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教案 第八章 还原法是效率最高、应用最广的治炼方法,是在加热条件下,用C,CO,和A1等还原 剂将金属从相应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 3。精炼:是进一步除去治炼所得金属产品中的杂质的过程。 ()热分解法:利用某些金属易形成液态或气态化合物,又易分解的性质提纯金属。例 如,含杂质的镍在较低温度下用C0处理,可得气态的羰基镍Ni(C0),后者可在较高温 度下分解,从而获得99.99%的镍。 (②)区域精炼法:用环形加热圈固定于含杂质的金属(如锘)棒的周围,缓慢移动加 热器,金属棒受热部分逐渐熔化。熔融的液态金属再结晶成纯形式时,杂质仍留在熔融 态中,随之而除去(图8-4)。这种过程可进行多次,每进行一次,金属的纯度就提高一 次。用这种方法提纯的半导体材料(储和硅),可得纯度为89个“9”的产品。 (3)电解精炼法:如精铜的电解精炼,其化学原理已在第四章中介绍过。电解精炼的铜 纯度很高,银、铅、镍等金属也可用电解法精炼。 (④)氧化杂质法:如炼钢过程,就是将生铁中的碳用氧化燃烧法部分除去,以达到合适 的碳含量。 二、金属元素 按金属元素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统一考虑,根据其性能特点,可将金属分为八类 即碱土金属、轻金属、稀有金属、易熔金属、难熔金属、铁族金属、贵金属和锕系金属 (尚不包括新发现的104~112号元素)。同一大类金属在性质上有较大的相似性,可作 为选择、使用金属材料的参考。周期表中金属元素的分类: 1.碱土金属区:包括IA、ⅡA和B中的钪共11个金属元素,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很 活泼,很少单独用作工程材料。 2.轻金属区:包括Be、Mg、A1三个金属元素,其密度均小于5g·cm-3,是工业中应用 的金属。它们的合金密度小而强度大,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等部门中是最重要的轻 型结构材料。 3.稀土金属区:包插Y、a及铜系元素共16种金属元素。由于原子结构相似,半径相 近,这些元素性质十分相似,在自然界常共生在一起。“稀土”是一个历史名词,实际 上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比常见的如Cu、Zm、Sn、Pb等金属都多。我国稀土资源为世界
工程化学教案 第八章 • • 11 还原法是效率最高、应用最广的冶炼方法,是在加热条件下,用 C,CO,H2 和 Al 等还原 剂将金属从相应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 3. 精炼:是进一步除去冶炼所得金属产品中的杂质的过程。 (1) 热分解法:利用某些金属易形成液态或气态化合物,又易分解的性质提纯金属。例 如,含杂质的镍在较低温度下用 CO 处理,可得气态的羰基镍 Ni(CO)4,后者可在较高温 度下分解,从而获得 99.99%的镍。 (2) 区域精炼法:用环形加热圈固定于含杂质的金属(如锗)棒的周围,缓慢移动加 热器,金属棒受热部分逐渐熔化。熔融的液态金属再结晶成纯形式时,杂质仍留在熔融 态中,随之而除去(图 8-4)。这种过程可进行多次,每进行一次,金属的纯度就提高一 次。用这种方法提纯的半导体材料(锗和硅),可得纯度为 8~9 个“9”的产品。 (3) 电解精炼法:如精铜的电解精炼,其化学原理已在第四章中介绍过。电解精炼的铜 纯度很高,银、铅、镍等金属也可用电解法精炼。 (4) 氧化杂质法:如炼钢过程,就是将生铁中的碳用氧化燃烧法部分除去,以达到合适 的碳含量。 二、金属元素 按金属元素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统一考虑,根据其性能特点,可将金属分为八类 即碱土金属、轻金属、稀有金属、易熔金属、难熔金属、铁族金属、贵金属和锕系金属 (尚不包括新发现的 104~112 号元素)。同一大类金属在性质上有较大的相似性,可作 为选择、使用金属材料的参考。周期表中金属元素的分类: 1. 碱土金属区:包括ⅠA、ⅡA 和ⅢB 中的钪共 11 个金属元素,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很 活泼,很少单独用作工程材料。 2. 轻金属区:包括 Be、Mg、Al 三个金属元素,其密度均小于 5g·cm-3,是工业中应用 的金属。它们的合金密度小而强度大,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等部门中是最重要的轻 型结构材料。 3. 稀土金属区:包插 Y、La 及镧系元素共 16 种金属元素。由于原子结构相似,半径相 近,这些元素性质十分相似,在自然界常共生在一起。“稀土”是一个历史名词,实际 上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比常见的如 Cu、Zn、Sn、Pb 等金属都多。我国稀土资源为世界
