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试卷二 学校_班级 姓名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共23分) 把下列词语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注意将拼音和错别字换成相应的汉字。(2分 ya苗助长 浮想联篇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忐忑不安:形容心情很不安定 B.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C、不可名状:没法用言语形容。状,说出 D.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全部失去。荡然,空无所有的样子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她那一湾秋水闪耀着诗一般的深情,显然被这清幽的夜晩深深地吸引住了。 B.凡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C、用尺规作三角形,在许多书中是作为基本作图方法的。 D.新华书店派出的流动售书车和大批科技方面的书籍,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2分) A、汤普生夫人的举动止住了孩子们的笑声,全场鸦雀无声 B、母亲一走进花丛,那些花就手舞足蹈,像见到了亲人。 C、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一些老朋友 D、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5.依据下面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子。(2分) 种子在泥土中等待,因为它渴望光明;小溪在奔流中等待,因为它心系大海。 6.“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是《三国演义》中的 (人物) 说的,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3分) 7.默写:根据提示或要求填空。(10分)(任选10空作答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秋水》 (2)在《使至塞上》中,描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以其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 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3)在《泊秦淮》中,借眼前景,抒现实忧,写出了这首成为千古绝唱的名句是 (4)使用比喻,曲折丰富地表达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句子是 九语期末第1页
九语期末 第 1 页 2007——2008 学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试卷二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含 1——7 题,共 23 分) 1.把下列词语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注意将拼音和错别字换成相应的汉字。(2 分) yà苗助长 浮想联篇 2.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忐忑不安:形容心情很不安定。 B.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C、不可名状:没法用言语形容。状,说出。 D.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全部失去。荡然,空无所有的样子。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她那一湾秋水闪耀着诗一般的深情,显然被这清幽的夜晚深深地吸引住了。 B.凡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C、用尺规作三角形,在许多书中是作为基本作图方法的。 D.新华书店派出的流动售书车和大批科技方面的书籍,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2 分) A、汤普生夫人的举动止住了孩子们的笑声,全场鸦雀无声。 B、母亲一走进花丛,那些花就手舞足蹈,像见到了亲人。 C、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一些老朋友。 D、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5.依据下面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子。(2 分) 种子在泥土中等待,因为它渴望光明;小溪在奔流中等待,因为它心系大海。 6.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是《三国演义》中的 (人物) 说的,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3 分) 7. 默写:根据提示或要求填空。(10 分)(任选 10 空作答)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秋水》 (2)在《使至塞上》中,描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以其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 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3)在《泊秦淮》中,借眼前景,抒现实忧,写出了这首成为千古绝唱的名句是: “ , 。” ( 4) 使用比喻,曲折丰富地表达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句子是: “ ,
(5)在《水调歌头》中,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的赋予哲 理的词句是 (6)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生动地表现诗人以释往日积郁,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 前情感的巨大变化的句子是 (7)在《滁州溪涧》中,蕴涵诗人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的句子是 (8)在《约客》中,揭示内心世界的点题佳句是 (9)在《如梦令》中,既写岀花朵凋零的景象,又透露岀诗人惜花之情,还点岀了暮春 时节,被王土祯认为“人工天巧,可称绝唱。”的句子是: (10)在《菩萨蛮》中,言简意深,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的句子是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探究(含89题,共4分) 8.请根据下面情境,按要求答题。(2分) 班里的“小书法家”!小丽正在书写一幅参赛的书法作品。大功即将告成。毛手毛脚的 小映突然凑上来碰到了她的手,一幅艺术作品立刻惨不忍睹。小丽气恼地瞪了小映一眼。 小映赶忙道歉,见小丽还在气头上,又莞尔一笑,说:“微笑是人类最好看的表情。”(1) 小映这句话的意思是: (2)假如你是小丽,你将会对小映说: 9.以“为善、诚实、守信”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添减字词,不得改变原意。 (2分) 他能够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重新崛起,成为名冠荆楚的“快餐大王″,是凭着做 人与经商的美德,如为善、城实、守信等等 三、阅读理解(含10—27题,共4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共4分) 九语期末第2页
九语期末 第 2 页 (5)在《水调歌头》中,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的赋予哲 理的词句是“ , , 。” (6)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 生动地表现诗人以释往日积郁,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 前情感的巨大变化的句子是:“ , 。” (7)在《滁州溪涧》中, 蕴涵诗人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的句子是: “ , 。” (8)在《约客》中,揭示内心世界的点题佳句是:“ , 。 (9)在《如梦令》中,既写出花朵凋零的景象,又透露出诗人惜花之情,还点出了暮春 时节,被王士祯认为 “人工天巧,可称绝唱。”的句子是:“ 。” (10)在《菩萨蛮》中,言简意深,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的句子是: “ ,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探究(含 8——9 题,共 4 分) 8.请根据下面情境,按要求答题。(2 分) 班里的“小书法家”!小丽正在书写一幅参赛的书法作品。大功即将告成。毛手毛脚的 小映突然凑上来碰到了她的手,一幅艺术作品立刻惨不忍睹。小丽气恼地瞪了小映一眼。 小映赶忙道歉,见小丽还在气头上,又莞尔一笑,说:“微笑是人类最好看的表情。”(1) 小映这句话的意思是: 。 (2)假如你是小丽,你将会对小映说: 。 9. 以“为善、诚实、守信”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添减字词,不得改变原意。 (2 分) 他能够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重新崛起,成为名冠荆楚的“快餐大王”,是凭着做 人与经商的美德,如为善、城实、守信等等。 三、阅读理解(含 10——27 题,共 43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0——11 题。(共 4 分)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0.诗中“ 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2分) 1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 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2分) (二)(含12——16题,共12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弹 其地之岀,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 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 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囂乎东 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 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 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且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 毒邪?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则久已病矣 (2)死者相藉 (3)又安敢毒邪 (4)相邻之生日蹙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14.写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2分) 15.文中蒋氏把自己和乡邻的遭遇作对比,按要求用原文填空。(5分) (1)回顾过去六十年的遭遇,其结果:乡邻是 ,而蒋氏 却 (2)叙述现在,眼下情况是“悍吏之来吾乡”闹得乡邻」 ,而蒋氏 却 九语期末第3页
