笈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3、在处理完感染性实验材料和动物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须洗手。 4、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泼溅物、碰撞物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必须戴安全眼镜、 面罩(面具)或其他防护设备。 5、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如去餐厅、咖啡厅、办公室、图书馆、员工休息 室和卫生间)。 6、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7、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8、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 9、在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 生物危害 授权人员方可进入 生物安全水平: 责任人: 紧急联系电话: 白天电话: 家庭电话 必须得到上述责任人 的授权方可进入 郾1张船于实验室门上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操作规落 1、严禁用口吸移液管。 2、严禁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严禁舔标签。 3、所有的技术操作要按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来进行。 4、应限制使用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除了进行肠道外注射或抽取实验动物体液,皮下注 射针头和注射器不能用于替代移液管或用作其他用途 5、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向实验室主管报告。实验室 应保存这些事件或事故的书面报告。 6、必须制订关于如何处理溢出物的书面操作程序,并予以遵守执行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10 3、在处理完感染性实验材料和动物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须洗手。 4、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泼溅物、碰撞物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必须戴安全眼镜、 面罩(面具)或其他防护设备。 5、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如去餐厅、咖啡厅、办公室、图书馆、员工休息 室和卫生间)。 6、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7、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8、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 9、在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 图 1 张贴于实验室门上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操作规范 1、严禁用口吸移液管。 2、严禁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严禁舔标签。 3、所有的技术操作要按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来进行。 4、应限制使用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除了进行肠道外注射或抽取实验动物体液,皮下注 射针头和注射器不能用于替代移液管或用作其他用途。 5、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向实验室主管报告。实验室 应保存这些事件或事故的书面报告。 6、必须制订关于如何处理溢出物的书面操作程序,并予以遵守执行
第3章基融安验室一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7、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须淸除污染(采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根据 所处理的微生物因子的危险度评估结果,可能需要准备污水处理系统。 8、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必须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 实發室工作区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2、发生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材料溢出以及在每天工作结束之后,都必须清除工作台面的污染。 3、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在废弃或清洁再利用之前,必须清除污染。 4、在进行包装和运输时必须遵循国家和/或国际的相关规定。 5、如果窗户可以打开,则应安装防止节肢动物进入的纱窗 生物安全管理 1、实验室主任(对实验室直接负责的人员)负责制订和采用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以及安全或 操作手册。 2、实验室主管(向实验室主任汇报)应当保证提供常规的实验室安全培训。 3、要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殊危害告知实验室人员,同时要求他们阅读生物安全或操作手 册,并遵循标准的操作和规程。实验室主管应当确保所有实验室人员都了解这些要求。实验室内 应备有可供取阅的安全或操作手册。 4、应当制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的控制方案。 5、如有必要,应为所有实验室人员提供适宜的医学评估、监测和治疗,并应妥善保存相应 的医学记录 实验室的设计和设施 在设计实验室和安排某些类型的实验工作时,对于那些可能造成安全问题的情况要加以特别 关注,这些情况包括: 1、气溶胶的形成 2、处理大容量和/或高浓度微生物 3、仪器设备过度拥挤和过多 4、啮齿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侵扰 5、未经允许人员进入实验室 6、工作流程:一些特殊标本和试剂的使用。 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的设计实例分别见图2和图3。 11
