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高产与优质
❖ 高产与优质
高产→粮食安全、农民收入、经 济发展、社会稳定 优质→改善生活、适应市场、农 民收入 高产与优质→高效
➢高产 粮食安全、农民收入、经 济发展、社会稳定 ➢优质 改善生活、适应市场、农 民收入 ➢高产与优质 高效
第二节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稻的起源与分类 普通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疣粒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疣粒野生稻 第二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稻的起源与分类
(一)栽培稻的起源 通栽培稻起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 老挝及中国西南部一带的“东南亚山地”。其主要根据 有 (1)沿喜马拉雅山麓到湄公河流域长达3200千米地带内, 连续分布着多年生野生稻和一年生野生稻; (2中川原(1977)对世界各地的品种进行脂酶同功酶带 研究,认为缅甸、老挝、中国云南、印度阿萨姆一带稻 种的基因型丰富,可能是“基因中心”,即“起源中 (3)根据考古学证据分析,印度的稻作历史已长达4500年 以上,中国的稻作历史已长达6700年以上,而稻的驯化 栽培时期可上逆更早。当时,海面较高,现在的平原尚 在海面之下,人类居住在山区,可以推断稻的原始栽培 地应在山区或靠近山区的地方。而缅甸北部和老挝、中 国云南省及印度阿萨姆毗邻地区正是东南亚山地
(一)栽培稻的起源 • 普通栽培稻起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 老挝及中国西南部一带的“东南亚山地” 。其主要根据 有: • ⑴沿喜马拉雅山麓到湄公河流域长达3200千米地带内, 连续分布着多年生野生稻和一年生野生稻; • ⑵中川原(1977)对世界各地的品种进行脂酶同功酶带 研究,认为缅甸、老挝、中国云南、印度阿萨姆一带稻 种的基因型丰富,可能是“基因中心” ,即“起源中 心” 。 • ⑶根据考古学证据分析,印度的稻作历史已长达4500年 以上,中国的稻作历史已长达6700年以上,而稻的驯化 栽培时期可上逆更早。当时,海面较高,现在的平原尚 在海面之下,人类居住在山区,可以推断稻的原始栽培 地应在山区或靠近山区的地方。而缅甸北部和老挝、中 国云南省及印度阿萨姆毗邻地区正是东南亚山地
(二)中国栽培稻的分类 我国稻的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辽阔,生态 环境复杂。生态类型和品种繁多。 丁颖等根据我国栽培稻的起源和演变、生态特 性和栽培发展过程,把栽培稻系统地分为:籼 粳亚种,早、中季稻和晚季稻群,水稻和陆稻 型,粘稻和糯稻变种,以及一般栽培品种共五 级。其系统演变关系如下:
(二)中国栽培稻的分类 • 我国稻的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辽阔,生态 环境复杂。生态类型和品种繁多。 • 丁颖等根据我国栽培稻的起源和演变、生态特 性和栽培发展过程,把栽培稻系统地分为:籼、 粳亚种,早、中季稻和晚季稻群,水稻和陆稻 型,粘稻和糯稻变种,以及一般栽培品种共五 级。其系统演变关系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