 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产生的破坏越小,烈度也就越 由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几种地震。一种是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强烈爆发而引起的地震。另一种叫陷落地震,这种地震是由于地下的空洞 坍塌而引起的地面震动。再一种是由于人类进行巨大爆破而引发的地震,叫人工地震。这几种地 震的强度、影响范围和破坏性,都远远比不上构造地震。 地震产生的根源在地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都有一些微观和宏观 的征兆。比如,大地震发生以前地形会发生变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颜色等也会发生变化, 地电出现异常,指北针的磁针发生偏转甚至失灵,气候反常,一些动物也会有异常的反应。有时 地震出现之前,还会听到地下发出闷雷般的地声,看到天空出现红、黄、白等颜色的地光 现在,我国各地都建立了地震观测台站,观测、记录、分析各种与地震有关的现象和数据。 但是,地震测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目前还是个世界难题,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准确预报地震这个课题,正等待着有志者去完成!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七年级下) 地震破坏力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请以汶川地震为例加以说明
1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同步精练 凌洋溢 一、大地的震动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全球每年约发生 500 万次地震,不过人们能 够感觉到的只有不到 1 万次,而能够造成灾害的仅有 100 次左右。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 房倒屋塌、火车出轨、水库崩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板块“拼合”起来的。这些地壳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间的错 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生断裂,把 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引起大地强烈的颤动,就产生了 地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 70 千米 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 70 至 300 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 300 千米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 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据测定,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 度约 20 千米。 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 表,共分 9 个等级。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 8.9 级。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其能量的差 别可以达到 30 多倍。也就是说,汶川发生的 8 级地震的能量是 7 级地震的 30 多倍,是 6 级地震 的约 1000 倍。 按照震级的大小又进一步划分为 5 个级别:超微震,震级小于 1,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微 震,震级大于 1 小于 3,人们也不能感觉;小震,震级大于 3 小于 5,人们有感觉,但一般不会 造成破坏;中震,震级大于 5 小于 7,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震,震级 7 级和 7 级以上,可 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衡量地震的标准除了震级之外,还有烈度。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 12 个等级。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 11 级。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打个比 方,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坏程度。一般而言, 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产生的破坏越小,烈度也就越 低。 由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几种地震。一种是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强烈爆发而引起的地震。另一种叫陷落地震,这种地震是由于地下的空洞 坍塌而引起的地面震动。再一种是由于人类进行巨大爆破而引发的地震,叫人工地震。这几种地 震的强度、影响范围和破坏性,都远远比不上构造地震。 地震产生的根源在地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都有一些微观和宏观 的征兆。比如,大地震发生以前地形会发生变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颜色等也会发生变化, 地电出现异常,指北针的磁针发生偏转甚至失灵,气候反常,一些动物也会有异常的反应。有时, 地震出现之前,还会听到地下发出闷雷般的地声,看到天空出现红、黄、白等颜色的地光。 现在,我国各地都建立了地震观测台站,观测、记录、分析各种与地震有关的现象和数据。 但是,地震测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目前还是个世界难题,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准确预报地震这个课题,正等待着有志者去完成!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七年级下) 1.地震破坏力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请以汶川地震为例加以说明
