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外海中学 高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说明:本试卷共8页,21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A.辫护/鞭子游说/说服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B.擂鼓/打擂干涸/开阖如法炮制/炮火连天 c晦朔/塑料垂涎/诞生浑身解数坚持不懈 D.砧板/玷污迢远/招呼不可胜数(数典忘祖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2013年10月18日,汉字听写大会进行年度总决赛,陆佳蕾写错的“鸡枞菌被判正确,最后鸠 占鹊巢,战胜于加敏赢得冠军 B中国发射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中国的探 月计划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真是大快人心的一件大事 C公安部副部长李东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已经被撒职,正接受组织调查中共十八大以来 腐败官员落马的事件已经数见不鲜了。 D2013年12月18日,第30次南极科考队员的建筑工人们离开了中山站,前往建立中国第4个 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由于天气寒冷,他们穿着厚厚的防寒服噤若寒蝉地行进在雪地中。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嫦娥”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首次实现了与月球历史性的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这是一个激 动人心的时刻。 B近期,全国多地婴儿在接种深圳康泰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其原 因很大程度上还是商家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漠视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所导致。 C当前,辽宁舰在4艘驱护舰伴随下,正在南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作为辽宁舰总监造师,海 军驻辽宁舰总装厂军代表室总代表杨雷倍感自豪。 D为期5天的2013中国(江门)工艺美术精品文化博览会在市美术馆、五邑华侨广场会议中心 拉开帷幕,近千件工艺美术精品亮相江门,受到了广大参观者的好评如潮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凡好的文章,都有个性流露 不能融洽的思想、情, 和文学的手段,却要勉强去合做一部书,当然是个四不像。故就作者论,不但反对任何人来续他的著 第1页,共8页
第1页,共 8 页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外海中学 高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说明:本试卷共 8 页,21 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A. 辩.护/鞭.子 游说./说.服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B. 擂.鼓/打擂. 干涸./开阖. 如法炮.制/炮.火连天 C .晦朔./塑.料 垂涎./诞.生 浑身解.数/坚持不懈. D. 砧.板/玷.污 迢.远/招.呼 不可胜数./数.典忘祖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13 年 10 月 18 日,汉字听写大会进行年度总决赛,陆佳蕾写错的“鸡枞菌”被判正确,最后鸠. 占鹊巢 ...,战胜于加敏赢得冠军。 B.中国发射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于 2013 年 12 月 14 日成功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中国的探 月计划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真是大快人心 ....的一件大事。 C.公安部副部长李东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已经被撤职,正接受组织调查。中共十八大以来, 腐败官员落马的事件已经数见不鲜 ....了。 D.2013 年 12 月 18 日,第 30 次南极科考队员的建筑工人们离开了中山站,前往建立中国第 4 个 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由于天气寒冷,他们穿着厚厚的防寒服噤若寒蝉 ....地行进在雪地中。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嫦娥”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首次实现了与月球历史性的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这是一个激 动人心的时刻。 B.近期,全国多地婴儿在接种深圳康泰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其原 因很大程度上还是商家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漠视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所导致。 C.当前,辽宁舰在 4 艘驱护舰伴随下,正在南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作为辽宁舰总监造师,海 军驻辽宁舰总装厂军代表室总代表杨雷倍感自豪。 D.为期 5 天的 2013 中国(江门)工艺美术精品文化博览会在市美术馆、五邑华侨广场会议中心 拉开帷幕,近千件工艺美术精品亮相江门,受到了广大参观者的好评如潮。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凡好的文章,都有个性流露, 不能融洽的思想、情感, 和文学的手段,却要勉强去合做一部书,当然是个四不像。故就作者论,不但反对任何人来续他的著
作;即是他自己,如环境心境改变了,也不能勉强写完未了的文章。这是从事文艺者的应具有的诚实 ①越是好的,所表现的个性越是活泼泼地。 ②为什么难续呢? ③作着有他的个性 ④因为如此,所以文章本难续,好的文章更难续。 ⑤续书人也有他的个性,万万不能融洽的。 A①②④⑧⑤B①④②⑧⑥c④②①③⑤D.④②③⑤①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遑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蒡夺母志。祖母刘惘臣孤弱, 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表祚薄,晚有儿 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 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速,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 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恳,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颐首所能上报。臣具以 丧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贵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暑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宽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 刘日薄西山,气惠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 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 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 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预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 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举:推举 B.寻蒙国思,除臣洗马 除:革除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自夸 第2页,共8页
第2页,共 8 页 作;即是他自己,如环境心境改变了,也不能勉强写完未了的文章。这是从事文艺者的应具有的诚实。 ① 越是好的,所表现的个性越是活泼泼地。 ② 为什么难续呢? ③ 作者有他的个性, ④ 因为如此,所以文章本难续,好的文章更难续。 ⑤ 续书人也有他的个性,万万不能融洽的。 A.①②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②③⑤①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 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 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 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 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 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 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 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 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 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举: 推举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 革除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自夸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告诉:中诉〔苦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臣之进逯,实为狼狈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G.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报养刘之日短也 7.下列各句,全都表明李密辞不就职的原因的是()(3分) ①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②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③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④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①③④ B.②③⑥ G.②③⑤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密出生才六个月,他的父亲就离家出走了;到了四岁的时候,他舅舅又把他的母亲给逼改 嫁了,只留下他与祖母相依为命。 B.李密到了九岁还不能走路,没有什么近亲,是他的祖母一手把他抚养大的;祖母得病多年, 李密照顾她,没有停止过。 C.晋朝建立以后,朝廷多次征召李密出来做官,但他因为要照顾祖母,全都拒绝了,皇帝也很 体谅他,没有加以责怪 D.李密年轻的时候在蜀国做官,本来就希图官职显达,是不讲究名节的。但是他对祖母的孝顺 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而刘夙婴痰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4分) (2)狠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预首所能上报。(3分) (3)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3分) 10.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答柳恽⑩吴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孤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第3页,共8页
