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 宁 全 集 LIENING QUANJI 第 二 十 卷 1910年11月—1911年11月
列 宁 全 集 LIENING QUANJI 第 二 十 卷 1910年11月—1911年11月
目 录 前言 …………………………………………………………………… Ⅰ—Ⅸ 1910年 转变不是开始了吗?(11月16日〔29日〕) ………………………… 1—3 为穆罗姆采夫去世而举行的游行示威(短评) (11月16日〔29日〕)…………………………………………………… 4—9 两个世界(11月16日〔29日〕)……………………………………… 10—18 列·尼·托尔斯泰(11月16日〔29日〕) ………………………… 19—26 致全体社会民主党护党派的公开信 (11月22日〔12月5日〕以后)……………………………………… 27—38 列·尼·托尔斯泰和现代工人运动 (11月28日〔12月11日〕) ………………………………………… 39—41 给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俄国委员会的信 (不晚于12月15日〔28日〕) ……………………………………… 42—47 论党内状况(不晚于12月15日〔28日〕)…………………………… 48—62 欧洲工人运动中的分歧(12月16日〔29日〕)…………………… 63—70 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12月18日〔31日〕)………………… 71—72 游行示威开始了(12月18日〔31日〕) …………………………… 73—76 农村发生了什么事情?(12月18日〔31日〕) …………………… 77—78 1
目 录 前言 …………………………………………………………………… Ⅰ—Ⅸ 1910年 转变不是开始了吗?(11月16日〔29日〕) ………………………… 1—3 为穆罗姆采夫去世而举行的游行示威(短评) (11月16日〔29日〕)…………………………………………………… 4—9 两个世界(11月16日〔29日〕)……………………………………… 10—18 列·尼·托尔斯泰(11月16日〔29日〕) ………………………… 19—26 致全体社会民主党护党派的公开信 (11月22日〔12月5日〕以后)……………………………………… 27—38 列·尼·托尔斯泰和现代工人运动 (11月28日〔12月11日〕) ………………………………………… 39—41 给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俄国委员会的信 (不晚于12月15日〔28日〕) ……………………………………… 42—47 论党内状况(不晚于12月15日〔28日〕)…………………………… 48—62 欧洲工人运动中的分歧(12月16日〔29日〕)…………………… 63—70 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12月18日〔31日〕)………………… 71—72 游行示威开始了(12月18日〔31日〕) …………………………… 73—76 农村发生了什么事情?(12月18日〔31日〕) …………………… 77—78 1
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巴布什金(悼文) (12月18日〔31日〕)………………………………………………… 79—83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12月23日〔1911年1月5日〕)…………………………………… 84—89 “有保留”的英雄们(12月)…………………………………… 90—95 1911年 犹杜什卡·托洛茨基羞红了脸(1月2日〔15日〕以后) ……………96 俄国恐怖主义者飞黄腾达的一生(1月13日〔26日〕)…………97—99 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1月22日〔2月4日〕)……… 100—104 致中央委员会(1月22日〔2月4日〕以后)……………………… 105—107 马克思主义和《我们的曙光》杂志 (1月22日〔2月4日〕以后)……………………………………… 108—113 《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讲授提纲 (1月27日〔2月9 日〕以前) …………………………………………… 114 我们的取消派(关于波特列索夫先生和弗·巴扎罗夫) (1—2月) ………………………………………………………… 115—135 立宪民主党人谈“两个阵营”和“合理妥协” (2月5日〔18日〕)………………………………………………… 136—140 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 (2月8日〔21日〕)………………………………………………… 141—144 保尔·辛格尔 1911年1月18日(31日)逝世 (2月8日〔21日〕)…………………………………………………… 145—148 评论。缅施科夫、格罗莫博伊和伊兹哥耶夫 (2月26日〔3月11日〕) ………………………………………… 149—158 致中央委员会俄国委员会(2月) ……………………………… 159—162 2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卷