2.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阐述震级与烈度的联系与区别。 3.下面是依据本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对地震进行的分类,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A.根据人是否有感觉,可分为无感地震和有感地震。 B.根据震级和烈度的大小,可分为9个震级和12级烈度 C.根据是否有人为因素,可分为自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D.根据地震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和非构造地震 4.国外极少数支持“藏独”的人别有用心地说四川地震是“对中国人的报应”,激起全国人民和 海外华人的极大愤慨。请运用上文介绍的知识,结合下面链接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段 驳斥的话。 【链接1】我国的地震活动十分频繁。三千多年来有记录的地震就有近万次,其中使人民生 命财产受到损失的破坏性地震有二千多次。而汶川正处于板块断裂带上 【链接2】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惨烈的大地震,仅上世纪就有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 震,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7.5级大地震,1923年日本8.2级关东大地震,还有1960年的智利特 大地震和1985年的墨西哥大地震,都造成了惊天的灾难。 沙丁鱼 在多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纳米比亚大西洋沿岸附近海域常常会出现大批鱼类和海洋甲壳类 生物的死亡。经过科学家们硏究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是海洋里的浮游植物腐烂而 释放出来的有毒二氧化硫气味 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这种有毒二氧化硫气体的散发,在一段时间会出现明显的停顿 直至两年前,美国研究人员巴库和南非研究人员维克斯发现:有毒气体的散发停顿期,正是当地 沙丁鱼的繁殖期。意外收获让科学家加紧了研究步骤,通过反复计算,终于推测出原来是数百万 的沙丁鱼吃掉了将要飘向海岸线的浮游植物,因而减少了气体散发 沙丁鱼是鲱鱼家族的一员,栖于海水表层,体上部浅绿蓝色,腹面银白色,体长达40厘米。 一般100克以上的沙丁鱼营养价值最高,含油量在15%至20%之间。它繁殖能力极强,全年产 卵。如果没有意外干扰,它可存活13年之久,可谓鱼类中是寿星。沙丁鱼资源丰富,在丰年产 量可超过400万吨。 美国是捕捞沙丁鱼的主要国家,有着庞大的沙丁鱼捕捞船队,他们经常利用夜间在大西洋 附近海域进行捕捞工作。此时在鱼船上很容易看到成片的银色鱼群,如同巨大的飘带在海面浮泛。 当船长20到30米的围网船队来到离岸6公里的水域时,大片的鱼群就会乖乖地游入围网。渔民 们将捕捞品保存于冰冻海水箱内。这些冰冻沙丁鱼主要销往日本,在那里被加工成许多不同的产 品。据专家估计,沙丁鱼年捕捞量维持在20万吨左右。但目前沙丁鱼捕捞量不受指标限制,而 主要由市场需求决定。一直以来,沙丁鱼因为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同事它还作为 鱼饵或养殖鱼用饮料来销售,商业前景非常看好。 沙丁鱼成了人们的“香饽饽”,引发人类的极大兴趣,导致过度捕捞。直到这次科学家们 的偶然发现一一沙丁鱼可以吃掉海里有害的浮游植物,才使沙丁鱼的地位鱼价值发生了巨大的改 变,继而科学家发出了“不要过度捕捞”的呼吁。 巴库说道:“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无法让沙丁鱼发挥功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浮游植物繁 衍开来,这些海域将成为未来海洋生物的死亡地带。同事浮游植物所释放出的气体还将给大气层 增加导致温室效应的甲烷、二氧化硫。” 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行为,将会深深地改变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而这些影响是人类难 以甚至是不可能挽回的。 2
2 2.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阐述震级与烈度的联系与区别。 3.下面是依据本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对地震进行的分类,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 A.根据人是否有感觉,可分为无感地震和有感地震。 B.根据震级和烈度的大小,可分为 9 个震级和 12 级烈度。 C.根据是否有人为因素,可分为自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D.根据地震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和非构造地震。 4.国外极少数支持“藏独”的人别有用心地说四川地震是“对中国人的报应”,激起全国人民和 海外华人的极大愤慨。请运用上文介绍的知识,结合下面链接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段 驳斥的话。 【链接 1】我国的地震活动十分频繁。三千多年来有记录的地震就有近万次,其中使人民生 命财产受到损失的破坏性地震有二千多次。而汶川正处于板块断裂带上。 【链接 2】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惨烈的大地震,仅上世纪就有 1906 年美国旧金山 8.3 级大地 震,1908 年意大利墨西拿 7.5 级大地震,1923 年日本 8.2 级关东大地震,还有 1960 年的智利特 大地震和 1985 年的墨西哥大地震,都造成了惊天的灾难。 二、沙丁鱼 在多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纳米比亚大西洋沿岸附近海域常常会出现大批鱼类和海洋甲壳类 生物的死亡。经过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是海洋里的浮游植物腐烂而 释放出来的有毒二氧化硫气味。 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这种有毒二氧化硫气体的散发,在一段时间会出现明显的停顿。 直至两年前,美国研究人员巴库和南非研究人员维克斯发现:有毒气体的散发停顿期,正是当地 沙丁鱼的繁殖期。意外收获让科学家加紧了研究步骤,通过反复计算,终于推测出原来是数百万 的沙丁鱼吃掉了将要飘向海岸线的浮游植物,因而减少了气体散发。 沙丁鱼是鲱鱼家族的一员,栖于海水表层,体上部浅绿蓝色,腹面银白色,体长达 40 厘米。 一般 100 克以上的沙丁鱼营养价值最高,含油量在 15%至 20%之间。它繁殖能力极强,全年产 卵。如果没有意外干扰,它可存活 13 年之久,可谓鱼类中是寿星。沙丁鱼资源丰富,在丰年产 量可超过 400 万吨。 