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的历史特点。列宁还指出,更加明确地划清自由派和民主派之 间的界限,乃是这场新的运动的一大优点。 取消派对1912年的罢工和起义都持非议、指责的态度,认为 经常举行罢工是“危险地浪费力量”,“是罢工游戏”,士兵起义是 被迫所作的绝望抗议。列宁批驳了这种对待群众性革命运动的非 马克思主义态度。他指出,虽然起义尝试开始是不顺利、不适时、 不正确的,但马克思主义者相信,群众只能从不成功的起义经验 中学习举行成功的起义,我们应该做的是向群众解释:为了什么 和应当怎样准备成功的起义。个别的罢工也可能遭到失败或时机 不当,但是,人为地制造罢工办不到,而当几十万人已经被卷进 罢工浪潮时,想阻止罢工也是办不到的。党应当积极支持、加强 和发展那种自发兴起的罢工,为农民和军队的起义作好准备。列 宁指出,取消派对罢工和起义的立场表明他们是自由派的奴仆和 走卒,群众自己朝气蓬勃的、规模壮阔的运动正在清除一切迂腐 的东西而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新的革命高潮的历史意义所在。 为了总结1912年1月布拉格代表会议以来丰富的革命斗争 经验,根据新的形势进一步加强对革命运动的领导,列宁于1912 年12月26日至1913年1月1日在克拉科夫召开了有党的工作 者参加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会议。除中央委员外,参加 会议的还有彼得堡、莫斯科、乌拉尔和高加索等地的党组织的代 表。列宁在会上作了《革命高潮、罢工和党的任务》、《关于对取消主 义的态度和关于统一》两个报告,并为会议草拟了决议和通报。列 宁的报告没有保存下来,本卷只收载议的《通报》和决议。 克拉科夫会议的《通报》和关于《革命高潮、罢工和党的任务》 的决议对1912年罢工斗争的形势和特点作了科学的分析,指出 前 言 Ⅲ
潮的历史特点。列宁还指出,更加明确地划清自由派和民主派之 间的界限,乃是这场新的运动的一大优点。 取消派对1912年的罢工和起义都持非议、指责的态度,认为 经常举行罢工是“危险地浪费力量”,“是罢工游戏”,士兵起义是 被迫所作的绝望抗议。列宁批驳了这种对待群众性革命运动的非 马克思主义态度。他指出,虽然起义尝试开始是不顺利、不适时、 不正确的,但马克思主义者相信,群众只能从不成功的起义经验 中学习举行成功的起义,我们应该做的是向群众解释:为了什么 和应当怎样准备成功的起义。个别的罢工也可能遭到失败或时机 不当,但是,人为地制造罢工办不到,而当几十万人已经被卷进 罢工浪潮时,想阻止罢工也是办不到的。党应当积极支持、加强 和发展那种自发兴起的罢工,为农民和军队的起义作好准备。列 宁指出,取消派对罢工和起义的立场表明他们是自由派的奴仆和 走卒,群众自己朝气蓬勃的、规模壮阔的运动正在清除一切迂腐 的东西而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新的革命高潮的历史意义所在。 为了总结1912年1月布拉格代表会议以来丰富的革命斗争 经验,根据新的形势进一步加强对革命运动的领导,列宁于1912 年12月26日至1913年1月1日在克拉科夫召开了有党的工作 者参加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会议。除中央委员外,参加 会议的还有彼得堡、莫斯科、乌拉尔和高加索等地的党组织的代 表。列宁在会上作了《革命高潮、罢工和党的任务》、《关于对取消主 义的态度和关于统一》两个报告,并为会议草拟了决议和通报。列 宁的报告没有保存下来,本卷只收载议的《通报》和决议。 克拉科夫会议的《通报》和关于《革命高潮、罢工和党的任务》 的决议对1912年罢工斗争的形势和特点作了科学的分析,指出 前 言 Ⅲ
“全面支持群众的公开的革命斗争,组织这种斗争,扩大、加深和加 强这种斗争,—— 这就是当前的基本任务”(本卷第270页)。列宁 在决议中要求各党组织把举行游行示威作为迫切任务对待,既可 以使它同政治罢工相结合,也可以单独举行。列宁强调从实际出发 对罢工进行具体领导的重要性,要求党组织必须考虑到每次罢工、 每个部门、每个地区的不同经济条件,根据其特殊性寻找新的斗争 方法。 建设党的秘密组织是克拉科夫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通报》 指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要坚决利用一切合法机会,但绝不是高唱 无原则的合法主义,而是要把一切生气勃勃的力量逐渐聚集到秘 密党的周围。关于《秘密组织的建设》的决议明确表述了秘密党组 织的性质和意义:“当前组织建设的唯一正确形式是秘密的党,它 是有各种合法的和半合法的工人团体作外围的许多党支部的总 和。”(本卷第278页)在党的建设问题上也表现出列宁一贯反对脱 离实际生搬硬套和因循守旧的实事求是精神,他要求党的工作者 根据实际条件在既定原则下发挥创造性。他指出:“秘密建设的组 织形式适应当地的条件是绝对必要的。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掩护 秘密的支部,使工作形式尽可能灵活地适应当地生活条件,是秘密 组织具有生命力的保证。”