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通过设立若干课程目标来实现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具体课程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主要对应关系如下:课程目标1:了解计算机语言的概念,掌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方法,理解程序、程序设计、算法的概念,掌握算法的表示方法。课程目标2:能在程序设计中运用C语言数据类型、运算符、基本语句、数组、基本程序结构等基本知识。课程目标3:能在程序设计中运用基本算法、函数、指针、自定义数据类型、文件等知识,并能熟练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软件应用能力。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教学目标毕业要求1-1课程目标1毕业要求1-2课程目标2毕业要求2-1课程目标3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一)考核目标目标一:主要考核学生对C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语法和基本算法的掌握情况。目标二:考核学生是否能够建立编程思想,灵活应用于实际编程中。(二)考核方式1)本课程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形式。2)考试着重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考试内容覆盖课程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三)成绩评定本课程的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构成,平时作业主要是各章节基本概念、基础语法知识的巩固练习。实验成绩由8个实验构成,详见实验教学大纲。期末考试根据教学大纲命题,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时间为12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第1章C语言概述重点:C程序的基本结构,C程序的上机步骤与方法。难点:理解C程序的编译、链接的作用
本课程通过设立若干课程目标来实现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具体课程目标及其与 毕业要求指标点的主要对应关系如下: 课程目标 1:了解计算机语言的概念,掌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方法,理解程序、 程序设计、算法的概念,掌握算法的表示方法。 课程目标 2:能在程序设计中运用 C 语言数据类型、运算符、基本语句、数组、基本 程序结构等基本知识。 课程目标 3:能在程序设计中运用基本算法、函数、指针、自定义数据类型、文件等 知识,并能熟练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软件应用能力。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毕业要求 1-1 课程目标 1 毕业要求 1-2 课程目标 2 毕业要求 2-1 课程目标 3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目标一:主要考核学生对 C 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语法和基本算法的掌握情况。 目标二:考核学生是否能够建立编程思想,灵活应用于实际编程中。 (二)考核方式 1)本课程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2)考试着重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考试内容覆盖课程教学大纲的全部内 容。 (三)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 占总成绩的 1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 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60%。 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构成,平时作业主要是各章节基本概念、基础语法知识的巩固练 习。 实验成绩由 8 个实验构成,详见实验教学大纲。 期末考试根据教学大纲命题,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时间为 120 分钟,卷面分值 100 分。 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 1 章 C 语言概述 重点:C 程序的基本结构,C 程序的上机步骤与方法。 难点:理解 C 程序的编译、链接的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内容:C语言的发展及特点,简单的C程序介绍,C程序上机的步骤与方法。课程思政:鼓励学生合理规划大学学习生活,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要求:1.了解C语言的发展历史及基本程序。2.掌握C语言程序上机的步骤与方法。第2章算法重点: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算法表示方法的应用。难点:无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算法的概念和特征和表示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课程思政:积极适应大学生活,转变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养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要求:1.深刻理解算法的概念以及算法的特性。2.了解算法的各种表示方法。3.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第3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重点:C运算符及应用特点,基本类型变量的定义,赋值语句,数据的输出、输入。难点:自增、自减运算符,格式的输入和输出。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数据的表现形式及运算,C语句的类型和作用,数据的输入输出。课程思政: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包容同学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为彼此创建宽松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内容: C 语言的发展及特点,简单的 C 程序介绍,C 程序上机的步骤与方法。 课程思政:鼓励学生合理规划大学学习生活,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要求: 1.了解 C 语言的发展历史及基本程序。 2.掌握 C 语言程序上机的步骤与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 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 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第 2 章 算法 内容: 算法的概念和特征和表示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课程思政:积极适应大学生活,转变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养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好习 惯。 要求: 1.深刻理解算法的概念以及算法的特性。 2.了解算法的各种表示方法。 3.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重点: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算法表示方法的应用。 难点:无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 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 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第 3 章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内容: 数据的表现形式及运算,C 语句的类型和作用,数据的输入输出。 课程思政: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包容同学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为彼此创建宽松愉 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重点:C 运算符及应用特点,基本类型变量的定义,赋值语句,数据的输出、输入。 难点:自增、自减运算符,格式的输入和输出。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 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 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要求:1.了解C语句的类型和作用。2.掌握C语言中常量和变量的基本概念、C的各种基本数据类型、标准输入输出函数的应用。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重点: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if语句,switch语句。难点:流程控制语句的使用技巧。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实现选择结构的控制语句以及条件运算符课程思政:鼓励学生用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学会克服学习生活中的畏难情绪。要求:1.掌握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条件运算的含义及运算规则。2.熟练掌握用if语句、switch语句处理选择结构的方法。第5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重点:循环结构的概念,实现循环结构的三种语句while、do-while、for的使用。难点:循环的嵌套。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循环结构的概念,实现循环结构的控制语句课程思政:结合计算圆周率的程序,分享我国古代数学家探索圆周率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要求:1.理解循环结构的使用意义和循环的几个要素。2.掌握嵌套循环结构程序的概念和嵌套的规则以及循环状态的改变语句break、continue的使用。3.熟练掌握使用while、do-while、for语句实现循环结构的方法
