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1气象meteorology 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雪、霜、雾、雷电、光等各种物理状态和现象的统称。 2,3.22气候climate 某地区多年天气状况及变化特征的综合 2.322.1气候区划cim ic regionalization 根据气候的不同类型,按一定指标将全球或某一地区划分为若干气候特征相似的区域。 2.3.22.2气候带climatic zone 根据地面气候纬向分布的相似性,划分与纬圈大致平行的带状气候区。有极地气候、温带气候、 副热带气候、热带气侯和赤道气候。 23.23气候变化climtie change 泛指各种时间尺度的气候演变 2.3.22.4小气候microclimate 不同物理特性的下垫面、自然地理环境和天气、气候条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近地层局地气候。 也包括贴地层和土壤内植物根系分布层以及农田作物之间的微气候。 23.23热# rop 般指南、北纬25纬圈之间的广大低纬地区。这一带常出现热带风暴、东风波等热带天气系 统。 2.3.24副热带(亚热带)subtropic zone 一般指南、北纬25°~40°纬圈之间的地区,为热带和温带间的过渡带。副热带高压基本控制 着这一带的天气和气候。 2.3.25温带 extratropic zone 般指南、北纬40°一60°纬圈之间的地区,盛行西风气流。 2.326寒带frigid zone 泛指南北半球极图以内的地区。 2.3.27垂风m0ms00 大范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现象 2.328梅雨(霉雨) plum rains 初夏江南梅子黄熟时期,中国江淮流域到日本南部一带出现的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 23.29暴雨stom 降雨强度和量均相当大的雨。1h内雨量等于或大于16nm,或24h内雨量等于或大于s0mm的 23.30阵雨showeryrair 降水时间短促,开始及终止都很突然,且降水强度变化很大的雨。 2.3.31地形雨orographic rain 由于地形拾升作用而形成的雨,迎面坡雨量大,背面坡雨量小 2.3.32台风雨vphoon rait 件随台风而来的雨,降雨强度和量都很大 23.33热带气旋雨nfall in tropic 伴随热带气旋而来的雨。 2,3.34雷暴thunder storm 由对流旺盛的积雨云引起、伴有闪电雷鸣和强阵雨的局地风暴,有时还伴有冰苞和龙卷风。 2.3.35温室效应 t 大气对于地球的保暖作用的俗称。 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有较好的透过率,但对于红外长波辐 射侧有相当程度的吸收,使地面及大气下层增温。大气中具有温室效应的微量气体有C01、CH
N,0等30余种 2.336卫星云图satellite cloud picture 由星载扫描辐射仪观测到的地球云层覆盖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像。 2.337.1海平面气月 sea-level pressure 由本站气压计算得到的平均海平面上气压值。 2.3.38气温air temperature 大气的温度。表示大气冷暖程度的量 2.3.3g地温gr0ndt 2.3,40湿球温度wet-bulb temperature 在绝热等压过程中,让水分蒸发,使空气饱和时空气冷却所达到的温度。 2.3.41湿度humidity 大气中水汽含量或潮湿的程度,常用水汽压、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等物理量来表示。 2.3.41.1水汽压 湿空气中水汽的分压盈。 our pressure 2.3,41.2饱和水汽压saturation vapour pressure 在一定温度气压下,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压。 23.41.3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 单位体积湿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即空气中的水汽密度 23.41.4相对湿度 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 2.3.4l.5饱和差saturation deficit 空气在某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的差值。 湿空气中的水汽质量与湿空气总质量的比值 2.342风wind 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通常指水平运动,用风向、风速表示, 2.3.42.1风向wind direction 风的来向。一般地面观测用16个方位,高空观测用360°水平方位角表示。 23.42.2风速wind speed 单位时间内空气移动的距离。气象上对空气移动速度以瞬时风速和时段平均风速表示 2.3.42.3蒲福风级Beaufort wind scale 凤漏度(风力)的一种表示方法。国际通用英国人蒲福1805年拟定的蒲福风级,后几经修改: 常用来估计风速的大小。 2.3.43d 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热降温,一般在0℃以上达到饱和,而在地面或地物 表面凝结形成的水滴。 23.43.1露点dew point 在不改变气压和水汽含量的情况下,把纯水平面附近的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2.3.44等fog 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品微粒的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km以下的天气 现象
