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市 说明:本试卷含四道大题,22个小题,共8页。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其中书写4分。 语言积累和运用(本大题含6个小题,共20分) 1.运用积累在①~⑦句的横线上填空。(8分) 苦难,对于个人、民族乃至我们国家来讲都不m生。①”亲朋无一字, 的凄楚读来总令人 扼腕叹息:②”无限河山泪, 的情景成为历史画卷上不断被复制的影像:③” 镜中衰鬓己先斑”的感叹总有挥之不去的苍凉 然而面对苦难,我们却有④ 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我们还有⑤”僵卧孤村不自 的忘我:秋风萧瑟,刘禹锡用⑥ 唱响秋色不悲的个性宣言:吟啸徐行,苏轼用⑦ 隹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 脱直面风雨人生的挑 正所谓”多难兴邦"。历代文人用他们的诗句诠释了中华民族钢的意志,铁的脊梁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o生苍凉脊梁 3.结合语境,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1分) 风雨: 4.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2分)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 视。我国正在制订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②学校 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5.有一幅题为《武大郎开店》的讽刺漫画,店中的小二都比掌柜武大郎矮,店内对联的横批是王伦遗风"。 请你结合《水浒传》的相关情节,说说这一横批的含义。(3分) 6.假如你是校篮球队的队长,你的好友小亮多次让你推荐他加入球队,而他的球技确实不佳。当他再次向 你提出要求时,你将如何应对?(3分) 你说 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含2个小题,共6分) 2008年是奥运年,山西省正积极营造”赛在北京,游在山西"的旅游环境。 7.某校学生就`我喜欢的太原旅游品牌形象″进行投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投票结果统计表中的主要 信息。(3分)
山西太原市 说明:本试卷含四道大题,22 个小题,共 8 页。答题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20 分,其中书写 4 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本大题含 6 个小题,共 20 分) 1.运用积累在①~⑦句的横线上填空。(8 分) 苦难,对于个人、民族乃至我们国家来讲都不 mò生。①“亲朋无一字, ”的凄楚读来总令人 扼腕叹息;②“无限河山泪, ”的情景成为历史画卷上不断被复制的影像;③“ , 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感叹总有挥之不去的苍凉。 然而面对苦难,我们却有④“ ,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我们还有⑤“僵卧孤村不自 哀, ”的忘我;秋风萧瑟,刘禹锡用⑥“ , ”唱响秋色不悲的个性宣言;吟啸徐行,苏轼用⑦“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 脱直面风雨人生的挑战。 正所谓“多难兴邦”。历代文人用他们的诗句诠释了中华民族钢的意志,铁的脊梁。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 分) mò生 苍凉 脊梁 3.结合语境,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1 分) 风雨: 4.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2 分)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 视。我国正在制订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②学校 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5.有一幅题为《武大郎开店》的讽刺漫画,店中的小二都比掌柜武大郎矮,店内对联的横批是“王伦遗风”。 请你结合《水浒传》的相关情节,说说这一横批的含义。(3 分) 6.假如你是校篮球队的队长,你的好友小亮多次让你推荐他加入球队,而他的球技确实不佳。当他再次向 你提出要求时,你将如何应对?(3 分) 你说: 二、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含 2 个小题,共 6 分) 2008 年是奥运年,山西省正积极营造“赛在北京,游在山西”的旅游环境。 7.某校学生就“我喜欢的太原旅游品牌形象”进行投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投票结果统计表中的主要 信息。(3 分)