之首,稀土元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尖端技术中有极重要的应用,且领域还在不断 扩大。 4.难熔金属区:主要包括VB、VB、IB和VWIB(M咖除外)元素。这类金属中金属键强 度大,熔点很高,都在1700℃以上,其中以W的熔点最高为3410℃,并且硬度大,而 C工是所有金属中最硬的,是制造耐磨、耐热耐腐蚀材料的理想金属。 5.铁族金属区:包括Mm、Fe、Co、Ni,它们在性质上较为相似,其中以铁为最重要, 铁、锰及其合金属黑色金属,钴、镍及其合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有优良的综合性质 且价格低廉。占目前使用的金属材料的90%以上。Co、N1及其合金具有特殊的高温强度 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6.贵金属区:包括铜分族和铂族元素。它们的特点是高的化学惰性、价格昂贵。除Cu 外,只用于仪表工业和制备催化剂等少数场合。Cu价较低廉,传热、导热、导电性能优 良,是电气工业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其合金广泛用于机械工业中。 7.易熔金属区:这类金属的金属键较弱,熔点低、硬度小,除A5、G外,熔点一般都 在300℃以下,因此是制造低熔点合金的主要金属。Ga、Ge、As作为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在高新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Zn、C及其合金在许多介质中都有较好的耐蚀性,世界 Z如量中约有一半用于防腐蚀镀层。 8.钢系金属区这类金属在自然界存在的很少,大多是人造元素,除在原子能工业中应 用外,在科学研究中有较大的意义。 三、合金 尽管金属单质有数十种之多,但纯金属的性能往往不能满足生产和科研的需要,实 际上应用最多的是各种合金。含金是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 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按其结构,合金可以有三种基本类型。 1.固溶体 固溶体结构示意图一种金属与另一种金属或非金属熔融时相互溶解、凝固时形成 组成均匀的固体,就称金属固溶体。其中含量多的称溶剂金属,含量少的称溶质金属。 固溶体可分成取代(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在取代固溶体中溶剂金属与溶质金属 晶格类型相同、原子半径和电负性都相近,溶质金属原子取代晶格中溶剂金属原子的某
• • 12 之首,稀土元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尖端技术中有极重要的应用,且领域还在不断 扩大。 4. 难熔金属区:主要包括ⅣB、ⅤB、ⅥB 和ⅦB(Mn 除外)元素。这类金属中金属键强 度大,熔点很高,都在 1700℃以上,其中以 W 的熔点最高为 3410℃,并且硬度大,而 Cr 是所有金属中最硬的,是制造耐磨、耐热耐腐蚀材料的理想金属。 5. 铁族金属区:包括 Mn、Fe、Co、Ni,它们在性质上较为相似,其中以铁为最重要, 铁、锰及其合金属黑色金属,钴、镍及其合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有优良的综合性质 且价格低廉。占目前使用的金属材料的 90%以上。Co、Ni 及其合金具有特殊的高温强度, 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6. 贵金属区:包括铜分族和铂族元素。它们的特点是高的化学惰性、价格昂贵。除 Cu 外,只用于仪表工业和制备催化剂等少数场合。Cu 价较低廉,传热、导热、导电性能优 良,是电气工业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其合金广泛用于机械工业中。 7. 易熔金属区:这类金属的金属键较弱,熔点低、硬度小,除 As、Ge 外,熔点一般都 在 300℃以下,因此是制造低熔点合金的主要金属。Ga、Ge、As 作为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在高新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Zn、Cd 及其合金在许多介质中都有较好的耐蚀性,世界 Zn 量中约有一半用于防腐蚀镀层。 8. 锕系金属区这类金属在自然界存在的很少,大多是人造元素,除在原子能工业中应 用外,在科学研究中有较大的意义。 三、合金 尽管金属单质有数十种之多,但纯金属的性能往往不能满足生产和科研的需要,实 际上应用最多的是各种合金。含金是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 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按其结构,合金可以有三种基本类型。 1. 固溶体 固溶体结构示意图 一种金属与另一种金属或非金属熔融时相互溶解、凝固时形成 组成均匀的固体,就称金属固溶体。其中含量多的称溶剂金属,含量少的称溶质金属。 固溶体可分成取代(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在取代固溶体中溶剂金属与溶质金属 晶格类型相同、原子半径和电负性都相近,溶质金属原子取代晶格中溶剂金属原子的某
