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 宁 全 集 LIENING QUANJI 第 十 六 卷 1907年6月—1908年3月
列 宁 全 集 LIENING QUANJI 第 十 六 卷 1907年6月—1908年3月
目 录 前言…………………………………………………………… 1- 1907年 反对抵制(摘自社会民主党政论家的札记) (6月26日〔7月9日〕) …………………………………… 1—33 纪念葛伊甸伯爵(我国非党的“民主主义者”教导人民 什么?)(6月) …………………………………………… 34—42 关于社会民主工党对第三届杜马的态度问题的 报告提纲(在7月8日彼得堡市代表会议上宣读) …………… 43—44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会议 (“第二次全国代表 会议”)文献(7月) …………………………………… 45—48 1.关于参加第三届国家杜马选举问题的决议草案 (7月14日和23日 〔7月29日和8月5日〕之间)…………………… 45 2.关于全俄工会代表大会决议草案的初稿 (7月21日和23日 〔8月3日和5日〕之间) ………………………… 47 3.关于反对抵制的发言(7月21日和23日〔8月3日 和5日〕之间)报道 ……………………………………… 48 政论家札记(8月22日〔9月4日〕) ………………………… 49—61 斯图加特代表大会关于《军国主义和国际冲突》决议的 注释 (8月下半月) …………………………………… 62—63 1
目 录 前言…………………………………………………………… 1- 1907年 反对抵制(摘自社会民主党政论家的札记) (6月26日〔7月9日〕) …………………………………… 1—33 纪念葛伊甸伯爵(我国非党的“民主主义者”教导人民 什么?)(6月) …………………………………………… 34—42 关于社会民主工党对第三届杜马的态度问题的 报告提纲(在7月8日彼得堡市代表会议上宣读) …………… 43—44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会议 (“第二次全国代表 会议”)文献(7月) …………………………………… 45—48 1.关于参加第三届国家杜马选举问题的决议草案 (7月14日和23日 〔7月29日和8月5日〕之间)…………………… 45 2.关于全俄工会代表大会决议草案的初稿 (7月21日和23日 〔8月3日和5日〕之间) ………………………… 47 3.关于反对抵制的发言(7月21日和23日〔8月3日 和5日〕之间)报道 ……………………………………… 48 政论家札记(8月22日〔9月4日〕) ………………………… 49—61 斯图加特代表大会关于《军国主义和国际冲突》决议的 注释 (8月下半月) …………………………………… 62—63 1
斯图加特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8月和10月之间) ……… 64—75 克·蔡特金《斯图加特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一文的 注释(8月和10月之间) ………………………………… 76—78 斯图加特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9月和10月之间) ……… 79—85 《十二年来》文集序言(9月) ………………………… 86—105 反军国主义的宣传和社会主义工人青年团体 (10月8日〔21日〕) …………………………………… 106—109 革命和反革命(10月20日 〔11月2日〕) ………………… 110—118 “社会革命党人”是怎样编写历史的 (10月20日 〔11月2日〕) …………………………… 119—121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圣彼得堡组织代表会议文献 (10月27日 〔11月9日〕) ……………………………… 122—128 1.关于第三届国家杜马的报告 报道 ……………………………………… 122 2.关于第三届国家杜马的决议 ……………………………………………… 125 3.关于社会民主党参加资产阶级报刊问题的报告 报道…………… 127 第三届杜马(10月29日 〔11月11日〕) ………………… 129—138 关于普列汉诺夫的一篇文章(10月29日〔11月11日〕) ………… ……………………………………………………… 139—140 “可恶的狂饮节”在准备中(11月5日 〔18日〕) ……… 141—147 可是评判者是些什么人呢?(11月5日 〔18日〕) ……… 148—156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会议 (“第三次全国代表 会议”)文献(11月5日和12日〔18日和25日〕之间) …………… …………………………………………………… 157—168 1.关于第三届国家杜马中社会民主党党团的策略的报告 …………… 157 (1)报道 ………………………………………………… 157 (2)记录 ………………………………………………… 160 2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六 卷