类别风景名胜饮食文化历史名人 名称晋祠汾河永祚寺老陈醋面食傅山狄仁杰 票数(张)19410318924363148 合计(张)4866079 8.某同学想就奥运会期间太原的旅游状况进行调查,请你给他提出两条具体且易于实践的建议。(3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13个小题,共40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 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i):安定。 9.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 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便要还家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 (3)诚不可缺 (4)卒亡天下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2.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 中获得的启示。(3分) 〔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 等文章内容
类别 风景名胜 饮食文化 历史名人 名称 晋祠 汾河 永祚寺 老陈醋 面食 傅山 狄仁杰 票数(张) 194 103 189 24 36 31 48 合计(张) 486 60 79 8.某同学想就奥运会期间太原的旅游状况进行调查,请你给他提出两条具体且易于实践的建议。(3 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 13 个小题,共 40 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 9~12 题。(13 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 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 9.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 生时举的事例是 。(2 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2.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 中获得的启示。(3 分) 〔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 等文章内容
阅读说明文,完成13~17题。(13分) 汉语遭遇”喀斯特′ ①我对汉语中与洞有关的词汇很感兴趣 ②”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无人不晓。人们一般以为水滴石穿是一个机械的过程:水从高处落下的力量,对石 头不断地造成侵蚀,日积月累,就把石头给滴穿了。如果水滴落在非石灰岩的岩石上,这种理解是对的, 但如果水滴到了石灰岩上,这种理解就不对了 ③石灰岩在地表上分布很广。在我国,裸露石灰岩的分布面积占地表的四分之一,因此水滴到石灰岩上是 很普遍的一种现象。水吸收和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岩反应,生成了新的可溶于水的物质 滴不断地滴下来,不断地溶蚀石灰岩,并把溶蚀的物质冲走,这个过程称之为喀斯特作用 ④水滴石穿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化学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过程。化学反应的进行速度比机械的磨 蚀要快得多。长江三峡地区就是一个石灰岩地区,仅靠水流的机械冲刷和磨蚀作用,四川盆地现在恐怕还 是泽国。一定是发生了喀斯特作用,才把三峡切穿了,让四川盆地的众多水系有了一个出口,夺路而出 ⑤对于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洞穴,汉语言有着精妙的解说。古人举着火把进入洞穴,感到眼前的事物越来越 清晰,就有了”洞明灬洞察”:洞给人深不可测的感觉,因此引申出思想和见解的深刻、深邃,这就是”洞见洞 晓〃。然而”洞开灬洞庭”中"洞”"的意思却完全不同。