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屏中学语文学案 初三年级 执笔:顾立华审核: 审批: 课题:《说明文阅读训练一》使用日期:2006年月日学时:二学时 第一学时 【说明对象】 事物:建筑物;学习、生活、工作用具用品;生物;工农业机械等 事理:事物内在的发展变化的原理 【对象特征】 事物说明内容中的形容词性修饰语句。 事理解释说明事物内部原理的文句。 【说明方法】 下定义简明扼要限定说明对象的概念性内容 举例子运用具体事例真切的说明事物特征。 列数据运用数据说明事物,使事物特征更具体确凿 打比方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特征 作比较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特征 分类别对事物的各个方面逐一说明,使事物特征揭示得更分明具体。 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更详尽充分的说明事物特征。 画图袅用图表形式说明事物,更浅显、明了的突出事物特征 状貌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描摹,具体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 【说明语言】 平实型多使用表示估计、程度、范围等限制副词准确严密的说明事物特征 解题模式:解释词义+分析句意+语言特征 例:“赵州桥的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是指赵州桥的桥面只是差不多与河面平行,并不完全平行。 如果删去“几乎”,则指桥面与河面平行,不符合实际,影响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 生动型多使用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 解题模式:指出所使用的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例:“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 句话有何表达作用? 答:运用比喻、拟人、排比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征。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从古到今,按时间的发展变化说明事物各个阶段的特征 空间顺序确定立足点,以地理位置的转移说明事物在不同空间方位的特征。 逻辑顺序揭示事物内在原理、从概括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 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等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特征。 [突破训练]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2、根据上题提示,分别写出下列各文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 当推河北省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2)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16 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3)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 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绥形的美丽的尾巴,显的格外漂亮。 (4)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5)洗水壶 ≯烧开水 泡茶 洗茶杯 拿茶叶 (6)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 沙的打击力愈强。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
1 东屏中学语文学案 初三年级 执笔:顾立华 审核: 审批: 课题:《说明文阅读训练一》 使用日期:2006 年 月 日 学时:二学时 第一学时 【说明对象】 事物:建筑物;学习、生活、工作用具用品;生物;工农业机械等 事理:事物内在的发展变化的原理。 【对象特征】 事物 说明内容中的形容词性修饰语句。 事理 解释说明事物内部原理的文句。 【说明方法】 下定义 简明扼要限定说明对象的概念性内容。 举例子 运用具体事例真切的说明事物特征。 列数据 运用数据说明事物,使事物特征更具体确凿。 打比方 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特征。 作比较 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特征。 分类别 对事物的各个方面逐一说明,使事物特征揭示得更分明具体。 作诠释 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更详尽充分的说明事物特征。 画图表 用图表形式说明事物,更浅显、明了的突出事物特征。 摹状貌 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描摹,具体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 【说明语言】 平实型 多使用表示估计、程度、范围等限制副词准确严密的说明事物特征。 解题模式:解释词义+分析句意+语言特征 例:“赵州桥的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是指赵州桥的桥面只是差不多与河面平行,并不完全平行。 如果删去“几乎”,则指桥面与河面平行,不符合实际,影响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 生动型 多使用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 解题模式:指出所使用的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例:“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 句话有何表达作用? 答:运用比喻、拟人、排比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征。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从古到今,按时间的发展变化说明事物各个阶段的特征。 空间顺序 确定立足点,以地理位置的转移说明事物在不同空间方位的特征。 逻辑顺序 揭示事物内在原理、从概括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 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等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特征。 [突破训练]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根据上题提示,分别写出下列各文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 当推河北省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 (2)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16 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 (3)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 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的格外漂亮。( ) (4)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 (5)洗水壶 烧开水 洗茶壶 泡茶 洗茶杯 ( ) 拿茶叶 (6)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 沙的打击力愈强。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 )( )
(刀)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毎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量大约 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8)绿色开花植物通过庞大惊人的根系,大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 线一一茎,源源送入叶子里。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加工厂,在阳光下,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 面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 3、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其中逻辑顺序有 等各种类型。 4、根据上题,分别写出下列各文段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 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 龙。( (2)早在30O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扃平的兽骨上的,所以 做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子木 板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做帛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 有134.56亿吨氯化钠;有63.⑦吨氯化钙,有2◎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4)常见的说明文语言有 特点是 及,特点是 5、根据上题提示,写出下列文句的语言类型。 (1)(卢沟桥)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2)(卢沟桥〕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毎个柱头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 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前态万状,惟妙惟肖。 