美国是捕捞沙丁鱼的主要国家,有着庞大的沙丁鱼捕捞船队,他们经常利用夜间在大西洋 附近海域进行捕捞工作。此时在鱼船上很容易看到成片的银色鱼群,如同巨大的飘带在海面浮泛。 当船长 20 到 30 米的围网船队来到离岸 6 公里的水域时,大片的鱼群就会乖乖地游入围网。渔民 们将捕捞品保存于冰冻海水箱内。这些冰冻沙丁鱼主要销往日本,在那里被加工成许多不同的产 品。据专家估计,沙丁鱼年捕捞量维持在 20 万吨左右。但目前沙丁鱼捕捞量不受指标限制,而 主要由市场需求决定。一直以来,沙丁鱼因为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同事它还作为 鱼饵或养殖鱼用饮料来销售,商业前景非常看好。 沙丁鱼成了人们的“香饽饽”,引发人类的极大兴趣,导致过度捕捞。直到这次科学家们 的偶然发现――沙丁鱼可以吃掉海里有害的浮游植物,才使沙丁鱼的地位鱼价值发生了巨大的改 变,继而科学家发出了“不要过度捕捞”的呼吁。 巴库说道:“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无法让沙丁鱼发挥功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浮游植物繁 衍开来,这些海域将成为未来海洋生物的死亡地带。同事浮游植物所释放出的气体还将给大气层 增加导致温室效应的甲烷、二氧化硫。” 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行为,将会深深地改变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而这些影响是人类难 以甚至是不可能挽回的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七年级下) 1、沙丁鱼有什么特征? 2、第(3)至(5)段中,有些词句用得准确或生动,找出其中一例加以品析。 答 3、文章由一个奇怪的现象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请你说明“沙丁鱼成了人们的‘香饽饽’”的原因 5、阅读全文,说说“过度捕捞沙丁鱼”将会导致什么后果,请概括回答 答 6、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过度“开发”自然的行为,请结合本文与相关链接,拟一段30字左右的手 机短信内容,发给经营野味的酒店或制造贺卡的厂家,表达你的心愿。 三、如何给地球降温 龙学峰 (1)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 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 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2)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死以前曹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 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从而起到 降温作用。特勒提岀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 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C,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 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 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 还与人合作硏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 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3)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 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 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 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 太阳辐射量。但谁来支付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 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4)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 色聚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 了一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染白”。通过向阴云喷一些微粒,使微小的 雨滴数至少增加10%。这样,由于光学作用,层积云就会被照亮变白,就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5)还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 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 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 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
3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七年级下) 1、沙丁鱼有什么特征? 答: 2、第(3)至(5)段中,有些词句用得准确或生动,找出其中一例加以品析。 答: 3、文章由一个奇怪的现象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4、请你说明“沙丁鱼成了人们的‘香饽饽’”的原因。 答: 5、阅读全文,说说“过度捕捞沙丁鱼”将会导致什么后果,请概括回答。 答: 6、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过度“开发”自然的行为,请结合本文与相关链接,拟一段 30 字左右的手 机短信内容,发给经营野味的酒店或制造贺卡的厂家,表达你的心愿。 