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人教版)(山西省.命题人:吕宝印、赵玉敏) 注意事项: 1.本试题除第Ⅰ卷(阅读题)、第Ⅱ卷(表达题)外,另增设附加题20分。附 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各校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附加题分数是否计入模 块修习学分。 2.第Ⅰ卷1~6页,第Ⅱ卷第7页,附加题第8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6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4.答非选择题及多项选择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7~18题,附加题)时, 须用0.5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 本试题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 (51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我景仰的大师是两位极为不同的北美洲小说家。一位是福克纳,一位是 海明威。不知道是谁说过,小说家读其他人的小说,只是为了揣摩人家是怎么写 的。我相信此言不假。我们不满意书页上暴露出来的秘诀:甚至把书翻过来检查 它的接缝。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把书拆到不能再拆,直到我们了解作者个人的写 作模式,再装回去。但这样分析福克纳的小说,就未免令人气馁,他似乎没有 个有机的写作模式,反而是在他的圣经世界里瞎闯,仿佛在一个摆满水晶的店里 放开一群山羊。分解他的作品,感觉就像一堆剩下的弹簧和螺丝,根本不可能再 组合成原来的样子。对比之下,海明威虽然比不上福克纳的发人深省、热情和疯 狂,却严谨过人,零件就像货车的螺丝一样看得清清楚楚。也许就因为这样,福 克纳启发了我的灵魂,海明威却是对我的写作技巧影响最大的人一一不仅是他的 著作,还有他对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惊人知识。 《巴黎评论》登的那篇他和乔治·普林顿历史性的访谈中,他揭示了一套 和浪漫时期创作理念相反的说法:言简意赅对写作颇为有益的;最大难题就是把 文字配置妥当:当你觉得下笔不如过去容易,应该重读自己的作品;只要没有访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 语 文(人教版)(山西省.命题人:吕宝印、赵玉敏) 注意事项: 1.本试题除第Ⅰ卷(阅读题)、第Ⅱ卷(表达题)外,另增设附加题 20 分。附 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各校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附加题分数是否计入模 块修习学分。 2. 第Ⅰ卷 1~6 页,第Ⅱ卷第 7 页,附加题第 8 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第Ⅰ卷 1~6 题,第Ⅱ卷 15~16 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4.答非选择题及多项选择题(第Ⅰ卷 7~14 题,第Ⅱ卷 17~18 题,附加题)时, 须用 0.5 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 本试题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51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我景仰的大师是两位极为不同的北美洲小说家。一位是福克纳,一位是 海明威。不知道是谁说过,小说家读其他人的小说,只是为了揣摩人家是怎么写 的。我相信此言不假。我们不满意书页上暴露出来的秘诀:甚至把书翻过来检查 它的接缝。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把书拆到不能再拆,直到我们了解作者个人的写 作模式,再装回去。但这样分析福克纳的小说,就未免令人气馁,他似乎没有一 个有机的写作模式,反而是在他的圣经世界里瞎闯,仿佛在一个摆满水晶的店里 放开一群山羊。分解他的作品,感觉就像一堆剩下的弹簧和螺丝,根本不可能再 组合成原来的样子。对比之下,海明威虽然比不上福克纳的发人深省、热情和疯 狂,却严谨过人,零件就像货车的螺丝一样看得清清楚楚。也许就因为这样,福 克纳启发了我的灵魂,海明威却是对我的写作技巧影响最大的人——不仅是他的 著作,还有他对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惊人知识。 《巴黎评论》登的那篇他和乔治·普林顿历史性的访谈中,他揭示了一套 和浪漫时期创作理念相反的说法:言简意赅对写作颇为有益的;最大难题就是把 文字配置妥当;当你觉得下笔不如过去容易,应该重读自己的作品;只要没有访
客和电话,哪里都可以写作。他说:“一旦写作上了瘾,成为最大的乐趣,只有 死亡才能止住它。”我认为这是对写作最有用的忠告。作家最可怕的梦魇就是早 上面对空白稿纸的痛苦,他这番话无异于一贴灵丹妙药。 海明威的作品情感丰富,但全都显现了他如昙花一现般灿烂的精神。他对技 巧那种严格的掌控所建构出的内在张力,在长篇小说广泛而冒险的范围中无法维 系下去。这是他出类拔萃的特质,也是他不该企图逾越的局限。他的短篇小说最 大的优点就是让你觉得少了什么,这也正是其神秘优美之所在。海明威在一篇短 篇小说中描写一头来自里瑞亚的公牛,从斗牛士胸前擦过,又像“猫转弯子”似 地快速跑回来。容我斗胆一言,我相信这样的观察,就是那种最伟大的作家才会 冒出来的傻气灵感。海明威的作品充满了这种简单而令人目眩的发现,显示此时 他已经调整了他对文学写作的定义:文学创作犹如冰山,有八分之七的体积在下 面支撑,才会扎实。 对技巧的自觉无疑是海明威无法以长篇小说著称,而以训练有素、基础扎实 的短篇小说赢得声誉的理由。我觉得他最富魅力、最具人性的作品就是他最不受 青睐的长篇小说《过河入林》。此书在1950年出版,遭到严厉批评。海明威深 感伤痛,从哈瓦那发了一封措词激烈的电报来为自己辩护。他声言这不只是他最 好的作品,也是最具个人色彩的长篇小说。他在某一秋天的黎明写下此书,对过 往那些一去不回的岁月带着强烈的怀念。他过去的作品尽管美丽而温柔,却没有 注入多少个人色彩,或清晰传达他作品的深刻思想和人生最根本的情怀:胜利之 徒劳无用。书中主角的死亡表面上平静而自然,其实孕育着海明威后来以自杀终 结自己一生的不祥之 兆 (节选自马尔克斯《与海明威相见》,有删改) 下列对作者在文中写福克纳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明福克纳的发人深省、热情和疯狂,对我有影响,启发了我的灵魂, 令我景仰。 B.将福克纳的创作与海明威进行对比,突出海明威的严谨过人以及他的写作技巧 对作者的影响。 C.说明小说家读其他人的小说,只是为了揣摩人家是怎么写的,从而了解其写作 模式。 D.为了引出下文的评论视角,即海明威的著作以及他对写作方法与技巧 的知识给作者的影响。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作者对海明威创作的评价的一项是(3分 A.他提出了与浪漫时期创作理念相反的观点和对写作最有用的忠告
