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5米 6.25米 7.40米 5.90米 70 7.00米 5.50米 60 6.60米 5.10米 50 6.20米 4.70米 40 5.80米 4.30米 30 立定三级跳远技评评分标准一览表 标 准 得分(10) 动作正确、协调、连贳、腾空高度高 90-100 动作较正确、协调、腾空高度较高 75-89 动作基本正确、腾空高度一般 60-74 不能完成动作、没有腾空 59以下 六、考试方式及时间 田径俱乐部采用课堂技术考核、课堂必考项目考核与理论考试、早操考勤等方式结合进行。 体有理论开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1)太极拳不及格者体有总评成绩不及格 (2)田径俱乐部学生最后总成绩由田径技术考核成绩+理论开卷考试成绩+公共必考项目 测试成绩+早操(课外活动或竞赛)成绩的总和确定。 执笔人:贺仕刚审核人:邹卫国 18
7.75 米 6.25 米 80 7.40 米 5.90 米 70 7.00 米 5.50 米 60 6.60 米 5.10 米 50 6.20 米 4.70 米 40 5.80 米 4.30 米 30 立定三级跳远技评评分标准一览表 标 准 得 分(10) 动作正确、协调、连贯、腾空高度高 90-100 动作较正确、协调、腾空高度较高 75-89 动作基本正确、腾空高度一般 60-74 不能完成动作、没有腾空 59 以下 六、考试方式及时间 田径俱乐部采用课堂技术考核、课堂必考项目考核与理论考试、早操考勤等方式结合进行。 体育理论开卷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1)太极拳不及格者体育总评成绩不及格; (2)田径俱乐部学生最后总成绩由田径技术考核成绩+理论开卷考试成绩+公共必考项目 测试成绩+早操(课外活动或竞赛)成绩的总和确定。 执笔人:贺仕刚 审核人:邹卫国 18
二、《篮球俱乐部》 《篮球俱乐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篮球运动一直深受广大青少年大学生的喜爱,而且参与人数众多的运动项目之一。它既具 有较强的对抗性和激烈的竞争性,又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是集身体素质、技能和智力于一体的 综合性项目。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对改善心肺功能和运动器官功能以及增强体质等都能起到有益 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据篮球运动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参加体有 锻炼的兴趣,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增强凝聚力。而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品德教有,培养学 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养成终身体有的观念打下良好的 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本课程是为大学本科学生设置的一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使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科学的体有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有素质的 主要目的。 2、要求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技术技能,了解篮球竞赛 的主要规则与裁判法,提高在比赛实践中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为终身体有打下良好的基础。 3、激励学生树立顽强的意志、勇敢的作风、集体主义精神和克服困难、自不息去夺取胜利 的信念强。 三、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其中 课外辅导/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备注 号 理论实践考试 其他 课外锻炼 1体有与健康知识 1612 4 2 体质与健康测试 16 16 课外 3心肺功能/身体素质 24 20 4 4篮球技、战术教学 56 42 14 太极拳 32 24 合计 144 12 102 30 四、教学内容 9
二、《篮球俱乐部》 《篮球俱乐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篮球运动一直深受广大青少年大学生的喜爱,而且参与人数众多的运动项目之一。它既具 有较强的对抗性和激烈的竞争性,又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是集身体素质、技能和智力于一体的 综合性项目。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对改善心肺功能和运动器官功能以及增强体质等都能起到有益 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篮球运动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参加体育 锻炼的兴趣,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增强凝聚力。而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品德教育,培养学 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打下良好的 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本课程是为大学本科学生设置的一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使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质的 主要目的。 2、要求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技术技能,了解篮球竞赛 的主要规则与裁判法,提高在比赛实践中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激励学生树立顽强的意志、勇敢的作风、集体主义精神和克服困难、自不息去夺取胜利 的信念强。 三、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号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锻炼 备注 理论 实践 考试 其他 1 体育与健康知识 16 12 4 2 体质与健康测试 16 16 课外 3 心肺功能/身体素质 24 20 4 4 篮球技、战术教学 56 42 14 5 太极拳 32 24 8 6 合 计 144 12 102 30 四、教学内容 19
(一)大学体育1 1、公共内容 (1)体育与健康知识: (2)太极拳 (3)心肺功能练习/身体素质:测试50米跑: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 2、专项内容 (1)专项理论 ①篮球运动的特点: ②篮球运动的起源及其发展趋势: ③现代篮球运动的新理念与篮球文化: ④篮球运动欣赏与分析: (2)专项技术 ①准备姿势和移动(进攻移动与防守移动) ②运球(高低运球、变向运球) ③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传接球》 ④投篮(原地单手投篮、原地双手投篮) (3)专项身体素质 ①速度训练: ②力量训练: ③耐力训练: ②灵敏与反应: 3.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其中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备注 理论实践考试 其他 体有理论 4 50M、800/1000 6 4 2 篮球技术 8 6 2 4 太极拳 14 12 合计 32 4 22 20
