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建设唐徕小区、旧城南部等安置区,回迁安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 置群众1.7万户、183万平方米;大力实施道路畅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和市属公立医院综合改 通工程,新建、改造道路18条,继续推进街巷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普及基本公共卫 造,有效治理交通拥堵、地下管网混乱等问题;完 生服务,按计划推进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健康小屋 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大路桥等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建设,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加快发展文 力度,加快形成新老城区贯通、内外衔接顺畅、主化事业。按照广覆盖、高效能、可持续的标准,大 次干道互补、区域循环畅通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组力推进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湖城之 织格局。进一步完善市区路网体系,大力发展公夏·文化广场季”、“相约星期六·百姓大舞台”等 共交通,提高交通组织和管理、运营水平。不断提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力,丰富活跃群众文 升城市配套功能,实施上前城、保伏桥等市政配套化生活,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基础设施工程,实施 三、四污水处理厂扩容 成果。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健康发 升级,新建第七、第九污水处理厂。提升管理水展。承办好全区第十四届运动会等国际国内主要 平。发挥“数字化城管”运作效应,对渣土管理、环赛事。不断提升银川文化软实力。推进创业增 卫作业、垃圾处置、私搭乱建等城管热点重点难点收。健全城乡公共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全民 问题实施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固废无害创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助困工程,增加政府购买 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水平。深入推进“美丽乡公益性岗位,建立困难职工培训基地,推进街道 村”、“美丽银川”系列行动。推进滨河新区大环境(乡镇)和社区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新建各类创业 绿化、唐徕公园六期、“绿博园”等建设,实施绕城 示范园区(孵化基地),开展创业就业培训1万人 高速立交区匝道绿化和友爱中心路、正源街、大连以上。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培育小企业1000 路等主要城市道路景观林带及配套绿化工程,抓家,培养小老板2000名。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继 好贺兰山东麓、银西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做好街头续做好养老、医疗等五大险种的提标扩面,做好低 绿地、小游园的精品化改造建设,新建10个小微收入者、老年人、残疾人和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 公园,不断完善城市水系,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快和基本生活保障,全面实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提 绕城高速水系开挖连通、爱伊河景观提升、七子连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和优抚对象补助水平 湖扩整、阅海环湖湿地改造等水系工程。高标准 力争实现城乡困难群体救助全覆盖。加快社会养 建设掌政、闽宁、良田等6个特色小城镇,加强推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设银川爱心护理院、残疾人康 进绿色中心村试点工作。继续推进“蓝天工程”, 复中心等项目,整合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 狠抓药企、机动车、燃煤锅炉、工地等污染源治理, 年人活动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资源,支持社 实施二排沟、四二干沟综合整治,强化节能减排 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扩 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发展循环经济,强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推进廉租住房和公租房并 化重点企业绿色改造升级,强化大气联防联控,争轨运行,新建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9096套,努力 创全国环境质量优良城市。 实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有所居、应保尽保。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继续做好物价稳控工作。实施低收入群体价格补 谐发展。 贴联动机制,适当提高低收入困难群体低保金标 推进教育全面发展。继续推进优质教育扩面准。继续加快平价农产品市场和网点建设,加大 提升工程,新建续建中小学、幼儿园30所,新建中政府投入,扩大平价肉菜在各大超市投放,落实节 小学标准化操场12个,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前假日各项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加大市场巡查和价 教育规范有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提升格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处理“12358″价格举报投诉 素质、职业教育特色创新,完成兴庆区、永宁县义事项办理,严厉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规范市场 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任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行为,维护市场稳定。扎实做好生态移民和扶贫 办学,加快滨河新区教育园区建设,进一步解决好开发工作。坚持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实施中长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让城乡群众共扶贫培训工程,推进“雨露计划”,力争培训移民2