客和电话,哪里都可以写作。他说:“一旦写作上了瘾,成为最大的乐趣,只有 死亡才能止住它。”我认为这是对写作最有用的忠告。作家最可怕的梦魇就是早 上面对空白稿纸的痛苦,他这番话无异于一贴灵丹妙药。 海明威的作品情感丰富,但全都显现了他如昙花一现般灿烂的精神。他对技 巧那种严格的掌控所建构出的内在张力,在长篇小说广泛而冒险的范围中无法维 系下去。这是他出类拔萃的特质,也是他不该企图逾越的局限。他的短篇小说最 大的优点就是让你觉得少了什么,这也正是其神秘优美之所在。海明威在一篇短 篇小说中描写一头来自里瑞亚的公牛,从斗牛士胸前擦过,又像“猫转弯子”似 地快速跑回来。容我斗胆一言,我相信这样的观察,就是那种最伟大的作家才会 冒出来的傻气灵感。海明威的作品充满了这种简单而令人目眩的发现,显示此时 他已经调整了他对文学写作的定义:文学创作犹如冰山,有八分之七的体积在下 面支撑,才会扎实。 对技巧的自觉无疑是海明威无法以长篇小说著称,而以训练有素、基础扎实 的短篇小说赢得声誉的理由。我觉得他最富魅力、最具人性的作品就是他最不受 青睐的长篇小说《过河入林》。此书在 1950 年出版,遭到严厉批评。海明威深 感伤痛,从哈瓦那发了一封措词激烈的电报来为自己辩护。他声言这不只是他最 好的作品,也是最具个人色彩的长篇小说。他在某一秋天的黎明写下此书,对过 往那些一去不回的岁月带着强烈的怀念。他过去的作品尽管美丽而温柔,却没有 注入多少个人色彩,或清晰传达他作品的深刻思想和人生最根本的情怀:胜利之 徒劳无用。书中主角的死亡表面上平静而自然,其实孕育着海明威后来以自杀终 结自己一生的不祥之 兆。 (节选自马尔克斯《与海明威相见》,有删改) 1.下列对作者在文中写福克纳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说明福克纳的发人深省、热情和疯狂,对我有影响,启发了我的灵魂, 令我景仰。 B.将福克纳的创作与海明威进行对比,突出海明威的严谨过人以及他的写作技巧 对作者的影响。 C.说明小说家读其他人的小说,只是为了揣摩人家是怎么写的,从而了解其写作 模式。 D.为了引出下文的评论视角,即海明威的著作以及他对写作方法与技巧 的知识给作者的影响。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作者对海明威创作的评价的一项是(3 分) A.他提出了与浪漫时期创作理念相反的观点和对写作最有用的忠告
B.言简意赅对写作颇为有益,写作的最大难题就是把文字配置妥当。 C.他对技巧的严格掌控所建构出的内在张力使其无法以长篇小说著称。 D.他书中主角表面上平静而自然的死亡,孕育着他后来以自杀终结一生 的不祥之兆。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马尔克斯作为小说家读福克纳和海明威的小说,研究他们的小说创作, 其目的是否定福克纳对自己的影响。 B.海明威以训练有素、基础扎实的短篇小说赢得声誉。他的写作技巧对 马尔克斯影响很大。 C.“文学创作犹如冰山,有八分之七的体积在下面支撑,才会扎实” 这正是海明威关于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D.海明威出类拔萃的特质就是对技巧严格掌控建构出的内在张力,这使 得他在长篇小说中无法维系下去。 古代诗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3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 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 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 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 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 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 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 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 响应,粮而景丛。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节选自《过秦论》)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举起 B.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后退 C.隳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
B.言简意赅对写作颇为有益,写作的最大难题就是把文字配置妥当。 C.他对技巧的严格掌控所建构出的内在张力使其无法以长篇小说著称。 D.他书中主角表面上平静而自然的死亡,孕育着他后来以自杀终结一生 的不祥之兆。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马尔克斯作为小说家读福克纳和海明威的小说,研究他们的小说创作, 其目的是否定福克纳对自己的影响。 B.海明威以训练有素、基础扎实的短篇小说赢得声誉。他的写作技巧对 马尔克斯影响很大。 C.“文学创作犹如冰山,有八分之七的体积在下面支撑,才会扎实”, 这正是海明威关于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D.海明威出类拔萃的特质就是对技巧严格掌控建构出的内在张力,这使 得他在长篇小说中无法维系下去。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2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13 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 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 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 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 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 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 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 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 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节选自《过秦论》)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举起 B.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后退 C.隳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
