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纲。列宁批评取消派利用第四届杜马选举来鼓吹立宪改革,宣扬 合法主义,实际上是做了自由派的尾巴。在《给社会党国际局的报 告〈第四届杜马的选举〉》和《选举结果》两篇文献中,列宁对选举结 果作了评述,指出布尔什维克对选举运动的分析是正确的,选举结 果表明了取消派政治上的破产,而布尔什维克却获得一大胜利。 在《工人阶级及其“议会”代表团》一组文章中,列宁总结了社 会民主党杜马党团在第二届和第三届杜马中的工作经验,确定了 它在第四届杜马中的任务。《关于工人代表的某些发言问题》、《关 于杜马中的工人代表和他们的宣言问题》和《关于预算问题的发言 提纲》,是列宁为社会民主党党团的布尔什维克代表在杜马中发言 而写的。列宁同布尔什维克代表保持着密切联系,直接领导着他们 在杜马党团中的活动,教导他们要善于利用杜马讲坛,把合法活动 同秘密活动结合起来,坚决维护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 收入本卷的一部分文章是评论国际政治问题,特别是论述帝 国战争危险和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反战斗争的。在《孤注一 掷》、《巴尔干人民和欧洲外交》、《论狐狸和鸡窝》、《可耻的决议》、 《战争的惨状》和《资产阶级和改良主义》等文中,列宁揭露了奥匈 帝国、意大利、俄国、德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政府的 扩张主义政策,痛斥帝国主义者的血腥冒险罪行,阐明战争给人民 带来的深重灾难,号召劳动者团结起来回击侵略者。列宁揭露和批 判了以“争取独立的神圣斗争”的冠冕堂皇口号作掩护实则为帝国 主义侵略战争辩解的沙文主义者。 《告俄国全体公民书》、《世界历史的新的一章》、《塞尔维亚和 保加利亚的胜利的社会意义》等文评述了巴尔干战争的实质,揭露 了沙皇和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的掠夺行径,阐明了布尔什 Ⅷ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二 卷
政纲。列宁批评取消派利用第四届杜马选举来鼓吹立宪改革,宣扬 合法主义,实际上是做了自由派的尾巴。在《给社会党国际局的报 告〈第四届杜马的选举〉》和《选举结果》两篇文献中,列宁对选举结 果作了评述,指出布尔什维克对选举运动的分析是正确的,选举结 果表明了取消派政治上的破产,而布尔什维克却获得一大胜利。 在《工人阶级及其“议会”代表团》一组文章中,列宁总结了社 会民主党杜马党团在第二届和第三届杜马中的工作经验,确定了 它在第四届杜马中的任务。《关于工人代表的某些发言问题》、《关 于杜马中的工人代表和他们的宣言问题》和《关于预算问题的发言 提纲》,是列宁为社会民主党党团的布尔什维克代表在杜马中发言 而写的。列宁同布尔什维克代表保持着密切联系,直接领导着他们 在杜马党团中的活动,教导他们要善于利用杜马讲坛,把合法活动 同秘密活动结合起来,坚决维护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 收入本卷的一部分文章是评论国际政治问题,特别是论述帝 国战争危险和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反战斗争的。在《孤注一 掷》、《巴尔干人民和欧洲外交》、《论狐狸和鸡窝》、《可耻的决议》、 《战争的惨状》和《资产阶级和改良主义》等文中,列宁揭露了奥匈 帝国、意大利、俄国、德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政府的 扩张主义政策,痛斥帝国主义者的血腥冒险罪行,阐明战争给人民 带来的深重灾难,号召劳动者团结起来回击侵略者。列宁揭露和批 判了以“争取独立的神圣斗争”的冠冕堂皇口号作掩护实则为帝国 主义侵略战争辩解的沙文主义者。 《告俄国全体公民书》、《世界历史的新的一章》、《塞尔维亚和 保加利亚的胜利的社会意义》等文评述了巴尔干战争的实质,揭露 了沙皇和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的掠夺行径,阐明了布尔什 Ⅷ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二 卷