(本卷第278页)列宁在决议中还就秘密 组织建设的任务和方法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 克拉科夫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同取消派的斗争和争取实 现党的统一。取消派在布拉格代表会议上被逐出党以后,其力量和 影响已大大削弱。但他们还在用“统一”的虚伪口号欺骗工人,继续 鼓吹公开的党,反对秘密活动,宣扬改良主义的纯合法的策略。 1912年8月托洛茨基同取消派结成了反布尔什维克的八月联盟, Ⅳ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二 卷
“全面支持群众的公开的革命斗争,组织这种斗争,扩大、加深和加 强这种斗争,—— 这就是当前的基本任务”(本卷第270页)。列宁 在决议中要求各党组织把举行游行示威作为迫切任务对待,既可 以使它同政治罢工相结合,也可以单独举行。列宁强调从实际出发 对罢工进行具体领导的重要性,要求党组织必须考虑到每次罢工、 每个部门、每个地区的不同经济条件,根据其特殊性寻找新的斗争 方法。 建设党的秘密组织是克拉科夫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通报》 指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要坚决利用一切合法机会,但绝不是高唱 无原则的合法主义,而是要把一切生气勃勃的力量逐渐聚集到秘 密党的周围。关于《秘密组织的建设》的决议明确表述了秘密党组 织的性质和意义:“当前组织建设的唯一正确形式是秘密的党,它 是有各种合法的和半合法的工人团体作外围的许多党支部的总 和。”(本卷第278页)在党的建设问题上也表现出列宁一贯反对脱 离实际生搬硬套和因循守旧的实事求是精神,他要求党的工作者 根据实际条件在既定原则下发挥创造性。他指出:“秘密建设的组 织形式适应当地的条件是绝对必要的。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掩护 秘密的支部,使工作形式尽可能灵活地适应当地生活条件,是秘密 组织具有生命力的保证。”(本卷第278页)列宁在决议中还就秘密 组织建设的任务和方法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 克拉科夫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同取消派的斗争和争取实 现党的统一。取消派在布拉格代表会议上被逐出党以后,其力量和 影响已大大削弱。但他们还在用“统一”的虚伪口号欺骗工人,继续 鼓吹公开的党,反对秘密活动,宣扬改良主义的纯合法的策略。 1912年8月托洛茨基同取消派结成了反布尔什维克的八月联盟, Ⅳ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二 卷
声称要通过同各派别的领袖进行“外交”谈判和达成协议的途径来 实现党的统一。列宁在克拉科夫会议之前写的《第四届杜马选举的 前夜》一文中就指出,取消派是一具死尸,任何吓人的国外集团、中 心、派别的同盟都不能使这具死尸复活。在克拉科夫会议的《通 报》和《关于对取消主义的态度和关于统一》的决议中,列宁揭露了 取消派破坏党的统一的分裂活动,指出继续同取消派斗争的必要 性,提出了自下而上实现党的统一的方针。列宁认为,俄国社会民 主工党的统一是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统一的问题不是 在合法报刊上空谈或以外交手腕进行派别谈判所能解决的,只能 自下而上地,即在承认秘密组织和革命策略的基础上从基层组织 做起,由工人自己来实现。本卷中在克拉科夫会议前后所写的一些 文章,如《秘密的党和合法的工作》、《改良主义病》、《论公开的党》、 《彼得堡工人的代表》等,也揭露和批判了取消派的机会主义观点 和破坏活动。 克拉科夫会议《关于“民族的”社会民主党组织》的决议,同本 卷所收的《致社会党国际局书记处》、《我们党的“迫切的难题”》和 《波兰社会民主党的分裂》等文一起,都表明列宁为波兰以及其他 民族的社会民主党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统一所进行的原则 性斗争。列宁号召俄国各民族的工人最坚决地反击反动派的黩武 的民族主义,反对劳动群众中民族主义情绪的任何表现;号召社会 民主党工人党员紧密团结起来,组成当地统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 党的组织。 1912年在彼得堡创刊的《真理报》在革命宣传和组织秘密工 作中都起了重要作用。列宁非常重视《真理报》的工作,认为它是 “团结和开展运动的必要的组织手段”(《列宁全集》第2版第46卷 前 言 Ⅴ
