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工科机制类、机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工程图样是准确表达机器、仪器和工程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及其技术要求 的图形总称。同文字、数字一样,是人类借以表达、构思、分析和交流工程技术 思想的基本工具,因此,人们常把它比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也就是说该 课程是一门“工程技术语言课”。 工程图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各种工程图样的理论和应用的学科 机械制图是工程图学的一个分支及重要组成部分,它专门研究机械工程图 样的基本原理和规则,系统介绍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方法,以及培养作图 的技能与技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作为入学后第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对训练学生掌握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 方法,培养学生的严谨作风和负责精神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所以,本课程又可以 说是学习工程技术的一门“启蒙课”。 本课程不仅为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供基础,也是直接服务于生产的一种重 要工具。 二、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课程目标) 1.学习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理论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工科机制类、机电类专业—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工程图样是准确表达机器、仪器和工程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及其技术要求 的图形总称。同文字、数字一样,是人类借以表达、构思、分析和交流工程技术 思想的基本工具,因此,人们常把它比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也就是说该 课程是一门“工程技术语言课”。 工程图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各种工程图样的理论和应用的学科。 机械制图是工程图学的一个分支及重要组成部分,它专门研究机械工程图 样的基本原理和规则,系统介绍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方法,以及培养作图 的技能与技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作为入学后第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对训练学生掌握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 方法,培养学生的严谨作风和负责精神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所以,本课程又可以 说是学习工程技术的一门“启蒙课”。 本课程不仅为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供基础,也是直接服务于生产的一种重 要工具。 二、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课程目标) 1.学习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掌握正确使用绘图工具、仪器画图、徒手画图方法,并具有较强的绘图 技能和技巧 3.能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练绘制和阅读一般的机械工程图样 4.培养和发展一定的空间想象、构思和表达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和自学能 力 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和工程训练课程; 2.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分析能力是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而这两个 能力的提高对学好本课程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这一特点出发,教学过程中应 始终注意把投影分析和空间想象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3.本课程为大多数工科机制类、机电专业所必修,各专业的要求虽不尽 相同,但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以共同性的基本内容为主,同时应根据不同 专业的特殊要求增减内容 4.本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其内容与设汁、生产有密切的 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结合生产实际,突出应用,加强训练,以培养学生 “从生产实际出发考虑问题”的观念; 5.本课程为入学后“首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对训练学生掌握工
2.掌握正确使用绘图工具、仪器画图、徒手画图方法,并具有较强的绘图 技能和技巧; 3.能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练绘制和阅读一般的机械工程图样; 4.培养和发展一定的空间想象、构思和表达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和自学能 力; 5.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和工程训练课程; 2.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分析能力是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而这两个 能力的提高对学好本课程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这一特点出发,教学过程中应 始终注意把投影分析和空间想象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3.本课程为大多数工科机制类、机电专业所必修,各专业的要求虽不尽 相同,但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以共同性的基本内容为主,同时应根据不同 专业的特殊要求增减内容; 4.本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其内容与设汁、生产有密切的 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结合生产实际,突出应用,加强训练,以培养学生 “从生产实际出发考虑问题”的观念; 5.本课程为入学后“首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对训练学生掌握工
程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严谨作风和负责精神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四、教学原则 1.教育性原则:教书育人,教学生学习、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做事,教学 生与人交流共事: 2.实事求是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由浅入深,注意学生个性 发展; 3.启发式原则:贯彻启发式原则,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 4.实践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生产实际; 5.直观性原则:运用挂图、幻灯、投影、电视、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技术, 加强直观教学。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原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体现职业教育特 色,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 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五、本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主要分四部分) 1.制图基础:介绍正确的绘图方法和《国家标准》中有关制图的基本规 定 2.制图原理:研究空间几何元素与形体的图示原理及图示方法 3.机械图样:研究一般机器设备的零件图与部件图的绘制及阅读方法