维克党和俄国工人阶级支持巴尔干劳动群众为摆脱民族压迫和社 会压迫而斗争的立场。列宁指出,东欧存在着的专制制度、封建制 度和民族压迫,是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和无产阶级成长的顽强的中 世纪残余;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的胜利,意味着马其顿封建统 治的垮台;尽管在巴尔干建立的是君主国的联盟,而不是共和国的 联盟,整个东欧在摧毁中世纪残余方面,还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列宁阐明了民族解放同经济解放的关系。他认为只有彻底摆脱地 主和专制制度的压迫,民族解放才会必然到来。列宁号召俄国工人 和其他劳动群众起来用革命的方法推翻沙皇制度,他说,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俄国和整个东欧的自由发展。《意土战争的结局》一文抨 击意大利帝国主义在非洲对阿拉伯人的大杀戳,指出这是所谓“文 明”的国家发动的一场典型的殖民战争。 《美国工人的胜利》、《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和意义》、《美国在 选举以后》、《彭加勒当选的意义》和《白里安内阁》等文对西方资产 阶级民主作了评述。列宁揭穿了资产阶级民主的骗人实质,指出英 美的两党制是诱使劳动人民离开同资本主义的斗争,阻止独立的 工人政党产生的一种手段。 《在瑞士》、《英国关于自由派工人政策的争论》、《在美国》等一 批文章是为批判国际机会主义而写的。列宁揭示了英美工人运动 中的机会主义的根源。他指出,长久以来的政治自由以及同其他国 家相比特别有利于资本主义向深广方面发展的条件,使工人阶级 中出现了贵族,他们背叛了自己的阶级,跟在资产阶级后面亦步亦 趋。 本卷收入了一些阐述土地问题和经济问题的文章。《最后一个 气门》一文是上一卷《斯托雷平的土地纲领和民粹派的土地纲领的 前 言 Ⅸ
维克党和俄国工人阶级支持巴尔干劳动群众为摆脱民族压迫和社 会压迫而斗争的立场。列宁指出,东欧存在着的专制制度、封建制 度和民族压迫,是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和无产阶级成长的顽强的中 世纪残余;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的胜利,意味着马其顿封建统 治的垮台;尽管在巴尔干建立的是君主国的联盟,而不是共和国的 联盟,整个东欧在摧毁中世纪残余方面,还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列宁阐明了民族解放同经济解放的关系。他认为只有彻底摆脱地 主和专制制度的压迫,民族解放才会必然到来。列宁号召俄国工人 和其他劳动群众起来用革命的方法推翻沙皇制度,他说,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俄国和整个东欧的自由发展。《意土战争的结局》一文抨 击意大利帝国主义在非洲对阿拉伯人的大杀戳,指出这是所谓“文 明”的国家发动的一场典型的殖民战争。 《美国工人的胜利》、《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和意义》、《美国在 选举以后》、《彭加勒当选的意义》和《白里安内阁》等文对西方资产 阶级民主作了评述。列宁揭穿了资产阶级民主的骗人实质,指出英 美的两党制是诱使劳动人民离开同资本主义的斗争,阻止独立的 工人政党产生的一种手段。 《在瑞士》、《英国关于自由派工人政策的争论》、《在美国》等一 批文章是为批判国际机会主义而写的。列宁揭示了英美工人运动 中的机会主义的根源。他指出,长久以来的政治自由以及同其他国 家相比特别有利于资本主义向深广方面发展的条件,使工人阶级 中出现了贵族,他们背叛了自己的阶级,跟在资产阶级后面亦步亦 趋。 本卷收入了一些阐述土地问题和经济问题的文章。《最后一个 气门》一文是上一卷《斯托雷平的土地纲领和民粹派的土地纲领的 前 言 Ⅸ
比较》一文的续篇。列宁在文中阐明了斯托雷平对中世纪土地占有 制的破坏为什么不能消灭奴役制和工役制,指出斯托雷平的“改 革”只是延缓了频于死亡的农奴制的末日,使它以另一种形式生存 下来,使农村中旧的危机在新的环境下以新的形式加深起来。《俄 国的生产集中》一文分析了俄国大工厂在20世纪头10年中的发 展情况,说明大企业在整个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比企业本身的数量 增长得更快,俄国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集中,工人也愈集中到少数 大企业中去,千百万工人所创造的全部利润落入一小撮百万富翁 手中。