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子清选分级的程序 (一)预先准备(conditioning or precleaning) 为种子基本清洗作准备。包括脱粒(主要指玉 米及许多蔬菜)、预清、脱芒(水稻、大麦和燕麦)、脱绒(棉花),种子的预清,主要是利用粗 选机进行。是否需要预清,应根据不同批量种子质量情况而定,如种子中的夹杂物对种子流 动有显著影响,就需预清,反之则不用预清。 (二)基本清洗(basic cleaning) 为一切种子加工中必要的工序。其目的是清除比清选种 子的宽度或厚度过大过小的杂质和重量更轻的物质。粗加工是采用风筛清选机进行,主要根 据种子大小和密度进行分离,有的也根据种子形状进行分离。 (三)精选分级(separation and up-grading) 基本清选后的种子还不能达到种子质量标准
二、种子清选分级的程序 (一)预先准备(conditioning or precleaning) 为种子基本清洗作准备。包括脱粒(主要指玉 米及许多蔬菜)、预清、脱芒(水稻、大麦和燕麦)、脱绒(棉花),种子的预清,主要是利用粗 选机进行。是否需要预清,应根据不同批量种子质量情况而定,如种子中的夹杂物对种子流 动有显著影响,就需预清,反之则不用预清。 (二)基本清洗(basic cleaning) 为一切种子加工中必要的工序。其目的是清除比清选种 子的宽度或厚度过大过小的杂质和重量更轻的物质。粗加工是采用风筛清选机进行,主要根 据种子大小和密度进行分离,有的也根据种子形状进行分离。 (三)精选分级(separation and up-grading) 基本清选后的种子还不能达到种子质量标准
必须进行精加工。精加工包括按种子长度分级,按种子宽度和厚度分级,按比重分级和处理。 种子的干燥 种子含水量高,耐藏性差,在短期内便失去种用价值。严重时会引起发热、生虫甚至霉变。 因此,种子干燥(seed drying)是保证种子质量的一项关键措施。 一、种子干燥的基本原理 种子是活的有机体,又是一团凝胶,具有吸湿和解吸的特性。当空气中的水蒸汽 压超过种子所含水分的蒸汽压时,种子就开始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直到种子的蒸 汽压与该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所产生的蒸汽压达到平衡时,种子水分才不再增 加,此时种子所含的水分称为“平衡水分”。反之,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种子平衡 水分时,种子就向空气中释放水分,直到种子水分与该条件下的空气相对湿度达 到新的平衡时,种子水分才不再降低。种子干燥就是利用或改变空气与种子内部 的蒸汽压差,使种子内部的水分不断向外散发的过程。 种子干燥的条件主要取决于相对湿度、温度和空气流动的速度,而温度和空气流 速,又直接影响相对湿度的大小。在一定条件下,1Kg 空气所含的水分是有限度 的。当空气中水分达到最大含量时,称为饱和状态,这时的含水量叫做饱和含水 量。空气的饱和含水量是随着温度的递升而增加的(表 4-1)。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越低,种子干燥效果越好。但提高气温,对增 强干燥种子的能力和缩短干燥时间,比降低相对湿度效果更好。因此,在相对湿 度较高的情况下,只有采用较热的空气干燥,效果才较显著。 相对湿度随着气温的上升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气温每上升 11℃,相对湿度大 约降低一半。这说明在干燥种子时,提供适当的热量,也是提高干燥工效的有效 措施。 空气流动速度愈快,带走的水汽就愈多,同时造成的蒸汽压差也愈大,干燥效果
必须进行精加工。精加工包括按种子长度分级,按种子宽度和厚度分级,按比重分级和处理。 种子的干燥 种子含水量高,耐藏性差,在短期内便失去种用价值。严重时会引起发热、生虫甚至霉变。 因此,种子干燥(seed drying)是保证种子质量的一项关键措施。 一、种子干燥的基本原理 种子是活的有机体,又是一团凝胶,具有吸湿和解吸的特性。当空气中的水蒸汽 压超过种子所含水分的蒸汽压时,种子就开始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直到种子的蒸 汽压与该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所产生的蒸汽压达到平衡时,种子水分才不再增 加,此时种子所含的水分称为“平衡水分”。反之,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种子平衡 水分时,种子就向空气中释放水分,直到种子水分与该条件下的空气相对湿度达 到新的平衡时,种子水分才不再降低。种子干燥就是利用或改变空气与种子内部 的蒸汽压差,使种子内部的水分不断向外散发的过程。 种子干燥的条件主要取决于相对湿度、温度和空气流动的速度,而温度和空气流 速,又直接影响相对湿度的大小。在一定条件下,1Kg 空气所含的水分是有限度 的。当空气中水分达到最大含量时,称为饱和状态,这时的含水量叫做饱和含水 量。空气的饱和含水量是随着温度的递升而增加的(表 4-1)。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越低,种子干燥效果越好。但提高气温,对增 强干燥种子的能力和缩短干燥时间,比降低相对湿度效果更好。因此,在相对湿 度较高的情况下,只有采用较热的空气干燥,效果才较显著。 相对湿度随着气温的上升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气温每上升 11℃,相对湿度大 约降低一半。这说明在干燥种子时,提供适当的热量,也是提高干燥工效的有效 措施。 空气流动速度愈快,带走的水汽就愈多,同时造成的蒸汽压差也愈大,干燥效果
