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题号 四五六总分总分人 (-)(二)(-)(二) 得分 得分评卷人 、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16分) 1.请将下面句子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日中中中上 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 A.确凿(zdo)狡黠(xi6)蝉蜕(tui)志(tan)忑 B.祈(q1)祷轩榭(xie)懊(ao)悔媲(pi)美 C.踌躇(chu)拮据(j)亢(kang)奋狼藉(j) D.阴霾(mai)尴(gan)尬慷慨(kai)颓(tut)唐 3.用横线划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人声鼎沸 迥乎不同 相辅相成 忧心仲仲 锲而不舍 眼花僚乱 吹毛求疵 消声匿迹 4.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蒙古地处蒙古高原北部,是个以畜牧业为主的 B.和煦的阳光驱散了阴冷的夜雾,草原展现出明媚、柔和、恬静之象。 C.无数攒动的人头和背脊,在我前面突然渐渐出现又在我身后悄然隐 D.公安干警们认真讨论并听取了任长霞局长的报告 5.按要求默写古诗名句 (1)《行路难》中表现李白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慨,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诗句 是 (2)《春望》中 表现了杜甫感时伤世的感情 6.仿照下面描写安塞腰鼓的句子,写出你对土家族摆手舞的印象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7.一位母亲陪着上初三的女儿去商场购物。女儿要买一条花哨的裙子,母亲不同意。女儿 当场给了母亲两耳光。当警察要带走女儿时,母亲竟下跪求情 (1)面对母亲,你会对她说: (2)面对女儿,你会对她说 8.在名著推介会上,你所在小组将推介《红楼梦》、《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三部名著,请你选择其中一部介绍它的故事梗概 故事梗概:
2007 年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总分人 (一) (二) (一) (二) 得分 一、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16 分) 1.请将下面句子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 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 ) A.确凿.(záo) 狡黠.(xiá) 蝉蜕.(tuì ) 忐.(tǎn)忑 B.祈.(qí )祷 轩榭.(xiè) 懊.(ào )悔 媲.( pì)美 C.踌躇.(chú) 拮据.(jú ) 亢.(kàng)奋 狼藉.( jǐ) D.阴霾.(mái) 尴.(gān)尬 慷慨.(kǎi ) 颓.(tuí)唐 3.用横线划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人声鼎沸 迵乎不同 相辅相成 忧心仲仲 锲而不舍 眼花僚乱 吹毛求疵 消声匿迹 4.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蒙古地处蒙古高原北部,是个以畜牧业为主的。 B.和煦的阳光驱散了阴冷的夜雾,草原展现出明媚、柔和、恬静之象。 C.无数攒动的人头和背脊,在我前面突然渐渐出现又在我身后悄然隐没。 D.公安干警们认真讨论并听取了任长霞局长的报告。 5.按要求默写古诗名句。 ⑴《行路难》中表现李白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慨,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诗句 是 , 。 ⑵《春望》中 , 表现了杜甫感时伤世的感情。 6.仿照下面描写安塞腰鼓的句子,写出你对土家族摆手舞的印象。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 。 。 7.一位母亲陪着上初三的女儿去商场购物。女儿要买一条花哨的裙子,母亲不同意。女儿 当场给了母亲两耳光。当警察要带走女儿时,母亲竟下跪求情。 ⑴面对母亲,你会对她说: ⑵面对女儿,你会对她说: 8.在名著推介会上,你所在小组将推介《红楼梦》、《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三部名著,请你选择其中一部介绍它的故事梗概。 故事梗概: 得 分 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32分) )阅读下面一篇记叙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8分) 我的父亲母亲 夏芳 ①有人说没有见过一辈子不吵架的夫妻。我见过。父亲母亲,一辈子没有吵架。 ②父亲长母亲六岁,巧的是父母的生日竟是同一天 ③打记事起,常见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母亲每每笑脸相迎,端茶倒水伺 候 ④那班男男女女有拉弦的、敲鼓的、打锣的,有唱花脸小生的、花旦青衣的、老生老旦 的……有时一乐和就是一个下午,父亲还会热情留人吃晚饭。 ⑤这边母亲似乎早就知道要吃饭,已擀好面条。