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一入学教育考试题语文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基础知识。(共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百舸(ge)慰藉(je)强人所难( qang) B.谤讥(bang)寥廓(liao)胆怯(qie)浪遏飞舟(e) C.忸怩(ni)丰腴(yu)戛然而止(ga)有恃无恐(shi) D.青荐(xing)谥号(yi)挟持(xi)怒发冲冠(gua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廓荆棘凄惋气势磅薄 B.萧瑟迷茫沧桑星辉斑澜 C.淬火彷徨百舸妄自菲薄 D.慷概荡漾笙箫激浊扬清 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 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 C.品味灌注揣摩D.品味贯注揣测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七彩教育网 A.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D.这位演员穿上唐装后,立即成了追星族们心中的风云人物,人们纷纷效仿起来 5.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戴望舒原名戴梦鸥,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翻译家。1929年4月,他所作的《雨 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
2012~2013 学年高一入学教育考试题语文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基础知识。(共 24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溯.(sù) 百舸.(gě) 慰藉.(jiè) 强.人所难(qiáng) B.谤.讥(bàng) 寥.廓(liáo) 胆怯.(qiè) 浪遏.飞舟(è) C.忸怩.(nì) 丰腴.(yú) 戛.然而止(gá) 有恃.无恐(shì) D.青荇.(xìng) 谥.号(yì) 挟.持(xié) 怒发冲冠.(gu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寥廓 荆棘 凄惋 气势磅薄 B.萧瑟 迷茫 沧桑 星辉斑澜 C.淬火 彷徨 百舸 妄自菲薄 D.慷概 荡漾 笙箫 激浊扬清 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七彩教育网 A.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 ....的少年儿童。 B.“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 ....,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 ....,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D.这位演员穿上唐装后,立即成了追星族们心中的风云人物 ....,人们纷纷效仿起来。 5.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戴望舒原名戴梦鸥,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翻译家。1929 年 4 月,他所作的《雨 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B.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
的快乐》等。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D.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 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为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整齐划 所以又称为“长短句”。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低保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远不是制订几 条标准那么简单 B.《世纪钟声》完全是纪实笔法,作者李民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是因为在他看来,只有 这样写才能够展其才华,尽其异想。 C.科学没有终点,技术永在发展,因此,标志竞技体育水平的世界记录也不会停滞不前, 你认为难道谁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D.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小白菜”换了至少10批以上,绿白相间的制服成为世博游客中 心最温暖的符号 8.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读书,是人生的享受。 ②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暾甫上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 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⑤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A.①⑤④②③B.⑤①③②④C.①⑤②④③D.①②④③⑤ 二、阅读课文《鸿门宴》中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3题。(28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 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 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 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 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
的快乐》等。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D.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 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为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整齐划一, 所以又称为“长短句”。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低保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远不是制订几 条标准那么简单。 B.《世纪钟声》完全是纪实笔法,作者李民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是因为在他看来,只有 这样写才能够展其才华,尽其异想。 C.科学没有终点,技术永在发展,因此,标志竞技体育水平的世界记录也不会停滞不前, 你认为难道谁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D.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小白菜”换了至少 10 批以上,绿白相间的制服成为世博游客中 心最温暖的符号。 8.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读书,是人生的享受。 ②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暾甫上。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 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⑤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A.①⑤④②③ B.⑤①③②④ C.①⑤②④③ D.①②④③⑤ 二、阅读课文《鸿门宴》中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9——13 题。(28 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 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 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 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 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 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 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 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 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 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盜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 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卫士仆地(仆人) B.刑人如恐不胜(胜利) C.常以身翼蔽沛公(拿) D.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如果) 10.下列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距关,毋内诸侯 D.常以身翼蔽沛公 1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每字1分 ①戮力而攻秦() ②范增数目项王( ③瞋目视项王() ④目毗尽裂() 12.该段文字中有几个成语现在仍在使用,请写出2个。(2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5分) 译文: 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6分 译文: ③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5分)
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 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 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 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 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 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 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 分) A.卫士仆.地 (仆人) B.刑人如恐不胜.(胜利) C.常以.身翼蔽沛公 (拿) D.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如果) 10.下列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3 分) A.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距.关,毋内诸侯 D.常以身翼蔽.沛公 1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4 分,每字 1 分) ①戮.力而攻秦( ) ②范增数.目项王( ) ③瞋.目视项王( ) ④目眦.尽裂( ) 12. 该段文字中有几个成语现在仍在使用,请写出 2 个。(2 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 分)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5 分) 译文: 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6 分) 译文: ③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5 分)
译文: 三、诗歌鉴赏。(18分) 14.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礁石 艾青 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念和情感?请简要作答。(3分) 答 (2)现代诗歌中,有的诗体很自由,既不讲求格律,也不追求押韵,但有的,如《礁石》 则有较强的韵律感,试说明《礁石》的押韵规律。(3分) (3)试分析“礁石”这一形象。(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此诗原题《思归》,为作者漫游蜀中时作。 (1)这首诗描写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主要从哪些意象中读出?(3分)
译文: 三、诗歌鉴赏。(18 分) 14.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 ……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念和情感?请简要作答。(3 分) 答: 。 (2)现代诗歌中,有的诗体很自由,既不讲求格律,也不追求押韵,但有的,如《礁石》 则有较强的韵律感,试说明《礁石》的押韵规律。(3 分) 答: 。 (3)试分析“礁石”这一形象。(4 分) 答: 。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 山中①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此诗原题《思归》,为作者漫游蜀中时作。 (1)这首诗描写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主要从哪些意象中读出?(3 分) 答:
(2)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5分) 四、名句默写。 16.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沁园春·长沙》) (2)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 (3)消散了,甚至她的 (《雨巷》 (4)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17分) 最后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 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 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 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料炒熟的 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 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 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 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扰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 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爸爸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晩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的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 染坊。于是,镇子里又了有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 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的多嚼几把黄豆,还取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 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 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 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北,他还是喘得 满脸猪肝紫
(2)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5 分) 答: 四、名句默写。 16.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空 1 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沁园春·长沙》 ) (2)满载一船星辉, 。 ( 《再别康桥》 ) (3)消散了,甚至她的 , 。 ( 《雨巷》 ) (4)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为政》)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17 分) 最后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 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 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 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料炒熟的 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 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 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 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扰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 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爸爸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的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 染坊。于是,镇子里又了有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 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的多嚼几把黄豆,还取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 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 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 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北,他还是喘得 满脸猪肝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