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课程教案 学年学期 2014-2015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马雅静 课程名称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 授课班级 检验11(1-2)班 授课时间 2015年3月23日 授课地点 会3201 章节名称 第四章第一节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1掌握组织细胞形态特点 督* 2掌握成骨及破骨细胞鉴别特点 3掌握脂肪细胞等细胞细胞特点 4了解骨髓报告的书写格式 1、 组织细胞及组织噬碱细胞 25分钟 教学内容 2、成骨破骨细胞 20分钟 及时间分 3、脂肪细胞及内皮细胞 15分钟 配 4、成纤维细胞 15分钟 5、骨髓报告书写格式 15分钟 重点:成骨及破骨细胞鉴别特点 重点、难点 难点:成骨及破骨细胞鉴别特点对策:注意观察细胞核个数 以及对策 教学方法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和手段 2、多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2014-2015 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马雅静 课程名称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 授课班级 检验 11(1-2)班 授课时间 2015 年 3 月 23 日 授课地点 会 3 201 章节名称 第四章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课堂教学 目的 1.掌握组织细胞形态特点 2.掌握成骨及破骨细胞鉴别特点 3.掌握脂肪细胞等细胞细胞特点 4 了解骨髓报告的书写格式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 配 1、组织细胞及组织噬碱细胞 25分钟 2、 成骨破骨细胞 20分钟 3、脂肪细胞及内皮细胞 15分钟 4、成纤维细胞 15分钟 5、骨髓报告书写格式 15分钟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成骨及破骨细胞鉴别特点 难点:成骨及破骨细胞鉴别特点 对策:注意观察细胞核个数 教学方法 和手段 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2、多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思考 题 怎样区分成骨与破骨细胞 课后记 石河子大学课程教案 学年学期 2014-2015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马雅静 课程名称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 授课班级 检验11(1-2)班 授课时间 2015年3月24日 授课地点 博学A-210 章节名称 第四章第一节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课堂教学 1.熟悉骨髓象分析 目的 2.掌握铁染色 3.了解细胞化学染色原理 7、骨髓象分析 20分钟 教学内容 8、骨髓细胞数量改变分析 20分钟 及时间分 9、细胞化学染色基础原理 15分钟 配 4、铁染色原理及方法 15分钟 5、铁染色临床意义 20分钟 重点:铁染色临床意义 重点、难点 难点:骨髓象分析对策:实验课练习 以及对策
12 作业、思考 题 怎样区分成骨与破骨细胞 课后记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2014-2015 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马雅静 课程名称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 授课班级 检验 11(1-2)班 授课时间 2015 年 3 月 24 日 授课地点 博学 A-210 章节名称 第四章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课堂教学 目的 1.熟悉骨髓象分析 2.掌握铁染色 3.了解细胞化学染色原理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 配 7、骨髓象分析 20分钟 8、骨髓细胞数量改变分析 20分钟 9、细胞化学染色基础原理 15分钟 4、铁染色原理及方法 15分钟 5、铁染色临床意义 20分钟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铁染色临床意义 难点:骨髓象分析 对策:实验课练习
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教学方法 2、多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和手段 作业、思考 题 IDA病人铁染色结果? 课后记 石河子大学课程教案 学年学期 2014-2015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马雅静 课程名称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 授课班级 检验11(1-2)班 授课时间 2015年3月26日 授课地点 博学A-207 章节名称 第四章第二节细胞化学染色 课堂教学 目的 1掌握过氧化物酶染色 2.熟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原理及方法 15分钟 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临床意义 20分钟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 3、过氧化物酶染色原理及方法 15分钟 配 4、过氧化物酶染色临床意义 20分钟 5、图谱展示阴阳性结果 20分钟
13 教学方法 和手段 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2、多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思考 题 IDA 病人铁染色结果? 课后记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2014-2015 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马雅静 课程名称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 授课班级 检验 11(1-2)班 授课时间 2015 年 3 月 26 日 授课地点 博学 A-207 章节名称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胞化学染色 课堂教学 目的 1.掌握过氧化物酶染色。 2.熟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 配 3、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原理及方法 15分钟 4、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临床意义 20分钟 3、 过氧化物酶染色原理及方法 15分钟 4、过氧化物酶染色临床意义 20分钟 5、图谱展示阴阳性结果 20分钟
重点:过氧化物酶染色临床意义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难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原理及方法 对策:多看图谱多练习 教学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和手段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看图复述 作业、思考 CML与类白血病反应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的应用? 题 课后记 石河子大学课程教案 学年学期 2014-2015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马雅静 课程名称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 授课班级 检验11(1-2)班 授课时间 2015年3月30日 授课地点 会3201 章节名称 第四章第5节血细胞染色体及细胞因子检验 1.掌握染色体非显带技术的原理及染色体命名 课堂教学 2.熟悉染色体常规显带技术 目的 3.熟悉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评价 熟悉细胞因子检验 1、染色体非显带技术的原理及染色体命名 20分钟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 2、染色体常规显带技术 25分钟 配 3、细胞因子检验 20分钟 4、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评价 25分钟
14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过氧化物酶染色临床意义 难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原理及方法 对策:多看图谱 多练习 教学方法 和手段 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看图复述 作业、思考 题 CML 与类白血病反应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的应用? 课后记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2014-2015 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马雅静 课程名称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 授课班级 检验 11(1-2)班 授课时间 2015 年 3 月 30 日 授课地点 会 3 201 章节名称 第四章 第 5 节 血细胞染色体及细胞因子检验 课堂教学 目的 1. 掌握染色体非显带技术的原理及染色体命名 2. 熟悉染色体常规显带技术 3. 熟悉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评价 4. 熟悉细胞因子检验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 配 1、染色体非显带技术的原理及染色体命名 20分钟 2、染色体常规显带技术 25分钟 3、细胞因子检验 20分钟 4、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评价 25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评价 以及对策 难点:染色体与细胞因子检验技术 对策:图谱观察 教学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和手段 2、多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思考 题 染色体识别的指标? 课后记 石河子大学课程教案 学年学期 2014-2015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马雅静 课程名称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 授课班级 检验11(1-2)班 授课时间 2015年3月31日 授课地点 博学A-210 章节名称 第四章第二节细胞化学染色 课堂教学1.了解血液分子生物学检验。 目的 2.熟悉流式细胞仪
15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评价 难点:染色体与细胞因子检验技术 对策:图谱观察 教学方法 和手段 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2、多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思考 题 染色体识别的指标? 课后记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2014-2015 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马雅静 课程名称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 授课班级 检验 11(1-2)班 授课时间 2015 年 3 月 31 日 授课地点 博学 A-210 章节名称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胞化学染色 课堂教学 目的 1.了解血液分子生物学检验。 2.熟悉流式细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