但母亲通常一边擀面条一边小声唠叨 好歹有个星期天,让你爸弄的乱七八糟,连个清静也没有。” ⑥曲终人散,父亲是陪人喝过酒的,脸红扑扑的,酒后的父亲愈和蔼可亲。母亲开始数 落,大致是父亲不体谅她的辛苦,油瓶倒了也不扶,家里家外都是她操持云云。她经常这样 威胁父亲:“"你再领着些狐朋狗友回来闹腾,我就掀桌子,回娘家,倒地方给你 ⑦父亲只是“嘿嘿”笑着,还会夸母亲今天的菜炒得好,面条擀得匀细。母亲的埋怨渐 渐平息下来 ⑧母亲那时候每天要到生产队出工,父亲已是当地受人尊敬的中学校长。父亲体恤母亲 体力不济,星期天和假期常替母亲出工。母亲在家也不会闲着,父亲若说:“让你歇息你比 出工还劳累,生就的劳碌命。”母亲会一边嘴里抱怨着“我嫁到你们家没有过一天好日子”, 边手中忙着家务 ⑨父亲退休的时候身体不好,有胃病、气管炎、胸膜炎、颈椎病等等。母亲一心一意照 料回家的父亲,那些疾病居然一点点离开了父亲。而母亲,老来患上了冠心病、高血压,曾 经高挑的身材一年年下来,渐渐虚胖起来。 ⑩我在城里买房后,父母每年都会来城里到我的家中住几个月。父亲每天早晨六点钟准 时起床,给自己和母亲毎人冲—碗蜂蜜水或豆奶喝下,然后带着母亲到公园晨练。有个下雪 天,母亲看天气不好没有起来,父亲依然要出去。我怕路滑,阻拦。父亲说:“你妈那么胖 得的那些病都是缠人的。她哪天中风、偏瘫什么的,我得有个好身体伺候她啊。”顿时,我 怔住了 ①父亲七十三岁那年春天,患胆管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一向病恹恹的母亲在父亲 病后,每日拖着虚胖的身子,忙忙碌碌围着父亲转。父亲有时被病痛折磨得烦躁,冲母亲发 脾气,母亲笑笑:“看你爸,老了长能耐了。”好像父亲发脾气也是宠爱她的另一种方式似的。 ②父亲坚忍地活着,病后撑了两年又二个月,平静地走了。母亲没有大哭,她有条不 紊地教给我们如何按着风俗送父亲。只是,母亲的双眼空洞着,让人不忍对视。 ③我常和母亲通电话,母亲说着说着就会说起父亲,于是哭泣。母亲每每都是怨父亲 祥林嫂般地重复这几句:“你爸说话不算数,他说-辈子有他我就不会受半点委屈,他说要 等着我不能动弹的时候照顾我,他说他要和我起过一百岁的生日 ④忽然间我泪眼模糊,心头跳出几个挥之不去的字—爱可以怨。想起父亲母亲 原载2007年3月16日《参考消息》) 9.从全文看,父亲母亲一辈子不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 10.请用两个成语概括文中父亲母亲的感情
二、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32 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记叙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8 分) 我的父亲母亲 夏 芳 ①有人说没有见过一辈子不吵架的夫妻。我见过。父亲母亲,一辈子没有吵架。 ②父亲长母亲六岁,巧的是父母的生日竟是同一天。 ③打记事起,常见..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母亲每每..笑脸相迎,端茶倒水伺 候。 ④那班男男女女有拉弦的、敲鼓的、打锣的,有唱花脸小生的、花旦青衣的、老生老旦 的……有时一乐和就是一个下午,父亲还会热情留人吃晚饭。 ⑤这边母亲似乎早就知道要吃饭,已擀好面条。但母亲通常一边擀面条一边小声唠叨: “好歹有个星期天,让你爸弄的乱七八糟,连个清静也没有。” ⑥曲终人散,父亲是陪人喝过酒的,脸红扑扑的,酒后的父亲愈和蔼可亲。母亲开始数 落,大致是父亲不体谅她的辛苦,油瓶倒了也不扶,家里家外都是她操持云云。她经常这样 威胁父亲:“你再领着些狐朋狗友回来闹腾,我就掀桌子,回娘家,倒地方给你!” ⑦父亲只是“嘿嘿”笑着,还会夸母亲今天的菜炒得好,面条擀得匀细。母亲的埋怨渐 渐平息下来。 ⑧母亲那时候每天要到生产队出工,父亲已是当地受人尊敬的中学校长。父亲体恤母亲 体力不济,星期天和假期常替母亲出工。母亲在家也不会闲着,父亲若说:“让你歇息你比 出工还劳累,生就的劳碌命。”母亲会一边嘴里抱怨着“我嫁到你们家没有过一天好日子”, 一边手中忙着家务。 ⑨父亲退休的时候身体不好,有胃病、气管炎、胸膜炎、颈椎病等等。母亲一心一意照 料回家的父亲,那些疾病居然一点点离开了父亲。而母亲,老来患上了冠心病、高血压,曾 经高挑的身材一年年下来,渐渐虚胖起来。 ⑩我在城里买房后,父母每年都会来城里到我的家中住几个月。父亲每天早晨六点钟准 时起床,给自己和母亲每人冲一碗蜂蜜水或豆奶喝下,然后带着母亲到公园晨练。有个下雪 天,母亲看天气不好没有起来,父亲依然要出去。我怕路滑,阻拦。父亲说:“你妈那么胖, 得的那些病都是缠人的。她哪天中风、偏瘫什么的,我得有个好身体伺候她啊。”顿时,我 怔住了。 ○11 父亲七十三岁那年春天,患胆管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一向病恹恹的母亲在父亲 病后,每日拖着虚胖的身子,忙忙碌碌围着父亲转。父亲有时被病痛折磨得烦躁,冲母亲发 脾气,母亲笑笑:“看你爸,老了长能耐了。”好像父亲发脾气也是宠爱她的另一种方式似的。 ○12 父亲坚忍地活着,病后撑了两年又二个月,平静地走了。母亲没有大哭,她有条不 紊地教给我们如何按着风俗送父亲。只是,母亲的双眼空洞着,让人不忍对视。 ○13 我常和母亲通电话,母亲说着说着就会说起父亲,于是哭泣。母亲每每都是怨父亲, 祥林嫂般地重复这几句:“你爸说话不算数,他说一辈子有他我就不会受半点委屈,他说要 等着我不能动弹的时候照顾我,他说他要和我一起过一百岁的生日……” ○14 忽然间我泪眼模糊,心头跳出几个挥之不去的字——爱可以怨。想起父亲母亲。 (原载 2007 年 3 月 16 日《参考消息》) 9.从全文看,父亲母亲一辈子不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 10.请用两个成语概括文中父亲母亲的感情。 答: 得 分 评卷人
