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观测实验 第6页 总42页 A … B 绿 :·e 色… D PCe “· 便 时。 E 1.0 ©房 等 3.@ g G @ @· H d @ 型 ” e 0°10°20°30 图sh2.3太阳黑子分型图 由于太阳是个球体,黑子群在日面边缘时形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东西长度会大大缩短。 因此对于刚从东面转出来的黑子群,等过两三天看到全貌后再确定类型比较妥当。 确定类型还要注意连续性,如果前后好几天都是E类,另有中间一天是C类,那么这一 天也应记E类。当然,黑子群的类型有小的反复也是可能的,如从C类变到D类再回到C 类等。 2.黑子和黑子群日面位置的测定 (1)日面坐标 日面经度L:从本初子午圈向西计量(0°-360°)。 日面纬度B从太阳赤道分别向南北两极量度士90°。 日轴方位角P太阳自转轴与地球自转轴夹角的投影,由P值可确定日面坐标的北点。 范围:±26.30。 (2)日面位置的测定 查天文年历中的太阳表,记录下观测日世界时为0的B(日面中心纬度),L(日面中心 经度),P(日轴方位角)。因B、P值一天内变化不大,不必做改正,而在一天内变化较 大,要用线性内插法进行改正,求出观测时刻的日面中心经度L值。 (3)根据P值,在黑子投影图上画出日期日轴,P>0时,日轴偏于北点之东。 (4)根据值选出合适的日面经纬网格图(见图sh8.4,日面经纬网格图从0°-±7°, 每隔±0.5°一张,共15张,光盘中只给出日面中心纬度B=±1.5°,±5°,±7°的日面 经纬网格图,其他纬度的日面经纬网格图请自查相关资料),将其按日面坐标套在描迹的黑 子观测记录纸上。在黑子网格图上,读出黑子和黑子群的日面纬度、日面经度(先读出中经 距,再加上日心经圈的经度)。测量日面经纬度时,对黑子群应选取其面积重心度量
天文观测实验 第 6 页 总 42 页 图 sh2.3 太阳黑子分型图 由于太阳是个球体,黑子群在日面边缘时形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东西长度会大大缩短。 因此对于刚从东面转出来的黑子群,等过两三天看到全貌后再确定类型比较妥当。 确定类型还要注意连续性,如果前后好几天都是 E 类,另有中间一天是 C 类,那么这一 天也应记 E 类。当然,黑子群的类型有小的反复也是可能的,如从 C 类变到 D 类再回到 C 类等。 2.黑子和黑子群日面位置的测定 ⑴ 日面坐标 日面经度 L:从本初子午圈向西计量(0°– 360°)。 日面纬度 B:从太阳赤道分别向南北两极量度±90°。 日轴方位角 P:太阳自转轴与地球自转轴夹角的投影,由 P 值可确定日面坐标的北点。 范围:±26.30。 ⑵ 日面位置的测定 查天文年历中的太阳表,记录下观测日世界时为 0 h的 B0(日面中心纬度),L0(日面中心 经度),P(日轴方位角)。因 B0、P 值一天内变化不大,不必做改正,而 L0 在一天内变化较 大,要用线性内插法进行改正,求出观测时刻的日面中心经度 L 值。 ⑶ 根据 P 值,在黑子投影图上画出日期日轴,P > 0 时,日轴偏于北点之东。 ⑷ 根据 B0值选出合适的日面经纬网格图(见图 sh8.4,日面经纬网格图从 0°-±7°, 每隔±0.5°一张,共 15 张,光盘中只给出日面中心纬度 B0 =±1.5°,±5°,±7°的日面 经纬网格图,其他纬度的日面经纬网格图请自查相关资料),将其按日面坐标套在描迹的黑 子观测记录纸上。在黑子网格图上,读出黑子和黑子群的日面纬度、日面经度(先读出中经 距,再加上日心经圈的经度)。测量日面经纬度时,对黑子群应选取其面积重心度量
天文观测实验 第7页 总42页 B,(日面中心韩度)=50 图sh2.4日面经纬网格图(B。=±5°.0) 3.黑子面积的测定 (1)用毫米直尺量出黑子或黑子群至日面中心的距离r(m)。 (2)用特制的毫米方格纸,数出黑子和黑子群的毫米方格数A(mm),计算出日面上 的黑子面积Sd=AX10/(TR R:为日面半径(m),Sd以太阳半球面积的百万分之一为单位。 (3)考虑日面的投影效应,应对Sd进行改正, 使其归化到球面面积SP=Sd sec[arc sin(/](太阳半球面的百万分之一)。 (4)对各黑子、黑子群分别归算,最后进行累计。 图sh2.5毫米方格示意图 4.求太阳黑子相对数R 可按公式朵(10g)计算太阳黑子相对数。 式中,g为观测到的黑子总群数,f为黑子的总个数,K为台站转换系数,一般可取作1。 注意:一个半影中有5个本影黑点,黑子个数应为5。只有一个本影点算一个黑子
天文观测实验 第 7 页 总 42 页 图 sh2.4 日面经纬网格图(B。=±5º.0) 3.黑子面积的测定 (1) 用毫米直尺量出黑子或黑子群至日面中心的距离 r(mm)。 (2) 用特制的毫米方格纸,数出黑子和黑子群的毫米方格数 A(mm 2),计算出日面上 的黑子面积 Sd = A³106 /(π R 2 ) R:为日面半径(mm),Sd 以太阳半球面积的百万分之一为单位。 (3) 考虑日面的投影效应,应对 Sd 进行改正, 使其归化到球面面积 SP = Sd sec[arc sin(r/R)](太阳半球面的百万分之一)。 (4) 对各黑子、黑子群分别归算,最后进行累计。 图 sh2.5 毫米方格示意图 4.求太阳黑子相对数 R 可按公式 R= K(10g+f) 计算太阳黑子相对数。 式中,g 为观测到的黑子总群数,f 为黑子的总个数,K 为台站转换系数,一般可取 K=1。 注意:一个半影中有 5 个本影黑点,黑子个数应为 5。只有一个本影点算一个黑子