答: 三、如何给地球降温 龙学峰 (1)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 100 年,全球气温将升高 1.5℃~6℃,海平面将升高 154.5 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 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2)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死以前曹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 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 100 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 1 %,从而起到 降温作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 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 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 0.4lC,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 13 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 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 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 5 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 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3)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 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 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 2000 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 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 太阳辐射量。但谁来支付超过 1000 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 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4)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 色聚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 了一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染白”。通过向阴云喷一些微粒,使微小的 雨滴数至少增加 10%。这样,由于光学作用,层积云就会被照亮变白,就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5)还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 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 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 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八年级上) 1、文中第(1)段运用列数据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 2、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 答:(1) (2) (3) 3、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设想给地球降温的离奇计划是什么?被采用了吗?为什么 4、文中第(2)段加点词语“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 答 5、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 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 答 四、奇妙的人体海洋 奇妙的人体海洋 ①对于生命来说,水比阳光更重要。地球之所以物种繁茂,生命昌盛,是因为有约占地球面 积71%的海洋。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 ②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经科学测定,一个身体质量为70千克的成年人,分 布在各种组织和骨骼中的体液达到45~50千克,占体质的65%~70%。一个人的胚胎发育到 3天时,所含的体液达97%,与海洋中的水母(如海蜇等)所含的水一样多;发育到3个月时 所含的体液达91%:新生儿身上含水量达80%:1岁以上的孩子身体内的含水量就和成人一样 ③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以后,海洋中的生物逐渐向陆地迁移,并把诞生地的海水带到自己 的体内,而在后代中留下了从海洋起源的印记,这一点人类也不例外。为了说明人身上的血液与 大洋中的纯海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前苏联科学家弗·杰普戈利茨还特地对海水和人类血液 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发现海水和人血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惊人地接近。在海水中,氯 为55.0%,钠为30.6%,氧为5.6%,钾为1.1%,钙为1.2%,其他元素为6.5%;而在人 血中,氯为49.3%,钠为30.0%,氧为9.9%,钾为1.8%,钙为0.8%,其他元素为8.2% 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人类来自海洋的最好佐证 ④海水的固有特征就是带有咸味,否则不成其为海水。人体血液中就带有这种海水特有的稍 咸的味道。当你在进食时,如果不慎咬破舌头,伤口流出了血,你就尝到了血的咸味。经测定, 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低一些,而且,科学家在考察地球历史 中发现,在原始生命诞生时期,海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盐分,比今日要低得多。之后大陆上的盐 分逐渐随水流注入海洋,海水才慢慢变得咸起来。而在鱼类进化到两栖类,并由海中登上陆地的 时候,其咸度就相当于现在人血的咸度。会不会是因为人类的远祖在登陆时只带上了当时的海中 物质,并以此代代相继,所以人血的含盐度就比现在的海水要低一些呢? ⑤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承认,当人体因某种疾病而大量失水时,或者出血过多时, 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给患者静脉中注射生理盐水。出汗过多,人的机体就会因失水失钠而致病, 这时向人体内部海洋“中补充"海水”,就是维持生命必需的 ⑥如此看来,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生物进化教科书。它告诉人们:海洋 孕育了世间的生命,她是所有生物的母亲,也是我们人类的母亲!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八年级上) 1.在作者看来,“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这个“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 文字归纳在下面