D.将数百之众 将:率领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秦始皇实行暴政的一组是(3分) ①吞二周而亡诸侯②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③士不敢弯弓而报怨④焚 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⑤隳名城,杀豪杰⑥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文字主要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 的各种措施。 B.第一段文字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形势等方面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 措施,在铺叙中显现暴政,为后文的“仁义不施”作铺垫 C.第二段文字写陈涉的出身、才能、地位、人数、兵器等与第一段的秦始皇 层层对比,说明灭亡秦朝极为容易 D.第二段文字写陈涉揭竿而起,天下就云集响应,说明暴政不得人心,意在 讽谏汉文帝应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仁政 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7分) 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D.将数百之众 将:率领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秦始皇实行暴政的一组是(3 分) ①吞二周而亡诸侯 ②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③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④焚 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⑤隳名城,杀豪杰 ⑥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文字主要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 的各种措施。 B.第一段文字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形势等方面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 措施,在铺叙中显现暴政,为后文的“仁义不施”作铺垫。 C.第二段文字写陈涉的出身、才能、地位、人数、兵器等与第一段的秦始皇 层层对比,说明灭亡秦朝极为容易。 D.第二段文字写陈涉揭竿而起,天下就云集响应,说明暴政不得人心,意在 讽谏汉文帝应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仁政。 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⑴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⑵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7 分) 咏怀古迹(其五) 杜 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①。 三分割据纡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③,指挥若定失萧曹④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①宗:敬仰;肃清髙:清髙品格令人肃然起敬。②纡,苦心谋划。③伊 吕:辅佐商汤的伊尹和辅佐周文王、武王的吕尚(姜子牙)。④萧曹:刘邦的得 力谋臣萧何、曹参。 8.颔颈两联各是怎样赞颂诸葛亮的?请简要分析。(4分) 9.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 (白居易《琵琶行》)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年独登 台 (杜甫《登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6分) 拍卖灵魂 彭晓风 ①林子宇是个资深的书画拍卖师,同时还是位造诣很深、精通鉴赏书画 的名家。 ②在一场为期三天的拍卖会上,林子宇受邀拍卖字画。这是一幅《暮色 鹿归》图,画的是暮色笼罩的森林边缘,一只母鹿带领着两只小鹿往森林走。该 画布局合理,用笔轻快明了,墨色浓淡相宜,意境温馨恬淡。尤其是对母鹿回头 凝望两只小鹿时,母性流露的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③按一般程序,林子宇会先介绍该画的概况,然后进行点评,接着报出 起拍价。但这次林子宇只寥寥介绍了几句,然后就报了起拍价,一会儿就落槌成 交了。这幅作品拍卖完后,林子宇借故走出了拍卖厅。过了一会儿,拍卖行有人 解释说他身体不舒服,余下的作品由另一个拍卖师接着拍卖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①宗:敬仰;肃清高:清高品格令人肃然起敬。②纡,苦心谋划。③伊 吕:辅佐商汤的伊尹和辅佐周文王、武王的吕尚(姜子牙)。④萧曹:刘邦的得 力谋臣萧何、曹参。 8.颔颈两联各是怎样赞颂诸葛亮的?请简要分析。(4 分) 9.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⑴ 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⑵ 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 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年独登 台。 , 。 (杜甫《登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16 分) 拍 卖 灵 魂 彭晓风 ①林子宇是个资深的书画拍卖师,同时还是位造诣很深、精通鉴赏书画 的名家。 ②在一场为期三天的拍卖会上,林子宇受邀拍卖字画。这是一幅《暮色 鹿归》图,画的是暮色笼罩的森林边缘,一只母鹿带领着两只小鹿往森林走。该 画布局合理,用笔轻快明了,墨色浓淡相宜,意境温馨恬淡。尤其是对母鹿回头 凝望两只小鹿时,母性流露的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③按一般程序,林子宇会先介绍该画的概况,然后进行点评,接着报出 起拍价。但这次林子宇只寥寥介绍了几句,然后就报了起拍价,一会儿就落槌成 交了。这幅作品拍卖完后,林子宇借故走出了拍卖厅。过了一会儿,拍卖行有人 解释说他身体不舒服,余下的作品由另一个拍卖师接着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