6、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 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有自然选 择費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 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 心突起)、并蒂等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 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8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 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 现过蓝色。上一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 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品种 (3)上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中明文。说明对象是 (1)按说明对象来讲,上文属于 (2)上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的顺序。 (4)上文的说明语言有何特点 [反馈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 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下面 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 四足兽了 1、本文的说明中心是 2、说明松鼠特点的词语是 3、最能表现作者对松鼠感情的语句是 4、“松鼠最不像四足兽”的理由是 5 等词语,突出了松鼠身躯的灵活和对外界的反应能力 6、本文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1题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 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广有坚实,可以带着儿 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行 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2 (7)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量大约 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 ) (8)绿色开花植物通过庞大惊人的根系,大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 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加工厂,在阳光下,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 面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 ) 3、常见的说明顺序有____、____、____,其中逻辑顺序有____、____、__ __、____、____、等各种类型。 4、 根据上题,分别写出下列各文段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 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 龙。( ) (2)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 做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子木 板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做帛 书…… ( )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 有134.56亿吨氯化钠;有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 ) (4)常见的说明文语言有 ,特点是 ,及 ,特点是 。 5、根据上题提示,写出下列文句的语言类型。 (1)(卢沟桥)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 (2)(卢沟桥)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 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前态万状,惟妙惟肖。 ( ) 6、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 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有自然选 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 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 心突起)、并蒂等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 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8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 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 现过蓝色。上一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 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品种。 (1)按说明对象来讲,上文属于____说明文,说明对象是____ (2)上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中的____的顺序。 (3)上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 (4)上文的说明语言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 [反馈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6 题。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 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下面 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 四足兽了。 1、本文的说明中心是 。 2、说明松鼠特点的词语是 。 3、最能表现作者对松鼠感情的语句是 。 4、“松鼠最不像四足兽”的理由是 。 5、 等词语,突出了松鼠身躯的灵活和对外界的反应能力。 6、本文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7—11 题。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 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广有坚实,可以带着儿 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行 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东屏中学语文学案 初三年级 执笔:顾立华审核: 审批: 课题:《说明文阅读训练一》使用日期:2006年月日学时:二学时 第二学时 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 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松鼠也是 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7、上文段的第一自然段共有三句话,分别写了 8、本文段说明松鼠窝的特点是 9、文段运用一系列动词,从松鼠搭窝方面说明松鼠的 特点,特别是松鼠窝那 精巧的设计,更看出它的 10、请分析下面各句的复句关系。 (1)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千净又暖和。( (2)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 11、“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中的“通常”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 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 叶 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 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夭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 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冋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 了,就好象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 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 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 谚就包含了许多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侯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枯荣,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 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销声匿 (2)次第开放 2、请在原文中用横线划出两个拟人句。 3、“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一句话与第一句中的哪一个词的意思相呼应? [答] 4、本文段的第一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是 5、大自然的语言具体捐 6、本文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四】( 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 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 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 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1、本文段的中心句 2、这段文字介绍了纪念碑的三个部分,分别是(1) (3) 3、这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 说明顺序是 4、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分别是 5、请分别指出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1)“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 (2)“壮丹花”象征