斯图加特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8月和10月之间) ……… 64—75 克·蔡特金《斯图加特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一文的 注释(8月和10月之间) ………………………………… 76—78 斯图加特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9月和10月之间) ……… 79—85 《十二年来》文集序言(9月) ………………………… 86—105 反军国主义的宣传和社会主义工人青年团体 (10月8日〔21日〕) …………………………………… 106—109 革命和反革命(10月20日 〔11月2日〕) ………………… 110—118 “社会革命党人”是怎样编写历史的 (10月20日 〔11月2日〕) …………………………… 119—121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圣彼得堡组织代表会议文献 (10月27日 〔11月9日〕) ……………………………… 122—128 1.关于第三届国家杜马的报告 报道 ……………………………………… 122 2.关于第三届国家杜马的决议 ……………………………………………… 125 3.关于社会民主党参加资产阶级报刊问题的报告 报道…………… 127 第三届杜马(10月29日 〔11月11日〕) ………………… 129—138 关于普列汉诺夫的一篇文章(10月29日〔11月11日〕) ………… ……………………………………………………… 139—140 “可恶的狂饮节”在准备中(11月5日 〔18日〕) ……… 141—147 可是评判者是些什么人呢?(11月5日 〔18日〕) ……… 148—156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会议 (“第三次全国代表 会议”)文献(11月5日和12日〔18日和25日〕之间) …………… …………………………………………………… 157—168 1.关于第三届国家杜马中社会民主党党团的策略的报告 …………… 157 (1)报道 ………………………………………………… 157 (2)记录 ………………………………………………… 160 2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六 卷
2.关于第三届国家杜马中社会民主党党团的策略的 报告的总结发言 ………………………………………… 164 3.关于第三届国家杜马中社会民主党党团的策略的决议 …… 166 第三届国家杜马和社会民主党(11月上半月) ………… 169—175 沃伊诺夫 (阿·瓦·卢那察尔斯基)论党同工会的关系 一书的序言(11月和12月8日〔21日〕之间) ………… 176—184 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 的土地纲领(11—12月) …………………………… 185—397 第一章 俄国土地变革的经济基础和实质 ………………………… 186 1.欧俄土地占有情况…………………………………………… 186 2.斗争是为了什么?…………………………………………… 191 3.立宪民主党的著作家们掩盖斗争的实质…………………… 197 4.土地变革的经济实质及其思想外衣………………………… 200 5.资产阶级的农业演进的两种方式…………………………… 204 6.革命中土地纲领的两条路线………………………………… 208 7.俄国的土地面积。垦殖问题………………………………… 213 8.第一章经济结论的小结……………………………………… 219 第二章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土地纲领及其在第一次革命中 所受到的检验 ……………………………………………… 220 1.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过去的土地纲领究竟错在什么地方?…221 2.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现行土地纲领………………………… 223 3.实际生活对地方公有派的主要论据的检验………………… 226 4.农民的土地纲领……………………………………………… 232 5.中世纪土地占有制和资产阶级革命………………………… 237 6.为什么俄国小私有者不得不主张国有化?………………… 241 7.农民和民粹派论份地的国有化……………………………… 248 8.主张分配的M .沙宁等人的错误 ………………………… 252 目 录 3
2.关于第三届国家杜马中社会民主党党团的策略的 报告的总结发言 ………………………………………… 164 3.关于第三届国家杜马中社会民主党党团的策略的决议 …… 166 第三届国家杜马和社会民主党(11月上半月) ………… 169—175 沃伊诺夫 (阿·瓦·卢那察尔斯基)论党同工会的关系 一书的序言(11月和12月8日〔21日〕之间) ………… 176—184 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 的土地纲领(11—12月) …………………………… 185—397 第一章 俄国土地变革的经济基础和实质 ………………………… 186 1.欧俄土地占有情况…………………………………………… 186 2.斗争是为了什么?…………………………………………… 191 3.立宪民主党的著作家们掩盖斗争的实质…………………… 197 4.土地变革的经济实质及其思想外衣………………………… 200 5.资产阶级的农业演进的两种方式…………………………… 204 6.