声称要通过同各派别的领袖进行“外交”谈判和达成协议的途径来 实现党的统一。列宁在克拉科夫会议之前写的《第四届杜马选举的 前夜》一文中就指出,取消派是一具死尸,任何吓人的国外集团、中 心、派别的同盟都不能使这具死尸复活。在克拉科夫会议的《通 报》和《关于对取消主义的态度和关于统一》的决议中,列宁揭露了 取消派破坏党的统一的分裂活动,指出继续同取消派斗争的必要 性,提出了自下而上实现党的统一的方针。列宁认为,俄国社会民 主工党的统一是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统一的问题不是 在合法报刊上空谈或以外交手腕进行派别谈判所能解决的,只能 自下而上地,即在承认秘密组织和革命策略的基础上从基层组织 做起,由工人自己来实现。本卷中在克拉科夫会议前后所写的一些 文章,如《秘密的党和合法的工作》、《改良主义病》、《论公开的党》、 《彼得堡工人的代表》等,也揭露和批判了取消派的机会主义观点 和破坏活动。 克拉科夫会议《关于“民族的”社会民主党组织》的决议,同本 卷所收的《致社会党国际局书记处》、《我们党的“迫切的难题”》和 《波兰社会民主党的分裂》等文一起,都表明列宁为波兰以及其他 民族的社会民主党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统一所进行的原则 性斗争。列宁号召俄国各民族的工人最坚决地反击反动派的黩武 的民族主义,反对劳动群众中民族主义情绪的任何表现;号召社会 民主党工人党员紧密团结起来,组成当地统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 党的组织。 1912年在彼得堡创刊的《真理报》在革命宣传和组织秘密工 作中都起了重要作用。列宁非常重视《真理报》的工作,认为它是 “团结和开展运动的必要的组织手段”(《列宁全集》第2版第46卷 前 言 Ⅴ
1913年2月9日《致维·米·斯维尔德洛夫》)。鉴于《真理报》编 辑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弱点和错误,克拉科夫会议通过了列宁起 草的决议,批评编辑部没有坚定不渝地贯彻党的精神,对揭露取消 主义没有足够的重视,决议中提出了改组编辑部并改进其工作的 措施。在此之前,列宁所写的《工人和〈真理报〉》一文也体现了列宁 对《真理报》工作的关注。 克拉科夫会议使党有了一个在群众斗争高涨条件下进行活动 的纲领。列宁认为“会议开得好极了。它的意义不亚于1912年的 一月会议”(《列宁文稿》第6卷第4页)。 本卷中一批文章是论述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运动以及社会民 主党杜马党团的活动的。列宁揭示了参加选举的各个政党的纲领 的实质,阐明了布尔什维克党在选举运动中的任务和策略。列宁认 为俄国选举运动的政治舞台上有三个政治营垒,即执政的黑帮反 动势力、自由派资产阶级和民主派。立宪民主党人和取消派不承认 民主派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而把斗争格局归结为拥护宪制和 反对宪制两个阵营。列宁在《谈谈“吃掉立宪民主党人”》一文中指 出,两个阵营的论点是俄国整个自由派的阶级本质所决定而必然 产生的。在经济上,自由派资产阶级政党为了保持俄国式的超额利 润,决不容许第三个阵营独立存在;在政治上,资产阶级害怕劳动 群众甚于害怕反动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一些政治特权,也不容许 第三个阵营存在。列宁反复阐述自由派与民主派的区别,在《一些 原则问题》、《立宪民主党和土地问题》、《米留可夫先生的“立场”》、 《两种乌托邦》等文中,揭开自由派冒充“民主派”的面纱。他指出, 俄国的自由派是指立宪民主党以及“进步派”和第三届杜马中的大 多数民族集团,他们代表着上层资产阶级,同大地主贵族有千丝万 Ⅵ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二 卷
1913年2月9日《致维·米·斯维尔德洛夫》)。鉴于《真理报》编 辑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弱点和错误,克拉科夫会议通过了列宁起 草的决议,批评编辑部没有坚定不渝地贯彻党的精神,对揭露取消 主义没有足够的重视,决议中提出了改组编辑部并改进其工作的 措施。在此之前,列宁所写的《工人和〈真理报〉》一文也体现了列宁 对《真理报》工作的关注。 克拉科夫会议使党有了一个在群众斗争高涨条件下进行活动 的纲领。列宁认为“会议开得好极了。它的意义不亚于1912年的 一月会议”(《列宁文稿》第6卷第4页)。 本卷中一批文章是论述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运动以及社会民 主党杜马党团的活动的。列宁揭示了参加选举的各个政党的纲领 的实质,阐明了布尔什维克党在选举运动中的任务和策略。列宁认 为俄国选举运动的政治舞台上有三个政治营垒,即执政的黑帮反 动势力、自由派资产阶级和民主派。立宪民主党人和取消派不承认 民主派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而把斗争格局归结为拥护宪制和 反对宪制两个阵营。列宁在《谈谈“吃掉立宪民主党人”》一文中指 出,两个阵营的论点是俄国整个自由派的阶级本质所决定而必然 产生的。在经济上,自由派资产阶级政党为了保持俄国式的超额利 润,决不容许第三个阵营独立存在;在政治上,资产阶级害怕劳动 群众甚于害怕反动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一些政治特权,也不容许 第三个阵营存在。列宁反复阐述自由派与民主派的区别,在《一些 原则问题》、《立宪民主党和土地问题》、《米留可夫先生的“立场”》、 《两种乌托邦》等文中,揭开自由派冒充“民主派”的面纱。他指出, 俄国的自由派是指立宪民主党以及“进步派”和第三届杜马中的大 多数民族集团,他们代表着上层资产阶级,同大地主贵族有千丝万 Ⅵ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二 卷