4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八年级上) 1、文中第(1)段运用列数据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 2、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 答:(1) (2) (3) 3、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设想给地球降温的离奇计划是什么?被采用了吗?为什么? 答: 4、文中第(2)段加点词语“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 答: 5、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 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 答: 四、奇妙的人体海洋 陈夏法 奇妙的人体海洋 ①对于生命来说,水比阳光更重要。地球之所以物种繁茂,生命昌盛,是因为有约占地球面 积 71%的海洋。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 ②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经科学测定,一个身体质量为 70 千克的成年人,分 布在各种组织和骨骼中的体液达到 45~50 千克,占体质的 65%~70%。一个人的胚胎发育到 3 天时,所含的体液达 97%,与海洋中的水母(如海蜇等)所含的水一样多;发育到 3 个月时, 所含的体液达 91%;新生儿身上含水量达 80%;1 岁以上的孩子身体内的含水量就和成人一样 了。 ③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以后,海洋中的生物逐渐向陆地迁移,并把诞生地的海水带到自己 的体内,而在后代中留下了从海洋起源的印记,这一点人类也不例外。为了说明人身上的血液与 大洋中的纯海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前苏联科学家弗·杰普戈利茨还特地对海水和人类血液 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发现海水和人血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惊人地接近。在海水中,氯 为 55.0%,钠为 30.6%,氧为 5.6%,钾为 1.1%,钙为 1.2%,其他元素为 6.5%;而在人 血中,氯为 49.3%,钠为 30.0%,氧为 9.9%,钾为 1.8%,钙为 0.8%,其他元素为 8.2%。 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人类来自海洋的最好佐证。 ④海水的固有特征就是带有咸味,否则不成其为海水。人体血液中就带有这种海水特有的稍 咸的味道。当你在进食时,如果不慎咬破舌头,伤口流出了血,你就尝到了血的咸味。经测定, 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 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低一些,而且,科学家在考察地球历史 中发现,在原始生命诞生时期,海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盐分,比今日要低得多。之后大陆上的盐 分逐渐随水流注入海洋,海水才慢慢变得咸起来。而在鱼类进化到两栖类,并由海中登上陆地的 时候,其咸度就相当于现在人血的咸度。会不会是因为人类的远祖在登陆时只带上了当时的海中 物质,并以此代代相继,所以人血的含盐度就比现在的海水要低一些呢? ⑤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承认,当人体因某种疾病而大量失水时,或者出血过多时, 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给患者静脉中注射生理盐水。出汗过多,人的机体就会因失水失钠而致病, 这时向人体内部“海洋”中补充“海水”,就是维持生命必需的。 ⑥如此看来,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生物进化教科书。它告诉人们:海洋, 孕育了世间的生命,她是所有生物的母亲,也是我们人类的母亲!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八年级上) 1.在作者看来,“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这个“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 文字归纳在下面
2.选文用得较多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请在列数字以外任意举出一种说明方法,并举例且说明 其作用。 3.为了准确说明事物和事理,选文的语言讲究科学性——准确、简明、周密。如果把下边句中 加点词语去掉或换成其他词语,表达意思有什么不同? )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的承认。 (2)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3%35%)要低 些 4.请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对以下问题大胆说说你的认识 (1)有人说选文第⑤自然段是多余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请你根据选文的内容回答:人的生命起源于什么?人的生命离不开什么? 五、汽车尾气,都市中的“无形杀手” 袁中银 (1)对于都市中的人们来说,危害最大的恐怕就数有“城市无形杀手”恶名的汽车尾气排放物所 造成的空气污染了 (2)汽车尾气中有多达150-200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反应物。现已测定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物质里,69%的铅,70%的一氧化碳,33%的二氧化碳,35%的烃类化合物, 都是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的60%,最高的地区可达90%。 (3)既有污染,必有危害。以汽车尾气污染与肺癌死亡率的相关性为例:当道路车流量定值为 1000辆次时,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是:25-50米为万分之1.69;50-75米 为万分之1.23。