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2014年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10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请用0.5毫米的黑色字 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请将姓名与考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孱弱(chn)赫然(he) 啜泣(duo) 狡黠(xi) B.禁锢(g) 骸骨(hai) 胚芽(pei) 荣膺(ying) C.媲美(pi) 缄默(jin) 执拗(do) 镂空(lu) D.涟漪(y1) 慰藉(j1) 阻遏(e) 愧怍(zu0)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枚小小的桃核,经过艺人们的精心雕琢,鸟兽、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世界,优美的景色真是巧夺天工 D.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3.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停杯投箸不能食, (李白《行路难》) (3)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这恰似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的美景。 (5)《<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4.综合性学习。(9分) 班级开展鲁迅经典作品阅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活动一:重温经典 初中三年,我们学习了八篇鲁迅的作品,分别是:《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 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孔乙己》
2014 年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 10 页,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请用 0.5 毫米的黑色字 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请将姓名与考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孱.弱(chán) 赫.然(hè) 啜.泣(duō) 狡黠.(xiá) B.禁锢.(gù) 骸.骨(hái) 胚.芽(pēi) 荣膺.(yīng) C.媲.美(pì) 缄.默(jiān) 执拗.(ào) 镂.空(lòu) D.涟漪.(yī) 慰藉.(jí) 阻遏.(è) 愧怍.(zu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一枚小小的桃核,经过艺人们的精心雕琢,鸟兽、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世界,优美的景色真是巧夺天工 ....。 D.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 3.古诗文名句默写。(7 分) ⑴ 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⑵ 停杯投箸不能食, 。 (李白《行路难》) ⑶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⑷ 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这恰似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的美景。 ⑸ 《<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4.综合性学习。(9 分) 班级开展鲁迅经典作品阅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活动一:重温经典 初中三年,我们学习了八篇鲁迅的作品,分别是:《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 戏》 《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 《雪》 《故乡》 《孔乙己》。 姓名 考号
观察下面四幅插图,选择其中一幅,联系课文描述画面内容。(50字左右)(3分) 图② 图③ 图④ 1)我选,这是课文《 》中的插图。(1分) (2)画面内容 (2分) 活动二:再读经典 在活动中,同学们读了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下面是从《五猖会》中节选的内容, 读后请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 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 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 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 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侯叫我来背书 (1)选文重点写“我”去看五猖会时的心情,根据全文内容写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分) 变化过程:C ③背书后,父亲允许“我”去看五猖会,“我”却并没有大家那样高兴。→>④“我”对 路上的一切及五猖会的热闹,似乎都觉得没什么大意思 (2)文章最后一句话是画龙点睛之笔,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活动三:传承经典 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挥泪宣誓:“先生,没有 死:青年,莫彷徨!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的心中。” 班级要出一期主题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 要求:结合上面列举的八篇作品中的其中一篇,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观察下面四幅插图,选择其中一幅,联系课文描述画面内容。(50 字左右)(3 分) ⑴ 我选 ,这是课文《 》中的插图。(1 分) ⑵ 画面内容: (2 分) 活动二:再读经典 在活动中,同学们读了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下面是从《五猖会》中节选的内容, 读后请回答后面的问题。(4 分)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 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 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 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 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⑴ 选文重点写“我”去看五猖会时的心情,根据全文内容写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 分) 变化过程:① ② ③ 背书后,父亲允许“我”去看五猖会,“我”却并没有大家那样高兴。 ④“我”对 路上的一切及五猖会的热闹,似乎都觉得没什么大意思。 ⑵ 文章最后一句话是画龙点睛之笔,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活动三:传承经典 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挥泪宣誓:“先生,没有 死;青年,莫彷徨!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的心中。” 班级要出一期主题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 要求:结合上面列举的八篇作品中的其中一篇,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
下的“种子”。(2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 处。(2分) 6.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奷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遺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 不,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 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ˉ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威决于亮。南中 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注释】⑩笃:(病)重。②股肱(gσng):股,大腿:肱,手臂。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③敉:告诫
下的“种子”。(2 分) 二、古诗文阅读(20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5~6 题。(4 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 处。(2 分) 6.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7~11 题。(16 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①,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 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 股肱②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③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④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⑤。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 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⑥,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⑦国。 【注释】①笃:(病)重。②股肱(ɡōnɡ):股,大腿;肱,手臂。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③敕:告诫
④开府:指建立独立的办事机构。⑤益州牧:总理益州的治安、民政、军事的最高长官。⑥新遭大丧:指 刘备刚刚去世。⑦与:结交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以彰其咎 属以后事 (4)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咸: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 所欲有甚于生者 B.亮以新遭大丧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C.故五月渡泸 公问其故 D.效忠贞之节 水陆草木之花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3)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10.乙文中“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这一情节与甲文中的哪句话相对应?请找出来写在下 面的横线上。(1分) 1].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至少说出三方面)(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9分) ①“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 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 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 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
④开府:指建立独立的办事机构。⑤益州牧:总理益州的治安、民政、军事的最高长官。⑥新遭大丧:指 刘备刚刚去世。⑦与:结交。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⑴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⑵ 以彰.其咎 彰: ⑶ 属.以后事 属: ⑷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咸: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 所欲有甚于.生者 B.亮以.新遭大丧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C.故.五月渡泸 公问其故. D.效忠贞之.节 水陆草木之.花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 ⑴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⑵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⑶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10.乙文中“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这一情节与甲文中的哪句话相对应?请找出来写在下 面的横线上。(1 分) 11.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至少说出三方面)(3 分)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9 分) 说“屏” ①“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 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 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 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
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②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 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 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 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 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③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 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 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灬、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 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④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 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 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 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緣 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 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⑤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 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 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12.第①段中写母亲背诵“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作用是什么?(2分) 13.找出第①段中表现屏风特点的语句写在横线上。(2分) 14.在②~④段中,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3分) 15.作者对“屏”怀有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4分) 大风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 片方圓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 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
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②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 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 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 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 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③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 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 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 、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 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④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 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 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 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 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 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 远近诸 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⑤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 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 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12.第①段中写母亲背诵“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作用是什么?(2 分) 13.找出第①段中表现屏风特点的语句写在横线上。(2 分) 14.在②~④段中,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 (3 分) 15.作者对“屏”怀有怎样的感情?(2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6~20 题。(14 分) 大 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 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 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