《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一文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以 难于置值的速度增长着,与此同时工人群众却日益贫困化,“工人 的贫困化是绝对的”,而“工人的相对贫困化,即他们在社会收入中 所得份额的减少更为明显”(本卷第239、240页)。在《俄国工人的 工资和资本家的利润》、《莫斯科省工厂的工作日》、《莫斯科省的工 作日和工作年》等文中,列宁根据俄国工厂统计资料,说明资本家 如何加强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作日,如何竭力压榨工人的血 汗,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列宁指出,工人阶级为增加工资和改善 劳动条件而进行的斗争,阻碍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群众贫困化和 物质状况恶化趋势向前发展。1905年的革命斗争使俄国工人工资 的增长超过了平常几十年的增长幅度。 本卷中的《新生的中国》一文评述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形 势,分析了中国各个党派的性质。列宁在文中批评俄、日、英、法、德 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民主革命不怀好意,把中国视为一块可 以伺机瓜分的肥肉。列宁热情称颂中国人民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 斗争,他指出,4亿中国人争得了自由,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已 经从沉睡中觉醒,投入斗争,走向光明。 Ⅹ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二 卷
比较》一文的续篇。列宁在文中阐明了斯托雷平对中世纪土地占有 制的破坏为什么不能消灭奴役制和工役制,指出斯托雷平的“改 革”只是延缓了频于死亡的农奴制的末日,使它以另一种形式生存 下来,使农村中旧的危机在新的环境下以新的形式加深起来。《俄 国的生产集中》一文分析了俄国大工厂在20世纪头10年中的发 展情况,说明大企业在整个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比企业本身的数量 增长得更快,俄国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集中,工人也愈集中到少数 大企业中去,千百万工人所创造的全部利润落入一小撮百万富翁 手中。《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一文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以 难于置值的速度增长着,与此同时工人群众却日益贫困化,“工人 的贫困化是绝对的”,而“工人的相对贫困化,即他们在社会收入中 所得份额的减少更为明显”(本卷第239、240页)。在《俄国工人的 工资和资本家的利润》、《莫斯科省工厂的工作日》、《莫斯科省的工 作日和工作年》等文中,列宁根据俄国工厂统计资料,说明资本家 如何加强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作日,如何竭力压榨工人的血 汗,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列宁指出,工人阶级为增加工资和改善 劳动条件而进行的斗争,阻碍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群众贫困化和 物质状况恶化趋势向前发展。1905年的革命斗争使俄国工人工资 的增长超过了平常几十年的增长幅度。 本卷中的《新生的中国》一文评述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形 势,分析了中国各个党派的性质。列宁在文中批评俄、日、英、法、德 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民主革命不怀好意,把中国视为一块可 以伺机瓜分的肥肉。列宁热情称颂中国人民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 斗争,他指出,4亿中国人争得了自由,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已 经从沉睡中觉醒,投入斗争,走向光明。 Ⅹ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二 卷