第3页,共 8 页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告诉:申诉(苦衷)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报养刘之.日短也 7.下列各句,全都表明李密辞不就职的原因的是( )(3 分) ①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②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③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④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A. ①③④ B. ②③⑥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密出生才六个月,他的父亲就离家出走了;到了四岁的时候,他舅舅又把他的母亲给逼改 嫁了,只留下他与祖母相依为命。 B.李密到了九岁还不能走路,没有什么近亲,是他的祖母一手把他抚养大的;祖母得病多年, 李密照顾她,没有停止过。 C.晋朝建立以后,朝廷多次征召李密出来做官,但他因为要照顾祖母,全都拒绝了,皇帝也很 体谅他,没有加以责怪。 D.李密年轻的时候在蜀国做官,本来就希图官职显达,是不讲究名节的。但是他对祖母的孝顺, 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9.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 分) (1)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4 分)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 分) (3)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3 分) 10.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答柳恽① 吴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晚催轴②。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③。 一见终无簟,怀悲空满目。 【注释】①这首诗是吴均与柳恽的赠答之作,柳恽要远行之前写了《赠吴均三首》,吴均这首诗正 是答他的诗而做。②催轴:即催车上路。⑧原陆:高原和平陆 (1)“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扫”字极其用力,请加以赏析。(3分) (2)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归因田居》 (2)或命巾车, ,亦崎岖而经丘。《归园田居》)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滕王阁序》) (4)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咬文嚼字》节选 朱光潜 无论是闻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 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以 咲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 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載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 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章、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 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 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高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 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向“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 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采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 着泉水和清荼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臍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 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 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国,来试息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 第4页,共8页
第4页,共 8 页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②。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③。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注释】①这首诗是吴均与柳恽的赠答之作,柳恽要远行之前写了《赠吴均三首》,吴均这首诗正 是答他的诗而做。 ② 催轴:即催车上路。 ③原陆:高原和平陆。 (1)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扫”字极其用力,请加以赏析。(3 分) (2) 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 分) 11.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前 3 题计分)(6 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归园田居》) (2)或命巾车, 。 ,亦崎岖而经丘。(《归园田居》)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滕王阁序》) (4)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咬文嚼字》节选 朱光潜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 “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以 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 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 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 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 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 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 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 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 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 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
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 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 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 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墙、西施”,才子都是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高“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 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象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 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 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鳴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 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繚。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 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宇用词上离不拌“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 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 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情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采随便在报 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 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已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 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逼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 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 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读或 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賞都必需的好习惯。它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 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12.结合全文,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两项是()(5分) A.“烟”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但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能捉摸。 B.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包抬诗方面。 G.因为直指的意义是固定的,联想的意义是游离的,所以前者易用,后者却难用 D.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人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这人也就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这是“套板 反应”。 E随便在报章杂志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都由“套板反应 起来的。 13.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月轮是直指的意义,轮外月晕、晕外霞光是联想的意义。 B.“独携天上小国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妙处需要联想到“小龙团”茶泡在泉水里的情沁肺腑 第5页,共8页
第5页,共 8 页 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 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 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 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 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象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 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 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 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 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 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 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 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 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 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 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 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 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它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 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12.结合全文,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两项是 ( ) (5 分) A. “烟”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但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能捉摸。 B. 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包括诗方面。 C. 因为直指的意义是固定的,联想的意义是游离的,所以前者易用,后者却难用。 D. 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人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这人也就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这是 “套板 反应”。 E.随便在报章杂志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都由“套板反应” 起来的。 13.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 月轮是直指的意义,轮外月晕、晕外霞光是联想的意义。 B.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妙处需要联想到“小龙团”茶泡在泉水里的情沁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