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基础卷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4) ()形 精() 2找出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A半生不遂不置可否豁然开朗锐不可当 B海市胜楼好意难却油光可鉴杳无消息 C无处觅食抑扬顿措流离失所根深蒂固 D萎靡不振 侃侃而谈一瘸一拐沁人心扉 3名句填空.(8) 1)且壮士不死即也,死即举大民名耳 为伊消得人憔悴. 绝知此事要躬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 5)晏殊<<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句子是; 6)苏轼<<密州出猎》中借典故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的句子是 7)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自然景色的句子是 8)<<龟虽寿》中体现曹操老当益壮的奋斗精神的句子是: 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战争、流疫与经济衰退往往会干扰或全球化进程`,从而威胁人类和平与繁荣, 对此不能不予以关注 (2)美国希望在伊拉克建立类似美国的民主制度,为在中东地区推行政治改革样板 (3)单位、社区、村镇、家庭都要承担起清洁环境、陋习 A中止树立革除 B终止竖立革除 C终止树立祛除 中止竖立祛 5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A对他不负责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历,在会上公开批评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牛充栋的程度 6学校准备开展创建”诚信"校园的活动,请你拟一才则广告用于宣传 7.在下面这段文字中,莱特哥哥说的一句话是(2) 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驾駛动力飞机成功地邀游蓝天。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 主持人要莱特兄弟发表演说,兄弟俩再三推辞,主持人执意邀请,哥哥便发表了言短意深的一句话 演说:“ A.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学舌是被人看不起的。 B.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 16
16 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基础卷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 4 ) fēi jī suǐ pèi ( )红 ( )形 精 ( ) 充( ) 2 找出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 ( 2 ) A 半生不遂 不置可否 豁然开朗 锐不可当 B 海市胜楼 好意难却 油光可鉴 杳无消息 C 无处觅食 抑扬顿措 流离失所 根深蒂固 D 萎靡不振 侃侃而谈 一瘸一拐 沁人心扉 3 名句填空. ( 8 ) 1) 且壮士不死即也,死即举大民名耳, 2) , 为伊消得人憔悴. 3) , 绝 知此事要躬行. 4) 晴空一鹤排云上, . 5)晏殊<< 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句子是; 6) 苏轼<<密州出猎>>中借典故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的句子是: . 7) 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自然景色的句子是: . 8) << 龟虽寿>>中体现曹操老当益壮`的奋斗精神的句子是: 4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 (1) 战争、流疫与经济衰退往往会干扰或 全球化进程`,从而威胁人类和平与繁荣, 对此不能不予以关注. (2) 美国希望在伊拉克建立类似美国的民主制度,为在中东地区推行政治改革 样板. (3) 单位、社区、村镇、家庭都要承担起清洁环境、 陋习 A 中止 树立 革除 B 终止 竖立 革除 C 终止 树立 祛除 D 中止 竖立 祛除 5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 ) A 对他不负责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历,在会上公开批评.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 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牛充栋的程度. 6 学校准备开展创建"诚信"校园的活动,请你拟一才则广告用于宣传, ( 2 ) 7.在下面这段文字中,莱特哥哥说的一句话是 ( 2 ) 美国莱特兄弟于 1903 年 12 月 17 日,驾驶动力飞机成功地遨游蓝天。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 主持人要莱特兄弟发表演说,兄弟俩再三推辞,主持人执意邀请,哥哥便发表了言短意深的一句话 演说:“ ” A.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学舌是被人看不起的。 B.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
C.据我所知,鸟中最会学人说话的是鹦鹉,面鹦鹉是永远不会变成人的 D.据我所知,鸟中最会学人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说不出人话来的 用下面的材料,补写两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以赞誉丛飞的义举。(4) 材料: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丛飞,是深圳著名歌手。他在10年里捐赠钱物近300万元 他四处筹措扶助资金,无暇照顾女儿。他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孩子们称他“丛飞爸爸”。他身患绝症里, 负担不起医药费 他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他 :他 他和他的歌声已 经离我们远去,但他记得了全国人民永久的敬意 阅读理解(16分) (一)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②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 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③也有 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④实在标致极 ⑤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 坐坐的。