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202Arrays2400004303Link List40400004244Stacks and Queues6000085Tree12X168000064Graph1400188007Sorting8240000108042Search0000合计12566835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EllisSahni,Horowitz,SartajSusanAnderson-FreedzhongtaoZhu(translation).Fundamentals of DataStructures inC(2thedition:Beijing :TsinghuaUniversityPress.March,2009参考资料:[1] Weimin Yan , Weimin Wu. Data Structure(C Language). Beijing :TsinghuaUniversityPress.March,2007.[2]GuohuaGeng,DetongZhangMingjinZhouDataStructureDescription inCLanguage((2thedition).Higher Education Press.July,2015.八、其他说明
1 Introduction 4 0 0 0 0 0 4 2 2 Arrays 4 0 0 0 0 0 4 3 3 Link List 4 0 0 0 0 0 4 4 4 Stacks and Queues 6 2 0 0 0 0 8 4 5 Tree 12 4 0 0 0 0 16 8 6 Graph 14 4 0 0 0 0 18 8 7 Sorting 8 2 0 0 0 0 10 4 8 Search 4 0 0 0 0 0 4 2 合计 56 12 68 35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Ellis Horowitz, Sartaj Sahni, Susan Anderson-Freed . zhongtao Zhu ( translation ) . Fundamentals of Data Structures in C ( 2th edition ) . Beijing :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March, 2009. 参考资料: [1] Weimin Yan , Weimin Wu . Data Structure(C Language) . Beijing :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March, 2007. [2] Guohua Geng , Detong Zhang , Mingjin Zhou . Data Structure - Description in C Language(2th edition).Higher Education Press.July, 2015. 八、其他说明
《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大纲(Engineering Ethic)执笔人:钟昌乐审核人:钟昌乐、陈荟慧编写日期:2022年3月课程基本信息适用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工程学科平台课课程类型是否为双语否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数1学分学时数总学时16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课外4学时专业导论先修课程后续课程软件工程、毕业设计二、课程简述工程伦理是应用于工程学的道德原则系统,是工程技艺的应用伦理。作为一门理论结合实际的课程,它与科学哲学、工程哲学、科技伦理等等密切相关。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有利于提升工程师伦理素养,加强工程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同进化:有利于协调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共享、和谐发展。本课程以培养工程师及其他工程从业者的伦理意识和责任感,使其掌握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提高其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为基本目标,系统阐述了工程伦理的相关内容。本课程设计努力体现“案例教学为特点,职业伦理教育为重心的教学理念。三、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如下:序号毕业要求课程内容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Ethic ) 执笔人:钟昌乐 审核人:钟昌乐、陈荟慧 编写日期:2022 年 3 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 开课单位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类型 工程学科平台课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是否为双语 否 学分数 1 学分 学时数 总学时 16 学时,其中:实验 0 学时;课外 4 学时 先修课程 专业导论 后续课程 软件工程、毕业设计 二、课程简述 工程伦理是应用于工程学的道德原则系统,是工程技艺的应用伦理。作为一门理论结 合实际的课程,它与科学哲学、工程哲学、科技伦理等等密切相关。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有 利于提升工程师伦理素养,加强工程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 与自然、社会的协同进化;有利于协调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共享、和谐 发展。本课程以培养工程师及其他工程从业者的伦理意识和责任感,使其掌握工程伦理的 基本规范,提高其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为基本目标,系统阐述了工程伦理的相关内容。本 课程设计努力体现“案例教学为特点,职业伦理教育为重心”的教学理念。 三、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如下: 序号 毕业要求 课程内容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指标点8-1:具备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学等基本知识,能够用哲学的、历史的方法认识和分析事物。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指标点8-2: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社会公2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德和职业道德,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一)本课程内容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教学内容毕业要求指标点第1章工程与伦理指标点8-1第2章工程中的风险、安全与责任指标点8-1理论教第3章工程中的价值、利益与公正指标点8-2学第4章工程师的职业伦理指标点8-2第5章信息与大数据的伦理问题指标点8-2(二)毕业要求指标点在本课程中的实现路径本课程通过设立若干课程目标来实现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具体课程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主要对应关系如下:课程目标1:学习工程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基本规范和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原则,提高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和操守,并在智能科学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课程目标2:针对智能科学工程实践中出现的常见伦理问题,通过课堂讨论、案例等形式的学习,认识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对智能科学工程实践的影响。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教学目标毕业要求8-1课程目标1毕业要求8-2课程目标2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一)考核目标本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工程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基本规范和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等的掌握情况:并通过工程伦理案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伦理意识和责任感。(二)考核方式平时作业、综合大作业等组合形式