高标准建设唐徕小区、旧城南部等安置区,回迁安 置群众 1.7 万户、183 万平方米;大力实施道路畅 通工程,新建、改造道路 18 条,继续推进街巷改 造,有效治理交通拥堵、地下管网混乱等问题;完 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大路桥等城市交通工程建设 力度,加快形成新老城区贯通、内外衔接顺畅、主 次干道互补、区域循环畅通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组 织格局。进一步完善市区路网体系,大力发展公 共交通,提高交通组织和管理、运营水平。不断提 升城市配套功能,实施上前城、保伏桥等市政配套 基础设施工程,实施一、二、三、四污水处理厂扩容 升级,新建第七、第九污水处理厂。提升管理水 平。发挥“数字化城管”运作效应,对渣土管理、环 卫作业、垃圾处置、私搭乱建等城管热点重点难点 问题实施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固废无害 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水平。深入推进“美丽乡 村”、“美丽银川”系列行动。推进滨河新区大环境 绿化、唐徕公园六期、“绿博园”等建设,实施绕城 高速立交区匝道绿化和友爱中心路、正源街、大连 路等主要城市道路景观林带及配套绿化工程,抓 好贺兰山东麓、银西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做好街头 绿地、小游园的精品化改造建设,新建 10 个小微 公园,不断完善城市水系,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快 绕城高速水系开挖连通、爱伊河景观提升、七子连 湖扩整、阅海环湖湿地改造等水系工程。高标准 建设掌政、闽宁、良田等 6 个特色小城镇,加强推 进绿色中心村试点工作。继续推进“蓝天工程”, 狠抓药企、机动车、燃煤锅炉、工地等污染源治理, 实施二排沟、四二干沟综合整治,强化节能减排, 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发展循环经济,强 化重点企业绿色改造升级,强化大气联防联控,争 创全国环境质量优良城市。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 谐发展。 推进教育全面发展。继续推进优质教育扩面 提升工程,新建续建中小学、幼儿园30所,新建中 小学标准化操场 12 个,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前 教育规范有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提升 素质、职业教育特色创新,完成兴庆区、永宁县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任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 办学,加快滨河新区教育园区建设,进一步解决好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让城乡群众共 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 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和市属公立医院综合改 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普及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按计划推进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健康小屋 建设,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加快发展文 化事业。按照广覆盖、高效能、可持续的标准,大 力推进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湖城之 夏·文化广场季”、“相约星期六·百姓大舞台”等 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力,丰富活跃群众文 化生活,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成果。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健康发 展。承办好全区第十四届运动会等国际国内主要 赛事。不断提升银川文化软实力。推进创业增 收。健全城乡公共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全民 创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助困工程,增加政府购买 公益性岗位,建立困难职工培训基地,推进街道 (乡镇)和社区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新建各类创业 示范园区(孵化基地),开展创业就业培训 1 万人 以上。新增城镇就业 2.5 万人,培育小企业 1000 家,培养小老板2000名。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继 续做好养老、医疗等五大险种的提标扩面,做好低 收入者、老年人、残疾人和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 和基本生活保障,全面实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提 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和优抚对象补助水平, 力争实现城乡困难群体救助全覆盖。加快社会养 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设银川爱心护理院、残疾人康 复中心等项目,整合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 年人活动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资源,支持社 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扩 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推进廉租住房和公租房并 轨运行,新建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 9096 套,努力 实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有所居、应保尽保。 继续做好物价稳控工作。实施低收入群体价格补 贴联动机制,适当提高低收入困难群体低保金标 准。继续加快平价农产品市场和网点建设,加大 政府投入,扩大平价肉菜在各大超市投放,落实节 假日各项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加大市场巡查和价 格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处理“12358”价格举报投诉 事项办理,严厉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规范市场 行为,维护市场稳定。扎实做好生态移民和扶贫 开发工作。坚持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实施中长期 扶贫培训工程,推进“雨露计划”,力争培训移民2 ·17·
万人次,建设移民住房3200套。突出抓好闽宁镇排查,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妥善维护群众 “一城两园”建设发展,力争移民地区人均纯收入利益、引导社会舆论。拓展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 突破8000元、增长20%以上。积极推进各项改台应用。完善城乡社区社会服务功能,引导公共 革。落实自治区《关于深化改革推进经济社会发 资源向社区倾斜。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继续深化 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建立 平安银川”建设。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建 简政放权”及“三减两提高”长效机制。确保市民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认真执行《银川市户外广 大厅项目10月份完工并交付使用,对进驻部门优告设施设置管理条例》、《银川市建筑垃圾管理条 化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审批授权。