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7~27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 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 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 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 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 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 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 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 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 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ε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 二下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 课本 P7~27 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 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 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 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 的内容。然后在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 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 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 2~6 的 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 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2课时左右 除法… ……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P7~12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 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 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例1
2 1、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 课时左右 除法…………………………………………………3 课时左右 2、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7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 P7~12 页,例 1、例 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 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 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例 1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 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 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 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 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5)、p8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璄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 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 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3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 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 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 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 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 5 ) 、p8 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 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 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 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二第1题。 (1)、肯定第2、3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1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 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2、练习二第4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24支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4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 教学例 2:把 18 个橘子平均分成 6 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 分一分:把 8 根小棒平均分成 4 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 手分一分) 3、 完成课本第 9 页的做一做,把 10 盒酸奶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 )盒 。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二第 1 题。 (1)、肯定第 2、3 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 1 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 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2、 练习二第 4 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 24 支香蕉平均分给 3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把24支香蕉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设计意图】:设计帮助小动物分食品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 兴趣,自然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收集解决问题所 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培养学生应用 知识的能力。 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 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去打下基础。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 造能力,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10页,例3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 的多样化
5 把 24 支香蕉平均分给 8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设计意图】:设计帮助小动物分食品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 兴趣,自然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收集解决问题所 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培养学生应用 知识的能力。 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 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 造能力。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 P10 页,例 3 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 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 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