⑥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 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中“无非”是 的意思,“这样”是指 这句话表达作 的感情 (2)这两段写作者在东京看到“清国留学生”在① (3)第②句用的修辞方法是,它的作用是 (4)第④句用的修辞方法是,它的作用是 (5)第一段中有四个“也”字,其中有一句中的“也”与另三句用法不同,这个句子是 不同的 理由是 文 文中三个“顶”字,其中一个与另两 个不同:是_ 理由 (6)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不满正反映了他到东京的目的是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25分) (一)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 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 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 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 个我。 ⑤“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 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呜呼,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 见却变化了
17 C.据我所知,鸟中最会学人说话的是鹦鹉,面鹦鹉是永远不会变成人的。 D.据我所知,鸟中最会学人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说不出人话来的。 8.运用下面的材料,补写两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以赞誉丛飞的义举。( 4 ) 材料:2005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丛飞,是深圳著名歌手。他在 10 年里捐赠钱物近 300 万元。 他四处筹措扶助资金,无暇照顾女儿。他资助了 178 个贫困学生,孩子们称他“丛飞爸爸”。他身患绝症里, 负担不起医药费。 他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他 ;他 ;他和他的歌声已 经离我们远去,但他记得了全国人民永久的敬意。 阅读理解 (16 分) (一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②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 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③也有 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④实在标致极 了。 ⑤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 坐坐的。⑥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 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中“无非”是 的意思,“这样”是指 。这句话表达作 者 的感 情。 (2)这两段写作者在东京看到“清国留学生”在① ,② , , ③ 。 (3)第②句用的修辞方法是 ,它的作用是 (4)第④句用的修辞方法是 ,它的作用是 。 (5)第一段中有四个“也”字,其中有一句中的“也”与另三句用法不同,这个句子是 ,不同的 理由 是 文 文中三个“顶”字,其中一个与另两 个不同;是 ,理由 。 (6)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不满正反映了他到东京的目的是 。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25 分 ) (一)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 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 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 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 个我。 ⑤“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 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 见却变化了
(二)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 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 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 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呐喊·自序》 (1)(一)段中第①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2)指出(一)段中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的部分。叙述从到 议论从到 抒情从 到 (3)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 (4)(一)段中的第⑧句“那时那地”指的是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 (5)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选择正确的解释() A.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B.对噪音特别反感。 C.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 D.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吹呼。 (6)“何尝”是哪类词?对表达句意起什么作用? (7)“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 (8)(二)段中“那一回”指的是 (9)从(二)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 (10)从表达方式看(一)段以 为主,(二)段以 为主 三)离开奥斯汀的前一天晚上,我和戴维来到他就读过的小学。当我们走上校长办公室门前一 块平坦的石板地面时,戴维告诉我,这儿埋着当年他们毕业时每一个人写下的愿望。我不曾问及 戴维12岁时写下的愿望是什么。我愿意那石板下的愿望与生命、和平有关。是因为在奥斯汀的 以色列之宫戴维和他的父亲教我用希伯来文说过“和平”“生命”吗?是因为戴维的祖先世世代 代都在为生存的和平奋争吗?是因为戴维赠过我一枚用希伯来文书写着“生命”的描金纪念章 吗?是因为那条穿越奥斯汀的美丽的科罗拉多河始终在这个犹太孩子的心中流淌,那晶莹的、深 沉的河水滋润了他同情人类的心胸吗?是因为我在犹太会堂倾听过唱诗班的犹太少女用清纯、宁 静的声音歌唱“和平”“和平”吗?我不知道。我只是相信,当人类所有的生命真的能够与“和 平”这个字眼相亲相爱,我们每一个人灵魂深处那潜藏的创造力便会真正被激活,人间什么奇迹 都可能发生。生活也肯定能够像戴维“小说”那单纯而又豪迈的结尾那样:“后来一切都好。” 1、文段出自课文 作者 2、给加点字注音。(2分) 潜()藏滋润( 3、文段中五个“是因为……”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它写出了,也道出了 4、题中提到的句子向我们传递了 戴维身上有许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写出给你印象最 深的三个:(3分)