提升电子政务例》等地方性条例,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加 服务水平,建设“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网上受强食品、药品、消防、施工、交通等安全监管,继续 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网上监督。加快推进经实施放心食品工程,有效预防和减少重特大安全 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生产事故发生。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 用,尝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财政管理体量,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 制改革,设立产业转型基金,引入竞争性申请项目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依法加强宗教 资金机制。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资事务管理,促进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 产资本化路径。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强化基层社 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网格化、智能化社区试 附件:银川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点,健全基层服务管理平台。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划主要指标表
万人次,建设移民住房3200套。突出抓好闽宁镇 “一城两园”建设发展,力争移民地区人均纯收入 突破 8000 元、增长 20%以上。积极推进各项改 革。落实自治区《关于深化改革推进经济社会发 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建立 “简政放权”及“三减两提高”长效机制。确保市民 大厅项目10月份完工并交付使用,对进驻部门优 化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审批授权。提升电子政务 服务水平,建设“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网上受 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网上监督。加快推进经 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用,尝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财政管理体 制改革,设立产业转型基金,引入竞争性申请项目 资金机制。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资 产资本化路径。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强化基层社 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网格化、智能化社区试 点,健全基层服务管理平台。加强社会矛盾纠纷 排查,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妥善维护群众 利益、引导社会舆论。拓展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 台应用。完善城乡社区社会服务功能,引导公共 资源向社区倾斜。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继续深化 “平安银川”建设。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建 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认真执行《银川市户外广 告设施设置管理条例》、《银川市建筑垃圾管理条 例》等地方性条例,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加 强食品、药品、消防、施工、交通等安全监管,继续 实施放心食品工程,有效预防和减少重特大安全 生产事故发生。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 量,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 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依法加强宗教 事务管理,促进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 附件:银川市 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主要指标表 ·18·
银川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表 013年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1012年实际计划增长实际增长(%) 204年计划备注 比2012年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150.93 1273.5 11%左右 亿元 5 55.7 3.8 第二产业 亿元 619.05 687.8 11.8 亿元 47192 524.1 第三产业 亿元 480.93 11.5 5300 8.3 二、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918.73 1149 25.1 三、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13.13 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1026 3.5%左右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16.02 18 348.06 12.2 13% 六、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3.64 其中:出口 亿美元 8 七、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15% 八、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620 11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兀 8068 9036 九、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6.41 2.5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 3.59 45%以内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万人 95万人 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6.4 160万人 注: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值为当年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银川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表 指标名称 一、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第三产业 二、固定资产投资 三、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六、进出口总额 其中:出口 七、实际利用外资 八、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九、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率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计算单位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元 