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文 ★标准答案以官方公布的为准,本卷仅供参考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 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 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贴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 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桅杆/宫闱聒噪/恬静模具/模范 B.清雅/菁华旖旎/绮丽处所/惩处 C·歧视/跻身橄榄/鸟瞰角斗/角色 D.赝品/鹰犬殉情/徇私参谋/参差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项wei/wei、guo /tian、mu/mo;B项qing/jng、y/qi、ch/chu;C项q/j、gan/kan、j e/je;D项yan/ying、xin/xin、can/cen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 泾渭分眀,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 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 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 泾渭分明 B.肆意 C.忤逆 D.颐养天年 【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 楚或是非分明。可改为“一清二楚”;B项“肆意”意思为纵情任意,不受拘束。后多 含贬意,谓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用于此处,符合句意;C项“忤逆”,指违抗 冒犯。D项“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安享晚年。语段对人类的描述使用“堕落”“坟 墓”直至“不能安享晚年”,保持手法的连贯性,使用合理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 文 ★标准答案以官方公布的为准,本卷仅供参考★ 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 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 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贴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 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A .桅.杆/宫闱. 聒.噪/恬.静 模.具/模.范 B .清.雅/菁.华 旖.旎/绮.丽 处.所/惩处. C .歧.视/跻.身 橄.榄/鸟瞰. 角.斗/角.色 D .赝.品/鹰.犬 殉.情/徇.私 参.谋/参.差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 项 wéi/wéi、guō /tián、mú/mó;B 项 qīng/jīng 、yī/qǐ、chù/chǔ;C 项 qí/jī、gǎn/kàn 、jü é/jüé;D 项 yàn/yīng、 xùn/xùn、 cān/cēn。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 400 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 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 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 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 A.泾渭分明 B.肆意 C.忤逆 D.颐养天年 【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A 项“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 楚或是非分明。可改为“一清二楚”;B 项“肆意”意思为纵情任意,不受拘束。后多 含贬意,谓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用于此处,符合句意; C 项“忤逆”,指违抗; 冒犯。D 项“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安享晚年。语段对人类的描述使用“堕落”“坟 墓”直至“不能安享晚年”,保持手法的连贯性,使用合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 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 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C.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⑩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 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D.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 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査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 安全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研究发现的是后文的 三种情况,而“引起广泛关注”的主语是前文的中的三种情况,此“三种情况”既已经 作为“研究发现”的宾语,则不可再作引起的主语,可去掉最后一句:C项关联词语使 用不当,本句主语为“茶汤”,前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茶叶”,将“即使”调至“茶叶” 的前面,使之成为让步状语:D项逻辑顺序错误,“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 应该改为“预警在前、排查在前、排险在前”。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 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 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B.①⑥④②③⑤C.④①⑥②⑤③D.④②①⑥⑤③ 【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作此题宜结合排 除法,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 顺序。④提出“人们的习见如何”总观点,①单独解释“艺术家”,乃“分说”的一部 分,语段为“先总后分”的结构,所以,④应为最先:;④先提及“艺术”后提及“科学 所以,在分说“人们的习见”的部分,需要先阐明“艺术家”,后阐明“科学家”,因此 ①紧跟④;而这种观点是被反对的,因此,“这种观点”指的是④①⑥,接②顺理成章 接下来再按顺序分述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共同点:所以排序最恰当的是④①⑥②⑤③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 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 道。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査,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 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螭,豁然一清。濒汇水灾,购米士万石赈务 宪,疢民赖之无朱质。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 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 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 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 年后将会灭绝。 C.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 10 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 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D.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 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 安全。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A 项句式杂糅,研究发现的是后文的 三种情况,而“引起广泛关注”的主语是前文的中的三种情况,此“三种情况”既已经 作为“研究发现”的宾语,则不可再作引起的主语,可去掉最后一句;C 项关联词语使 用不当,本句主语为“茶汤”,前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茶叶”,将“即使”调至“茶叶” 的前面,使之成为让步状语;D 项逻辑顺序错误,“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 应该改为“预警在前、排查在前、排险在前”。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 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 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⑥④②③⑤ C.