第 3 章 基础实验室——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11 7、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须清除污染(采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根据 所处理的微生物因子的危险度评估结果,可能需要准备污水处理系统。 8、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必须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 实验室工作区 1、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2、发生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材料溢出以及在每天工作结束之后,都必须清除工作台面的污染。 3、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在废弃或清洁再利用之前,必须清除污染。 4、在进行包装和运输时必须遵循国家和∕或国际的相关规定。 5、如果窗户可以打开,则应安装防止节肢动物进入的纱窗。 生物安全管理 1、实验室主任(对实验室直接负责的人员)负责制订和采用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以及安全或 操作手册。 2、实验室主管(向实验室主任汇报)应当保证提供常规的实验室安全培训。 3、要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殊危害告知实验室人员,同时要求他们阅读生物安全或操作手 册,并遵循标准的操作和规程。实验室主管应当确保所有实验室人员都了解这些要求。实验室内 应备有可供取阅的安全或操作手册。 4、应当制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的控制方案。 5、如有必要,应为所有实验室人员提供适宜的医学评估、监测和治疗,并应妥善保存相应 的医学记录。 实验室的设计和设施 在设计实验室和安排某些类型的实验工作时,对于那些可能造成安全问题的情况要加以特别 关注,这些情况包括: 1、气溶胶的形成 2、处理大容量和∕或高浓度微生物 3、仪器设备过度拥挤和过多 4、啮齿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侵扰 5、未经允许人员进入实验室 6、工作流程:一些特殊标本和试剂的使用。 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的设计实例分别见图 2 和图 3
笈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图2典型的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图片由CUH2A, Princeton,M,USA提供) 投计特征 1、必须为实验室安全运行、清洁和维护提供足够的空间。 2、实验室墙壁、天花板和地板应当光滑、易清洁、防滲漏并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 板应当防滑 3、实验台面应是防水的,并可耐消毒剂、酸、碱、有机溶剂和中等热度的作用 4、应保证实验室内所有活动的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闪光。 5、实验室器具应当坚固耐用,在实验台、生物安全柜和其他设备之间及其下面要保证有足 够的空间以便进行清洁。 6、应当有足够的储存空间来摆放随时使用的物品,以免实验台和走廊内混乱。在实验室的 工作区外还应当提供另外的可长期使用的储存间。 7、应当为安全操作及储存溶剂、放射性物质、压缩气体和液化气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设施。 8、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外应当有存放外衣和私人物品的设施 9、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外应当有进食、饮水和休息的场所。 10、每个实验室都应有洗手池,并最好安装在出口处,尽可能用自来水 12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12 图 2 典型的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图片由 CUH2A,Princeton,NJ,USA 提供) 设计特征 1、必须为实验室安全运行、清洁和维护提供足够的空间。 2、实验室墙壁、天花板和地板应当光滑、易清洁、防渗漏并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 板应当防滑。 3、实验台面应是防水的,并可耐消毒剂、酸、碱、有机溶剂和中等热度的作用。 4、应保证实验室内所有活动的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闪光。 5、实验室器具应当坚固耐用,在实验台、生物安全柜和其他设备之间及其下面要保证有足 够的空间以便进行清洁。 6、应当有足够的储存空间来摆放随时使用的物品,以免实验台和走廊内混乱。在实验室的 工作区外还应当提供另外的可长期使用的储存间。 7、应当为安全操作及储存溶剂、放射性物质、压缩气体和液化气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设施。 8、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外应当有存放外衣和私人物品的设施。 9、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外应当有进食、饮水和休息的场所。 10、每个实验室都应有洗手池,并最好安装在出口处,尽可能用自来水