元 ‰ 万人 % 万人 万人 2012年实际 1150.93 50.95 619.05 471.92 480.93 918.73 113.13 102.6 316.02 13.64 10.75 1.46 21620 8068 7.11 6.4 3.59 78 141 2013年 计划增长 (%) 13 7.5 16 17 11.5 20 15 4 18 15 20 20 13 13 -7.7 -20 13 9 7 实际 1273.5 55.7 687.8 524.1 530.0 1149 134.6 103.5 348.06 24.1 20.8 1.2858 23776 9036 7.46 6.41 3.51 85.33 150 比2012年 增长(%) 10 3.8 11.8 12 8.3 25.1 19 3.5 12.2 80.9 99.1 -12 10 12 4.9 0.2 -2.2 9.4 6.4 2014年计划 指标 11%左右 4% 13% 13% 9% 25% 14% 3.5%左右 13% 15% 15% 15% 11% 12% 8‰ 2.5万人 4.5%以内 95万人 160万人 备 注 注: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值为当年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19·
关于2013年全市及市本级 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全市及市本级 预算草案的报告 在银川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银川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3年全市及市本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级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草 2013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79亿 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 元,同比增长21.6%,为年度预算任务的115.5%, 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超收16.5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2013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672亿元,同比增长23.2%,为年度预算任务的 (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115%,超收7亿元。政府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2013年,全市财税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60.7亿元,同比增长19.8%,为年度预算任务的 和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按120.3%,超收10.2亿元。 照市委第十三届第二次全委会的部署,加快实施 市本级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1.7亿元,同比增 “2258”工作思路和“两区”建设,积极应对各种风长15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873亿元, 险挑战,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社会总为年度预算任务的90.3%,同比增长334%。政府 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44亿元,可比增长83%。 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预算 2、市本级超收收入动用情况 任务。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市第十四届一次人民 全市财政总收入(含宁东,下同)完成4296亿代表大会第9次常委会批准动用超收7.亿元调 元。其中:中央及自治区级收入2064亿元,地方增财政预算支出,其中:公共预算支出调增2.1亿 财政收入完成223.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中公共元,主要安排增加科技支出0.2亿元,教育支出0.5 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46亿元,完成预算的亿元,政府偿债准备金14亿元。基金预算支出调 l07.2%,增长19.0%;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增5亿元,重点安排市辖区康居工程和土地增减 887亿元,完成预算的118.2%,同比增长19.6%。 挂钩项目建设。 全市财政支出309.2亿元,为变动预算的 3、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结果 91.6%,同比增长15.3%,其中:全市公共财政预算 公共财政预算执行结果。2013年,市本级公 支出225.8亿元,为变动预算的95.0%,同比增长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21.9亿元,其中:当年公共财 20.9%。基金预算支出834亿元,为变动预算的政预算收入672亿元,上级各类转移支付(含地方 834%,同比增长3.3%。 债)补助收入45.2亿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88亿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 2013 年全市及市本 级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4 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草 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 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3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 年,全市财税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 和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按 照市委第十三届第二次全委会的部署,加快实施 “2258”工作思路和“两区”建设,积极应对各种风 险挑战,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社会总 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预算 任务。 全市财政总收入(含宁东,下同)完成429.6亿 元。其中:中央及自治区级收入 206.4 亿元,地方 财政收入完成 223.3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中公共 财 政 预 算 收 入 完 成 134.6 亿 元 ,完 成 预 算 的 107.2%,增长 19.0%;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88.7亿元,完成预算的118.2%,同比增长19.6%。 全市财政支出 309.2 亿元,为变动预算的 91.6%,同比增长15.3%,其中:全市公共财政预算 支出 225.8 亿元,为变动预算的 95.0%,同比增长 20.9%。基金预算支出 83.4 亿元,为变动预算的 83.4%,同比增长3.3%。 (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 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127.9 亿 元,同比增长 21.6%,为年度预算任务的 115.5%, 超收 16.5 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67.2 亿元,同比增长 23.2%,为年度预算任务的 111.5%,超收 7 亿元。政府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60.7 亿元,同比增长 19.8%,为年度预算任务的 120.3%,超收10.2亿元。 市本级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11.7亿元,同比增 长15.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87.3亿元, 为年度预算任务的90.3%,同比增长33.4%。政府 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 24.4 亿元,可比增长 8.3%。 2、市本级超收收入动用情况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市第十四届一次人民 代表大会第 9 次常委会批准动用超收 7.1 亿元调 增财政预算支出,其中:公共预算支出调增 2.1 亿 元,主要安排增加科技支出0.2亿元,教育支出0.5 亿元,政府偿债准备金1.4亿元。基金预算支出调 增 5 亿元,重点安排市辖区康居工程和土地增减 挂钩项目建设。 3、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结果 公共财政预算执行结果。2013 年,市本级公 共财政预算总收入 121.9 亿元,其中:当年公共财 政预算收入67.2亿元,上级各类转移支付(含地方 债)补助收入 45.2 亿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 8.8 亿 关于2013年全市及市本级 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全市及市本级 预算草案的报告 ——在银川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银川市财政局 ·20·
元,辖区专项上解收人0.7亿元。市本级公共财政区”核心区建设,全力支持举办中国(银川)国际穆 预算总支出1219亿元,其中: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斯林峰会、中阿博览会及国际穆斯林企业家峰会 支出873亿元,对辖区各类转移支付补助21.3亿中韩(宁夏)友好交流周及开通迪拜、台北、香港等 元,上解自治区09亿元,调出资金07亿元,转人国家和地区航线,搭建我市国际经贸文化交流的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9亿元,专项结转下年支出平台,扩大开放领域、拓展开放空间。支持企业扩 68亿元,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大出口规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清真食 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结果。2013年,市本级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69.4亿元。其中:当年政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支出2.3亿元,加大科技 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07亿元,上级专项转移补助创新投入,支持银川科技园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 收入0.9亿元,调入资金0.7亿元,上年专项结转收载体建设,引进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级重点实验 入71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694 室和国家级工程中心及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中心入 亿元。其中: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44亿驻运营,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大产业技 元,转移辖区补助支出305亿元,结转下年使用术创新和自主创新扶持力度,建立“银川科技创业 14.5亿元(全部为政府性基金专项结转和超收未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创新, 动用结转),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实施7个 上述数字是以2013年12月31日快报统计数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人才特区”建设, 据,在地方财政决算编成审查汇总,并与自治区财 积极培养引进领军人才。落实高层次人才创业项 政办理结算后将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将向市人大目资金扶持和人才激励政策,支持实施创新型人 常委会报告。 才培养等重大人才工程建设。 (三)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主要效果 新型工业重点突出。支出42亿元,充分发挥 2013年,财政工作牢牢把握“稳中求快”的总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和产 基调,紧紧围绕“2258”工作思路和“两区”建设,全业扶持政策,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工业 面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在预算执行困难较多、压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和推进品牌和商标战略,支持 力较大的情况下,拼搏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良新能源、装备制造、葡萄酒业、电子信息等一批战略 好的经济社会效果。 性新兴产业发展。支出26亿元,支持推进现代化 1、支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环保集约型纺织工业基地建设。整合安排资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综合运用财政杠杆作用 金75亿元,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支持生态纺织园等 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建园区建设,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培育经济增长极。 立财政撬动金融支持经济的激励机制,充分运用 精“农业推进有力。支出1.1亿元,以提升 财政政策和资金优势,撬动金融资金42亿元,支农业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新建、改造提升35个现 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了经济平稳增长。充分发有示范园区,示范推广非晶硅太阳能、生物秸秆反 挥项目带动作用撬动金融资金30多亿元支持银应堆、奶牛胚胎移植等新技术、新品种及新管理模 川滨河新区、银川科技园和阅海湾中央商务区重式。支出26亿元,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重点发展 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适水产业以及以有机大米 和资金支持40亿元,加快银川综合保税区、军事为重点的优质粮食生产。支持贺兰山东麓百万葡 主题公园、滨河黄河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全面建萄长廊建设和爱伊河水系、七十二连湖水系等水 设。创新投融资模式,采取BOT、参股、入股、租借利基本建设以及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等多种合作方式,吸引投资机构参与我市重点项力,实现现代农业扩规提质增效。 目开发建设,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供给矛盾,推动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支出47亿元,加快推 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进空港、陆港、公铁物流和银川物流港建设。重点 2、推进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 支持骨干物流企业在区外设立分支机构以及物流 开发开放步伐加快。支出15亿元,加快“两企业吞吐量的增加。完善商业综合服务功能,推