愈明显。但是,提供种子干燥条件必须确保在不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前提下进行, 否则就失去了干燥的意义。 二、影响种子干燥的内在因素 (一)种子的生理状态 刚收获的种子含水量比较高,大部分种子尚处在后熟阶段,因此其生理代谢作用比较旺盛, 本身呼吸作用释放的热量较大。对这类种子要逐步干燥,一般采用先低温后高温或二次间隙 干燥法进行干燥。如果干燥过急,采用高温快速一次干燥,反而会破坏种子内的毛细管结构, 引起种子表面硬化,内部水分不能顺利蒸发,甚至还会出现体积膨胀或胚乳变软而导致种子 生活力的丧失。 (二)种子的化学成分 种子的化学成分不同,其组织结构差异很大,因此,干燥时也应区别对待。 1.淀粉类种子(粉质种子) 这类种子胚乳主要由淀粉组成,组织结构较疏松,籽粒内毛细管粗 大、传湿力强、蒸发水分快,因此容易干燥,可以采用较严格的干燥条件,干燥效果也较好。 2.蛋白质类种子 这类种子肥厚的子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其组织结构致密、毛细管较细、 传湿力较弱。但这类种子的种皮组织疏松、毛细管较粗,易失水,如果干燥过快,会造成外 紧内松,外干里湿造成种皮破裂,而不利于安全贮藏。同时,若干燥温度超过 55℃,蛋白 质就会变性而凝固,丧失种子生活力。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习惯于带荚干燥,然后 再脱粒。 3.油料类种子(油质种子) 这类种子的子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高温干燥,不但种皮松脆易破, 同时也易走油。因此,油菜种子应带荚干燥,减少翻动次数,既能防止走油,也能保持籽粒 的完整。 (三)种子的干燥方法 种子干燥的方法可以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机械干燥两类。 1.自然干燥法 即利用日光曝晒,通风和摊晾等方法降低种子水分。此法简单、 经济、安全,一般不易丧失种子生活力,但必须备有晒场,同时易受到气候条件 的限制。 为使种子干燥达到预期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选择天气。应选择晴朗天气,气温较高,相对湿度低,干燥种子才能收到最佳 效果。 ②清场预晒。晒种当天早晨应首先清理晒场,然后预晒场面。场温升高后,再摊 晒种子。 ③薄摊勤翻。薄摊勤翻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种子与阳光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干
愈明显。但是,提供种子干燥条件必须确保在不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前提下进行, 否则就失去了干燥的意义。 二、影响种子干燥的内在因素 (一)种子的生理状态 刚收获的种子含水量比较高,大部分种子尚处在后熟阶段,因此其生理代谢作用比较旺盛, 本身呼吸作用释放的热量较大。对这类种子要逐步干燥,一般采用先低温后高温或二次间隙 干燥法进行干燥。如果干燥过急,采用高温快速一次干燥,反而会破坏种子内的毛细管结构, 引起种子表面硬化,内部水分不能顺利蒸发,甚至还会出现体积膨胀或胚乳变软而导致种子 生活力的丧失。 (二)种子的化学成分 种子的化学成分不同,其组织结构差异很大,因此,干燥时也应区别对待。 1.淀粉类种子(粉质种子) 这类种子胚乳主要由淀粉组成,组织结构较疏松,籽粒内毛细管粗 大、传湿力强、蒸发水分快,因此容易干燥,可以采用较严格的干燥条件,干燥效果也较好。 2.蛋白质类种子 这类种子肥厚的子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其组织结构致密、毛细管较细、 传湿力较弱。但这类种子的种皮组织疏松、毛细管较粗,易失水,如果干燥过快,会造成外 紧内松,外干里湿造成种皮破裂,而不利于安全贮藏。同时,若干燥温度超过 55℃,蛋白 质就会变性而凝固,丧失种子生活力。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习惯于带荚干燥,然后 再脱粒。 3.油料类种子(油质种子) 这类种子的子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高温干燥,不但种皮松脆易破, 同时也易走油。因此,油菜种子应带荚干燥,减少翻动次数,既能防止走油,也能保持籽粒 的完整。 (三)种子的干燥方法 种子干燥的方法可以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机械干燥两类。 1.自然干燥法 即利用日光曝晒,通风和摊晾等方法降低种子水分。此法简单、 经济、安全,一般不易丧失种子生活力,但必须备有晒场,同时易受到气候条件 的限制。 为使种子干燥达到预期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选择天气。应选择晴朗天气,气温较高,相对湿度低,干燥种子才能收到最佳 效果。 ②清场预晒。晒种当天早晨应首先清理晒场,然后预晒场面。场温升高后,再摊 晒种子。 ③薄摊勤翻。薄摊勤翻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种子与阳光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干
燥效果。 ④适时入库。需要热进仓的种子,应在下午 3 点收堆闷放一段时间后,趁热入库 (如小麦、豌豆)。其它种子应待散热冷却后,再行入库,以免发生结露现象。 2.人工机械干燥法 即采用动力机械鼓风或通过热空气的作用以降低种子水分。 此法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并具有干燥快、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但必须 有配套的设备,并严格掌握温度和种子含水量两个重要环节。人工机械干燥可分 为自然风干燥和热空气干燥。 (1)自然风干燥法:这种方法较为简便,只要有一个地面能透风的房子和一个鼓 风机即可,但干燥性能有一定限度,当种子水分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能继续 降低。这是因为种子与任何其他物质一样,具有一定的持水能力,当种子的持水 能力与空气的吸水力达到平衡时,种子既不向空气中散发水分,也不从空气中吸 收水分。假设种子的含水量为 17%,这时种子与相对湿度 78%,温度为 4 5℃ 的空气相平衡。如果空气相对湿度超过 78%,就不能进行干燥(表 4-2)。此外, 达到平衡的相对湿度是随种子水分的减少而变低,随温度的上升而增高。因此, 水分为 15%的种子,不可能在相对湿度为 68%,温度为 4 5℃的空气中得到干 燥。故在常温下(25℃),采用自然风干燥,使种子水分降低到 15%左右时,可以 暂停鼓风,使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77%时再鼓风,使种子得到进一步干燥。如果相 对湿度等于或超过 77%,开动鼓风机不仅起不到干燥作用,反而会使种子从空气 中吸收水分。 (2)热空气干燥:在一定条件下,提高空气的温度可以改变种子水分与空气相对
燥效果。 ④适时入库。需要热进仓的种子,应在下午 3 点收堆闷放一段时间后,趁热入库 (如小麦、豌豆)。其它种子应待散热冷却后,再行入库,以免发生结露现象。 2.人工机械干燥法 即采用动力机械鼓风或通过热空气的作用以降低种子水分。 此法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并具有干燥快、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但必须 有配套的设备,并严格掌握温度和种子含水量两个重要环节。人工机械干燥可分 为自然风干燥和热空气干燥。 (1)自然风干燥法:这种方法较为简便,只要有一个地面能透风的房子和一个鼓 风机即可,但干燥性能有一定限度,当种子水分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能继续 降低。这是因为种子与任何其他物质一样,具有一定的持水能力,当种子的持水 能力与空气的吸水力达到平衡时,种子既不向空气中散发水分,也不从空气中吸 收水分。假设种子的含水量为 17%,这时种子与相对湿度 78%,温度为 4 5℃ 的空气相平衡。如果空气相对湿度超过 78%,就不能进行干燥(表 4-2)。此外, 达到平衡的相对湿度是随种子水分的减少而变低,随温度的上升而增高。因此, 水分为 15%的种子,不可能在相对湿度为 68%,温度为 4 5℃的空气中得到干 燥。故在常温下(25℃),采用自然风干燥,使种子水分降低到 15%左右时,可以 暂停鼓风,使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77%时再鼓风,使种子得到进一步干燥。如果相 对湿度等于或超过 77%,开动鼓风机不仅起不到干燥作用,反而会使种子从空气 中吸收水分。 (2)热空气干燥:在一定条件下,提高空气的温度可以改变种子水分与空气相对