3 东屏中学语文学案 初三年级 执笔:顾立华 审核: 审批: 课题:《说明文阅读训练一》 使用日期:2006 年 月 日 学时:二学时 第二学时 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 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松鼠也是一 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7、上文段的第一自然段共有三句话,分别写了 、 、 。 8、本文段说明松鼠窝的特点是 。 9、文段运用一系列动词,从松鼠搭窝方面说明松鼠的 特点,特别是松鼠窝那 精巧的设计,更看出它的 。 10、请分析下面各句的复句关系。 (1)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 (2)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 ( ) 11、“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中的“通常”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 。 。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6 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 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 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 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 了,就好象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 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 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 谚就包含了许多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枯荣,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 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销声匿迹: (2)次第开放: 2、请在原文中用横线划出两个拟人句。 3、“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一句话与第一句中的哪一个词的意思相呼应? [答] 。 4、本文段的第一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是 。 5、大自然的语言具体指 。 6、本文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四】(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6 题。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 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 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 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1、本文段的中心句 。 2、这段文字介绍了纪念碑的三个部分,分别是(1) (2) (3) 3、这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 ,说明顺序是 。 4、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分别是 。 5、请分别指出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1)“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 。 (2)“牡丹花”象征
(3)“荷花”象征 (4)“菊花”象征 6、请用“//”在原文把本文划分为两层。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2题。 接下来的一幅是“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转折点。浮雕的画面显示出学生们齐集于天安门前举行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一群男女学生,举着 废除卖国密约”的旗帜,慷慨激昂地来到天安门前。梳着髻子、系着长裙的女学生,在向市民们 散发传单。人群高处,一个男学生正在向围着他的群众演说。愤激的青年演说者,怒行于色的人群, 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卖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 7、“怒行于色”的“行”的意思是 8、本文段第2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9、本文段可分二层,请用“/”在文中划出并概括大意 (1) (2) 10、本文段分哪三步说明浮雕的内容? [答]先 ,最后」 11、本文重点突出的是 12、本文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五】(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间,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一中央大厅。建 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往 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如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 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 空旷。屋顶是穹隆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顶 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金的向日葵花辫,象征 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 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1、第1自然段中说明的整个建筑布局是由 三部分组成。 2、本文段的结构方式是 3、本文段的说明顺序是 4、第2自然段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5、文段中运用数据说明大礼堂及其照明设施,但有的是确数,有的是概数,为什么? [答] 6、概括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2题。 大礼堂椭圓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周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 两层挑台连地面共3层座席,有9600多个席位。礼堂的主席台像个小会场,能容纳300多人。礼 堂底层席位的枭柜都装有能同时翻译12种语言的译意风,每4个席位还 有一个即席发言的扩音器。第一层挑台的第一排同样装有扩音器,其余席位都能听到一种语言的扩 音小喇叭。屋顶和挑台下的灯光,能够把礼堂的各个角落照得通明。 大礼堂的体形如此完美,色调如此清新,我们不能不赞叹建设者杰出的创造和智慧。但是,在这样 大的空间里,音响问题是怎样处理的呢?能保证坐在任何角落的人都听清主席台的发言吗 7、概括第1自然段的段意 用横线在文段中划出属于描写性的句子 第2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 10、本文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11、第1自然段的结构方式是 12、本文段主要运用了 修辞手法。 【六】(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传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夭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夭。我 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 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4 (3)“荷花”象征 。 (4)“菊花”象征 。 6、请用“//”在原文把本文划分为两层。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7—12 题。 接下来的一幅是“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转折点。浮雕的画面显示出学生们齐集于天安门前举行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一群男女学生,举着 “废除卖国密约”的旗帜,慷慨激昂地来到天安门前。梳着髻子、系着长裙的女学生,在向市民们 散发传单。人群高处,一个男学生正在向围着他的群众演说。愤激的青年演说者,怒行于色的人群, 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卖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 7、“怒行于色”的“行”的意思是 。 8、本文段第 2 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9、本文段可分二层,请用“//”在文中划出并概括大意。 (1) (2) 10、本文段分哪三步说明浮雕的内容? [答]先 ,再 ,最后 。 11、本文重点突出的是 。 