缕的经济联系,本能地倾向于同右派结成联盟。他们主张政治自由 和“立宪”是有条件的,目的是要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权,同大地 主贵族和平共处,瓜分特权。因此他们害怕群众运动,在斗争中极 其软弱无力。代表着居民大多数的民主派包括无产阶级民主派和 资产阶级民主派,前者指工人阶级,后者是形形色色的民粹派和劳 动派。民主派都主张彻底消灭一切中世纪特权,都相信群众运动的 力量和正义,但无产阶级民主派是坚定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是动摇 的。 列宁还在《两种乌托邦》、《新民主派》、《论民粹主义》和《民粹 派内部的情况怎样?农村中的情况又怎样?》等文中对动摇于自由 派和工人阶级之间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作了分析和评述。列宁批判 了民粹派和劳动派的乌托邦,批评他们以为可以用公平合理地重 分土地的办法来消除资本的权力和统治的幻想,同时指出,它不同 于自由派的乌托邦,民粹派的民主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乌托邦是错 误的,但是作为农民群众的特殊的、有历史局限性的民主主义斗争 的表现却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剔除民粹派乌托邦中的糟 粕,细心剥取它所包含的农民群众的真诚的、坚决的、战斗的民主 主义的健康而宝贵的内核”(本卷第133页)。 在《第四届杜马选举的前夜》、《立宪民主党人带着什么参加选 举?》、《改良派的纲领和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纲领》等文中,列宁阐 述了无产阶级对于杜马选举的鲜明态度。他认为,对社会民主党来 说,选举不是一种特殊的政治交易,不是捞取代表资格的交易,而 只是宣传无产阶级的基本要求和政治观点的特殊机会,是争取革 命原则和争取把群众团结在革命政治纲领周围的斗争。不是为了 “竞选”而制定纲领,而是要通过竞选来贯彻社会民主党的革命的 前 言 Ⅶ
缕的经济联系,本能地倾向于同右派结成联盟。他们主张政治自由 和“立宪”是有条件的,目的是要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权,同大地 主贵族和平共处,瓜分特权。因此他们害怕群众运动,在斗争中极 其软弱无力。代表着居民大多数的民主派包括无产阶级民主派和 资产阶级民主派,前者指工人阶级,后者是形形色色的民粹派和劳 动派。民主派都主张彻底消灭一切中世纪特权,都相信群众运动的 力量和正义,但无产阶级民主派是坚定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是动摇 的。 列宁还在《两种乌托邦》、《新民主派》、《论民粹主义》和《民粹 派内部的情况怎样?农村中的情况又怎样?》等文中对动摇于自由 派和工人阶级之间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作了分析和评述。列宁批判 了民粹派和劳动派的乌托邦,批评他们以为可以用公平合理地重 分土地的办法来消除资本的权力和统治的幻想,同时指出,它不同 于自由派的乌托邦,民粹派的民主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乌托邦是错 误的,但是作为农民群众的特殊的、有历史局限性的民主主义斗争 的表现却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剔除民粹派乌托邦中的糟 粕,细心剥取它所包含的农民群众的真诚的、坚决的、战斗的民主 主义的健康而宝贵的内核”(本卷第133页)。 在《第四届杜马选举的前夜》、《立宪民主党人带着什么参加选 举?》、《改良派的纲领和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纲领》等文中,列宁阐 述了无产阶级对于杜马选举的鲜明态度。他认为,对社会民主党来 说,选举不是一种特殊的政治交易,不是捞取代表资格的交易,而 只是宣传无产阶级的基本要求和政治观点的特殊机会,是争取革 命原则和争取把群众团结在革命政治纲领周围的斗争。不是为了 “竞选”而制定纲领,而是要通过竞选来贯彻社会民主党的革命的 前 言 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