(一)大学体育 1 1、公共内容 (1)体育与健康知识; (2)太极拳; (3)心肺功能练习/身体素质;测试 50 米跑; 1000 米跑(男生)、800 米跑(女生)。 2、专项内容 (1)专项理论 ① 篮球运动的特点; ② 篮球运动的起源及其发展趋势; ③ 现代篮球运动的新理念与篮球文化; ④ 篮球运动欣赏与分析; (2)专项技术 ① 准备姿势和移动(进攻移动与防守移动) ② 运球(高低运球、变向运球) ③ 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传接球) ④ 投篮(原地单手投篮、原地双手投篮) (3)专项身体素质 ① 速度训练; ② 力量训练; ③ 耐力训练; ② 灵敏与反应; 3.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号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备注 理论 实践 考试 其他 1 体育理论 4 4 2 50M 、800/1000M 6 4 2 3 篮球技术 8 6 2 4 太极拳 14 12 2 5 合 计 32 4 22 6 20
4、教学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篮球项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增加学习兴趣。 (2)基本掌握篮球技术中的准备姿势与移动、运球、传、接球、投篮技术,提高身体 素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内与课外辅导。 5、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篮球的传、运、投技术。 教学难点:学生基础不同,水平参差不齐,身体素质状况也不一样。 6、教学建议 (1)教师应树立“教书有人”的师德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格要求的教风。在教学中, 既要教书又要有人。 (2)在组织教学中,应遵循篮球运动规律与特点和体育教学原则,抓住蓝球运动的基本理 论知识和主要技术、战术内容,进行有系统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课中还应注意有意识的注 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教师应该严格贯彻大纲精神,努力钻研教材,具有创新精神。 (二)大学体育2 1、公共内容 (1)体育与健康知识: (2)太极拳: (3)心肺功能练习/停体素质: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 2、专项内容 (1)专项理论 ①篮球竞赛的主要规则(违例和犯规) ②篮球竞赛裁判法(手势和程序): (2)专项技术 ①运球(急停急起、胯下运球、背后运球、转身运球): ②传、接球(双手头上传、接球、单手传、接球): ③投篮(急停跳投、行进间高低手投篮): ④突破(运球交叉步突破、运球同侧步突破): (3)专项战术 ①突分配合:
4、教学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篮球项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增加学习兴趣。 (2)基本掌握篮球技术中的准备姿势与移动、运球、传、接球、投篮技术, 提高身体 素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内与课外辅导。 5、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篮球的传、运、投技术。 教学难点:学生基础不同,水平参差不齐,身体素质状况也不一样。 6、教学建议 (1) 教师应树立“教书育人”的师德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格要求的教风。在教学中, 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2) 在组织教学中,应遵循篮球运动规律与特点和体育教学原则,抓住篮球运动的基本理 论知识和主要技术、战术内容,进行有系统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课中还应注意有意识的注 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教师应该严格贯彻大纲精神,努力钻研教材,具有创新精神。 (二)大学体育 2 1、公共内容 (1)体育与健康知识; (2)太极拳; (3)心肺功能练习/身体素质; 1000 米跑(男生)、800 米跑(女生)。 2、专项内容 (1)专项理论 ① 篮球竞赛的主要规则(违例和犯规); ② 篮球竞赛裁判法(手势和程序); (2) 专项技术 ① 运球(急停急起、胯下运球、背后运球、转身运球); ② 传、接球(双手头上传、接球、单手传、接球); ③ 投篮(急停跳投、行进间高低手投篮); ④ 突破(运球交叉步突破、运球同侧步突破); (3) 专项战术 ① 突分配合; 21
②传、切配合: ③挤过配合: ④穿过配合: (4)专项身体素质 ①速度训练: ②力量训练: ③耐力训练: ④灵敏与反应 (5)教学比赛 ①半场三对三: 3.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4、教学基本要求 其中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备注 理论 实践 考试 其他 体育理论 4 2 800/1000M 6 3 技、战术 16 4 太极拳 6 2 5 合计 32 2 20 10 (1)使学生对篮球项目有进一步的了解,增加学习篮球的兴趣。 (2)基本掌握篮球技术中的传、运、投和运球突破的技术,以及篮球基础战术配合,提高 身体素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内与课外辅导。 5、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篮球的传、运、投技术;突分配合:传切配合。 教学难点:学生基础不同,水平参差不齐,身体素质状况也不一样。 6、教学建议 ()教师应树立“教书有人”的师德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格要求的教风。在教学中 既要教书又婴有人。 2
② 传、切配合; ③ 挤过配合; ④ 穿过配合; (4)专项身体素质 ① 速度训练; ② 力量训练; ③ 耐力训练; ④ 灵敏与反应; (5)教学比赛 ① 半场三对三; 3.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4、教学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篮球项目有进一步的了解,增加学习篮球的兴趣。 (2)基本掌握篮球技术中的传、运、投和运球突破的技术,以及篮球基础战术配合,提高 身体素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内与课外辅导。 5、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篮球的传、运、投技术;突分配合;传切配合。 教学难点:学生基础不同,水平参差不齐,身体素质状况也不一样。 6、教学建议 (1) 教师应树立“教书育人”的师德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格要求的教风。在教学中, 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序 号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备注 理论 实践 考试 其他 1 体育理论 4 2 2 2 800/1000M 6 4 2 3 技、战术 16 12 4 4 太极拳 6 4 2 5 合 计 32 2 20 1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