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学(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220043 课程名称:中级财务会计学(I) 英文名称: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I)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适用对象: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和财政学等专业本科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本课程的成绩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其中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一50%(含测验、作业、出勤、课堂 参与),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一60%。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管理学》、《初级财务会计学》等 二、课程简介 《中级财务会计学》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据财务会计 的基本特点,以财务会计的目的为导向、会计要素为主线来组织与安排课程的内容。 在闸述了财务会计的目的、基本前提、会计要素和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按六大会计要 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具体组成内容分述,最后将所 有项目汇总于三大会计报表的编制。使学生在学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 法的同时,具备独立完成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财务会计处理及会计报表编制的能力与 水平。 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1)is one of the major courses. Financial Accounting meets the specialized needs of external and interna users.The course instructs detailed substance of accountant essential six factors,process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types of assets,such as current assets and long-lived asset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 《中级财务会计学(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220043 课程名称:中级财务会计学(Ⅰ) 英文名称: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Ⅰ)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48 学时 学 分:3 学分 适用对象: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和财政学等专业本科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本课程的成绩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其中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40%—50%(含测验、作业、出勤、课堂 参与),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50%—60% 。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初级财务会计学》等 二、课程简介 《中级财务会计学》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据财务会计 的基本特点,以财务会计的目的为导向、会计要素为主线来组织与安排课程的内容。 在阐述了财务会计的目的、基本前提、会计要素和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按六大会计要 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具体组成内容分述,最后将所 有项目汇总于三大会计报表的编制。使学生在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 法的同时,具备独立完成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财务会计处理及会计报表编制的能力与 水平。 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Ⅰ) is one of the major courses. Financial Accounting meets the specialized needs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users. The course instructs detailed substance of accountant essential six factors, process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types of assets, such as current assets and long-lived asset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程,是介绍企业会计要素确认、计量 和披露的专业主干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处理方法, 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选择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如“会计强国”“会计诚信”“会 计职业道德”“会计伦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 就没有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等可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容相应地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道德观、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思想政 治教育方法的教育。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方便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使思想 政治教育发挥更好的效果。 本课程的重点难点:本课程着重于使学生掌握六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的概念 特点及会计处理和三大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难点在于各项目的日常会计处理和期末 计价、一些特殊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财务会计的法规体系: 2.对财务会计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以便为学习以后各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要点:会计伦理、会计责任担当。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务会计及其特点 1.财务会计的特征 2.财务报告的目标 3.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4.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5.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第二节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 1.会计主体
2 课程性质: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程,是介绍企业会计要素确认、计量 和披露的专业主干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处理方法, 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选择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如“会计强国”“会计诚信”“会 计职业道德”“会计伦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 就没有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等可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容相应地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道德观、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思想政 治教育方法的教育。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方便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使思想 政治教育发挥更好的效果。 本课程的重点难点:本课程着重于使学生掌握六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的概念、 特点及会计处理和三大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难点在于各项目的日常会计处理和期末 计价、一些特殊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总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财务会计的法规体系; 2.