18 (二)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 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 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 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呐喊·自序》 (1)(一)段中第①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答: 。 (2)指出(一)段中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的部分。叙述从 到 ,议论从 到 ,抒情从 到 (3)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 A B (4)(一)段中的第⑧句“那时那地”指的是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 是 。 (5)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选择正确的解释( ) A.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B.对噪音特别反感。 C.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 D.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吹呼。 (6)“何尝”是哪类词?对表达句意起什么作用? 答: (7)“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 答: (8)(二)段中“那一回”指的是 (9)从(二)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 (10)从表达方式看(一)段以 为主,(二)段以 为主。 (三)离开奥斯汀的前一天晚上,我和戴维来到他就读过的小学。当我们走上校长办公室门前一 块平坦的石板地面时,戴维告诉我,这儿埋着当年他们毕业时每一个人写下的愿望。我不曾问及 戴维 12 岁时写下的愿望是什么。我愿意那石板下的愿望与生命、和平有关。是因为在奥斯汀的 以色列之宫戴维和他的父亲教我用希伯来文说过“和平”“生命”吗?是因为戴维的祖先世世代 代都在为生存的和平奋争吗?是因为戴维赠过我一枚用希伯来文书写着“生命”的描金纪念章 吗?是因为那条穿越奥斯汀的美丽的科罗拉多河始终在这个犹太孩子的心中流淌,那晶莹的、深 沉的河水滋润了他同情人类的心胸吗?是因为我在犹太会堂倾听过唱诗班的犹太少女用清纯、宁 静的声音歌唱“和平”“和平”吗?我不知道。我只是相信,当人类所有的生命真的能够与“和 平”这个字眼相亲相爱,我们每一个人灵魂深处那潜藏的创造力便会真正被激活,人间什么奇迹 都可能发生。生活也肯定能够像戴维“小说”那单纯而又豪迈的结尾那样:“后来一切都好。” 1、文段出自课文 作者 ( 2 ) 2、给加点字注音。(2 分) 潜( )藏 滋润 ( ) 3 、 文 段 中 五 个 “ 是 因 为 … … ” 运 用 的 修 辞 方 法 是 它 写 出 了 ,也 道 出 了 。 ( ( 3 ) 4、题中提到的句子向我们传递了 戴维身上有许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写出给你印象最 深的三个:(3 分)
5、文章以“后来一切都好”结尾有什么好处?(2分) (四)他的膝盖已经和他的脚一样鲜血淋漓,尽管他撕下了身上的衬衫来垫膝盖,他背后的苔藓和岩石上 仍然留下了一路血渍。有一次,他回头看见病狼正饿得发慌地舔着他的血渍,他清楚地看出了自己可能遭 到的结局——除非他干掉这匹狼。于是,一幕残酷的求生悲剧开始了——病人一路跛行着,两个生灵就这 样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相互等待着猎取对方的生命 有一次,他从昏迷中被一种喘息的声音惊醒了。他听到病狼喘着气,在慢慢在向他逼近。它愈来愈近, 总是在向他逼近,好像经过了无穷的时间。他始终一动也不动地躺在那儿,静静地等着。它已经到了他耳 边,那条粗糙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摩擦着他的两腮。他的两只手一下伸了出来,他的指头弯得像鹰爪 样,可是抓了个空 狼的耐心真是可怕。人的耐心也同样可怕。这一天,有一半时间他都一直躺着不动,尽力和昏迷斗争, 等着那个要把他吃掉,而他也希望能吃掉的东西 当他又一次从梦里慢慢苏醒过来的时候,觉得有条舌头正顺着他的一只手舔去。他静静地等着。狼牙 轻轻地扣在他手上了,扣紧了。狼正在尽最后一点力量把牙齿咬进它等了很久的东西里面。突然,那只被 咬破了的手抓住了狼的牙床。于是,慢慢地,就在狼无力地挣扎着,他的手无力地掐着的时候,他的另一 只手也慢慢地摸了过去 1、文段出自小说 作者 国小说家。(3分 2、给划线字注音。(6分) 淋漓_()苔饉()血渍()舔着()跛脚()蜃楼( 3、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2分) ①那条粗糙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摩擦着他的两腮。( ②他的指头弯得像鹰爪一样,可是抓了个空。( 4、体会下列语句。(4) ①于是,一幕残酷的求生悲剧开始了——病人一路跛行着,两个生灵就这样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相 互等待着猎取对方的生命 ②狼的耐心真是可怕。人的耐心也同样可怕 5文段写在绝境中,垂死的人与野兽展开了一场争斗,表现了淘金者_(2) 6、文章在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时运用的描写方法有 2) 7、这一部分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属于 部分。(1)
