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 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 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 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 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 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 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 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 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 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 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 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 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 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 6
6 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 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 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 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 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 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 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 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 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 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 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 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 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 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
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 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 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 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 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 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 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 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 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 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 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 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 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 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7 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 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 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 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 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 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 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 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 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 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 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 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 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 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 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 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解探索和把握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 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 展前景。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 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 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 的路,历经干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 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 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 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 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 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
8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 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 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 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 展前景。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 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 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 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 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 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 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 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 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
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 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 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 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 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 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 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 向二十一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 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 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 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 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 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 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 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 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 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 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 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 向二十一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 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 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 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 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 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 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 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 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 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 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 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 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 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 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
10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 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 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 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 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 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 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 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 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 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 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