九语期末 第 3 页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0.诗中 “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2 分) 1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 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2 分) (二)(含 12——16 题,共 12 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 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 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 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 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 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 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 毒邪?”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 分) (1)则久已病.矣 (2)死者相藉. (3)又安敢毒.邪 (4)相邻之生日蹙. 13.翻译下列句子。(2 分)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14.写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2 分) 15.文中蒋氏把自己和乡邻的遭遇作对比,按要求用原文填空。(5 分) ( 1 ) 回 顾 过 去 六 十 年 的 遭 遇 , 其 结 果 : 乡 邻 是 ,而蒋氏 却 。 (2)叙述现在,眼下情况是“悍吏之来吾乡”闹得乡邻 ,而蒋氏 却
(3)从一年的情况看,蒋氏是 _,而乡邻是“旦旦有是” 16.对“又安敢毒邪?”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蒋氏不敢怨恨捕蛇这件事,因为这是太医以皇帝的命令发的。 B.此句与上段作者的问话“若毒之乎”相呼应,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 伤”的色调,蕴含更加深刻 C.蒋氏在控诉捕蛇给他一家三代带来的不幸 D、蒋氏不敢怨恨“复若赋”这件事,因为他知道“复赋比捕蛇的毒害更深” (三)家园如梦(含17—21题,共12分) ①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牛皮纸蒙住的三扇窗。 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②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 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③"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课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 谣的母亲却已独卧寒山。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 ④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 得我遍体伤痕。 ⑤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 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 ⑥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 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 我想母亲还会在另外的世界里为我釆摘三月莓。只是母亲已移居黄泉,即使我将膝盖埋进 坟土,也无法缩短母子间的距离。 ⑦等到三月莓红透的时候,我该回趟老家,去荒坡上采摘一包三月莓,捧撒在母亲坟 头 ⑧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擦亮一串串累累的爱。 九语期末第4页
九语期末 第 4 页 (3)从一年的情况看,蒋氏是 ,而乡邻是“旦旦有是”。 16.对“又安敢毒邪?”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 分) A、蒋氏不敢怨恨捕蛇这件事,因为这是太医以皇帝的命令发的。 B.此句与上段作者的问话“若毒之乎”相呼应,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 伤”的色调,蕴含更加深刻。 C.蒋氏在控诉捕蛇给他一家三代带来的不幸。 D、蒋氏不敢怨恨“复若赋”这件事,因为他知道“复赋比捕蛇的毒害更深”。 (三)家园如梦(含 17——21 题,共 12 分) ①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牛皮纸蒙住的三扇窗。 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②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 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③“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课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 谣的母亲却已独卧寒山。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 ④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 得我遍体伤痕。 ⑤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 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 ⑥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 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 我想母亲还会在另外的世界里为我采摘三月莓。只是母亲已移居黄泉,即使我将膝盖埋进 坟土,也无法缩短母子间的距离。 ⑦等到三月莓红透的时候,我该回趟老家,去荒坡上采摘一包三月莓,捧撒在母亲坟 头。 ⑧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擦亮一串串累累的爱
⑨屋右的古枫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又一 回地爬上树去为我取鸟蛋,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 ⑩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丫间,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 的我样,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 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般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 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 ⑩屋外蜿蜒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 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伤害。 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处还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 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嬴家。做个嬴家吧,嬴家有能力随遏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 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 s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里的某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永隔幽冥的母亲,愿您有您的 天堂!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您有您的寄托 α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把自己攀缘成一株不老的牵生牛,紫色的喇叭 始终朝着敞开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壁。 家园如一件厚厚的祆,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 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 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未端总 系看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选自《学习报》2003年12月29日) 17.这篇文章的线索是 。作者所说的“家园” 既指 也指 。(3分) 18.作者选取了哪些事件表达“我’对家园的怀念之情?请简要概括。(至少概括出三件, 每件事不超过12字,共3分) 九语期末第5页
九语期末 第 5 页 ⑨屋右的古枫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又一 回地爬上树去为我取鸟蛋,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 ⑩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丫间,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 的我一样,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 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 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 ○11屋外蜿蜒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 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伤害。 ○12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处还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 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遏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 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 ○13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里的某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永隔幽冥的母亲,愿您有您的 天堂!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您有您的寄托! ○14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把自己攀缘成一株不老的牵生牛,紫色的喇叭 始终朝着敞开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壁。 ○15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 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 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 系看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选自《学习报》2003 年 12 月 29 日) 17.这篇文章的线索是 。作者所说的“家园” 既指 ,也指 。(3 分) 18.作者选取了哪些事件表达“我’’对家园的怀念之情?请简要概括。(至少概括出三件, 每件事不超过 12 字,共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