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树枝。 o唐李白《上留田行》 59衰草凄凄一径通,丹枫索索满林红 索索:风吹树叶声。 o金董解元《西厢记》卷六 160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天鸡:《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玄中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 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 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鸣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徙xi:迁移。南冥ming:南方的大海。击:拍击。水击,指游泳。 抟 tuan:结聚。扶摇:旋风 o《庄子·逍遥游》 162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抟tu2n:结聚。摇:扶摇,由下而上的旋风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o唐李白《上李邕》 163.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 花褪:花谢 o宋·苏轼《蝶恋花》 164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社日:古时原祭土地和谷神的节日。辞巢去:传说燕子在春社时飞来,秋社时南归。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菊花已开 唐皇甫冉《秋日东郊》 165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 花褪:花谢 o宋·苏轼《蝶恋花》 166.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匝A:周。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16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o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l68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锦书:帛书,即书信。云中寄书,即鸿雁传书。雁字:雁群。雁群飞行,或排成“”字,或 排成“人”字,故称雁字。 o宋李清照《一剪梅》 169.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号:悲鸣。古木:老树 o唐李白《蜀道难》 10.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无赖:玩皮。撩人:逗人。 o宋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171鱼在深泉鸟在云,从来只得影相亲
柯:树枝。 ○唐·李白《上留田行》 159.衰草凄凄一径通,丹枫索索满林红 索索:风吹树叶声。 ○金·董解元《西厢记》卷六 160.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天鸡:《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玄中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 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 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鸣。”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徙 xǐ:迁移。南冥 míng:南方的大海。击:拍击。水击,指游泳。 抟 tuán:结聚。扶摇:旋风。 ○《庄子·逍遥游》 162.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抟 tu2n:结聚。摇:扶摇,由下而上的旋风。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 163.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 花褪:花谢。 ○宋·苏轼《蝶恋花》 164.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社日:古时原祭土地和谷神的节日。辞巢去:传说燕子在春社时飞来,秋社时南归。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菊花已开。 ○唐·皇甫冉《秋日东郊》 165.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 花褪:花谢。 ○宋·苏轼《蝶恋花》 166.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匝 zā:周。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16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68.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锦书:帛书,即书信。云中寄书,即鸿雁传书。雁字:雁群。雁群飞行,或排成“一”字,或 排成“人”字,故称雁字。 ○宋·李清照《一剪梅》 169.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号:悲鸣。古木:老树。 ○唐·李白《蜀道难》 170.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无赖:玩皮。撩人:逗人。 ○宋·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171.鱼在深泉鸟在云,从来只得影相亲
唐项斯《赠别》 172.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螟蛉 mingling:螟蛾的幼虫。蜾蠃εuolυoε细腰蜂,常捕螟蛉以喂幼虫。古人误以为蜾蠃螟 蛉为子。负:用背载物。 o《诗经小雅·小宛》 173.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和梦过:带着睡意走过 o宋陈与义《早行》 17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款款:徐缓的样子 o唐杜甫《曲江二首》 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o宋杨万里《小池》 176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暮蝉:傍晚的蝉鸣声。 o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7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o北齐民歌《敕勒歌》 178.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 o唐·刘长卿《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 179.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郡名,在今四川省东部。三峡: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两岸高山连绵, 水势湍急。猿鸣句:山中林间常有高 猿长啸,声音凄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令人泪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引渔歌 18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zhu:水中小洲。 o唐杜甫《登高》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星汉:银河。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 182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余滓:残余渣滓,指尘埃。杳yao然:辽远的样子。 o晋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8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意谓原野极为辽阔,放眼望去,远天低于树木:江水澄清,月映水中,似乎离人更近了 o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18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o唐杜甫《登高》 18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o唐杜甫《旅夜书怀》 186.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 渺渺:遥远。 宋·王诜《蝶恋花》
○唐·项斯《赠别》 172.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螟蛉 mínglíng:螟蛾的幼虫。蜾蠃 guǒluǒ:细腰蜂,常捕螟蛉以喂幼虫。古人误以为蜾蠃螟 蛉为子。负:用背载物。 ○《诗经·小雅·小宛》 173.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和梦过:带着睡意走过。 ○宋·陈与义《早行》 17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款款:徐缓的样子。 ○唐·杜甫《曲江二首》 17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176.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暮蝉:傍晚的蝉鸣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7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齐民歌《敕勒歌》 178.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 ○唐·刘长卿《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 179.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郡名,在今四川省东部。三峡: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两岸高山连绵, 水势湍急。猿鸣句:山中林间常有高 猿长啸,声音凄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令人泪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引渔歌 18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 zhǔ:水中小洲。 ○唐·杜甫《登高》 18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星汉:银河。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 182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余滓:残余渣滓,指尘埃。杳 yǎo 然:辽远的样子。 ○晋·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8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意谓原野极为辽阔,放眼望去,远天低于树木;江水澄清,月映水中,似乎离人更近了。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18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18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 186.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 渺渺:遥远。 ○宋·王诜《蝶恋花》
