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语言时代 周有光
双语言时代 周有光
微学目标 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学习阅读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的文章,从中筛选内 容要点 三、了解现代社会语言日趋国际化的特点,了解我国双语 言发展状况
教学目标 • 一、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 二、学习阅读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的文章,从中筛选内 容要点。 • 三、了解现代社会语言日趋国际化的特点,了解我国双语 言发展状况
精彩导入 目重 大家听说过“双语言”吗? 双语言时代是个新颖的说 法,大家对此说法有什 感受? 现代文化的 冲击波
精彩导入 • 大家听说过“双语言”吗? 双语言时代是个新颖的说 法,大家对此说法有什么 感受?
作者简介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是卓越 的语言文字学家。1906年生于江 苏常州。1927年大学毕业。1955 年以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 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语言文字 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 1988年离休。著作有《汉字改革概 论》、《中国语文的现代化》、 《新语文的建设》、《世界字母简 史》等20余部,论文300余篇
作者简介 •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是卓越 的语言文字学家。 1906年生于江 苏常州。1927年大学毕业。1955 年以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 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语言文字 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 1988年离休。著作有《汉字改革概 论》、《中国语文的现代化》、 《新语文的建设》、《世界字母简 史》等20余部,论文300余篇
半个多世纪以来,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领域辛勤耕 耘、开拓创新,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研 究领域十分广泛,研究中心是中国语文现代化,其成 果主要有 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1955年,周有光提出 普及普通话的两项标准:全国汉族学校以普通话为校 园语 全国公共活动以普通话为交际媒介,并提出 汉语拼音方案三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1979年-1982年,周有光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促 成国际投票通过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ISO7098)。之后,周有光继续研究以词语为单位的 拼音正词法,形成《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1988年公布。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主编《汉语拼 音词汇》,成为电脑中文词库基础
• 半个多世纪以来,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领域辛勤耕 耘、开拓创新,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研 究领域十分广泛,研究中心是中国语文现代化,其成 果主要有: 一、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1955年,周有光提出 普及普通话的两项标准:全国汉族学校以普通话为校 园语言,全国公共活动以普通话为交际媒介,并提出 汉语拼音方案三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1979年-1982年,周有光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促 成国际投票通过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ISO7098)。之后,周有光继续研究以词语为单位的 拼音正词法,形成《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1988年公布。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主编《汉语拼 音词汇》,成为电脑中文词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