④①⑥②⑤③ D.④②①⑥⑤③ 【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作此题宜结合排 除法,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 顺序。④提出“人们的习见如何”总观点,①单独解释“艺术家”,乃“分说”的一部 分,语段为“先总后分”的结构,所以,④应为最先;④先提及“艺术”后提及“科学”, 所以,在分说“人们的习见”的部分,需要先阐明“艺术家”,后阐明“科学家”,因此 ①紧跟④;而这种观点是被反对的,因此,“这种观点”指的是④①⑥,接②顺理成章; 接下来再按顺序分述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共同点;所以排序最恰当的是④①⑥②⑤③。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 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 道。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 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轕,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 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 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
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创辑《安徹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 挠之。澍毅然以身任,袤赴上海,箦雇商般,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 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 淞江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 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寰、至是先泼徒限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 疏上,优诏轸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嶽见义要为煦无坡底。用人能尽其长,在汇南洎河、洎遭、,并赖王凤生、俞德 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②社仓法:用义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④ 轸: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澍就擢巡抚 擢:提升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卒:最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 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举,兴起,发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J出为川东道 B.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结为婚姻 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C」灾民赖之无失所 澍毅然以身任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第一个“为”均是 动词,成为:B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沙洲阻水:C项第 个“所”是名词,处所,第二个“所”是所字结构,不译:D项第一个“以”是连词, 表修饰,第二个“以”是介词,把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 (3分) 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④条奏厉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 要求,再用排除法:①表现陶澍政治操守:②表现陶澍应对水灾所采用的策略:⑤表现
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 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 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 淞江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 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 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 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②社仓法:用义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④ 轸: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陶澍就擢.巡抚 擢:提升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卒:最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 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举,兴起,发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出为.川东道 B. 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结为.婚姻 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C. 灾民赖之无失所. D. 澍毅然以.身任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 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 项第一个“为”均是 动词,成为;B 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沙洲阻水;C 项第 一个“所”是名词,处所,第二个“所”是所字结构,不译;D 项第一个“以”是连词, 表修饰,第二个“以”是介词,把。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 (3 分) ①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④条奏厉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 要求,再用排除法;①表现陶澍政治操守;②表现陶澍应对水灾所采用的策略;⑤表现
陶澍见义勇为的性格特征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澍调査了安徽的账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 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献, 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由原文“先是洪泽 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可知,首先倡导了以海 运代漕运的是协办大学士英和而非陶澍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4分)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3分)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3分) 【答案】(1)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 略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 (2)(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 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3)(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 施这政策。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 古汉语特殊句式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1)“歉”,粮食歉收:“乐岁”,丰年;“去”, 除去:(2)“旌表”,用表彰;“以”,目的连词,用来;翻译时需要补充被省略主语 (3)“已”,后来,“风”,中风,“竟”,完成。此句中“于淮南”句为倒装句,翻译时 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陶澍,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被选任庶吉士(官名),传授编纂修书 知识,后升任御史、给事中。陶澍弹劾治河的工人不合格而被滥予任用,以及外省吏治的诸 多积久相沿的弊病。视察南漕时,革除不好的惯例,招工疏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任川 东的道台(官名)。总督蒋攸铦推荐陶澍的治理能力为四川第 道光三年,陶澍被提拔为巡抚。安徽公库款项,经过五次清查,都没有头绪。陶澍从任 藩司开始,就核实档案,分别给他们弹劾的弹劾,赔偿的赔偿,豁免的豁免,于是三十多年 的纠缠不清的事情,一下子就被厘清了。江边发生水灾,陶澍买了十万石的粮食赈灾,仔细 核对赈灾的细目,受灾民众因此而受益。又怀远初次出现涨水,水流被沙洲堵塞,陶澍一并 将它们凿开,并引导水流入淮河。淮河流经的地方,陶澍告诫民众修筑堤坝贮存河水,用来 保障农业用水。每个县都在乡村设立储备粮仓,命令民众秋收后量力捐出公粮,捐粮不经过 官吏之手,粮食不能出售,不能与别的商品交换,也不能借贷给别人,收成不好(就把粮食 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 的弊端 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
