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1切削运动及刀具结构 1.2金属切削基本规律 1.3刀具磨损与耐用度 14金属切削效益分析
第1章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1.1 切削运动及刀具结构 1.2 金属切削基本规律 1.3 刀具磨损与耐用度 1.4 金属切削效益分析
1.1切削运动及刀具结构 11.1切削运动及切削用量 1.1.2刀具材料 1.13车刀的形状及几何角度 1.14刀杆中心线与进给方向不垂直时工件角度的变化
1.1 切削运动及刀具结构 1.1.1 切削运动及切削用量 1.1.2 刀具材料 1.1.3 车刀的形状及几何角度 1.1.4 刀杆中心线与进给方向不垂直时工件角度的变化
1.1.1切削运动及切削用量 1.零件表面的形成及切削运动 2.切削用量 3.切削层几何参数
1.1.1 切削运动及切削用量 1. 零件表面的形成及切削运动 2. 切削用量 3. 切削层几何参数
1.零件表面的形成及切削运动 机器零件的形状虽很多,但分析起来,主要由下列几种表面组成,即外圆 面、内圆面( 面和成形面。因此,只要能对这几种表面进行加工, 就基本上能完成所有机器零件的加工。 外圆面和内圆面(孔)是以某一直线为母线,以圆为轨迹,作旋转运动时 所形成的表面。 平面是以一直线为母线,以另一直线为轨迹,作平移运动时所形成的表面 成形面是以曲线为母线,以圆或直线为轨迹,作旋转或平移运动时所形成 的表面。 上述各种表面,可分别用图1-1所示的相应的加工方法来获得。由图可知, 要对这些表面进行加工,刀具与工件必须有一定的相对运动,就是所谓切 运动
1. 零件表面的形成及切削运动 机器零件的形状虽很多,但分析起来,主要由下列几种表面组成,即外圆 面、内圆面(孔)、平面和成形面。因此,只要能对这几种表面进行加工, 就基本上能完成所有机器零件的加工。 外圆面和内圆面(孔)是以某一直线为母线,以圆为轨迹,作旋转运动时 所形成的表面。 平面是以一直线为母线,以另一直线为轨迹,作平移运动时所形成的表面。 成形面是以曲线为母线,以圆或直线为轨迹,作旋转或平移运动时所形成 的表面。 上述各种表面,可分别用图1-1所示的相应的加工方法来获得。由图可知, 要对这些表面进行加工,刀具与工件必须有一定的相对运动,就是所谓切 削运动
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图中了)和进给运 动(图中)。主运动是切下切屑最基本 的运动;进给运动是使金属层不断投入切 削,从而加工出完事表面所需的运动。各 种切削加工方法(车削、钻削、刨削、铣 削、磨削和齿轮加工等)都是为了加工某 种表面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也都有其特 定的切削运动。切削运动有旋转的,也有 直行的;有连续的,也有间歇的
• 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图中Ⅰ)和进给运 动(图中Ⅱ)。主运动是切下切屑最基本 的运动;进给运动是使金属层不断投入切 削,从而加工出完事表面所需的运动。各 种切削加工方法(车削、钻削、刨削、铣 削、磨削和齿轮加工等)都是为了加工某 种表面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也都有其特 定的切削运动。切削运动有旋转的,也有 直行的;有连续的,也有间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