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酸 1)工作原理 ①静止期:触发信号没有来到,U为高电平。电源 刚接通时,电路有一个暂态过程,即电源通过电阻R向电 容C充电,当U上升到2Uc时,RS触发器置0,U=0 V1导通,因此电容C又通过导电管V1迅速放电,直到 UC=0,电路进入稳态。这时如果U1直没有触发信号来 到,电路就一直处于U。=0的稳定状态
第6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1) ① 静止期:触发信号没有来到,Ui为高电平。电源 刚接通时,电路有一个暂态过程,即电源通过电阻R向电 容C充电, 当UC上升到 时,RS触发器置 0,Uo =0, V1导通,因此电容C又通过导电管V1迅速放电,直到 UC =0,电路进入稳态。这时如果Ui一直没有触发信号来 到,电路就一直处于Uo =0 的稳定状态。 UCC 3 2
第6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酸 ②暂稳态:外加触发信号U的下降沿到达时,由于 U2<Uc、U6(U)=0,RS触发器Q端置1,因此U。=1, V1截止,UCc开始通过电阻R向电容C充电。随着电容C充 电的进行,UC不断上升,趋向值UC(∞)=Uc U的触发负脉冲消失后,U回到高电平,在U2>U CO 一a期间,RS触发器状态保持不变,因此,U 保持高电平不变,电路维持在暂稳态。但当电容C上 的电压上升到U6≥2U。时,RS触发器置0,电路输出U 0,V1导通,此时暂稳态便结束,电路将返回到初始的 稳态
第6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② 暂稳态:外加触发信号Ui的下降沿到达时,由于 ,RS触发器Q端置 1,因此Uo =1, V1截止,UCC开始通过电阻R向电容C充电。随着电容C充 电的进行,UC不断上升,趋向值UC(∞)=UCC。 Ui的触发负脉冲消失后,U2回到高电平,在 期间,RS触发器状态保持不变,因此,Uo 一直保持高电平不变,电路维持在暂稳态。但当电容C上 的电压上升到 时,RS触发器置 0,电路输出Uo =0,V1导通,此时暂稳态便结束,电路将返回到初始的 稳态。 ( ) 0 3 1 U2 UCC、U6 UC = U UCC、 3 1 2 U UCC 3 2 6 U UCC 3 2 6
第6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酸 ③恢复期:V1导通后,电容C通过v迅速放电,使 UC≈0,电路又恢复到稳态,第二个触发信号到来时, 又重复上述过程。 输出电压U和电容C上电压Uc的工作波形如图6 4(b)所示
第6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③ 恢复期:V1导通后,电容C通过V1迅速放电,使 UC≈0,电路又恢复到稳态,第二个触发信号到来时, 又重复上述过程。 输出电压Uo和电容C上电压UC的工作波形如图 6- 4(b)所示
第6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酸 2)输出脉冲宽度Tw 输出脉冲宽度T是暂稳态的停留时间,根据电容C的充 电过程可知:02(0)=00(x)=a2=0(m)=2arx=RC, 因而代入式(6-2)可得 U(o)-U(0 Tu= rCl RCIn3=1.IRC Uc(∞) 图6-4(a)所示电路对输入触发脉冲的宽度有一定要求, 它必须小于Tw。若输入触发脉冲宽度大于Tw时,应在U2输 入端加RC;微分电路
第6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2) 输出脉冲宽度TW 输出脉冲宽度TW是暂稳态的停留时间,根据电容C的充 电过程可知: , , 3 2 UC (0 ) = 0,UC () = UCC ,UT = UC (TW ) = UCC = RC + 因而代入式(6-2)可得 RC n RC U U U U T RC n C T C C W 1 3 1.1 ( ) ( ) (0 ) 1 = = − − = + 图 6-4(a)所示电路对输入触发脉冲的宽度有一定要求, 它必须小于TW。若输入触发脉冲宽度大于TW时,应在U2输 入端加RiCi微分电路
第6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酸 3)单稳触发电路的用途 ①延时,将输入信号延迟一定时间(一般为脉宽 x)后输出。 ②定时,产生一定宽度的脉冲信号
第6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3) ① 延时,将输入信号延迟一定时间(一般为脉宽 TW)后输出。 ② 定时, 产生一定宽度的脉冲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