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第一部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共18分) 1.读语段,完成下列各题。(4分) 起点如天色破晓的绯红,微微晨曦点染着气象万千的苍穹;起点如大江大 河的源头,涓涓细流孕育着一泄千里的波涛。起点之美,起点之力,必将激发 你勇往直前的斗志,百折不挠地完成每一份人生的答卷。 ①注音:穹( 挠( ②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应改为 ③解释词语:涓涓一一 2.请按下面的要求,默写句子。(4分 (1)《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时年轻有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 句是: (3)温庭筠的词《梦江南》绮丽清新,描摹出江南女儿的相思之梦,其中表 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的句子是 (4)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 似的一句是 3.读罢温庭筠的《梦江南》和李清照的《武临春》,你一定感觉出了它们的 密相似点,请择要写出两点:(2分) 4、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面两题。(4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 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 白发生 (1)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 从词中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分) (2)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2分) 5、至少运用下面提供的一个成语,简要介绍你读过的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或情节 (教材中的课文除外)。(2分) 错综复杂若即若离急不暇择充耳不闻局促不安 6、综合性学习:(2分)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第一部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共 18 分) 1.读语段,完成下列各题。(4 分) 起点如天色破晓的绯红,微微晨曦点染着气象万千的苍穹;起点如大江大 河的源头,涓涓细流孕育着一泄千里的波涛。起点之美,起点之力,必将激发 你勇往直前的斗志,百折不挠地完成每一份人生的答卷。 ① 注音:穹( ) 挠 ( ) ② 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 应改为 ; ③ 解释词语: 涓涓—— 2.请按下面的要求,默写句子。(4 分) ⑴《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时年轻有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⑵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 句是: ⑶温庭筠的词《梦江南》绮丽清新,描摹出江南女儿的相思之梦,其中表 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的句子是: ⑷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 似的一句是: 3. 读罢温庭筠的《梦江南》和李清照的《武临春》,你一定感觉出了它们的 相似点,请择要写出两点:(2分) ① ② 4、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面两题。(4 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 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 白发生。 (1)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 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 分) (2)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2 分) 5、至少运用下面提供的一个成语,简要介绍你读过的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或情节 (教材中的课文除外)。(2 分) 错综复杂 若即若离 急不暇择 充耳不闻 局促不安 6、综合性学习: (2 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阅读下面A、B、C三段资料,从中你有何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A、伽利略从教堂顶上悬挂油灯链条的滴答声中受到启发,发现了自然 的节奏原则 B、教学之余,伽利略更忙于实验。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 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做福音真理来接受。 C、我们国家的中学生在各种奥林匹克竞赛中频频获奖,可在诺贝尔奖 的竞争中至今还没有一位中国国籍的人获胜。 探究结果: 第二部分、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共52分) (一)(16分) A.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 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 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 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 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 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 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 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7、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释义。(2分) (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固以怪之矣 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阅读下面 A、B、C 三段资料,从中你有何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A、伽利略从教堂顶上悬挂油灯链条的滴答声中受到启发,发现了自然 的节奏原则。 B、教学之余,伽利略更忙于实验。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 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做福音真理来接受。 C、我们国家的中学生在各种奥林匹克竞赛中频频获奖,可在诺贝尔奖 的竞争中至今还没有一位中国国籍的人获胜。 探究结果: 第二部分、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共 52 分) (一) (16 分) A .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 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 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 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 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 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 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 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7、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释义。(2 分) (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固以怪之矣 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1 分) A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B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①失期,法皆斩。译文: ②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 11、填空。(2分) (1)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2)陈胜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用四字短语概括) B.