187.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目断:望断,极目远望 o宋·汪元量《湖州歌》 88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o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诗》 18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返景:返影,夕阳反照的余光。复照句写夕阳的余光透过树缝,撒落在碧绿的青苔上。 唐王维《鹿柴》 19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禅房:僧人住的房屋。 o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晩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四句写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所见的景象 o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19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o唐杜牧《山行》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o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194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绝顶:山顶 o唐贾岛《宿山寺》 19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缓。兴:起浪 o宋·苏轼《前赤壁赋》 19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o宋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197风泠泠,露泠泠,一叶扁舟深处横,垂杨鸥不惊 泠ling泠:清凉。扁pian舟:小船 o宋王质《长扁相思》 19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昏鸦:黄昏归林的乌鸦。古道:古老的大道 o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99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隋杨广《失题》 20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村边合:环绕在村外。郭外斜:横卧在郊外 o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01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夕阳。寒鸦:寒风中的飞鸦。 o宋·秦观《满庭芳》 20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87.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目断:望断,极目远望。 ○宋·汪元量《湖州歌》 188.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诗》 18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返景:返影,夕阳反照的余光。复照句写夕阳的余光透过树缝,撒落在碧绿的青苔上。 ○唐·王维《鹿柴》 19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禅房:僧人住的房屋。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9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四句写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所见的景象。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19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19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194.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绝顶:山顶。 ○唐·贾岛《宿山寺》 19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缓。兴:起浪。 ○宋·苏轼《前赤壁赋》 19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宋·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197.风泠泠,露泠泠,一叶扁舟深处横,垂杨鸥不惊 泠 líng 泠:清凉。扁 piān 舟:小船。 ○宋·王质《长扁相思》 19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昏鸦:黄昏归林的乌鸦。古道:古老的大道。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99.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隋·杨广《失题》 20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村边合:环绕在村外。郭外斜:横卧在郊外。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01.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夕阳。寒鸦:寒风中的飞鸦。 ○宋·秦观《满庭芳》 20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横:横卧。腔:调 o宋·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20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苏州城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o唐张继《枫桥夜泊》 20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芳菲:花草美盛的三春景色 这首诗写庐山顶上的大林寺内,气候景色要比平地晚两个月。 o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05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朝zhao:早晨。 三国魏曹植《杂诗六首》 206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红稀:花儿稀疏。阴阴:幽暗的样子。见xian:显现。 o宋晏殊《踏莎行》 20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琼楼玉宇:月中的宫殿。不胜:忍受不了。 o宋苏轼《水调歌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08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渡:津渡即渡口,渡口在朦胧的月色中不甚清楚。桃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与 世隔绝的理想境界。 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09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劳劳亭:古人送行处。 唐李白《劳劳亭》 210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o宋·欧阳修《蝶恋花》 21l.已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o唐李白《巴女词》:“~。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212.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两句描写在湖中泛舟,月光天色倒影水中,舟如行月边天上 o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21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o唐杜甫《春夜喜雨》 214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缆急:缆绳绷紧。 o唐柳中庸《夜渡江》 215.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棹zhao:船桨,代指船。 o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216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驾船:善于行船。乘马:善于骑马
横:横卧。腔:调。 ○宋·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20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苏州城。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20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芳菲:花草美盛的三春景色。 这首诗写庐山顶上的大林寺内,气候景色要比平地晚两个月。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05.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朝 zhāo:早晨。 ○三国魏·曹植《杂诗六首》 206.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红稀:花儿稀疏。阴阴:幽暗的样子。见 xiàn:显现。 ○宋·晏殊《踏莎行》 20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琼楼玉宇:月中的宫殿。不胜:忍受不了。 ○宋·苏轼《水调歌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08.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渡:津渡即渡口,渡口在朦胧的月色中不甚清楚。桃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与 世隔绝的理想境界。 ○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09.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劳劳亭:古人送行处。 ○唐·李白《劳劳亭》 210.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宋·欧阳修《蝶恋花》 211.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唐·李白《巴女词》:“~。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212.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两句描写在湖中泛舟,月光天色倒影水中,舟如行月边天上。 ○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21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唐·杜甫《春夜喜雨》 214.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缆急:缆绳绷紧。 ○唐·柳中庸《夜渡江》 215.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棹 zhào:船桨,代指船。 ○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216.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驾船:善于行船。乘马:善于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