洞开″是大开、大敞之意,如门户洞开″:"洞庭″中的洞 字有宽敞、开阔之意,洞庭湖就是广阔的湖的意思。 ⑥为什么洞”字可以表达大开大敞的意思?读一下古人游记中对洞穴的描写,似乎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 大多有”先经过一个狭小的口子,接着见到一个豁然开朗的大厅”的细节。洞穴中多大厅,有的大得不可思 议。比如广西乐业的一个洞中大厅一一红玫瑰大厅长300米,宽200米,最高处达260米,这规模与人 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如此大的洞庭,当然可以说洞开”吋 ⑦洞中的大厅是怎样形成的?原来洞穴在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岩层中有夹层,岩性不一样,或岩层有各种 节理和裂隙,再加上有倾斜的角度,这样洞穴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重力作用,洞顶的岩石会发生塌陷 随着塌陷愈演愈烈,地下河又不断地运走塌下的物质,洞中的厅堂就越来越大,大厅就形成了。洞中的厅 堂继续发展,洞顶越来越薄,最后彻底塌陷,大厅露出地表,这时大厅就成了喀斯特地貌中的所谓天坑″。 ⑧说起天坑,我又想起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我猜想武陵渔人进入的"桃花源″应该就是一处天坑 (作者单之蔷,有删节) 13.本文巧妙地借助 一词说明了什么是喀斯特作用:介绍洞开洞庭”等词是为了引出 的说明。(2分) 14.文章第④段举长江三峡这个例子的作用是什么?(2分) 15.第⑥段写红玫瑰大厅的”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
阅读说明文,完成 13~17 题。(13 分) 汉语遭遇“喀斯特” ①我对汉语中与洞有关的词汇很感兴趣。 ②“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无人不晓。人们一般以为水滴石穿是一个机械的过程:水从高处落下的力量,对石 头不断地造成侵蚀,日积月累,就把石头给滴穿了。如果水滴落在非石灰岩的岩石上,这种理解是对的, 但如果水滴到了石灰岩上,这种理解就不对了。 ③石灰岩在地表上分布很广。在我国,裸露石灰岩的分布面积占地表的四分之一,因此水滴到石灰岩上是 很普遍的一种现象。水吸收和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岩反应,生成了新的可溶于水的物质。水 滴不断地滴下来,不断地溶蚀石灰岩,并把溶蚀的物质冲走,这个过程称之为喀斯特作用。 ④水滴石穿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化学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过程。化学反应的进行速度比机械的磨 蚀要快得多。长江三峡地区就是一个石灰岩地区,仅靠水流的机械冲刷和磨蚀作用,四川盆地现在恐怕还 是泽国。一定是发生了喀斯特作用,才把三峡切穿了,让四川盆地的众多水系有了一个出口,夺路而出。 ⑤对于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洞穴,汉语言有着精妙的解说。古人举着火把进入洞穴,感到眼前的事物越来越 清晰,就有了“洞明”“洞察”;洞给人深不可测的感觉,因此引申出思想和见解的深刻、深邃,这就是“洞见”“洞 晓”。然而“洞开”“洞庭”中“洞”的意思却完全不同。“洞开”是大开、大敞之意,如“门户洞开”;“洞庭”中的“洞” 字有宽敞、开阔之意,洞庭湖就是广阔的湖的意思。 ⑥为什么“洞”字可以表达大开大敞的意思?读一下古人游记中对洞穴的描写,似乎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 大多有“先经过一个狭小的口子,接着见到一个豁然开朗的大厅”的细节。洞穴中多大厅,有的大得不可思 议。比如广西乐业的一个洞中大厅——红玫瑰大厅长 300 米,宽 200 米,最高处达 260 米,这规模与人 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如此大的洞庭,当然可以说“洞开”啦。 ⑦洞中的大厅是怎样形成的?原来洞穴在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岩层中有夹层,岩性不一样,或岩层有各种 节理和裂隙,再加上有倾斜的角度,这样洞穴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重力作用,洞顶的岩石会发生塌陷。 随着塌陷愈演愈烈,地下河又不断地运走塌下的物质,洞中的厅堂就越来越大,大厅就形成了。洞中的厅 堂继续发展,洞顶越来越薄,最后彻底塌陷,大厅露出地表,这时大厅就成了喀斯特地貌中的所谓“天坑”。 ⑧说起天坑,我又想起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我猜想武陵渔人进入的“桃花源”应该就是一处天坑 吧。 (作者单之蔷,有删节) 13.本文巧妙地借助“ ”一词说明了什么是喀斯特作用;介绍“洞开”“洞庭”等词是为了引出 对 的说明。(2 分) 14.文章第④段举长江三峡这个例子的作用是什么?(2 分) 15.第⑥段写红玫瑰大厅的“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