11.第③段中的“常见”、“每每”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12.本文围绕“我”的父亲母亲写了五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三件 答 13.文中⑤⑦⑧①段分别写了母亲对父亲的“怨”,请将段落序号填入相应词语后的括号里。 文章最后说“爱可以怨”,从全文看,应怎样理解? 埋怨()责怨 悲怨()抱怨 答 14.父亲母亲每年都来城里“我”的家中住几个月,这说明了什么?父亲去世后,“我”除 了常和母亲通电话外,你认为“我”还应该做些什么? 答 (二)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4分) 地球公民当警醒 顾玉清 ①地球,人类生命的摇篮。在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只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00多公里的 小小星球,却为孕育和维持个奇妙的生命系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宇航员们乘坐航 天器遥望地球时,都为我们大家能共同拥有这么一个美好的家园而赞叹! ②前不久,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地球公民”环境大会上,与会者一致指出,人类正在以 可怕的速度破坏生态环境,地球因此变得暴躁不安、喜怒无常,危险与风险毎天都在发生、 发展,各种灾难一次次向人们敲响警钟。 ③在所谓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已经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 价。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已存在了约50亿年,人类的出现才几百 万年,据说自有人类存在的最冷的冰川期以来,地球上的气温已上升了5摄氏度左右。联 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 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至4摄氏度。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 不能自拔 ④水是生命之源。地球有“水球”之称,水所覆盖的面积为38亿平方公里,约占地表 面积的70%。然而,其中不能直接使用的97.5%是海水,淡水储量仅占25%,而人类实 际能开发利用的淡水又只占淡水总量的0.3%。与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相比,少得这么可怜 的淡水也被人类无情地污染了。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湖海, 使55万亿立方米淡水受到污染,这相当于全球淡水径流总量的14%。水体污染造成人类 和万物生灵的“血脉”硬化,水危机当然也就不请自来 ⑤荒漠化正在向人类一步步逼来,这已不是一句骇人听闻的话。乱砍滥伐、毁林造田、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使荒漠化情势加剧。现在,地球上毎分钟就有10多公顷士地被沙漠吞 噬,也就是说沙漠正以每年700万公顷的速度扩展。日趋严重的荒漠化正威胁着10多亿人 的生存。 ⑥英国项科学研究表明,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无处不在,地球上物种消失的速 度在加快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主要生态系统几乎都存在物种数量下降的问题 科学家们估计,每天都有若干个物种消失,再由于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个物种
11.第③段中的“常见”、“每每”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12.本文围绕“我”的父亲母亲写了五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三件。 答: 13.文中⑤⑦⑧○13 段分别写了母亲对父亲的“怨”,请将段落序号填入相应词语后的括号里。 文章最后说“爱可以怨”,从全文看,应怎样理解? 埋怨( ) 责怨( ) 悲怨( ) 抱怨( ) 答: 14.父亲母亲每年都来城里“我”的家中住几个月,这说明了什么?父亲去世后,“我”除 了常和母亲通电话外,你认为“我”还应该做些什么? 答: (二)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4 分) 地球公民当警醒 顾玉清 ①地球,人类生命的摇篮。在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只是一个平均半径为 6300 多公里的 小小星球,却为孕育和维持一个奇妙的生命系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宇航员们乘坐航 天器遥望地球时,都为我们大家能共同拥有这么一个美好的家园而赞叹! ②前不久,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地球公民”环境大会上,与会者一致指出,人类正在以 可怕的速度破坏生态环境,地球因此变得暴躁不安、喜怒无常,危险与风险每天都在发生、 发展,各种灾难一次次向人们敲响警钟。 ③在所谓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已经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 价。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已存在了约 50 亿年,人类的出现才几百 万年,据说自有人类存在的最冷的冰川期以来,地球上的气温已上升了 5 摄氏度左右。联 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 世纪全球 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 至 4 摄氏度。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 不能自拔。 ④水是生命之源。地球有“水球”之称,水所覆盖的面积为 3.8 亿平方公里,约占地表 面积的 70%。然而,其中不能直接使用的 97.5%是海水,淡水储量仅占 2.5%,而人类实 际能开发利用的淡水又只占淡水总量的 0.3%。与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相比,少得这么可怜 的淡水也被人类无情地污染了。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 4200 多亿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湖海, 使 5.5 万亿立方米淡水受到污染,这相当于全球淡水径流总量的 14%。水体污染造成人类 和万物生灵的“血脉”硬化,水危机当然也就不请自来。 ⑤荒漠化正在向人类一步步逼来,这已不是一句骇人听闻的话。乱砍滥伐、毁林造田、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使荒漠化情势加剧。现在,地球上每分钟就有 10 多公顷土地被沙漠吞 噬,也就是说沙漠正以每年 700 万公顷的速度扩展。日趋严重的荒漠化正威胁着 10 多亿人 的生存。 ⑥英国一项科学研究表明,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无处不在,地球上物种消失的速 度在加快,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主要生态系统几乎都存在物种数量下降的问题。 科学家们估计,每天都有若干个物种消失,再由于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个物种
往往会引起与之相关的更多物种的消亡。人类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加以遏制,地球上近1/4 的物种在末来50年内将可能遭受灭绝之灾。生物多样性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的 大生物圈系统,倘若它的平衡被严重打破,人类恐怕就难逃与恐龙一样的厄运了 ⑦地球不堪重负地球生病了地球在呻吟!世人该警醒了地球与人类不是相互博弈的关 系,人类不可以没有地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为了全人类的末来,我们每个地球人都 应真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悉心呵护好地球,尽力抚平她的创伤,参与到拯救地球的行动中 选自2007年3月21日《人民日报》) 1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答 16.第②段说“由于人类正在以可怕的速度破坏生态环境,地球因此变得暴躁不安、喜怒无 常”。地球的“暴躁不安”“喜怒无常”指的是哪些现象?(列举三种) 17.文中③④⑤⑥段从整体上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答 18.第⑦段中地球“不堪重负”“生病了”“在呻吟”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19.认真观察漫画“我们最后扔掉的将是地球”, 我们最后扔掉 谈谈你对保护地球的认识。 的将是地球 答 得分评卷人三、诗歌:感悟人生的窗口(8分) (一)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选自语文鄂教版七年级[上人教版八年级[下])
往往会引起与之相关的更多物种的消亡。人类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加以遏制,地球上近 1∕4 的物种在未来 50 年内将可能遭受灭绝之灾。生物多样性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的 一个大生物圈系统,倘若它的平衡被严重打破,人类恐怕就难逃与恐龙一样的厄运了。 ⑦地球不堪重负 ....!地球生病了 ...!地球在呻吟 ...!世人该警醒了!地球与人类不是相互博弈的关 系,人类不可以没有地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为了全人类的未来,我们每个地球人都 应真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悉心呵护好地球,尽力抚平她的创伤,参与到拯救地球的行动中 来。 (选自 2007 年 3 月 21 日《人民日报》) 1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答: 16.第②段说“由于人类正在以可怕的速度破坏生态环境,地球因此变得暴躁不安 ....、喜怒无 ... 常.”。地球的“暴躁不安”“喜怒无常”指的是哪些现象?(列举三种) 答: 17.文中③④⑤⑥段从整体..上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答: 18.第⑦段中地球“不堪重负”“生病了”“在呻吟”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答: 19.认真观察漫画“我们最后扔掉的将是地球”, 谈谈你对保护地球的认识。 答: 三、诗歌:感悟人生的窗口(8 分) (一)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4 分)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选自语文鄂教版七年级[上]人教版八年级[下]) 我们最后扔掉 的将是地球 得 分 评卷人
2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2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 (二)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4分) 故乡 杨牧 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 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 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抬头,便能看见, 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短诗选萃》) 22.诗讲究押韵,本诗的韵脚是 23.故乡是一幅“画”,但诗人在故乡时,“画”是铺在地上的;而远离故乡时,“画”却是 挂起来的。“铺”和“挂”表达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 得分评卷人四、文言:叩问历史的长廊(8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 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 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 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东一厝雍 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语文鄂教版八年级[上]人教版九年级[下]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惩( )山北之塞(2)甚矣,汝之不惠( 25.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描绘出来。 (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2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 (二)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4 分) 故 乡 杨 牧 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 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 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一抬头,便能看见, 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短诗选萃》) 22.诗讲究押韵,本诗的韵脚是: 。 23.故乡是一幅“画”,但诗人在故乡时,“画”是铺在地上的;而远离故乡时,“画”却是 挂起来的。“铺”和“挂”表达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 答: 四、文言:叩问历史的长廊(8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 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 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 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 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语文鄂教版八年级[上]人教版九年级[下])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惩.( )山北之塞 ⑵甚矣,汝之不惠.( ) 25.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 ...面.描绘出来。 (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得 分 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