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依次是(只写序号) 13.这首诗的情节发展有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是交错发展的,请说说这样安排 情节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深化主题有什么作用。 答 14.用比兴开头是民歌中常见的手法,这首诗的开头就是以“孔雀东南飞,五里 徘徊”起兴的。请你说说兴的特点是什么?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叙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成诗的经过、 汉末建安年间、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乐府诗、起兴、鸳鸯双飞、现实 主义、刘兰芝、焦仲卿、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的罪恶、浪漫主义、人民群众对 忠贞爱情的歌颂和良好的愿望。 北朝、《木兰辞》、乐府双璧 2.A3.B4.F5.C6.C7.D8.A9.C 10.(1)(4)(7)(10) 11.(1)A(2)C(3)D(4)B 12.(3)(1)(2)(6)(4)(5)(7)(8)(11)(10)(9)(12)(14)(13)(16)(15)(18)(17) 13.人物性格是在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中充实起来的。如:最初我们只看到刘兰 芝不甘心受折磨而自请还家的一方面,接着又看到她和仲卿夫妻恩爱的一方面, 从而进一步认识刘兰芝不但料到再也不能团聚,而且勇敢地承担这种不幸。进而 又从她被遣前的镇定态度看到她在内心里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正因为爱情越深 痛苦才越重,也才能更突出她的不为威压所屈服的坚强性格。这样写自然会引起 人们对她的冋情,而深刻地痛恨迫害他们的封建家长制度和伦理道德 14.兴的特点是由于对外界事物的接触,引起与之相关的感情。在古诗里叙夫妇 离别之苦的诗,常以黄鹄起兴,“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这首诗也是如此, 只是把黄鹄换成孔雀而已。 备课资料: 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 “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滴 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草犹悲!) 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 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妺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 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 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 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 到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 唐婉再游沈园,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 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 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 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 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上邪》(苍天啊)一位女子痴迷而挚烈的爱情誓言。(两汉乐府)
顺序依次是 (只写序号) 13.这首诗的情节发展有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是交错发展的,请说说这样安排 情节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深化主题有什么作用。 答: 14.用比兴开头是民歌中常见的手法,这首诗的开头就是以“孔雀东南飞,五里 一徘徊”起兴的。请你说说兴的特点是什么?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叙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成诗的经过、 汉末建安年间、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乐府诗、起兴、鸳鸯双飞、现实 主义、刘兰芝、焦仲卿、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的罪恶、浪漫主义、人民群众对 忠贞爱情的歌颂和良好的愿望。 北朝、《木兰辞》、乐府双璧。 2.A 3.B 4.F 5.C 6.C 7.D 8.A 9.C 10.(1)(4)(7)(10) 11.(1)A(2)C(3)D(4)B 12.(3)(1)(2)(6)(4)(5)(7)(8)(11)(10)(9)(12)(14)(13)(16)(15)(18)(17) 13.人物性格是在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中充实起来的。如:最初我们只看到刘兰 芝不甘心受折磨而自请还家的一方面,接着又看到她和仲卿夫妻恩爱的一方面, 从而进一步认识刘兰芝不但料到再也不能团聚,而且勇敢地承担这种不幸。进而 又从她被遣前的镇定态度看到她在内心里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正因为爱情越深 痛苦才越重,也才能更突出她的不为威压所屈服的坚强性格。这样写自然会引起 人们对她的同情,而深刻地痛恨迫害他们的封建家长制度和伦理道德。 14.兴的特点是由于对外界事物的接触,引起与之相关的感情。在古诗里叙夫妇 离别之苦的诗,常以黄鹄起兴,“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这首诗也是如此, 只是把黄鹄换成孔雀而已。 备课资料: 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 “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滴 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草犹悲!) 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 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 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 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 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 到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 唐婉再游沈园,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 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 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 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 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上邪》 (苍天啊) 一位女子痴迷而挚烈的爱情誓言。(两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 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 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神品” 顽强的生命可以摆脱精神枷锁。只要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会实现。 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学案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文学常识,了解汉乐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分析归纳,掌握几个常用古今字、偏义复词,以及“相”、“迎” (“谢”“见”)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及文言句式 学习重点 1、掌握几个常用古今词、偏义复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掌握重要。 学习难点: 1、掌握几个常用古今词的意义和用法。 知识链接 、文体及作家作品 1、文体知识一一乐府诗 乐府:原指西汉武帝刘彻始设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及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以 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 乐府诗:中国古代官署(乐府)中配乐演唱的诗歌。 汉乐府: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的乐府诗歌,以五言为主,句式灵活, 语言流畅,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主 要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 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以民歌俗曲为主体的乐府诗,形式上有鲜明的特点 1)从结构体制看,有专用的诗题,常见的有“歌”“行”“吟”“曲”等 如《陇头歌》、《蒿里行》、《白头吟》、《西洲曲》,后人称为“乐府歌行体”。 (2)从语言句世看,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词多口语化, 通俗生动。南朝乐府且多用谐音双关的隐语,如“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莲”谐“怜”,显示民歌的特色。 (3)从音韵节奏看,押韵比较自由多样,五言多隔句韵,七言多连句韵,四言 的《观沧海》四句才押一韵。更不讲究平仄、对仗,纯粹是一种朴素、自然是节 奏美 (4)从表现方法看,除一般的比兴手法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 于用对话和细节来刻划人物,如《陌上桑》、《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 2、作家 徐陵(公元507一583)字孝穆。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少好学,八岁 即能文,博涉经史,纵横有口辩。梁时,官东宫学士,并两次出使北朝。入陈, 历仕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等,主持朝廷重要文书的草拟。其诗赋皆淫靡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 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 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神品”。 顽强的生命可以摆脱精神枷锁。只要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会实现。 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学案 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文学常识,了解汉乐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分析归纳,掌握几个常用古今字、偏义复词,以及“相”、“迎” (“谢”“见”)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及文言句式 学习重点: 1、掌握几个常用古今词、偏义复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掌握重要。 学习难点: 1、掌握几个常用古今词的意义和用法。 知识链接 一、文体及作家作品 1、文体知识——乐府诗 乐府:原指西汉武帝刘彻始设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及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以 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 乐府诗:中国古代官署(乐府)中配乐演唱的诗歌。 汉乐府: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的乐府诗歌,以五言为主,句式灵活, 语言流畅,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主 要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 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以民歌俗曲为主体的乐府诗,形式上有鲜明的特点: (1)从结构体制看,有专用的诗题,常见的有“歌”“行”“吟”“曲”等, 如《陇头歌》、《蒿里行》、《白头吟》、《西洲曲》,后人称为“乐府歌行体”。 (2)从语言句世看,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词多口语化, 通俗生动。南朝乐府且多用谐音双关的隐语,如“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莲”谐“怜”,显示民歌的特色。 (3)从音韵节奏看,押韵比较自由多样,五言多隔句韵,七言多连句韵,四言 的《观沧海》四句才押一韵。更不讲究平仄、对仗,纯粹是一种朴素、自然是节 奏美。 (4)从表现方法看,除一般的比兴手法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 于用对话和细节来刻划人物,如《陌上桑》、《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 2、作家 徐陵(公元 507 一 583)字孝穆。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少好学,八岁 即能文,博涉经史,纵横有口辩。梁时,官东宫学士,并两次出使北朝。入陈, 历仕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等,主持朝廷重要文书的草拟。其诗赋皆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