要求: 1.了解 C 语句的类型和作用。 2.掌握 C 语言中常量和变量的基本概念、C 的各种基本数据类型、标准输入输出函数的应 用。 第 4 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内容: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实现选择结构的控制语句以及条件运 算符 课程思政:鼓励学生用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学会克服学习生活中的畏难情绪。 要求: 1.掌握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条件运算的含义及运算规则。 2.熟练掌握用 if 语句、switch 语句处理选择结构的方法。 重点: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if 语句,switch 语句。 难点:流程控制语句的使用技巧。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 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 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第 5 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内容: 循环结构的概念,实现循环结构的控制语句。 课程思政:结合计算圆周率的程序,分享我国古代数学家探索圆周率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 民族自豪感、责任感。 要求: 1.理解循环结构的使用意义和循环的几个要素。 2.掌握嵌套循环结构程序的概念和嵌套的规则以及循环状态的改变语句 break、continue 的使 用。 3.熟练掌握使用 while、do-while、for 语句实现循环结构的方法。 重点:循环结构的概念,实现循环结构的三种语句 while、do-while、for 的使用。 难点:循环的嵌套。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 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 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第6章数组重点:数组的概念,一维数组、二维数组以及字符数组的区别和特点。难点:二维数组、字符数组的应用技巧。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字符数组。课程思政:用中国密码学家王小云破解MD5密码的事迹,鼓励学生合理利用点滴学习时间,不怕困难,永攀科学高峰。要求:1.熟练掌握定义一维、二维、字符数组的定义及元素的引用方法,2.掌握一维、二维、字符数组的初始化方法,掌握字符串输入输出方法及字符串处理函数的使用。第7章函数重点:函数定义及函数调用,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应用难点:函数的递归及调用。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函数的定义、调用和声明,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课程思政:用北斗导航卫星机密泄露事件和钱学森历经辛回国报效祖国的事迹,激励学生胸怀祖国、热爱祖国。要求:1.理解函数调用的过程、数据传递的方式以及值的返回,2.掌握函数的定义、调用和声明方法和过程,掌握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概念和定义使用方法。3.熟练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及递归调用。第8章指针
第 6 章 数组 内容: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字符数组。 课程思政:用中国密码学家王小云破解 MD5 密码的事迹,鼓励学生合理利用点滴学习时 间,不怕困难,永攀科学高峰。 要求: 1.熟练掌握定义一维、二维、字符数组的定义及元素的引用方法。 2.掌握一维、二维、字符数组的初始化方法,掌握字符串输入输出方法及字符串处理函数的 使用。 重点:数组的概念,一维数组、二维数组以及字符数组的区别和特点。 难点:二维数组、字符数组的应用技巧。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 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 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第 7 章 函数 内容: 函数的定义、调用和声明,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课程思政:用北斗导航卫星机密泄露事件和钱学森历经艰辛回国报效祖国的事迹,激励学生 胸怀祖国、热爱祖国。 要求: 1.理解函数调用的过程、数据传递的方式以及值的返回。 2.掌握函数的定义、调用和声明方法和过程,掌握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概念和定义使用方 法。 3.熟练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及递归调用。 重点:函数定义及函数调用,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应用。 难点:函数的递归及调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 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 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第 8 章 指针
重点:指针的概念,变量指针、数组指针、字符串指针、指针数组的应用。难点:不同数据类型指针的区别。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地址与指针的概念,指针变量,通过指针引用数组,通过指针引用字符串,指向函数的指针和指针函数,指针数组和多重指针,动态内存分配与指向它的指针变量。课程思政:利用黑客攻击破坏网络获取私利事件,引导学生做事先做人,凡事守规矩。要求:1.理解地址和指针的概念、内存动态分配的概念。2.掌握指向函数的指针和指针函数、指针数组和多重指针。3.熟练掌握指针变量、通过指针引用数组、通过指针引用字符串的定义和引用方法。第9章自定义数据类型重点: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共用体类型和变量的定义及其引用,用指针处理链表。难点: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针,用指针处理链表。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结构体,用指针处理链表,共用体类型和枚举类型,用typedef声明新类型名。课程思政:勉励学生“业精于勤,荒于嬉”、“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杜绝沉迷网络游戏,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要求:1.理解构造类型概念、链表的概念。2.掌握结构体类型的声明,结构体变量、结构体数组及结构体指针的定义及使用,掌握链表的创立,掌握共用体和枚举类型的使用。3.了解用typedef声明新类型名。第10章文件
内容: 地址与指针的概念,指针变量,通过指针引用数组,通过指针引用字符串,指向函数的指针 和指针函数,指针数组和多重指针,动态内存分配与指向它的指针变量。 课程思政:利用黑客攻击破坏网络获取私利事件,引导学生做事先做人,凡事守规矩。 要求: 1.理解地址和指针的概念、内存动态分配的概念。 2.掌握指向函数的指针和指针函数、指针数组和多重指针。 3.熟练掌握指针变量、通过指针引用数组、通过指针引用字符串的定义和引用方法。 重点:指针的概念,变量指针、数组指针、字符串指针、指针数组的应用。 难点:不同数据类型指针的区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 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 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第 9 章 自定义数据类型 内容: 结构体,用指针处理链表,共用体类型和枚举类型,用 typedef 声明新类型名。 课程思政:勉励学生“业精于勤,荒于嬉”、“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杜绝沉迷网 络游戏,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要求: 1.理解构造类型概念、链表的概念。 2.掌握结构体类型的声明,结构体变量、结构体数组及结构体指针的定义及使用,掌握链表 的创立,掌握共用体和枚举类型的使用。 3.了解用 typedef 声明新类型名。 重点: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共用体类型和变量的定义及其引用,用 指针处理链表。 难点: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针,用指针处理链表。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通过案例教学、 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对于难点和 需要扩展的部分知识,提供进一步的课件、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第 10 章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