革命中土地纲领的两条路线………………………………… 208 7.俄国的土地面积。垦殖问题………………………………… 213 8.第一章经济结论的小结……………………………………… 219 第二章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土地纲领及其在第一次革命中 所受到的检验 ……………………………………………… 220 1.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过去的土地纲领究竟错在什么地方?…221 2.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现行土地纲领………………………… 223 3.实际生活对地方公有派的主要论据的检验………………… 226 4.农民的土地纲领……………………………………………… 232 5.中世纪土地占有制和资产阶级革命………………………… 237 6.为什么俄国小私有者不得不主张国有化?………………… 241 7.农民和民粹派论份地的国有化……………………………… 248 8.主张分配的M .沙宁等人的错误 ………………………… 252 目 录 3
第三章 国有化和地方公有化的理论基础 ………………………… 258 1.什么叫作土地国有化?……………………………………… 259 2.彼得·马斯洛夫修改卡尔·马克思的草稿………………… 264 3.要推翻民粹主义就必须推翻马克思的理论吗?…………… 271 4.否认绝对地租同地方公有化纲领有没有联系?…………… 275 5.从发展资本主义着眼对土地私有制的批判………………… 278 6.土地国有化和“货币”地租………………………………… 281 7.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国有化?………………………… 283 8.国有化是向土地分配的过渡吗?…………………………… 287 第四章 土地纲领问题方面的政治上和策略上的考虑 …………… 290 1.“防止复辟的保证” ………………………………………… 290 2.地方自治是“抵御反动势力的支柱” ……………………… 296 3.中央政权和巩固资产阶级国家……………………………… 301 4.政治变革的规模和土地变革的规模………………………… 308 5.农民革命不需要由农民夺取政权吗?……………………… 315 6.土地国有化是不是相当灵活的手段?……………………… 319 7.土地地方公有化和地方公有社会主义……………………… 322 8.地方公有化造成的混乱思想举例…………………………… 327 第五章 各阶级、各政党在第二届杜马讨论土地问题时的 表现 ………………………………………………………… 331 1.右派和十月党人……………………………………………… 332 2.立宪民主党人………………………………………………… 338 3.右派农民……………………………………………………… 345 4.无党派农民…………………………………………………… 348 5.民粹派知识分子……………………………………………… 353 6.劳动派 (民粹派)农民……………………………………… 360 7.社会革命党人………………………………………………… 366 4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六 卷
第三章 国有化和地方公有化的理论基础 ………………………… 258 1.什么叫作土地国有化?……………………………………… 259 2.彼得·马斯洛夫修改卡尔·马克思的草稿………………… 264 3.要推翻民粹主义就必须推翻马克思的理论吗?…………… 271 4.否认绝对地租同地方公有化纲领有没有联系?…………… 275 5.从发展资本主义着眼对土地私有制的批判………………… 278 6.土地国有化和“货币”地租………………………………… 281 7.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国有化?………………………… 283 8.国有化是向土地分配的过渡吗?…………………………… 287 第四章 土地纲领问题方面的政治上和策略上的考虑 …………… 290 1.“防止复辟的保证” ………………………………………… 290 2.地方自治是“抵御反动势力的支柱” ……………………… 296 3.中央政权和巩固资产阶级国家……………………………… 301 4.政治变革的规模和土地变革的规模………………………… 308 5.农民革命不需要由农民夺取政权吗?……………………… 315 6.土地国有化是不是相当灵活的手段?……………………… 319 7.土地地方公有化和地方公有社会主义……………………… 322 8.地方公有化造成的混乱思想举例…………………………… 327 第五章 各阶级、各政党在第二届杜马讨论土地问题时的 表现 ………………………………………………………… 331 1.右派和十月党人……………………………………………… 332 2.立宪民主党人………………………………………………… 338 3.右派农民……………………………………………………… 345 4.无党派农民…………………………………………………… 348 5.民粹派知识分子……………………………………………… 353 6.劳动派 (民粹派)农民……………………………………… 360 7.社会革命党人………………………………………………… 366 4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六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