《关于布尔什维主义》一文阐述了布尔什维主义的由来和它走 过的道路,指出了它同孟什维主义的主要分歧以及彼此斗争的几 个重要阶段。此文对于研究苏联共产党早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本卷文献比《列宁全集》第1版相应时期所收文献增加10篇, 其中编入正文的有:《罗莎·卢森堡和波兰“党”总执行委员会步马 尔托夫的后尘》,《对〈莱比锡人民报〉所载取消派文章的答复》,《告 俄国全体公民书》,《谈谈政治上的动摇性(给编辑部的信)》,《再论 第四届杜马中的农民代表》,有党的工作者参加的俄国社会民主工 党中央委员会克拉科夫会议的一项决议《关于〈真理报〉编辑部的 改组和工作》,《关于预算问题的发言提纲》。《附录》中的3篇文献 都是新收载的。 前 言 Ⅺ
《关于布尔什维主义》一文阐述了布尔什维主义的由来和它走 过的道路,指出了它同孟什维主义的主要分歧以及彼此斗争的几 个重要阶段。此文对于研究苏联共产党早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本卷文献比《列宁全集》第1版相应时期所收文献增加10篇, 其中编入正文的有:《罗莎·卢森堡和波兰“党”总执行委员会步马 尔托夫的后尘》,《对〈莱比锡人民报〉所载取消派文章的答复》,《告 俄国全体公民书》,《谈谈政治上的动摇性(给编辑部的信)》,《再论 第四届杜马中的农民代表》,有党的工作者参加的俄国社会民主工 党中央委员会克拉科夫会议的一项决议《关于〈真理报〉编辑部的 改组和工作》,《关于预算问题的发言提纲》。《附录》中的3篇文献 都是新收载的。 前 言 Ⅺ
陆海军中的起义 (1912年7月30日〔8月12日〕) 最近,就连我国的合法报刊也透露了军队中发生革命风潮的 一些消息。现在,我们来谈一谈三则主要的报道。 黑海舰队方面。6月27日,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军军事法庭对 “约翰·兹拉托乌斯特号”装甲舰的机电兵捷列宁案件进行了秘密 审判。捷列宁同卡尔皮申和西利亚科夫一起被控犯有书写和散发 号召武装起义的传单的罪行。捷列宁、卡尔皮申和西利亚科夫被判 处死刑,7月10日被枪决。 7月2日,该法庭又审理了涉及这艘装甲舰全体水兵的一起 案件。16名水兵被控犯有煽动劫持这艘装甲舰的罪行。10人被判 处死刑,5人被判处6年苦役。据7月4日官方电讯报道,似乎10 名被判处死刑的水兵曾请求赦免。 波罗的海舰队方面。喀琅施塔得港海军军事法庭定于7月16 日开庭审讯“德维纳号”教练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光荣号” 装甲舰的65名水兵的案件。十月党人1 的《莫斯科呼声报》27月3 日接到从圣彼得堡发来的电讯说,那里对这次轰动一时的审讯议 论纷纷。据说,这65名水兵被控是社会革命党人3,“参加一个策划 公开起义和谋杀上级军官的秘密社团”。同一条电讯说,事件的起 因是1912年1月22日“德维纳号”上一名水兵被捕。 1
陆海军中的起义 (1912年7月30日〔8月12日〕) 最近,就连我国的合法报刊也透露了军队中发生革命风潮的 一些消息。现在,我们来谈一谈三则主要的报道。 黑海舰队方面。6月27日,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军军事法庭对 “约翰·兹拉托乌斯特号”装甲舰的机电兵捷列宁案件进行了秘密 审判。捷列宁同卡尔皮申和西利亚科夫一起被控犯有书写和散发 号召武装起义的传单的罪行。捷列宁、卡尔皮申和西利亚科夫被判 处死刑,7月10日被枪决。 7月2日,该法庭又审理了涉及这艘装甲舰全体水兵的一起 案件。16名水兵被控犯有煽动劫持这艘装甲舰的罪行。10人被判 处死刑,5人被判处6年苦役。据7月4日官方电讯报道,似乎10 名被判处死刑的水兵曾请求赦免。 波罗的海舰队方面。喀琅施塔得港海军军事法庭定于7月16 日开庭审讯“德维纳号”教练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光荣号” 装甲舰的65名水兵的案件。十月党人1 的《莫斯科呼声报》27月3 日接到从圣彼得堡发来的电讯说,那里对这次轰动一时的审讯议 论纷纷。据说,这65名水兵被控是社会革命党人3,“参加一个策划 公开起义和谋杀上级军官的秘密社团”。同一条电讯说,事件的起 因是1912年1月22日“德维纳号”上一名水兵被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