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又呈吴郎
第二讲 又呈吴郎
教学目标 令体会作者仁民爱物、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 体会诗歌含蓄委婉的艺术手法
教学目标 ❖ 体会作者仁民爱物、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 ❖ 体会诗歌含蓄委婉的艺术手法
杜甫 令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人称 杜少陵,杜工部,杜审言之孙。祖籍襄阳(今湖北 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早年南游吴越, 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 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 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 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
杜甫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人称 杜少陵,杜工部,杜审言之孙。祖籍襄阳(今湖北 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早年南游吴越, 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 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 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 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
杜甫 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 的官职。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 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死于 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 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 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 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 ❖ 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 的官职。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 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死于 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 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 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 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创作背景 令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 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 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他自己搬 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 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 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
创作背景 ❖ 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 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 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他自己搬 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 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 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