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各论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概况课程名称:作物育种学各论(Cropbreeding(generaldiscourse))课程代码:231080029课程类别:拓展教育学时/学分:34/2(其中理论34学时,实验0学时)需预修课程:作物育种学总论、遗传学等农学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课程简介与《作物育种学总论》相匹配,供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等本科专业的专业推荐选修课。本课程针对丝路核心区新疆及周边区域国家主要农作物棉花、小麦和玉米等国内外育种概况、育种目标性状及主要性状的遗传与基因定位、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育种的途径与方法、育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由间试验技术、种子生产技术、育种研究动向与展望等进行系统学习。本课程着重介绍各种作物新品种选育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并将各作物特有的现代育种科学技术进行讲解。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理论、知识目标:了解国内外育种概况、育种研究动向;理解育种目标性状及主要性状的遗传与基因定位、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掌握育种的途径与方法、育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田间试验技术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主要作物育种方法共性即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掌握区域内主要作物的基本育种方法及育种特点。3.达成目标:本课程对应农学专业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要求2、3和4,即,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必备的研究方法,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能够对本专业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1.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2.作物育种学的发展;3.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教学要求:了解作物品种的概念,生物进化的基本因素,遗传改良在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作用,作物育种学的性质、任务及其主要内容,常规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基本特点,作物育种的成就及其展望:理解选择对生物进化的重要作用,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关系和存在矛盾。本章重点、难点:重点:常规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基本特点;作物育种学的发展。难点: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第二章棉花育种(讲课10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1.国内外棉花育种概况(1学时):2.棉花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的遗传(2学时);
作物育种学各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作物育种学各论 (Crop breeding (general discourse)) 课程代码:231080029 课程类别:拓展教育 学时/学分:34/2(其中理论34学时,实验0学时) 需预修课程:作物育种学总论、遗传学等农学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 课程简介 与《作物育种学总论》相匹配,供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等本科专业的专业推荐选修课。本课程 针对丝路核心区新疆及周边区域国家主要农作物棉花、小麦和玉米等国内外育种概况、育种目标性状及主要性状的 遗传与基因定位、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育种的途径与方法、育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田间试验技术、种子生产 技术、育种研究动向与展望等进行系统学习。本课程着重介绍各种作物新品种选育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并将 各作物特有的现代育种科学技术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理论、知识目标:了解国内外育种概况、育种研究动向;理解育种目标性状及主要性状的遗传与基因定 位、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掌握育种的途径与方法、育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田间试验技术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主要作物育种方法共性即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掌握区域内主要作物的基本育种方法 及育种特点。 3.达成目标:本课程对应农学专业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要求2、3和4,即,掌握 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必备的研究方法,了解本专业 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能 够对本专业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2.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3.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教学要求: 了解作物品种的概念,生物进化的基本因素,遗传改良在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作用,作物育种学的性质、任务及其主 要内容,常规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基本特点,作物育种的成就及其展望;理解选择对生物进化的重要作用,人工 选择与自然选择的关系和存在矛盾。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常规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基本特点;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难点: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第二章棉花育种(讲课10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国内外棉花育种概况(1学时); 2.棉花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的遗传(2学时);
3.棉花种质资源(2学时):4.棉花育种的途径和方法(3学时);5.棉花育种研究的展望讨论(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棉花育种的意义:了解国内外棉花育种的现状;理解棉花育种的特点;掌握棉花育种的基本方法及技巧。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棉花育种学的概念;棉花育种计划的内容:我国棉花育种简史和成就及发展动态;棉花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的遗传。难点:棉花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的遗传。第三章小麦育种(讲课10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1.国内外小麦育种概况(1学时);2.小麦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的遗传(2学时):3.小麦种质资源(2学时):4.小麦育种的途径和方法(3学时);5.小麦育种研究的展望讨论(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小麦育种的特点:了解国内外小麦育种的现状:掌握小麦育种的基本方法及技巧本章重点、难点:重点: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与选育,小麦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小麦育种途径与方法。难点: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与选育,小麦育种途径与方法。第四章玉米育种(讲课10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1.杂交玉米简史(2学时);2.玉米育种方法(2学时):3.玉米单倍体育种(2学时):4.特用玉米育种(2学时);5.玉米商业化育种(1学时):6.玉米工程化育种(1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玉米育种的特点:掌握玉米育种的基本方法。本章重点、难点:重点:玉米新品种选育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完美结合。难点:领会玉米商业化育种与工程化育种的精髓。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的成绩将由课程论文考核成绩(占70%)和考勤成绩(占30%)两部分组成。五、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作物育种学各论》,盖钧镒主编,农业出版社,2006年,标准书号:ISBN:9787109097971。参考书目:1.《作物育种学各论》,盖钧镒主编,农业出版社,1997年,标准书号:ISBN:9787109043145。2.《作物育种学总论》第三版,张天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标准书号:ISBN:9787109158085。3.《植物遗传育种学》,蔡旭主编,科学出版社,1988年。(无标准号)
3.棉花种质资源(2学时); 4.棉花育种的途径和方法(3学时); 5.棉花育种研究的展望讨论(2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棉花育种的意义;了解国内外棉花育种的现状;理解棉花育种的特点;掌握棉花育种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棉花育种学的概念;棉花育种计划的内容;我国棉花育种简史和成就及发展动态;棉花育种目标及主 要性状的遗传。 难点:棉花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的遗传。 第三章小麦育种(讲课10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 1.国内外小麦育种概况(1学时); 2.小麦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的遗传(2学时); 3.小麦种质资源(2学时); 4.小麦育种的途径和方法(3学时); 5.小麦育种研究的展望讨论(2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小麦育种的特点;了解国内外小麦育种的现状;掌握小麦育种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与选育,小麦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小麦育种途径与方法。 难点: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与选育,小麦育种途径与方法。 第四章玉米育种(讲课10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 1.杂交玉米简史(2学时); 2.玉米育种方法(2学时); 3.玉米单倍体育种(2学时); 4.特用玉米育种(2学时); 5.玉米商业化育种(1学时); 6.玉米工程化育种(1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玉米育种的特点;掌握玉米育种的基本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玉米新品种选育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完美结合。 难点:领会玉米商业化育种与工程化育种的精髓。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成绩将由课程论文考核成绩(占70%)和考勤成绩(占30%)两部分组成。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作物育种学各论》,盖钧镒主编,农业出版社,2006年,标准书号:ISBN:9787109097971。 参考书目: 1.《作物育种学各论》,盖钧镒主编,农业出版社,1997年,标准书号:ISBN:9787109043145。 2.《作物育种学总论》第三版,张天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标准书号:ISBN:9787109158085。 3.《植物遗传育种学》,蔡旭主编,科学出版社,1988年。(无标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