元,辖区专项上解收入0.7亿元。市本级公共财政 预算总支出 121.9 亿元,其中:本级公共财政预算 支出 87.3 亿元,对辖区各类转移支付补助 21.3 亿 元,上解自治区 0.9 亿元,调出资金 0.7 亿元,转入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4.9 亿元,专项结转下年支出 6.8亿元,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结果。2013 年,市本级 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 69.4 亿元。其中:当年政 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60.7 亿元,上级专项转移补助 收入0.9亿元,调入资金0.7亿元,上年专项结转收 入 7.1 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 69.4 亿元。其中: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24.4 亿 元,转移辖区补助支出 30.5 亿元,结转下年使用 14.5 亿元(全部为政府性基金专项结转和超收未 动用结转),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上述数字是以 2013 年 12 月 31 日快报统计数 据,在地方财政决算编成审查汇总,并与自治区财 政办理结算后将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将向市人大 常委会报告。 (三)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主要效果 2013 年,财政工作牢牢把握“稳中求快”的总 基调,紧紧围绕“2258”工作思路和“两区”建设,全 面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在预算执行困难较多、压 力较大的情况下,拼搏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良 好的经济社会效果。 1、支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综合运用财政杠杆作用, 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建 立财政撬动金融支持经济的激励机制,充分运用 财政政策和资金优势,撬动金融资金 42 亿元,支 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了经济平稳增长。充分发 挥项目带动作用,撬动金融资金30多亿元支持银 川滨河新区、银川科技园和阅海湾中央商务区重 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 和资金支持 40 亿元,加快银川综合保税区、军事 主题公园、滨河黄河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全面建 设。创新投融资模式,采取BOT、参股、入股、租借 等多种合作方式,吸引投资机构参与我市重点项 目开发建设,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供给矛盾,推动 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2、推进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 开发开放步伐加快。支出 15 亿元,加快“两 区”核心区建设,全力支持举办中国(银川)国际穆 斯林峰会、中阿博览会及国际穆斯林企业家峰会、 中韩(宁夏)友好交流周及开通迪拜、台北、香港等 国家和地区航线,搭建我市国际经贸文化交流的 平台,扩大开放领域、拓展开放空间。支持企业扩 大出口规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清真食 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支出2.3亿元,加大科技 创新投入,支持银川科技园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 载体建设,引进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级重点实验 室和国家级工程中心及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中心入 驻运营,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大产业技 术创新和自主创新扶持力度,建立“银川科技创业 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创新, 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实施7个 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人才特区”建设, 积极培养引进领军人才。落实高层次人才创业项 目资金扶持和人才激励政策,支持实施创新型人 才培养等重大人才工程建设。 新型工业重点突出。支出4.2亿元,充分发挥 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和产 业扶持政策,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工业 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和推进品牌和商标战略,支持 新能源、装备制造、葡萄酒业、电子信息等一批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支出2.6亿元,支持推进现代化 生态环保集约型纺织工业基地建设。整合安排资 金7.5亿元,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支持生态纺织园等 园区建设,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培育经济增长极。 “三精“农业推进有力。支出1.1亿元,以提升 农业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新建、改造提升 35 个现 有示范园区,示范推广非晶硅太阳能、生物秸秆反 应堆、奶牛胚胎移植等新技术、新品种及新管理模 式。支出 2.6 亿元,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重点发展 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适水产业以及以有机大米 为重点的优质粮食生产。支持贺兰山东麓百万葡 萄长廊建设和爱伊河水系、七十二连湖水系等水 利基本建设以及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实现现代农业扩规提质增效。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支出4.7亿元,加快推 进空港、陆港、公铁物流和银川物流港建设。重点 支持骨干物流企业在区外设立分支机构以及物流 企业吞吐量的增加。完善商业综合服务功能,推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