第3章基础安验室—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11、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达到适当的防火等级,最好能自动关闭。 12、二级生物安全水平时,应在靠近实验室的位置配备高压灭菌器或其他清除污染的工具。 13、安全系统应当包括消防、应急供电、应急淋浴以及洗眼设施 14、应当配备具有适当装备并易于进入的急救区或急救室(见附录1 15、在设计新的设施时,应当考虑设置机械通风系统,以使空气向内单向流动。如果没有机 械通风系统,那么实验室窗户应当能够打开,同时应安装防虫纱窗。 16、必须为实验室提供可靠和高质量的水。要保证实验室水源和饮用水源的供应管道之间没 有交叉连接。应当安装防止逆流装置来保护公共饮水系统。 17、要有可靠和充足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以保证人员安全离开实验室。备用发电机对于 保证重要设备的正常运转(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柜等)以及动物笼具的通风都是必要的。 18、要有可靠和充足的燃气供应。供气设施必须得到良好维护。 19、实验室和动物房偶尔会成为某些人恶意破坏的目标。必须考虑物理和防火安全措施。必 须使用坚固的门、纱窗以及门禁系统。适当时还应使用其他措施来加强安全保障(见第9章)。 实验室设备 处理生物安全危害时,使用安全设施并结合规范的操作将有助于降低危险。本节阐述了适用 于所有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相关设备的基本原则。有关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设备的要求将在相关 章节中阐述。 实验室主任应咨询生物安全官员和安全委员会(如果有),确保配备足量的设备,并能正确 使用。选择设备时应符合一些基本原则,即 1、在设计上应能阻止或限制操作人员与感染性物质间的接触 2、建筑材料应防水、耐腐蚀并符合结构要求 3、设备装配后应无毛刺、锐角以及易松动的部件 4、设备的设计、建造与安装应便于操作、易于维护、清洁、清除污染和进行质量检验。应 尽量避免使用玻璃及其他易碎的物品。 需要详细咨询设备的性能和结构规格,以确保设施具备必要的安全特性(参见第10和第1l 章)
第 3 章 基础实验室——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13 11、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达到适当的防火等级,最好能自动关闭。 12、二级生物安全水平时,应在靠近实验室的位置配备高压灭菌器或其他清除污染的工具。 13、安全系统应当包括消防、应急供电、应急淋浴以及洗眼设施。 14、应当配备具有适当装备并易于进入的急救区或急救室(见附录 1)。 15、在设计新的设施时,应当考虑设置机械通风系统,以使空气向内单向流动。如果没有机 械通风系统,那么实验室窗户应当能够打开,同时应安装防虫纱窗。 16、必须为实验室提供可靠和高质量的水。要保证实验室水源和饮用水源的供应管道之间没 有交叉连接。应当安装防止逆流装置来保护公共饮水系统。 17、要有可靠和充足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以保证人员安全离开实验室。备用发电机对于 保证重要设备的正常运转(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柜等)以及动物笼具的通风都是必要的。 18、要有可靠和充足的燃气供应。供气设施必须得到良好维护。 19、实验室和动物房偶尔会成为某些人恶意破坏的目标。必须考虑物理和防火安全措施。必 须使用坚固的门、纱窗以及门禁系统。适当时还应使用其他措施来加强安全保障(见第 9 章)。 实验室设备 处理生物安全危害时,使用安全设施并结合规范的操作将有助于降低危险。本节阐述了适用 于所有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相关设备的基本原则。有关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设备的要求将在相关 章节中阐述。 实验室主任应咨询生物安全官员和安全委员会(如果有),确保配备足量的设备,并能正确 使用。选择设备时应符合一些基本原则,即: 1、在设计上应能阻止或限制操作人员与感染性物质间的接触 2、建筑材料应防水、耐腐蚀并符合结构要求 3、设备装配后应无毛刺、锐角以及易松动的部件 4、设备的设计、建造与安装应便于操作、易于维护、清洁、清除污染和进行质量检验。应 尽量避免使用玻璃及其他易碎的物品。 需要详细咨询设备的性能和结构规格,以确保设施具备必要的安全特性(参见第 10 和第 11 章)
笈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图3典型的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图片由CUH2A, Princeton, NJ,USA提供)。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可能发生气溶胶的操作程序。 门保持关闭并贴上适当的危险标志。潜在被污染的废弃物同普通废弃 物开。 基本生物安全设备 1、移液辅助器——避免用口吸的方式移液。有不同设计的多种产品可供使用。 2、生物安全柜,在以下情况使用: 处理感染性物质;如果使用密封的安全离心杯,并在生物安全柜内装样、取样,则 这类材料可在开放实验室离心 空气传播感染的危险增大时 进行极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包括离心、研磨、混匀、剧烈摇动、超声破碎、 打开内部压力和周围环境压力不同的盛放有感染性物质的容器、动物鼻腔接种以及 从动物或卵胚采集感染性组织)。 3、一次性塑料接种环,也可在生物安全柜内使用电加热接种环,以减少生成气溶胶。 4、螺口盖试管及瓶子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14 图 3 典型的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图片由 CUH2A,Princeton, NJ,USA 提供)。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可能发生气溶胶的操作程序。 门保持关闭并贴上适当的危险标志。潜在被污染的废弃物同普通废弃 物隔开。 基本生物安全设备 1、移液辅助器——避免用口吸的方式移液。有不同设计的多种产品可供使用。 2、生物安全柜,在以下情况使用: —— 处理感染性物质;如果使用密封的安全离心杯,并在生物安全柜内装样、取样,则 这类材料可在开放实验室离心 —— 空气传播感染的危险增大时 —— 进行极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包括离心、研磨、混匀、剧烈摇动、超声破碎、 打开内部压力和周围环境压力不同的盛放有感染性物质的容器、动物鼻腔接种以及 从动物或卵胚采集感染性组织)。 3、一次性塑料接种环,也可在生物安全柜内使用电加热接种环,以减少生成气溶胶。 4、螺口盖试管及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