19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以“后来一切都好”结尾有什么好处?(2 分) (四)他的膝盖已经和他的脚一样鲜血淋漓,尽管他撕下了身上的衬衫来垫膝盖,他背后的苔藓和岩石上 仍然留下了一路血渍。有一次,他回头看见病狼正饿得发慌地舔着他的血渍,他清楚地看出了自己可能遭 到的结局——除非他干掉这匹狼。于是,一幕残酷的求生悲剧开始了——病人一路跛行着,两个生灵就这 样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相互等待着猎取对方的生命。 有一次,他从昏迷中被一种喘息的声音惊醒了。他听到病狼喘着气,在慢慢在向他逼近。它愈来愈近, 总是在向他逼近,好像经过了无穷的时间。他始终一动也不动地躺在那儿,静静地等着。它已经到了他耳 边,那条粗糙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摩擦着他的两腮。他的两只手一下伸了出来,他的指头弯得像鹰爪 一样,可是抓了个空。 狼的耐心真是可怕。人的耐心也同样可怕。这一天,有一半时间他都一直躺着不动,尽力和昏迷斗争, 等着那个要把他吃掉,而他也希望能吃掉的东西。 当他又一次从梦里慢慢苏醒过来的时候,觉得有条舌头正顺着他的一只手舔去。他静静地等着。狼牙 轻轻地扣在他手上了,扣紧了。狼正在尽最后一点力量把牙齿咬进它等了很久的东西里面。突然,那只被 咬破了的手抓住了狼的牙床。于是,慢慢地,就在狼无力地挣扎着,他的手无力地掐着的时候,他的另一 只手也慢慢地摸了过去…… 1、文段出自小说 ,作者 , 国小说家。(3分) 2、给划线字注音。(6分) 淋漓 ( ) 苔藓 ( ) 血渍 ( ) 舔着 ( ) 跛脚( ) 蜃楼 ( ) 3、 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2分) ①那条粗糙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摩擦着他的两腮。( ) ②他的指头弯得像鹰爪一样,可是抓了个空。( ) 4、体会下列语句。( 4 ) ①于是,一幕残酷的求生悲剧开始了——病人一路跛行着,两个生灵就这样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相 互等待着猎取对方的生命。 ②狼的耐心真是可怕。人的耐心也同样可怕。 5 文段写在绝境中,垂死的人与野兽展开了一场争斗,表现了淘金者 (2) 6、文章在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时运用的描写方法有; (2 ) 7、这一部分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属于 部分。(1)
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提高卷 基础知识积累与应运 1给下列加点画线字注音(4 颠簸 )膝盖 )累赘( )娴熟 2默写 (1)仍怜故乡水 (2)此中有真意 (3)三人行, (4)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登鹳雀楼>>中的一句 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 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李白登临谢眺 ,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范公撰<岳阳楼 记> 心系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 (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醉翁亭记》中的 意思相近 3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亲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诗章中的有关词句填在下面 的横线上,使之完整.(2) 上联 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4下列词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1)就此事,我新华社 发表声明 (2)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 (3)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一下 A受权原型引见B授权原形引荐 C授权原型引见D受权原形引荐 5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 A这道题经老师一讲,他茅塞顿开,立刻做出了这道题 B学校的喷泉随着音乐变换的时候,远远看去,真是烟波浩淼,美不胜收 C江苏自古人杰地灵,文化发达,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6诗歌赏析:阅读下面两首咏柳诗并答题.(5)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处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0 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提高卷 基础知识积累与应运 1 给下列加点画线字注音 ( 4 ) 颠簸.( ) 膝.盖( ) 累赘.( ) 娴.熟( ) 2默写 ( 12 ) (1)仍怜故乡水, (2)此中有真意, (3)三人行, (4)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 登鹳雀楼 >>中的一句" , "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 句" , "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李白登临谢眺 楼," , ",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范公撰<<岳阳楼 记>>," , ,"心系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 (5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醉翁亭记>>中的" "意思相近. 3 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亲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诗章中的有关词句填在下面 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2 ) 上联: ,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4下列词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 )( ) (1)就此事,我新华社 发表声明. ( 2 ) 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 . ( 3 )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 一下. A 受权 原型 引见 B 授权 原形 引荐 C 授权 原型 引见 D受权 原形 引荐 5 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 )( ) A 这道题经老师一讲,他茅塞顿开,立刻做出了这道题. B 学校的喷泉随着音乐变换的时候,远远看去,真是烟波浩淼,美不胜收 C 江苏自古人杰地灵,文化发达,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6诗歌赏析;阅读下面两首咏柳诗并答题.( 5 ) 咏 柳 贺 知 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处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 )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