当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定值为100米时,车流量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是:1000 辆次为万分之1.82。也就是说,车流量越大,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越近,肺癌死亡率越高。而问 题是实际情况较之这些定值测量要严重得多。车多时,人亦多,距离更近。 (4)目前,我国车辆80%还在使用有铅汽油,这种汽油不光使生产工人的身体受到危害,而且 汽油燃烧过程中铅不参加燃烧,随尾气排放到大气中。众所周知,铅对人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空气中的铅进入人体,它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使人慢性中毒。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更大,它能扰 乱妇女的生理功能,诱发胎儿畸形。婴儿、儿童体内含铅过高,会引起智商下降,心血管及神经 系统病变。我国包括北京在内的10座城市,儿童的血铅浓度已达到了国际认定的警戒线 (5)另据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柴油车尾气中有一种叫“3-硝酸苯蒽铜”的物质是迄今发现的最强致 癌物,它可以导致血液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畸变,比以前人们所知道的最强诱变剂一二硝基芘的 毒性还要高0.6倍 (6)化学微粒的吸收和“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经太阳紫外线 照射所发生的光化学反应)的危害,也是十分惊人的。如美国每年有10000人因吸入化学微粒而 死亡:美国洛杉矶市1952年所发生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大批人急性损伤:流泪、咳 嗽、气喘、呕吐等,并使大面积植物受害,车祸增多,400多人死亡。当时该市汽车保有量为9 万辆 (7)而今,仅以武汉为例:人口达780万,汽车保有量约为30万辆。在去年举行的全国生态环 境报告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叶汝求明确指出:“北京、广州、上海、武汉等城市的
5 2.选文用得较多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请在列数字以外任意举出一种说明方法,并举例且说明 其作用。 3.为了准确说明事物和事理,选文的语言讲究科学性——准确、简明、周密。如果把下边句中 加点词语去掉或换成其他词语,表达意思有什么不同? (1)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的承认。 (2)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 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 盐度(3%—3 5%)要低 一些。 4.请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对以下问题大胆说说你的认识。 (1)有人说选文第⑤自然段是多余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请你根据选文的内容回答:人的生命起源于什么?人的生命离不开什么? 五、汽车尾气,都市中的“无形杀手” 袁中银 ⑴对于都市中的人们来说,危害最大的恐怕就数有“城市无形杀手”恶名的汽车尾气排放物所 造成的空气污染了。 ⑵汽车尾气中有多达 150—200 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反应物。现已测定,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物质里,69%的铅,70%的一氧化碳,33%的二氧化碳,35%的烃类化合物, 都是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的 60%,最高的地区可达 90%。 ⑶既有污染,必有危害。以汽车尾气污染与肺癌死亡率的相关性为例:当道路车流量定值为 1000 辆次时,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是:25—50 米为万分之 1.69;50-75 米 为万分之 1.23。当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定值为 100 米时,车流量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是:1000 辆次为万分之 1.82。也就是说,车流量越大,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越近,肺癌死亡率越高。而问 题是实际情况较之这些定值测量要严重得多。车多时,人亦多,距离更近。 ⑷目前,我国车辆 80%还在使用有铅汽油,这种汽油不光使生产工人的身体受到危害,而且 汽油燃烧过程中铅不参加燃烧,随尾气排放到大气中。众所周知,铅对人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空气中的铅进入人体,它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使人慢性中毒。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更大,它能扰 乱妇女的生理功能,诱发胎儿畸形。婴儿、儿童体内含铅过高,会引起智商下降,心血管及神经 系统病变。我国包括北京在内的 10 座城市,儿童的血铅浓度已达到了国际认定的警戒线。 ⑸另据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柴油车尾气中有一种叫“3-硝酸苯蒽铜”的物质是迄今发现的最强致 癌物,它可以导致血液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畸变,比以前人们所知道的最强诱变剂—二硝基芘的 毒性还要高 0.6 倍。 ⑹化学微粒的吸收和“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经太阳紫外线 照射所发生的光化学反应)的危害,也是十分惊人的。如美国每年有 10000 人因吸入化学微粒而 死亡;美国洛杉矶市 1952 年所发生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大批人急性损伤:流泪、咳 嗽、气喘、呕吐等,并使大面积植物受害,车祸增多,400 多人死亡。当时该市汽车保有量为 9 万辆。 ⑺而今,仅以武汉为例:人口达 780 万,汽车保有量约为 30 万辆。在去年举行的全国生态环 境报告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叶汝求明确指出:“北京、广州、上海、武汉等城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