12、本文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五】(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6 题。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间,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建 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往 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 76 米,深 60 米,中部高 33 米,体积达 86000 立方米,像一座大厦。但是由 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 空旷。屋顶是穹隆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 500 个灯孔。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顶 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 70 条瑰丽的光芒线和 40 瓣镏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 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 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1、第 1 自然段中说明的整个建筑布局是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2、本文段的结构方式是 。 3、本文段的说明顺序是 。 4、第 2 自然段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5、文段中运用数据说明大礼堂及其照明设施,但有的是确数,有的是概数,为什么? [答] 。 6、概括第 2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答] 。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7—12 题。 大礼堂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周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 两层挑台连地面共 3 层座席,有 9600 多个席位。礼堂的主席台像个小会场,能容纳 300 多人。礼 堂底层席位的桌柜都装有能同时翻译 12 种语言的译意风,每 4 个席位还 有一个即席发言的扩音器。第一层挑台的第一排同样装有扩音器,其余席位都能听到一种语言的扩 音小喇叭。屋顶和挑台下的灯光,能够把礼堂的各个角落照得通明。 大礼堂的体形如此完美,色调如此清新,我们不能不赞叹建设者杰出的创造和智慧。但是,在这样 大的空间里,音响问题是怎样处理的呢?能保证坐在任何角落的人都听清主席台的发言吗? 7、概括第 1 自然段的段意 。 用横线在文段中划出属于描写性的句子。 第 2 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 。 10、本文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11、第 1 自然段的结构方式是 。 12、本文段主要运用了 修辞手法。 【六】(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6 题。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传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 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 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东屏中学语文学案 初三年级 执笔:顾立华审核: 审批: 课题:《说明文阅读训练二》使用日期:2006年月日学时:二学时 第一学时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 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 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1、本文段概括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总特点,分别是 2、本文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3、文段提及《水经注》中的“旅人桥”,用意如何? [答] 4、本文段的说明顺序是 5、从大量的惊人的杰作中,作者找出了哪几座著名的桥?从哪个词语可看出其中哪座桥更著名, 更惊人? [答] 6、“‘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中的“大约”、“可能” 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5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 人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科,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 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 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孤形的桥洞。毎道拱圈都能独立攴撑上面的重 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 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泂”。赵 州桥高度的技术水 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 的工匠,在桥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7、本文段的说明中心是 8、文段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分别说明赵州桥哪些方面的特点? [答] 9、“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 10、本文段的结构方式为 12、文段说明赵州桥的具体特点,先写,次写 最后写 13、划分下面句子的主干。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答]主干是 14、“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这句话中的“当时可算”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15、请在原文用“//”给本文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22题。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5 东屏中学语文学案 初三年级 执笔:顾立华 审核: 审批: 课题:《说明文阅读训练二》 使用日期:2006 年 月 日 学时:二学时 第一学时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年,可能是有记 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 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1、本文段概括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总特点,分别是 、 、 。 2、本文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 3、文段提及《水经注》中的“旅人桥”,用意如何? [答] 。 4、本文段的说明顺序是 。 5、从大量的惊人的杰作中,作者找出了哪几座著名的桥?从哪个词语可看出其中哪座桥更著名, 更惊人? [答] 。 6、“‘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中的“大约”、“可能” 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7—15 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 37.4 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 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 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 28 道拱圈拼 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 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 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 州桥高度的技术水 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 的工匠,在桥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7、本文段的说明中心是 。 8、文段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分别说明赵州桥哪些方面的特点? [答] 。 9、“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 。 10、本文段的结构方式是 。 11、本文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12、文段说明赵州桥的具体特点,先写 ,次写 ,再写 , 最后写 。 13、划分下面句子的主干。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答]主干是 。 14、“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这句话中的“当时可算”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 15、请在原文用“//”给本文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6—22 题。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 1189 到 1192 年间。②桥长 265 米,由 11 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