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变量 1在限定时间内有多少被试解决了问题。 >问题:如果两组中每个人都解决了问题 是不是可以判定自变量不起作用呢? 不是。由于天花板效应的作用,从两组 解决问题百分比相等得出自变量不起作 用的结论当然是不正确的,因为问题太 容易不能揭示任何可能的区别
(一)因变量 ◼ 1.在限定时间内有多少被试解决了问题。 ➢ 问题:如果两组中每个人都解决了问题, 是不是可以判定自变量不起作用呢? ▪ 不是。由于天花板效应的作用,从两组 解决问题百分比相等得出自变量不起作 用的结论当然是不正确的,因为问题太 容易不能揭示任何可能的区别
2第二个指标:潜伏期 潜伏期,即解决问题所花的时间。即使两组中 所有被试都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可能在不同 条件下花的时间不同。因此,即使两组被试在 解决问题的百分比上没有差别,但是解决这 难题所花时间上会有差别。实验结果证实了这 点。因此解决问题所花的时间被证明是一个 敏感指标。 即使没有天花板效应,(比如说两组被试中都 有60%的人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其差别仍 可由潜伏期揭示出来。因此,我们说潜伏期可 能是一种比反应正确率灵敏的因变量指标
2.第二个指标:潜伏期 ◼ 潜伏期,即解决问题所花的时间。即使两组中 所有被试都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可能在不同 条件下花的时间不同。因此,即使两组被试在 解决问题的百分比上没有差别,但是解决这一 难题所花时间上会有差别。实验结果证实了这 一点。因此解决问题所花的时间被证明是一个 敏感指标。 ◼ 即使没有天花板效应,(比如说两组被试中都 有60%的人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其差别仍 可由潜伏期揭示出来。因此,我们说潜伏期可 能是一种比反应正确率灵敏的因变量指标
3第三个指标:问题解决的质量 在某些问题的解决存在一种以上的方法 时,可以把问题解决的方法按从好到坏 进行排序。这样,即使正确率和潜伏期 测量不能反映出两种条件下的差别,但 一种条件下的被试也许比另一种条件下 的被试获得更多满意的解决方法
3.第三个指标:问题解决的质量 ◼ 在某些问题的解决存在一种以上的方法 时,可以把问题解决的方法按从好到坏 进行排序。这样,即使正确率和潜伏期 测量不能反映出两种条件下的差别,但 一种条件下的被试也许比另一种条件下 的被试获得更多满意的解决方法
总结:问题解决实验研究中的三种因变量指标 1通过率(在限定时间内有多少被试解 决了问题) 2潜伏期(解决问题所花的时间) ■3问题解决的质量(问题解决的方法的 好坏)
总结:问题解决实验研究中的三种因变量指标 ◼ 1.通过率(在限定时间内有多少被试解 决了问题) ◼ 2.潜伏期(解决问题所花的时间) ◼ 3.问题解决的质量(问题解决的方法的 好坏)
(二)自变量 1.问题呈现方式 ■①变化解决所需信息的呈现顺序及其重 要性 ②变化无关信息的呈现量 ③变化句子的表述方式
(二)自变量 ◼ 1.问题呈现方式 ◼ ①变化解决所需信息的呈现顺序及其重 要性 ◼ ②变化无关信息的呈现量 ◼ ③变化句子的表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