1 毕业要求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 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 8-1:具备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 学等基本知识,能够用哲学的、历史的方法认 识和分析事物。 2 毕业要求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 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 8-2: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 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社会公 德和职业道德,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 责任感。 (一)本课程内容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 毕业要求指标点 理论教 学 第 1 章 工程与伦理 指标点 8-1 第 2 章 工程中的风险、安全与责任 指标点 8-1 第 3 章 工程中的价值、利益与公正 指标点 8-2 第 4 章 工程师的职业伦理 指标点 8-2 第 5 章 信息与大数据的伦理问题 指标点 8-2 (二)毕业要求指标点在本课程中的实现路径 本课程通过设立若干课程目标来实现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具体课程目标及其与 毕业要求指标点的主要对应关系如下: 课程目标 1:学习工程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基本规范和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原 则,提高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和操守,并在智能科学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课程目标 2:针对智能科学工程实践中出现的常见伦理问题,通过课堂讨论、案例等 形式的学习,认识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对智能科学工程实践的影响。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毕业要求 8-1 课程目标 1 毕业要求 8-2 课程目标 2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本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工程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基本规范和工程风险的伦理评 估等的掌握情况;并通过工程伦理案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伦理意识和责任感。 (二)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综合大作业等组合形式
(三)成绩评定本课程成总成绩包括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和结果性评价(期末成绩),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占50%,结果性评价(期末考试成绩)占50%。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测试和问题回答(25%)、平时作业(25%)。期末考试采用考察方式,要求提交期末课程论文,满分100分,折算50%计入总成绩。期未考试(课程论文)成绩评定标准如下。90100分:按时交论文:基本概念正确;分析问题逻辑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格式符合要求。能够很好地区分工程实践中典型的各类伦理冲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能很好地运用工程师职业伦理规范有效规避常见的伦理冲突,面对较为复杂的工程伦理困境时的解决问题能力强。80~90分:按时交论文:基本概念正确:分析问题清楚:语言规范;格式符合要求。能够区分工程实践中典型的各类伦理冲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较好地运用工程师职业伦理规范有效规避常见的伦理冲突,面对较为复杂的工程伦理困境时的解决问题能力较强。70~80分:按时交论文:基本概念正确;分析问题基本清楚;语言较规范;格式较符合要求。基本能够区分工程实践中典型的各类伦理冲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工程师职业伦理规范有效规避常见的伦理冲突,基本具备面对较为复杂的工程伦理困境时的解决问题能力。60~70分:按时交论文:基本概念基本正确;分析问题基本清楚:语言较规范:格式较符合要求。不能很好地区分工程实践中典型的各类伦理冲突,基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基本能运用工程师职业伦理规范有效规避常见的伦理冲突,面对较为复杂的工程伦理困境时的解决问题能力一般。0<60分:不能按时交论文;有抄袭现象;或基本概念不清楚;分析问题不清楚;格式不符合要求。不能区分工程实践中典型的各类伦理冲突,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运用工程师职业伦理规范有效规避常见的伦理冲突,缺乏面对较为复杂的工程伦理困境时的解决问题能力。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第1章工程与伦理重点:1.主要的工程伦理问题;2.如何辨识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解决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的依据及底线原则。难点:1.对工程活动中行动者网络的理解:2.在具体工程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可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作为一般性的概念和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主要知识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典型案例采用讨论方式与学生直接交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思维进行分析
