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第二章园艺植物病害病原 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其它植物病原物的特点和对植物的致病性,并掌握其 要求特点 重点重点:各亚门的特征和代表菌,植物细菌病害发生的特点 难点难点:在微生物学基础上,学习病原细菌比较难 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第二节植物病原真菌 五、真菌主要类群 (二)结合菌亚门 (三)子囊菌亚门讲解各亚门的特点和代表菌 (四)担子菌亚门 授图例 (五)半知菌亚门 六、真菌病害的特点 第三节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以下主要 、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授 形态 2.繁殖、遗传和变异 3.生理特性 植物原核生物的分类简单介绍几个类群要求自学 、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特点详细讲解 1.侵染途径与症状 2.侵染来源及传播途径 3病害流行的条件 第三节植物病原病毒 一、病毒的定义 1、概念 2、病毒的特点 二、病毒一般性状 1形态 2结构、成分 3理化特性 4复制和增殖
课 目 第二章 园艺植物病害病原 目 的 要 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其它植物病原物的特点和对植物的致病性,并掌握其 特点。 重 点 难 点 重点:各亚门的特征和代表菌,植物细菌病害发生的特点。 难点:在微生物学基础上,学习病原细菌比较难。 主要内容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 五、真菌主要类群 (二)结合菌亚门 (三)子囊菌亚门 讲解各亚门的特点和代表菌 (四)担子菌亚门 (五)半知菌亚门 六、真菌病害的特点 第三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一、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1.形态 2.繁殖、遗传和变异 3.生理特性 二、植物原核生物的分类 简单介绍几个类群 要求自学 三、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特点 详细讲解 1.侵染途径与症状 2.侵染来源及传播途径 3 病害流行的条件 第三节 植物病原病毒 一、病毒的定义 1、概念 2、病毒的特点 二、病毒一般性状 1 形态 2 结构、成分 3 理化特性 4 复制和增殖 教学方法 讲授 挂图 举例 以下主要 讲授
目 第二章园艺植物病害病原第三章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植物病毒的分类,掌握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线虫 要求的致病作用、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 点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 难点生理小种概念的认识 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第三节植物病原病毒 1.定义 、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了2.传播 授 移动 四、植物病毒的分类 第四节植物病原线虫 形态 一般介绍生活史 传播方式、寄生方式 线虫致病作用及症状 第五节寄生性种子植物 简单进行讲解 第六节非侵性病害的病原 简单介绍,以自学为主。 第三章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病原物寄生性和致病性 寄生性定义 死体营养 寄生物从寄主植物获得养分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对比 活体营养 2.致病性定义致病方式 3.生理小种概念 有性重组 无性重组 病原物的致病性变异变异途径突变 表现型适应 适应性 遗传性适应
课 目 第二章 园艺植物病害病原 第三章 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目 的 要 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植物病毒的分类,掌握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线虫 的致病作用、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 重 点 难 点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 生理小种概念的认识 主要内容 第三节 植物病原病毒 1.定义 三、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 2. 传播 3.移动 四、植物病毒的分类 第四节 植物病原线虫 形态 一般介绍 生活史 传播方式、寄生方式 线虫致病作用及症状 第五节 寄生性种子植物 简单进行讲解 第六节 非侵性病害的病原 简单介绍,以自学为主。 第三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 病原物寄生性和致病性 1.寄生性 定义 死体营养 寄生物从寄主植物获得养分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活体营养 2.致病性 定义 致病方式 3.生理小种概念 有性重组 无性重组 病原物的致病性变异 变异途径 突变 表现型适应 适应性 遗传性适应 教学方法 讲授 对比
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第二节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寄主的抗病性讲解一些相关的概念 1.免疫 抗病 解比 耐病3避病 感病 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术语描述植物的抗病性 1.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重点讲解 对比 1)垂直抗病性的特点2)水平抗病性的特点 寄主本身抗病性变化 变异 寄主抗病性变异 病原物的改变外来 小种的改变 环境条件的影响「温度的影响 水肥的影响