工程化学教案 第八章 些位置,例如Cu、Z形成的黄铜合金就属于这种类型。在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比 溶剂原子小得多,其半径至少小40%,因此,前者可进入后者的晶格间隙中所示。例如, 碳原子溶入ā下e中形成的铁素体,就是间隙固溶体。间隙固溶体中,溶质数量常被 限制在百分之几内。 2.金属化合物(金属互化物) 如两种组分原子半径和电负性相差较大时,则易形成金属化合物。碳与许多金属在 合金中可形成间隙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一般硬而脆,熔点较高。铁碳合金中形成的化合 物组成为Fe,C,称渗碳体。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A1Ti的金属化合物,比强度大,耐磨性好,耐蚀性比不 锈钢高100倍。用于制造超音速飞机的机翼,不需氧化保护即可抵抗1300℃高温侵袭: 用以制作叶轮和无冷却装置的喷口,可使发动机的拉力提高25%,重量减轻40%:用以 制作气缸套、涡轮机部件,可使废气排出量减少一半,使用品质较低的燃料,发动机的 使用寿命也将大大提高。现已广泛用于船舶制造、电力传输和化工部门等领域。 3.机械混合物 两种金属在熔融时互溶,但凝固时分别结晶,整个合金组织不均匀而且成分不同的 微晶体的机械混合物。在钢中,渗碳体和铁素体相间存在,形成的就是一种机械混合物。 四、常用合金 1.钢铁 钢铁是铁与C、Si、Mn、P、S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其中除Fe外,C 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质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它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的、 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按含碳量不同,铁碳合金分为钢与铸铁两大类,钢是含碳量小于1.8%的铁碳合金。 碳钢是最常用的普通钢,治炼方便、加工容易、价格低廉、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能满足使 用要求,所以应用十分普遍。按含碳量不同,碳钢又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随 含碳量升高,碳钢的硬度增加,韧性下降。合金钢又叫特种钢,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 种或多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高硬 度、高耐磨性、高韧性、耐腐蚀性等等。经常加入钢中的合金元素有Si、黑、M血、C 13
工程化学教案 第八章 • • 13 些位置,例如 Cu、Zn 形成的黄铜合金就属于这种类型。在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比 溶剂原子小得多,其半径至少小 40%,因此,前者可进入后者的晶格间隙中所示。例如, 碳原子溶入α Fe 中形成的铁素体,就是间隙固溶体。间隙固溶体中,溶质数量常被 限制在百分之几内。 2. 金属化合物(金属互化物) 如两种组分原子半径和电负性相差较大时,则易形成金属化合物。碳与许多金属在 合金中可形成间隙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一般硬而脆,熔点较高。铁碳合金中形成的化合 物组成为 Fe3C,称渗碳体。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 Al Ti 的金属化合物,比强度大,耐磨性好,耐蚀性比不 锈钢高 100 倍。用于制造超音速飞机的机翼,不需氧化保护即可抵抗 1300℃高温侵袭; 用以制作叶轮和无冷却装置的喷口,可使发动机的拉力提高 25%,重量减轻 40%;用以 制作气缸套、涡轮机部件,可使废气排出量减少一半,使用品质较低的燃料,发动机的 使用寿命也将大大提高。现已广泛用于船舶制造、电力传输和化工部门等领域。 3. 机械混合物 两种金属在熔融时互溶,但凝固时分别结晶,整个合金组织不均匀而且成分不同的 微晶体的机械混合物。在钢中,渗碳体和铁素体相间存在,形成的就是一种机械混合物。 四、常用合金 1. 钢铁 钢铁是铁与 C、Si、Mn、P、S 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其中除 Fe 外,C 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质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它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的、 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按含碳量不同,铁碳合金分为钢与铸铁两大类,钢是含碳量小于 1.8%的铁碳合金。 碳钢是最常用的普通钢,冶炼方便、加工容易、价格低廉、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能满足使 用要求,所以应用十分普遍。按含碳量不同,碳钢又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随 含碳量升高,碳钢的硬度增加,韧性下降。合金钢又叫特种钢,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一 种或多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高硬 度、高耐磨性、高韧性、耐腐蚀性等等。经常加入钢中的合金元素有 Si、W、Mn、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