说说理由。(2分) 16.第⑤⑥段对汉语词汇的解说生动形象。请你借助想象推断古人是怎样创造”洞达”一词的。(2分) 〔帮帮你〕《现代汉语词典》对洞达的解释:透彻地理解。 17.汉字可以传递丰富的意味。右图是汶川地震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一幅招贴画,请你给这幅招贴画写 段说明文字。(不少于80字(5分) 阅读小说,完成18~21题。(14分) 水家乡 我曾是一只野生的黑鸬鹚(luc),白洋淀只是我南徙的中转站。 那天,我飞过浩淼的水面,飞过远接百里的芦苇荡,来到了白洋淀边。我落在一片硕大的荷叶上,我锐利 的嘴被眼前的美景磨圆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的眼前唰地落下一道白光。荷叶倾倒,荷花飘零,我被一条渔网罩住了。渔网慢慢收拢, 我看到了苇帽下一张黝黑年轻的脸,在船上,在阳光下得意地笑着。我铁青的羽毛闪着愤怒的冷光,磨圆 的嘴重归锐利。等他伸手抓我双腿时,我奋力一扑,啄住了他的左眼……从此,我失去了自由,而这个叫陈 大船的年轻人成了陈瞎子。 我时刻准备迎接陈瞎子的报复。然而他眼伤痊愈后,却笑眯眯地给我带来了一只漂亮的母鸬鹚:她洁白的 羽翅缓缓扇动,犹如一团芦花飘落在船头。我呐喊着,跳跃着,一头扎进汪洋恣肆的大淀,给她叼上一条 欢蹦乱跳的红鲤。我轻啄着她光滑柔顺的羽毛,急不可待地说,白鸬,我不走了 就这样陈瞎子成了我的主人,白洋淀成了我的家乡。陈瞎子是个精明的人,几年以后,他成了白洋淀有名 的渔王,还娶了媳妇,生了一个双目齐全的儿子,我和白鸬也有了一群可爱的儿女 做鱼鹰很辛苦,陈瞎子更辛苦,可我们还是乐此不疲。我们总能看到满淀荷花艳丽无比,成群的鱼儿跳出 水面闻香嬉荷,姑娘划着小船唱着渔歌采摘莲蓬。有一次我们竟合力捕获了白洋淀的花头鱼王。①陈瞎子 逢人便讲,我的鹰王逮住了鱼王,奶奶的,六十多斤呢!看着他独眼里抑制不住的光芒,我也用翅膀覆住 白鸬,在儿女们的欢呼声里柔情地啄着她的脖颈 我和陈瞎子的好日月终于在白洋淀几度干涸后戛然而止。水干了,鱼净了,鱼鹰也没了用场。陈瞎子的老 婆病死了,我的儿女们先后被陈瞎子卖到了南方。只剩下我、白鸬,一起陪着陈瞎子慢慢老去 终于,在芦苇干枯、荷花凋败时节,和我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白鸬在吃了一只有毒的田鼠之后离开了我 和陈瞎子。陈瞎子拿着铁锹,抱着白鸬,肩扛着我来到村边的小岛上。他挖了个坑,把白鸬埋了。他盖好 最后一锹土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独眼里滚下了几大滴混浊的老泪。就在埋白鸬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孤坟, 那是他老婆长眠的地方
说说理由。(2 分) 16.第⑤⑥段对汉语词汇的解说生动形象。请你借助想象推断古人是怎样创造“洞达”一词的。(2 分) 〔帮帮你〕《现代汉语词典》对“洞达”的解释:透彻地理解。 17.汉字可以传递丰富的意味。右图是汶川地震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一幅招贴画,请你给这幅招贴画写 一段说明文字。(不少于 80 字)(5 分) 阅读小说,完成 18~21 题。(14 分) 水家乡 我曾是一只野生的黑鸬鹚(lú cí),白洋淀只是我南徙的中转站。 那天,我飞过浩淼的水面,飞过远接百里的芦苇荡,来到了白洋淀边。我落在一片硕大的荷叶上,我锐利 的嘴被眼前的美景磨圆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的眼前唰地落下一道白光。荷叶倾倒,荷花飘零,我被一条渔网罩住了。渔网慢慢收拢, 我看到了苇帽下一张黝黑年轻的脸,在船上,在阳光下得意地笑着。我铁青的羽毛闪着愤怒的冷光,磨圆 的嘴重归锐利。等他伸手抓我双腿时,我奋力一扑,啄住了他的左眼……从此,我失去了自由,而这个叫陈 大船的年轻人成了陈瞎子。 我时刻准备迎接陈瞎子的报复。然而他眼伤痊愈后,却笑眯眯地给我带来了一只漂亮的母鸬鹚:她洁白的 羽翅缓缓扇动,犹如一团芦花飘落在船头。我呐喊着,跳跃着,一头扎进汪洋恣肆的大淀,给她叼上一条 欢蹦乱跳的红鲤。我轻啄着她光滑柔顺的羽毛,急不可待地说,白鸬,我不走了。 就这样陈瞎子成了我的主人,白洋淀成了我的家乡。陈瞎子是个精明的人,几年以后,他成了白洋淀有名 的渔王,还娶了媳妇,生了一个双目齐全的儿子,我和白鸬也有了一群可爱的儿女。 做鱼鹰很辛苦,陈瞎子更辛苦,可我们还是乐此不疲。我们总能看到满淀荷花艳丽无比,成群的鱼儿跳出 水面闻香嬉荷,姑娘划着小船唱着渔歌采摘莲蓬。有一次我们竟合力捕获了白洋淀的花头鱼王。