主要内容 第二节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一、寄主的抗病性 讲解一些相关的概念 1. 免疫 抗病 2 耐病 3 避病 感病 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术语描述植物的抗病性 1.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 重点讲解 1)垂直抗病性的特点 2)水平抗病性的特点 寄主本身抗病性变化 变异 二、寄主抗病性变异 病原物的改变 外来 小种的改变 环境条件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 水肥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解 对比 对比
课目 第三章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病害发生的过程,掌握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和病害的 要求扩展 重点重点:病害的侵染过程 难点难点 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第一节病害循环 定义 病害循环分为4各阶段 场所7种 举例 病原物的越冬/夏 方式3种 环境影响 主动人为 病害发生前阶段<越冬/夏后病原物的传播 气流 例 被动昆虫 病原物和寄主接触 雨水/ 流水 病害在寄主植物个体中的发展阶段(侵染过程或病程) 定义 各种病菌侵入的途径 侵入和抗侵入 →影响侵入的条件主要湿度和温度讲授 寄主的抗侵入形态、生理、生理反应 病原物扩展 扩展和抗扩展(潜育期) 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 对比 寄主的抗扩展 影响潜育期条件主要是温度 发病期 、病害在寄主植物群体中的发展阶段 初次侵染 单循环病害 对比 少循环病害 再次侵染 多循环病害 四、病害或病原物的延续阶段
课 目 第三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目 的 要 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病害发生的过程,掌握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和病害的 扩展。 重 点 难 点 重点:病害的侵染过程 难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病害循环 定义 病害循环分为 4 各阶段 场所 7 种 病原物的越冬/夏 方式 3 种 环境影响 主动 人为 一、病害发生前阶段 越冬/夏后病原物的传播 气流 被动 昆虫 病原物和寄主接触 雨水/ 流水 二、病害在寄主植物个体中的发展阶段(侵染过程或病程) 定义 各种病菌侵入的途径 侵入和抗侵入 影响侵入的条件 主要湿度和温度 寄主的抗侵入 形态、生理、生理反应 病原物扩展 扩展和抗扩展(潜育期) 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 寄主的抗扩展 影响潜育期条件 主要是温度 发病期 三、病害在寄主植物群体中的发展阶段 初次侵染 单循环病害 少循环病害 再次侵染 多循环病害 四、病害或病原物的延续阶段 教学方法 举例 举例 讲授 对比 对比
课目 第三章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病害流行的类型和变化 要求 重点重点: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 难点难点 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第二节植物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 介绍几种相关的概念 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 1.寄主植物决定病害是否流行的关键 讲授 1)种植感病品种 2)种植感病品种面积的大小和分布与病害的关系 举例 2.病原物是病害流行的又一必备条件 1)病原物的毒性 2)病原物的数量 3)病原物的传播 3.环境条件与病害流行有较大关系的环境条件是温度、湿度和雨水 4.栽培管理 三、病害流行类型和变化 积年流行病特点 1.病害流行的类型 比 单年流行病特点 季节变化 2.病害流行的变化 年份变化 四、病害的监测和预报
课 目 第三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目 的 要 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病害流行的类型和变化 重 点 难 点 重点: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 难点: 主要内容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 一、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 介绍几种相关的概念 二、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 1.寄主植物 决定病害是否流行的关键 1)种植感病品种 2)种植感病品种面积的大小和分布与病害的关系 2.病原物 是病害流行的又一必备条件 1)病原物的毒性 2)病原物的数量 3)病原物的传播 3.环境条件 与病害流行有较大关系的环境条件是温度、湿度和雨水 4.栽培管理 三、病害流行类型和变化 积年流行病 特点 1.病害流行的类型 单年流行病 特点 季节变化 2.病害流行的变化 年份变化 四、病害的监测和预报 教学方法 讲授 举例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