湿度的平衡关系。温度越高,达到平衡的相对湿度值越大。空气的持水量也随之 增多,所以干燥效果越明显。但在过高温度下种子会失去生活力,尤其是高水分 种子,因此,采用热空气干燥,必须在保证不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前提下,适当地 提高温度。在干燥机内的热空气温度一般高于种温,热空气温度愈高,则种子停 留在机内的时间应愈短。而且,种子在干燥机内所受的温度,应根据种子水分适 当调节,当种子水分较高时,种温应低些;反之则可适当提高。 当种子水分超过 17%时,一般应采取二次间隙干燥法,不宜采用一次高温干燥, 否则会影响发芽率。至于豆类和油料种子,进行热空气干燥时,更应控制在低的 温度,否则会引起种皮裂开等现象。此外,热空气干燥种子还应注意:第一,不 能将种子直接放在加热器上焙干,而应该导入加热空气进行间接烘干,防止种子 烤焦而丧失生活力。第二,严格控制温度。第三,对高水分种子应采取二次干燥 法,勿使种子水分散失过快,以免使种子内部有机组织破坏,或出现外干内湿现 象。第四,烘干后的种子,要摊晾散热冷却后才能入库,以免引起“结露”现象。 种子包衣 一、种子包衣的意义 种子包衣技术可根据所用材料性质(固体或液体)的不同,分为种子丸化技术(pelletting) 和种子包膜技术(film coating)。种子丸化技术是用特制的丸化材料通过机械处理包裹在种 子表面,并加工成外表光滑,颗粒增大,形状似“药丸”的丸(粒)化种子(或称种子丸)(图 版 3)。种子包膜技术是将种子与特制的种衣剂按一定“药种比”充分搅拌混合,使每粒种子 表面涂上一层均匀的药膜(不增加体积),形成包衣种子(或称包膜种子)。种子包衣技术与 传统的种子处理技术相比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点: (一)确保苗全、苗齐、苗壮 种衣剂和丸化材料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等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故 能有效防控作物苗期的病虫害及缺素证。 (二)省种省药,降低生产成本 包衣处理的种子必须经过精选加工,籽粒饱满,种子的商品品质和播种品质好,有利于精量 播种,因此可降低用种量 3%左右。同是,由于包衣种子周围形成一个“小药库”,药效持续 期长,可减少 30%的用药量。也减少了工序,节省了劳动时间。投入产出比一般为 1:10~ 1:80。 (三)利于保护环境 种衣剂和丸化材料随种子隐蔽于地下,能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天敌的杀伤。而一般用 粉剂拌种,易脱落,费药,对人畜不安全,药效不好;而浸种(闷种)不是良种标准化的措 施,只是播前对种子带菌消毒的植保措施,且浸种式闷种需要立即播种,而不能贮藏,因而
湿度的平衡关系。温度越高,达到平衡的相对湿度值越大。空气的持水量也随之 增多,所以干燥效果越明显。但在过高温度下种子会失去生活力,尤其是高水分 种子,因此,采用热空气干燥,必须在保证不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前提下,适当地 提高温度。在干燥机内的热空气温度一般高于种温,热空气温度愈高,则种子停 留在机内的时间应愈短。而且,种子在干燥机内所受的温度,应根据种子水分适 当调节,当种子水分较高时,种温应低些;反之则可适当提高。 当种子水分超过 17%时,一般应采取二次间隙干燥法,不宜采用一次高温干燥, 否则会影响发芽率。至于豆类和油料种子,进行热空气干燥时,更应控制在低的 温度,否则会引起种皮裂开等现象。此外,热空气干燥种子还应注意:第一,不 能将种子直接放在加热器上焙干,而应该导入加热空气进行间接烘干,防止种子 烤焦而丧失生活力。第二,严格控制温度。第三,对高水分种子应采取二次干燥 法,勿使种子水分散失过快,以免使种子内部有机组织破坏,或出现外干内湿现 象。第四,烘干后的种子,要摊晾散热冷却后才能入库,以免引起“结露”现象。 种子包衣 一、种子包衣的意义 种子包衣技术可根据所用材料性质(固体或液体)的不同,分为种子丸化技术(pelletting) 和种子包膜技术(film coating)。种子丸化技术是用特制的丸化材料通过机械处理包裹在种 子表面,并加工成外表光滑,颗粒增大,形状似“药丸”的丸(粒)化种子(或称种子丸)(图 版 3)。种子包膜技术是将种子与特制的种衣剂按一定“药种比”充分搅拌混合,使每粒种子 表面涂上一层均匀的药膜(不增加体积),形成包衣种子(或称包膜种子)。种子包衣技术与 传统的种子处理技术相比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点: (一)确保苗全、苗齐、苗壮 种衣剂和丸化材料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等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故 能有效防控作物苗期的病虫害及缺素证。 (二)省种省药,降低生产成本 包衣处理的种子必须经过精选加工,籽粒饱满,种子的商品品质和播种品质好,有利于精量 播种,因此可降低用种量 3%左右。同是,由于包衣种子周围形成一个“小药库”,药效持续 期长,可减少 30%的用药量。也减少了工序,节省了劳动时间。投入产出比一般为 1:10~ 1:80。 (三)利于保护环境 种衣剂和丸化材料随种子隐蔽于地下,能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天敌的杀伤。而一般用 粉剂拌种,易脱落,费药,对人畜不安全,药效不好;而浸种(闷种)不是良种标准化的措 施,只是播前对种子带菌消毒的植保措施,且浸种式闷种需要立即播种,而不能贮藏,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