对财务会计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以便为学习以后各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要点:会计伦理、会计责任担当。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财务会计及其特点 1.财务会计的特征 2.财务报告的目标 3.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4.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5.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第二节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5.权责发生制 第三节会计确认与计量 1.会计确认 2.会计计量 第四节财务报告要素 1.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2.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三)复习思考题 1.按照新修订的基本准则,简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及其意义。 2.按照新修订的基本准则,简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规定 3.按照新修订的基本准则,简述会计要素及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4.试举五个会计信息使用者,并说明他们怎样使用信息。 5.何谓会计确认?初始确认与再确认是什么关系。 6.什么是会计计量?会计计量属性有哪些?各种计量属性有何利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本章教学手段主要采用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第二章货币资金 (一)目的与要求 1.学生应了解银行转账结算方式和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2.理解货币资金的范围及内部控制制度、库存现金的管理、银行存款的管理: 3.掌握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备用金的核算、库存现金清查、银行存款收付的核算 与银行存款的核对,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3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5.权责发生制 第三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 1.会计确认 2.会计计量 第四节 财务报告要素 1.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2.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三)复习思考题 1.按照新修订的基本准则,简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及其意义。 2.按照新修订的基本准则,简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规定。 3.按照新修订的基本准则,简述会计要素及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4.试举五个会计信息使用者,并说明他们怎样使用信息。 5.何谓会计确认?初始确认与再确认是什么关系。 6.什么是会计计量?会计计量属性有哪些?各种计量属性有何利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本章教学手段主要采用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第二章 货币资金 (一)目的与要求 1. 学生应了解银行转账结算方式和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2. 理解货币资金的范围及内部控制制度、库存现金的管理、银行存款的管理; 3.掌握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备用金的核算、库存现金清查、银行存款收付的核算 与银行存款的核对,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课程思政要点:日清月结、内部控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金 1.现金概述 现金概念、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现金管理规定、现金的控制 2.账户的设置 3.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现金收入、支出和清查的账务处理 课程思政要点:日清月结、内部控制。 第二节银行存款 1.银行存款概述 银行存款的定义、银行存款的管理规定 2.银行存款结算业务 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委托收款、托收承付、汇兑和信用证结 算方式 3.银行存款的核算和清查 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银行存款的清查 第三节其他货币资金 1.其他货币资金概述 其他货币资金概念、内容 2.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账户的设置与核算 (三)复习思考题 1.简述现金的使用范围 2.简述银行存款的各种结算方式的特点。 3.简述其他货币资金包括的内容及其会计处理。 4.简述未达账项及其调整
4 课程思政要点:日清月结、内部控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金 1.现金概述 现金概念、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现金管理规定、现金的控制 2.账户的设置 3.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现金收入、支出和清查的账务处理 课程思政要点:日清月结、内部控制。 第二节 银行存款 1.银行存款概述 银行存款的定义、银行存款的管理规定 2.银行存款结算业务 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委托收款、托收承付、汇兑和信用证结 算 方式 3.银行存款的核算和清查 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银行存款的清查 第三节 其他货币资金 1.其他货币资金概述 其他货币资金概念、内容 2.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账户的设置与核算 (三)复习思考题 1.简述现金的使用范围。 2.简述银行存款的各种结算方式的特点。 3.简述其他货币资金包括的内容及其会计处理。 4.简述未达账项及其调整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本章教学手段主要采用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第三章存货 (一)目的与要求 1.学生应了解材料存货的性质与分类、库存商品分类、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的分类: 2.学生应掌握掌握材料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库存商品的核算,低值 易耗品、包装物、存货清查的核算及存货的期末计价。 课程思政要点: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存货及其分类 1.存货的概念与特征 2.存货的确认条件 应当同时满足存货确认的两个条件,才能加以确认,即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 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3.存货的分类 存货按经济用途、存放地点及取得方式分类 第二节存货的初始计量 1.外购存货 (1)外购存货的成本 外购存货的会计处理。包括存货验收入库和货款结算同时完成、货款已结算但存 货尚在运输途中、存货己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结算 (2)预付款购货 (3)赊购,一般会计处理及附有现金折扣条件的赊购、具有融资性质的赊购 (4)外购存货发生短缺的会计处理 2.自制存货
5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本章教学手段主要采用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第三章 存货 (一)目的与要求 1. 学生应了解材料存货的性质与分类、库存商品分类、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的分类; 2. 学生应掌握掌握材料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库存商品的核算,低值 易耗品、包装物、存货清查的核算及存货的期末计价。 课程思政要点: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存货及其分类 1.存货的概念与特征 2.存货的确认条件 应当同时满足存货确认的两个条件,才能加以确认,即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 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3.存货的分类 存货按经济用途 、存放地点及取得方式分类 第二节 存货的初始计量 1.外购存货 (1)外购存货的成本 外购存货的会计处理。包括存货验收入库和货款结算同时完成、货款已结算但存 货尚在运输途中、存货已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结算 (2)预付款购货 (3)赊购,一般会计处理及附有现金折扣条件的赊购、具有融资性质的赊购 (4)外购存货发生短缺的会计处理 2.自制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