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巴布什金(悼文) (12月18日〔31日〕)………………………………………………… 79—83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12月23日〔1911年1月5日〕)…………………………………… 84—89 “有保留”的英雄们(12月)…………………………………… 90—95 1911年 犹杜什卡·托洛茨基羞红了脸(1月2日〔15日〕以后) ……………96 俄国恐怖主义者飞黄腾达的一生(1月13日〔26日〕)…………97—99 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1月22日〔2月4日〕)……… 100—104 致中央委员会(1月22日〔2月4日〕以后)……………………… 105—107 马克思主义和《我们的曙光》杂志 (1月22日〔2月4日〕以后)……………………………………… 108—113 《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讲授提纲 (1月27日〔2月9 日〕以前) …………………………………………… 114 我们的取消派(关于波特列索夫先生和弗·巴扎罗夫) (1—2月) ………………………………………………………… 115—135 立宪民主党人谈“两个阵营”和“合理妥协” (2月5日〔18日〕)………………………………………………… 136—140 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 (2月8日〔21日〕)………………………………………………… 141—144 保尔·辛格尔 1911年1月18日(31日)逝世 (2月8日〔21日〕)…………………………………………………… 145—148 评论。缅施科夫、格罗莫博伊和伊兹哥耶夫 (2月26日〔3月11日〕) ………………………………………… 149—158 致中央委员会俄国委员会(2月) ……………………………… 159—162 2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卷
关于纪念日(2月)………………………………………………… 163—171 “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 农民革命 (3月19 日〔4月1日〕)…………………………………………… 172—181 党的破坏者扮演着“传说的破坏者”角色 (3月19 日〔4月1日〕)…………………………………………… 182—186 关于政权的社会结构、关于前景和取消主义(3月) ……… 187—208 论战性的短评(3月)……………………………………………… 209—212 立宪民主党人和十月党人(4月2日〔15日〕)………………… 213—217 纪念公社(4月15日〔28日〕) …………………………………… 218—224 论危机的意义(4月16日〔29 日〕) ……………………………… 225—229 英国社会民主党代表大会(4月16日〔29 日〕) ……………… 230—235 合法派同反取消派的对话(4月29日〔5月12日〕) ………… 236—245 对弗·维·阿多拉茨基的文章《论新自由主义。 评帕·诺夫哥罗德采夫〈现代法律意识的危机〉 一书》的意见(不晚于4月)………………………………… 246—247 “遗憾”和“羞耻”(5月7日〔20日〕) …………………………… 248—253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议文献(5—6月)………… 254—275 1.给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中央委员会议的信 (5月19日和23日〔6月1日和5日〕之间) ………………… 254 2.三个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向九个中央委员的非正式会议的 报告提纲(5月19日和23日〔6月1日和5日〕之间) ………… 257 3.关于党内状况的报告(5月19日和23日〔6月1日和 5日〕之间)……………………………………………………… 264 4.在讨论确定会议性质问题时的发言 (5月28日〔6月10日〕)……………………………………… 269 5.关于确定会议性质的决议草案 (5月28日〔6月10日〕)……………………………………… 271 目 录 3
关于纪念日(2月)………………………………………………… 163—171 “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 农民革命 (3月19 日〔4月1日〕)…………………………………………… 172—181 党的破坏者扮演着“传说的破坏者”角色 (3月19 日〔4月1日〕)…………………………………………… 182—186 关于政权的社会结构、关于前景和取消主义(3月) ……… 187—208 论战性的短评(3月)……………………………………………… 209—212 立宪民主党人和十月党人(4月2日〔15日〕)………………… 213—217 纪念公社(4月15日〔28日〕) …………………………………… 218—224 论危机的意义(4月16日〔29 日〕) ……………………………… 225—229 英国社会民主党代表大会(4月16日〔29 日〕) ……………… 230—235 合法派同反取消派的对话(4月29日〔5月12日〕) ………… 236—245 对弗·维·阿多拉茨基的文章《论新自由主义。 评帕·诺夫哥罗德采夫〈现代法律意识的危机〉 一书》的意见(不晚于4月)………………………………… 246—247 “遗憾”和“羞耻”(5月7日〔20日〕) …………………………… 248—253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议文献(5—6月)………… 254—275 1.给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中央委员会议的信 (5月19日和23日〔6月1日和5日〕之间) ………………… 254 2.三个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向九个中央委员的非正式会议的 报告提纲(5月19日和23日〔6月1日和5日〕之间) ………… 257 3.关于党内状况的报告(5月19日和23日〔6月1日和 5日〕之间)……………………………………………………… 264 4.在讨论确定会议性质问题时的发言 (5月28日〔6月10日〕)……………………………………… 269 5.关于确定会议性质的决议草案 (5月28日〔6月10日〕)……………………………………… 271 目 录 3