天文观测实验 第8页 总42页 5.将计算结果填入表格 200年 月日 世界时: Bo: L: 坐 标 方格数 Sd Sp 编 纬 经 中经 全群 最大 全 最大 全 最大 r/R 度 度 距 黑子 群 黑子 群 黑子 r 分型 号 相对数:S: 一一 总: 面积S: 总: N: N: 2000/03/2216:18UT 图sh2.6太阳黑子待测图 签名: 日期:
天文观测实验 第 8 页 总 42 页 5. 将计算结果填入表格 200 年 月 日 世界时: P: B。: L: 编 号 坐 标 r / R 方格数 Sd Sp r 分型 纬 度 经 度 中 经 距 全群 最大 黑子 全 群 最大 黑子 全 群 最大 黑子 相对数:S: —— 总:—— 面积 S:—— 总:—— N: —— N:—— 图 sh2.6 太阳黑子待测图 签名: 日期:
天文观测实验 第9页 总42页 实验三日冕日珥观测 一、实验目的 拍摄日冕日珥,掌握天体照相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KP400折反射望远镜、Ha太阳滤镜、Nikon4500照相机 把照相机的机身通过一个带螺纹接口的目镜连接到望远镜上,拍摄日冕日珥。、、 三、实验步骤及要求 1.在教师指导下,熟悉望远镜和照相机的结构。 2.把Ha太阳滤镜装到望远镜寻星镜上。Ha太阳滤镜由镜筒前置滤镜组及后群滤镜组 所构成,使用时需同时搭配使用,分别安装于望远镜的前端与后端。 3.调节望远镜,使日面像进入视场,启动跟踪。 4.调节望远镜的焦距,使取景器中的日冕日珥像达到最清楚为止。 5.把太阳位置调至视场中央,选定曝光时间,进行拍照。 6.将数码照片从照相机存储卡内导出到计算机上。 图sh3.1 日珥照片 四、观测资料的分析处理 签名: 日期:
天文观测实验 第 9 页 总 42 页 实验三 日冕日珥观测 一、实验目的 拍摄日冕日珥,掌握天体照相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KP400 折反射望远镜、Hα 太阳滤镜、Nikon4500 照相机 把照相机的机身通过一个带螺纹接口的目镜连接到望远镜上,拍摄日冕日珥。、、 三、实验步骤及要求 1.在教师指导下,熟悉望远镜和照相机的结构。 2.把 Hα 太阳滤镜装到望远镜寻星镜上。Hα 太阳滤镜由镜筒前置滤镜组及后群滤镜组 所构成,使用时需同时搭配使用,分别安装于望远镜的前端与后端。 3.调节望远镜,使日面像进入视场,启动跟踪。 4.调节望远镜的焦距,使取景器中的日冕日珥像达到最清楚为止。 5.把太阳位置调至视场中央,选定曝光时间,进行拍照。 6.将数码照片从照相机存储卡内导出到计算机上。 图 sh3.1 日珥照片 四、观测资料的分析处理 签名: 日期:
天文观测实验 第10页 总42页 实验四邻近行星图象观测(土星、金星、木星、火星等) 一、实验目的 拍摄邻近行星图象,掌握天体照相的方法,熟悉邻近行星 二、实验仪器 KPW400折反射望远镜和Nikon4500照相机 把照相机的机身通过一个带螺纹接口的目镜连接到望远镜上,拍摄邻近行星。 三、实验指导 拍摄清晰的月面像 调焦利用照相机上的取景器反复调焦,直到图像清楚为止。 曝光时间曝光时间无严格标准,它取决于望远镜的光力、行星的地平高度等。可经过 反复多次试验后,确定曝光时间。 四、实验步骤及要求 1.在教师指导下,熟悉望远镜和照相机的结构。 2.将照相机连接在望远镜上,调节望远镜的平衡装置,使其达到平衡。 3,将望远镜对准要观测的行星,使望远镜自动跟踪。 4.认真调焦,使取景器中的图像达到最清楚为止。 5.把图像位置调至视场中央,选定曝光时间,进行拍照。 6.将数码照片从照相机存储卡内导出到计算机上。 在行星照片上,熟悉各行星的主要结构。 图sh4.1土星 签名: 日期:
天文观测实验 第 10 页 总 42 页 实验四 邻近行星图象观测(土星、金星、木星、火星等) 一、实验目的 拍摄邻近行星图象,掌握天体照相的方法,熟悉邻近行星 二、实验仪器 KPW400 折反射望远镜和 Nikon4500 照相机 把照相机的机身通过一个带螺纹接口的目镜连接到望远镜上,拍摄邻近行星。 三、实验指导 拍摄清晰的月面像 调焦 利用照相机上的取景器反复调焦,直到图像清楚为止。 曝光时间 曝光时间无严格标准,它取决于望远镜的光力、行星的地平高度等。可经过 反复多次试验后,确定曝光时间。 四、实验步骤及要求 1. 在教师指导下,熟悉望远镜和照相机的结构。 2. 将照相机连接在望远镜上,调节望远镜的平衡装置,使其达到平衡。 3. 将望远镜对准要观测的行星,使望远镜自动跟踪。 4. 认真调焦,使取景器中的图像达到最清楚为止。 5. 把图像位置调至视场中央,选定曝光时间,进行拍照。 6. 将数码照片从照相机存储卡内导出到计算机上。 在行星照片上,熟悉各行星的主要结构。 图 sh4.1 土星 签名: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