(三)成绩评定 本课程成总成绩包括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和结果性评价(期末成绩),形成性评价 (平时成绩)占 50%,结果性评价(期末考试成绩)占 50%。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测试和问 题回答(25%)、平时作业(25%)。期末考试采用考察方式,要求提交期末课程论文,满分 100 分,折算 50%计入总成绩。 期末考试(课程论文)成绩评定标准如下。 90~100 分:按时交论文;基本概念正确;分析问题逻辑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 格式符合要求。能够很好地区分工程实践中典型的各类伦理冲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能 很好地运用工程师职业伦理规范有效规避常见的伦理冲突,面对较为复杂的工程伦理困境 时的解决问题能力强。 80~90 分:按时交论文;基本概念正确;分析问题清楚;语言规范;格式符合要求。 能够区分工程实践中典型的各类伦理冲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较好地运用工程师职 业伦理规范有效规避常见的伦理冲突,面对较为复杂的工程伦理困境时的解决问题能力较 强。 70~80 分:按时交论文;基本概念正确;分析问题基本清楚;语言较规范;格式较符 合要求。基本能够区分工程实践中典型的各类伦理冲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工程 师职业伦理规范有效规避常见的伦理冲突,基本具备面对较为复杂的工程伦理困境时的解 决问题能力。 60~70 分:按时交论文;基本概念基本正确;分析问题基本清楚;语言较规范;格式 较符合要求。不能很好地区分工程实践中典型的各类伦理冲突,基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基本能运用工程师职业伦理规范有效规避常见的伦理冲突,面对较为复杂的工程伦理困境 时的解决问题能力一般。 0<60 分:不能按时交论文;有抄袭现象;或基本概念不清楚;分析问题不清楚;格式 不符合要求。不能区分工程实践中典型的各类伦理冲突,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运用工 程师职业伦理规范有效规避常见的伦理冲突,缺乏面对较为复杂的工程伦理困境时的解决 问题能力。 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 1 章 工程与伦理 重点:1.主要的工程伦理问题;2.如何辨识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解决工程实践中的 伦理问题的依据及底线原则。 难点:1.对工程活动中行动者网络的理解;2. 在具体工程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可结合实 际案例进行讲解。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作为一般性的概念和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 授完成;对主要知识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典型案例采用讨论方式与 学生直接交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思维进行分析
内容:第一节如何理解工程1、工程的定义、技术与工程的区别、工程的完整生命周期、七个维度;2、从怒江水电开发案例引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话题(思政元素)。第二节如何理解伦理1、道德与伦理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2、种伦理立场(功利论、义务论、契约论、德性论),布置学生课后分组作业(PPT汇报);3、入伦理困境时如何解决?(价值标准的多元化造成了伦理困境)。第三节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1、要的工程伦理问题(技术、利益、责任、环境):2、程伦理问题的特点(历史性、社会性、复杂性)。第四节如何处理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1、具体的工程实践场景中去辨识存在的伦理问题2、理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人道主义、社会公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思路(把公众的健康、安全与福放在首位)与习总书记说的生命第一、人民至上”一致。课程思政:(基本原则)工程决策要符合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证责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案例)都江堰工程(彰显大国自信)。要求:掌握工程的定义、技术与工程的区别、工程的完整生命周期;掌握处理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思路。第2章工程中的风险、安全与责任重点:1,理解工程风险的可接受性。无论工程防范制定得多么完善和严格,总会存在一些所谓的“正常事故”。因此,在对待工程风险问题上,我们需要做的是把风险控制在人们的可接受范围之内;2.理解和掌握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原则、预防为主原则、整体主义原则和制度约束原则:3.理解伦理责任的内涵,即为了社会和公众利益需要承担的维护公平和正义等伦理原则的责任。难点:1.掌握防范工程风险的基本措施,并能够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灵活应用:2.理解工程风险的评估牵涉社会伦理问题,本身是一个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工程风险可接受性在社会范围的公正问题;3.理解工程师个人的伦理责任与工程师共同体的伦理责任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主要知识点和难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重点讲授。典型的实例和实际问题求解,采用讨论方式与学生直接交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思维进行分析。通过上述方式,培养学生良
内容: 第一节 如何理解工程 1、工程的定义、技术与工程的区别、工程的完整生命周期、七个维度; 2、从怒江水电开发案例引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话题(思政元素)。 第二节 如何理解伦理 1、道德与伦理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2、种伦理立场(功利论、义务论、契约论、德性论),布置学生课后分组作业(PPT 汇 报); 3、入伦理困境时如何解决?(价值标准的多元化造成了伦理困境)。 第三节 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1、要的工程伦理问题(技术、利益、责任、环境); 2、程伦理问题的特点(历史性、社会性、复杂性)。 第四节 如何处理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1、具体的工程实践场景中去辨识存在的伦理问题; 2、理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人道主义、社会公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思路(把公众的健康、安全与福祉放在首位)与习总书记说的“生 命第一、人民至上”一致。 课程思政:(基本原则)工程决策要符合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责任;(主张)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案例)都江堰工程(彰显大国自信)。 要求: 掌握工程的定义、技术与工程的区别、工程的完整生命周期; 掌握处理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第 2 章 工程中的风险、安全与责任 重点:1. 理解工程风险的可接受性。无论工程防范制定得多么完善和严格,总会存在一 些所谓的“正常事故”。因此,在对待工程风险问题上,我们需要做的是把风险控制在 人们的可接受范围之内;2. 理解和掌握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原则、 预防为主原则、整体主义原则和制度约束原则;3. 理解伦理责任的内涵,即为了社会和 公众利益需要承担的维护公平和正义等伦理原则的责任。 难点:1. 掌握防范工程风险的基本措施,并能够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灵活应用;2. 理 解工程风险的评估牵涉社会伦理问题,本身是一个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工程风险可接受 性在社会范围的公正问题;3. 理解工程师个人的伦理责任与工程师共同体的伦理责任的 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主要知识点和难点采用启 发式、讨论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重点讲授。典型的实例和实际问题求解,采用讨论 方式与学生直接交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思维进行分析。通过上述方式,培养学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