2.3.45霜f0st 近地面气中的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热而降温至0℃以下达到拘和,而在地面或地物表面 凝华形成的白色品体。 2.3.45.1占f st noin 在不改变气压和水汽含量的情况下,把纯冰平面附近的空气冷却到饱和成霜时的最高温度, 2.3.45.2初霜firstfrost 每年入秋至第二年春末第一次出现的霜 2.3.45.3终霜latest frost 每年入秋至第二年春末最后一次出现的霜 2.3.45.4霜冻 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而夜间草温降低到0℃以下,致使农林作物遭受冻害现象的统称 23.45.5无霜期fost-free period 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时期。 2.4流域及水系 2.4.l.l流域面积(集水面积)drainage area 流域分水线与河口断面之间所包围的平面面积。 2.4.l.z闭合流域enclosed basin 地表水分水线与地下水分水线重合的流域: 2.4.13不闭合流域 closedb 地表水分水线与地下水分水线不重合的流域 24.l4闭流区(内流区)blind drainage area 流域内地表水汇集不与海洋或外流河相通的区域。 2.4.15分水线(分水岭)divide 分开相邻流域或河流地表集水的边界线 24.2流域特征basin characteristics 流域的几何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总称。 2.42.1流域几何特征basin geometriccharacteristics 流域的形状、面积、长度、平均高程、平均宽度、平均坡度、不对称系数等的总称 (1)流域长度basin length 由河源边线至河口的最长直线距离 (2)流域平均高程basin elevation mean 流域内各相邻等高线间的面积乘以其相应平均高程乘积之和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3)流域平均宽度basin width mean 流域面积与流域长度的比值 (4)流域平均坡度basin mean 流域内最高最低等高线长度的一半及各等高线长度乘以等高线间的高差乘积之和与流域面积的 比值。 (5)流域不对称系数ee所cient of basin nonsymmetric 流域内干流左右两岸流域面积之差与两岸流域平均面积的比值分布的不均匀程度 (6)流域面积增长率 th ratio of drai 沿干流自 而下单位河长增长的部分流域面积与全流域面积的比值 2.4.2.2流域自然地理特征physio 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basin
流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岩士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植被等的总称 2.4.3水系(河系)hydrographic net 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形成被此连接的一个系统。 2.4.3.1人工河网artificial drainage network 由人工构筑的运河、渠道或经整治的旧河道,形成主支流纵横交错的网状系统 24.3.2河网密度drainage density 流域内干支流总河长与流域面积的比值,或单位面积内自然与人工河道的总长度。 2.4.4明渠open channel 由河床与岸壁或边壁所组成的纵向边界面,水体在其中流动并具有自由表面。 2.4.5河流rivr 在明渠中,受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或受径流调节补给,经常或间做地沿者狭长的凹地或岩洞 流动的水流。 2,4.5.1河源headwaters 河流最初形成地表水流的源头部分。 24.5.2冲ul 坡面水在沿坡面流动,将水集中起来的微小水道 2.45.3溪流brook 窄而浅的河流,往往是带有紊流状态的连续流。 2.4.5.4支流tributary 流入一一较大河流或湖泊的河流。 245.5干流 24.5.6分支fork 在河流同一地点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支流汇入 2,4.5.7串沟bifurcation channel 河流敲江心洲分成两股或多股汉道的河段。 245.8运河caal 人工开挖以航运为主沟通地区或水域间的河流 2.,4.5.9外流河exorheic river 直接或经干流流入海弹的河流。 2.4.5.10内陆endorheic rive 注入内陆盆地或因水量不足而中途消失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河流 为减轻河流的洪水负担而开辟的分洪河流。 2.4.5.12河道复流(河道再生)resurgence 河流上游段消失的地面水流,经过地下通道在它的下游段重现于地面的现象 24.5.13常年知。 不受人为能的情终年造流水有水的流 2.4.5l4间做河(时令河)intermittent stream 仅在降水产流或间歇泉涌水时才有流水的河流。 2.4.5.15悬河(地上河)elevated stream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 24.5.16夺流河(断头河 captured rive 由于另一河道的溯源发育作用,使一河流源头或上游的水流被引走的河流
2.4.517盈水河gaining stream 通过地下获得外流域补给水量的河流。 2,4.5.18亏水河1 osing stream 通过地下补给外流域水量的河流 2.45.19暴洪 2.4.5.20地下暗河(地下河)underground river 地下排水的通道。 24.6界河boundary river 以河流主流线划分国界及行政区划的河流 24.7国际河流 广义指流经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河流。狭义指同公海相通,流经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并经沿 岸国协议对各国商船开放的河流。 2.4.8废河道(古河道)dead river 历史上曾经是水流流经的河流遗址。 2.49岸bank 河、渠、湖、库和海正常水位以上邻接部分的滩、壁和高地。 2,4.9.1左岸left bank 面向下游时河流的左方边界。 2.4.9.2右岸right bank 面向下游时河流的右方边界 2.49.3凹岸concave bank 弯曲河段纵向水面水流形态呈凹形的岸 2.4.9.4凸岸convex bank 弯曲河段纵向水面水流形态呈凸形的岸。 2.4.9.5岸壁1 and wal1 河流两岸成陡状或坡状岸形的边壁 2.49.6水边线(岸线)water line 水体水面与陆地岩土接触的界线。 2.4.9.7堤防1evee 为防洪保护岸坡、防止波浪、水流的侵蚀及围海(湖)造田,沿河、渠、湖、海边缘人工修筑 的堤 2.4.l0河长river length 河流源头至河口或测站断面沿河槽中泓线或轴线量取的距离。 14.10.1河弯iver hend 河流改变水流方向,水道且有一定曲率的河段 24.10.2弯曲率 沿河流中线两点间的实际长度与其直线距离的比值。 24.11航道navigable channel 以水上运输为日的,在河、渠、湖、库和港湾等水域内供船、木竹筏航行的通道。 2.4.12河段reach 限定两横断面间的河流 24.2 上游pscam 靠近河源或与水流相反方向的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