①陈瞎子 逢人便讲,我的鹰王逮住了鱼王,奶奶的,六十多斤呢!看着他独眼里抑制不住的光芒,我也用翅膀覆住 白鸬,在儿女们的欢呼声里柔情地啄着她的脖颈…… 我和陈瞎子的好日月终于在白洋淀几度干涸后戛然而止。水干了,鱼净了,鱼鹰也没了用场。陈瞎子的老 婆病死了,我的儿女们先后被陈瞎子卖到了南方。只剩下我、白鸬,一起陪着陈瞎子慢慢老去。 终于,在芦苇干枯、荷花凋败时节,和我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白鸬在吃了一只有毒的田鼠之后离开了我 和陈瞎子。陈瞎子拿着铁锹,抱着白鸬,肩扛着我来到村边的小岛上。他挖了个坑,把白鸬埋了。他盖好 最后一锹土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独眼里滚下了几大滴混浊的老泪。就在埋白鸬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孤坟, 那是他老婆长眠的地方
陈瞎子流完泪,把我抱住,②一边梳理我脏乱的羽毛,一边絮絮叨叨地说,老伙计,你走吧。天快冷了, 你飞到南方去吧。淀子里建了个旅游岛,再不去,你就会被我卖到那里供游人观赏了 他把我往灰暗的天上送去。我抖动着衰老的翅膀,嘎嘎地叫了两声,奋力地开始了许久不曾有过的飞翔 我终于没有飞出白洋淀。我已融入了这方水土,白洋淀就是我的家乡。我在干旱的淀边凝望着天空,凝望 着远方。我伸长了脖子久久地等待,希望能一直等到水的到来。(作者蔡楠,有删节) 18.请从陈瞎子的角度梳理小说的情节。(2分) (2)陈瞎子驯化了黑鸬鹚,他们一起过上了幸福生活: (4)陈瞎子把黑鸬鹚放走了 19.结合加点的词语,说说小说中两处画直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陈瞎子怎样的心情。(4分) 20.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六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 21.有人说这篇小说是”一曲命运的哀歌”。请结合你真切的阅读体验,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深刻 理解。(不少于80字)(6分) 四、作文(本大题含1个小题,共50分) 22.请以《我可以选择 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补全题目 (2)文体不限,努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太原市二OO八年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语言积累和运用(20分 1.①老病有孤舟 ②谁言天地宽 ③塞上长城空自许 ④会挽雕弓如满月 ⑤尚思为国戍轮台 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陈瞎子流完泪,把我抱住,②一边梳理我脏乱的羽毛,一边絮絮叨叨地说,老伙计,你走吧。天快冷了, 你飞到南方去吧。淀子里建了个旅游岛,再不去,你就会被我卖到那里供游人观赏了。 他把我往灰暗的天上送去。我抖动着衰老的翅膀,嘎嘎地叫了两声,奋力地开始了许久不曾有过的飞翔。 我终于没有飞出白洋淀。我已融入了这方水土,白洋淀就是我的家乡。我在干旱的淀边凝望着天空,凝望 着远方。我伸长了脖子久久地等待,希望能一直等到水的到来。 (作者蔡楠,有删节) 18.请从陈瞎子的角度梳理小说的情节。(2 分) (1) ; (2)陈瞎子驯化了黑鸬鹚,他们一起过上了幸福生活; (3) ; (4)陈瞎子把黑鸬鹚放走了。 19.结合加点的词语,说说小说中两处画直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陈瞎子怎样的心情。(4 分) 20.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六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2 分) 21.有人说这篇小说是“一曲命运的哀歌”。请结合你真切的阅读体验,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深刻 理解。(不少于 80 字)(6 分) 四、作文(本大题含 1 个小题,共 50 分) 22.请以《我可以选择 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 (1)补全题目。 (2)文体不限,努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太原市二 OO 八年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20 分) 1.①老病有孤舟 ②谁言天地宽 ③塞上长城空自许 ④会挽雕弓如满月 ⑤尚思为国戍轮台 ⑥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