程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严谨作风和负责精神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四、教学原则 1.教育性原则:教书育人,教学生学习、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做事,教学 生与人交流共事; 2.实事求是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由浅入深,注意学生个性 发展; 3.启发式原则:贯彻启发式原则,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 4.实践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生产实际; 5.直观性原则:运用挂图、幻灯、投影、电视、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技术, 加强直观教学。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原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体现职业教育特 色,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 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五、本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主要分四部分) 1.制图基础:介绍正确的绘图方法和《国家标准》中有关制图的基本规 定; 2.制图原理:研究空间几何元素与形体的图示原理及图示方法; 3.机械图样:研究一般机器设备的零件图与部件图的绘制及阅读方法;
4.其它图样:介绍表面展开图、建筑工程图、电气电子工程图等常用的 一些图样 知识内容体系(模块)结构图示如下: 常用标准 度量、定位、展开问题 制图基础知 其它标准 标准件 线(直线和曲线) 工具使用 面(平面和曲面 常用件 作图技能 囊七转法 H--排一三一- 正等测图 祝图 零件工艺结构 轴测投影 剖视图 装配工艺结构十表 斜二测图 其它表达法 装配工艺结构 说明:1.方框内是说明其地和相互关系而划分的单元,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分散到适当的阶段中, 5.品红双点划线框内为“制图基础”:青色实线框内 234 6.绿色点划线框内为“机械图样” 7.红色虚线框内为“其它工程图样”(选学) 表示为指向的内容作准备或最终体现指向的内容中 8.“*”表示暂不作要求。 本课程内容分为十二章: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学习《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绘图工具、绘图方式 及几何作图方法 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学习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点、线、面的投影,学习点、线、面的投影方法; 第四章轴测图,学习了解辅助图样的形成及画法 第五章立体表面的交线,学习基本立体的构形及立体的投影表示等 第六章组合体,学习组合体的构形、投影分析、三视图绘制和读图方法及尺
4.其它图样:介绍表面展开图、建筑工程图、电气电子工程图等常用的 一些图样。 知识内容体系(模块)结构图示如下: 8. “ * ” 表示暂不作要求。 ** 其 它 工 程 图 样 6. 绿色点划线框内为“机械图样”。 5. 品红双点划线框内为“制图基础”;青色实线框内为“制图原理”; 4. 表示为指向的内容作准备或最终体现指向的内容中。 拆 绘 零 件 图 变 换 7. 红色虚线框内为“其它工程图样”(选学) 装配工艺结构 工 艺 常 识 表示分枝关系。 表示主干关系。 说明: 3. 2. 1.方框内是说明其地和相互关系而划分的单元,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分散到适当的阶段中。 度量、定位、展开问题 连接 其它标准* 常用标准 制 图 基 础 知 识 制 图 标 准 制 图 技 能 工具使用 作图技能 标准件 常用件 画法及标注 规格及标准 装配工艺结构 零件工艺结构 公差及配合 表面粗糙度 材料及处理 机 械 结 构 装 配 图 画 图 读 图 加工图 草图 读 图 画 零 图 件 图 其它表达法 断面图 剖视图 视图 物 体 表 示 法 换面法 旋转法* 投 影 投 影 组 合 体 体的投影 体的截断 体与体的相交 斜二测图 正等测图 轴测投影 面与面 线与面 线与线 交叉 相交 平行 从属 面(平面和曲面) 线(直线和曲线) 斜投影 正投影 点 位 置 的 投 影 几 何 要 素 相 对 的 投 影 几 何 要 素 投 影 方 法 平 行 投 影 本课程内容分为十二章: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学习《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绘图工具、绘图方式 及几何作图方法; 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学习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点、线、面的投影,学习点、线、面的投影方法; 第四章轴测图,学习了解辅助图样的形成及画法; 第五章立体表面的交线,学习基本立体的构形及立体的投影表示等; 第六章组合体,学习组合体的构形、投影分析、三视图绘制和读图方法及尺
寸文字标注; 第七章机件的表达方法,学习《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常用的视图表达方法; 第八章标准件和常用件,学习了解《国家标准》中关于标准件和常用件的标 记和画法等; 第九章零件的制造和装配工艺要求,学习了解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和常见 的装配工艺结构; 第十章零件图,学习零件图的画图、标注、技术要求以及零件图识读等: 第十一章装配图,学习装配图的画图、标注、技术要求以及装配图识读等; 第十二章表面展开图及其它图样,主要介绍立体表面展开图和建筑工程、电 气电子工程图等。 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式结构”,可弹性选择的组织方式。根据高等职业教育 的要求,坚持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完成了基本的 常规的教学内容后,根据各专业具体需要,选择相应知识模块。目的是拓展学习 制图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在今后实践中更能直接地运用。一般机械类90学时, 近机类84学时,非机类70学时,另加1~2周实训。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现代化的绘图手段,计算机绘图CAD单独开设。 六、教学要求 (一)制图基本知识 1、教学要求
寸文字标注; 第七章机件的表达方法,学习《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常用的视图表达方法; 第八章标准件和常用件,学习了解《国家标准》中关于标准件和常用件的标 记和画法等; 第九章零件的制造和装配工艺要求,学习了解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和常见 的装配工艺结构; 第十章零件图,学习零件图的画图、标注、技术要求以及零件图识读等; 第十一章装配图,学习装配图的画图、标注、技术要求以及装配图识读等; 第十二章表面展开图及其它图样,主要介绍立体表面展开图和建筑工程、电 气电子工程图等。 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式结构”,可弹性选择的组织方式。根据高等职业教育 的要求,坚持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完成了基本的、 常规的教学内容后,根据各专业具体需要,选择相应知识模块。目的是拓展学习 制图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在今后实践中更能直接地运用。一般机械类 90 学时, 近机类 84 学时,非机类 70 学时,另加 1~2 周实训。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现代化的绘图手段,计算机绘图 CAD 单独开设。 六、教学要求 (一)制图基本知识 1、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