6.在讨论关于召开中央全会问题时的发言 (5月30日〔6月12日〕) ……………………………………… 272 7.对关于召开党代表会议的决议的建议(6月1日〔14日〕)…… 274 8.声明(6月1日〔14日〕) ………………………………………… 275 谈谈杜马会议的结果“共同做的事” (5月28日〔6月10日〕) ………………………………………… 276—280 关于旧的但又万古常新的真理(6月11日〔24日〕)………… 281—285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巴黎第二小组关于党内状况的 决议(6月18日〔7月1日〕) …………………………………… 286—295 声明(7月17日〔30日〕) ……………………………………………… 296 《两个政党》小册子的序言(7月20日〔8月2日〕)………… 297—300 对《两个政党》小册子的补充(7月20日〔8月2日〕以后)……… 301 党内状况(7月)………………………………………………… 302—306 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中的改良主义 (9月1日〔14日〕)………………………………………………… 307—319 来自斯托雷平“工”党阵营的议论(献给我们的“调和派”和 “妥协派”)(9 月1日〔14日〕) …………………………………… 320—322 《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部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 全会召集委员会的声明加的附注(9月1日〔14日〕) …… 323—324 斯托雷平与革命 (10月18日〔31日〕)……………………………………………… 325—333 论调和分子或道德高尚的人的新派别 (10月18日〔31日〕) …………………………………………… 334—354 关于选举运动和选举纲领(10月18日〔31日〕)……………… 355—363 来自斯托雷平“工”党阵营的议论(10月18日〔31日〕) …… 364—368 总结(10月23日〔11月5日〕) …………………………………… 369—373 两个中派(11月5日〔18日〕) …………………………………… 374—376 4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卷
6.在讨论关于召开中央全会问题时的发言 (5月30日〔6月12日〕) ……………………………………… 272 7.对关于召开党代表会议的决议的建议(6月1日〔14日〕)…… 274 8.声明(6月1日〔14日〕) ………………………………………… 275 谈谈杜马会议的结果“共同做的事” (5月28日〔6月10日〕) ………………………………………… 276—280 关于旧的但又万古常新的真理(6月11日〔24日〕)………… 281—285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巴黎第二小组关于党内状况的 决议(6月18日〔7月1日〕) …………………………………… 286—295 声明(7月17日〔30日〕) ……………………………………………… 296 《两个政党》小册子的序言(7月20日〔8月2日〕)………… 297—300 对《两个政党》小册子的补充(7月20日〔8月2日〕以后)……… 301 党内状况(7月)………………………………………………… 302—306 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中的改良主义 (9月1日〔14日〕)………………………………………………… 307—319 来自斯托雷平“工”党阵营的议论(献给我们的“调和派”和 “妥协派”)(9 月1日〔14日〕) …………………………………… 320—322 《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部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 全会召集委员会的声明加的附注(9月1日〔14日〕) …… 323—324 斯托雷平与革命 (10月18日〔31日〕)……………………………………………… 325—333 论调和分子或道德高尚的人的新派别 (10月18日〔31日〕) …………………………………………… 334—354 关于选举运动和选举纲领(10月18日〔31日〕)……………… 355—363 来自斯托雷平“工”党阵营的议论(10月18日〔31日〕) …… 364—368 总结(10月23日〔11月5日〕) …………………………………… 369—373 两个中派(11月5日〔18日〕) …………………………………… 374—376 4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