陶澍见义勇为的性格特征。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账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 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献, 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由原文“先是洪泽 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可知,首先倡导了以海 运代漕运的是协办大学士英和而非陶澍。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 分)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4 分)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3 分)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3 分) 【答案】(1)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 略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 (2)(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 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3)(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 施这政策。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 古汉语特殊句式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1)“歉”,粮食歉收;“乐岁”,丰年;“去”, 除去;(2)“旌表”,用表彰;“以”,目的连词,用来;翻译时需要补充被省略主语; (3)“已”,后来,“风”,中风,“竟”,完成。此句中“于淮南”句为倒装句,翻译时 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陶澍,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被选任庶吉士(官名),传授编纂修书 知识,后升任御史、给事中。陶澍弹劾治河的工人不合格而被滥予任用,以及外省吏治的诸 多积久相沿的弊病。视察南漕时,革除不好的惯例,招工疏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任川 东的道台(官名)。总督蒋攸铦推荐陶澍的治理能力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被提拔为巡抚。安徽公库款项,经过五次清查,都没有头绪。陶澍从任 藩司开始,就核实档案,分别给他们弹劾的弹劾,赔偿的赔偿,豁免的豁免,于是三十多年 的纠缠不清的事情,一下子就被厘清了。江边发生水灾,陶澍买了十万石的粮食赈灾,仔细 核对赈灾的细目,受灾民众因此而受益。又怀远初次出现涨水,水流被沙洲堵塞,陶澍一并 将它们凿开,并引导水流入淮河。淮河流经的地方,陶澍告诫民众修筑堤坝贮存河水,用来 保障农业用水。每个县都在乡村设立储备粮仓,命令民众秋收后量力捐出公粮,捐粮不经过 官吏之手,粮食不能出售,不能与别的商品交换,也不能借贷给别人,收成不好(就把粮食 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 的弊端。 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
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道光五年,陶澍被调任到江苏任职。一开始洪泽湖决堤,漕运不通,协办大学士英和上 书提出海运策略,但是朝廷内外纷纷议论并阻挠他。陶澍毅然承受了这个重任,亲自去上海 筹措雇佣商船,他能体恤商家的艰难,所以得到了商人的热烈支持。海运开通之后,被皇帝 重赏赐予花翎 由于太湖水流不畅通,江苏多次遭遇水灾。陶澍上书说:“太湖下游在吴淞江和刘河、 白茆河,其中吴淞江是最重要的。治理吴淞江又是以通海口为最重要。”于是把海运节省下 来的二十余万的银两用于治理吴淞江,选择贤能之人来负责事务,到了道光八年竣工。陶澍 当初巡视南漕时,就条分缕析陈述利害上奏皇帝,到这里就先疏通徒阳河,要依次发起刘河、 白茆、练湖、孟渎这些工程。后来在总督任上,和巡抚林则徐戮力同心疏浚诸河,吴中人称 他们做了利在数十年的好事,此语在《则徐传》中有详细记载。 陶澍晩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 后来咸丰年间才最终施行。道光十九年,逝世。临终奏表,皇帝下诏褒奖,称他“实心任事, 不避嫌怨”。 陶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让他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在江南治理河水,漕运,管 理盐铁贩卖上面成就斐然,也依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这些人的帮助。和左宗棠、 胡林翼在未做官时就认识了,他们结为儿女亲家,他们后来全都成为一代名臣。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 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 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 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 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 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査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 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 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一派生机,乡下进入农忙时节。②有樱桃 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 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
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道光五年,陶澍被调任到江苏任职。一开始洪泽湖决堤,漕运不通,协办大学士英和上 书提出海运策略,但是朝廷内外纷纷议论并阻挠他。陶澍毅然承受了这个重任,亲自去上海 筹措雇佣商船,他能体恤商家的艰难,所以得到了商人的热烈支持。海运开通之后,被皇帝 重赏赐予花翎。 由于太湖水流不畅通,江苏多次遭遇水灾。陶澍上书说:“太湖下游在吴淞江和刘河、 白茆河,其中吴淞江是最重要的。治理吴淞江又是以通海口为最重要。”于是把海运节省下 来的二十余万的银两用于治理吴淞江,选择贤能之人来负责事务,到了道光八年竣工。陶澍 当初巡视南漕时,就条分缕析陈述利害上奏皇帝,到这里就先疏通徒阳河,要依次发起刘河、 白茆、练湖、孟渎这些工程。后来在总督任上,和巡抚林则徐戮力同心疏浚诸河,吴中人称 他们做了利在数十年的好事,此语在《则徐传》中有详细记载。 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 后来咸丰年间才最终施行。道光十九年,逝世。临终奏表,皇帝下诏褒奖,称他“实心任事, 不避嫌怨”。 陶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让他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在江南治理河水,漕运,管 理盐铁贩卖上面成就斐然,也依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这些人的帮助。和左宗棠、 胡林翼在未做官时就认识了,他们结为儿女亲家,他们后来全都成为一代名臣。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 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 分) 【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 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 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 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 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 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 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 分) 【答案】①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一派生机,乡下进入农忙时节。②有樱桃 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 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