阅读《陈涉世家》未选进课文的结尾部分,回答问题。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日 “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日:“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 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 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 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3分) (1)陈胜王凡六月() (2)或说陈王曰() (3)由是无亲陈王者()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乃召见,载与俱归。译文 14下列句中的“之”意义与用法与“陈王斩之”中“之”相同的一项是()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B.涉之为王沉沉者 C.宫门令欲缚之 D.故天下传之 15.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2分) (二)生日(14分) (1)30岁生日,我点燃了53支蜡烛。 (2)妻子边找酒边唠唠叨叨地说:“没听说谁的生日是提前两天过的,害得我 啥也来不及准备。”桌上摆着生日蛋糕、啤酒、果仁、朱古力和许多带壳的炒花
C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①失期,法皆斩。 译文: ②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 11、填空。(2 分) (1)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2)陈胜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用四字短语概括): B . 阅读《陈涉世家》未选进课文的结尾部分,回答问题。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 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 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 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3 分) (1)陈胜王凡六月( ) (2)或说陈王曰( ) (3)由是无亲陈王者( ) 13.翻译下列句子。(2 分) 乃召见,载与俱归。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下列句中的“之”意义与用法与“陈王斩之”中“之”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B.涉之为王沉沉者 C.宫门令欲缚之 D.故天下传之 15.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2 分) (二)生日(14 分) (1)30 岁生日,我点燃了 53 支蜡烛。 (2)妻子边找酒边唠唠叨叨地说:“没听说谁的生日是提前两天过的,害得我 啥也来不及准备。”桌上摆着生日蛋糕、啤酒、果仁、朱古力和许多带壳的炒花
生,这最后一样是我母亲生前十分喜爱的食物 (3)屋里的电灯灭了,烛光的火苗一齐跳起了“迪斯科”,为它们伴奏的曲子 是我指定的一首由民歌改编的轻音乐曲《天女散花》。(a)我的眼睛湿润了 (4)母亲穿着那件深蓝色夹衣坐在藤椅中,她已经病恹恹的,说话要强打起 精神,只有脸上慈爱的神色是儿子毎时毎刻都能从愁容中分辨岀来的。她说 “明天,是你29岁生日,过不过? (5)我的心不禁震颤不已。母子异地生活多年,我从来就没有记住自己的生 日,而她却像神圣的钟声,定时在母亲的胸怀里 (6)然而我不忍心让妈妈劳神,她患的是晚期肝癌,干里迢迢投奔到我所在 的城市,惟一需要的是治疗和休养。我说:“妈,这次不过了吧,已经没这习惯 (7)母亲的眼光停滞在我身上,良久又停滞在自己的足尖上,最后她说 话语里分明藏有叹息和莫名的遗憾。 (8)我们大家对她隐瞒了病情,但是她有了预感,因此,她有遗憾,我们是 理解的。在她病逝之后我才发现,母亲深感遗憾的却不仅这一点。给母亲立墓 碑时,查阋她的生卒岁月,我吃惊地看到一行字:“生于1934年12月14日 假如我们也想着给母亲祝寿的话,每年母亲的生日怡好是比我的早两天。 (9)我懂了,可是懂得太迟了。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惦记着儿子的生日,何 尝不希望儿子关切地叫句,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她的生日做些表示呢!可
生,这最后一样是我母亲生前十分喜爱的食物。 (3)屋里的电灯灭了,烛光的火苗一齐跳起了“迪斯科”,为它们伴奏的曲子, 是我指定的一首由民歌改编的轻音乐曲《天女散花》。(a)我的眼睛湿润了。 (4)母亲穿着那件深蓝色夹衣坐在藤椅中,她已经病恹恹的,说话要强打起 精神,只有脸上慈爱的神色是儿子每时每刻都能从愁容中分辨出来的。她说: “明天,是你 29 岁生日,过不过?” (5)我的心不禁震颤不已。母子异地生活多年,我从来就没有记住自己的生 日,而她却像神圣的钟声,定时在母亲的胸怀里 。 (6)然而我不忍心让妈妈劳神,她患的是晚期肝癌,千里迢迢投奔到我所在 的城市,惟一需要的是治疗和休养。我说:“妈,这次不过了吧,已经没这习惯 了。” (7)母亲的眼光停滞在我身上,良久又停滞在自己的足尖上,最后她说: “ 。”话语里分明藏有叹息和莫名的遗憾。 (8)我们大家对她隐瞒了病情,但是她有了预感,因此,她有遗憾,我们是 理解的。在她病逝之后我才发现,母亲深感遗憾的却不仅这一点。给母亲立墓 碑时,查阅她的生卒岁月,我吃惊地看到一行字:“生于 1934 年 12 月 14 日。” 假如我们也想着给母亲祝寿的话,每年母亲的生日恰好是比我的早两天。 (9)我懂了,可是懂得太迟了。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惦记着儿子的生日,何 尝不希望儿子关切地叫一句,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她的生日做些表示呢!可
是,儿子竟让她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 (10)妻子和牧牧笑咧咧地入席就座,一个为我斟酒,一个为我切蛋糕。 (11)牧牧举起酒杯,眨眨眼睛,大声说:“爸爸,庆贺你的生日! (12)我百感交集,本来湿润的眼睛更无法睁开了,我把牧牧抱过来骑在膝上, 和她头碰头地说:“今天不是庆贺,是纪念。来,牧牧吹蜡烛。” (13)牧牧吹一支数一个数,吹到20支就发现了问题,“怎么这么多啊? (14)儿子和妻子都看着我,哞子里映岀不同色调的烛辉。我对女儿说:“吹 吧,吹完了讲个故事给你听。 (15)牧牧吹完了,我当真讲了一个“故事”,还告诉她别学“故事”里的那 个人。她听懂没有很难说,但垂头吸泣的妻子肯定是听懂了的。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在 (2分) 2、文章在叙事中运用了插叙的方法,这部分从 段到 段。(2分) 3、在第(5)段的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1分) 4、在第()段的横线上填入母亲的话,应该是 (2分) 5、第(1)、(2)段中有三处暗示了此次生日的特殊,这三处是 (3分) 6、全家人为“我”庆贺生日,有音乐,有美酒,为什么“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7、(7)段“母亲的眼光停滞在……”一句反映母亲怎样的内心活动?(2分) (三)改变一生的闪念(10分)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 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听,里
是,儿子竟让她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 (10)妻子和牧牧笑咧咧地入席就座,一个为我斟酒,一个为我切蛋糕。 (11)牧牧举起酒杯,眨眨眼睛,大声说:“爸爸,庆贺你的生日!” (12)我百感交集,本来湿润的眼睛更无法睁开了,我把牧牧抱过来骑在膝上, 和她头碰头地说:“今天不是庆贺,是纪念。来,牧牧吹蜡烛。” (13)牧牧吹一支数一个数,吹到 20 支就发现了问题,“怎么这么多啊?” (14)儿子和妻子都看着我,哞子里映出不同色调的烛辉。我对女儿说:“吹 吧,吹完了讲个故事给你听。” (15)牧牧吹完了,我当真讲了一个“故事”,还告诉她别学“故事”里的那 个人。她听懂没有很难说,但垂头吸泣的妻子肯定是听懂了的。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在 。(2 分) 2、文章在叙事中运用了插叙的方法,这部分从 段到 段。(2 分) 3、在第⑸段的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1 分) 4、在第⑺段的横线上填入母亲的话,应该是 (2 分) 5、第⑴、⑵段中有三处暗示了此次生日的特殊,这三处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分) 6、全家人为“我”庆贺生日,有音乐,有美酒,为什么“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 分) 7、⑺段“母亲的眼光停滞在……”一句反映母亲怎样的内心活动?(2 分) (三)改变一生的闪念(10 分)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 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