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 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 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前 都看到某种忧患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 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 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前 都看 到某种忧患
古诗文默写 ①赏西湖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观塞外秋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③吊三国古迹: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品富阳山水: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⑤诉骨肉相思:共看明月应垂泪, ⑥咏梅花高洁:无意苦争春, ⑦抒凌云壮志: 览众山小 ⑧论民心向背:得道多助
古诗文默写 ①赏西湖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②观塞外秋色:塞下秋来风景异, 。 ③吊三国古迹: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品富阳山水: ,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⑤诉骨肉相思:共看明月应垂泪, 。 ⑥咏梅花高洁:无意苦争春, 。 ⑦抒凌云壮志: ,一览众山小。 ⑧论民心向背:得道多助,
《出师表》(选文)(14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 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 无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 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 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Q令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 率三军 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没室,还于旧都。此臣所 报先帝而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思言,则攸之、依、允等之 在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 兴德之意,则责你之x袆、分等之慢,以善基智;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 道,蔡纳雅言。深道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4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遂许先帝以驱驰() (3)夙夜忧叹( (4)以彰其咎()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用法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意思一样的 是()(3分) A、以丛草为林B、扶苏以数谏故C、可以一战D、以光先帝遗德 19、翻译下面句子(3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0、上文诸葛亮回忆了自己与刘备的哪三件往事?从中可以体会到他怎样的情 感?(4分)
《出师表》(选文)(14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 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 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 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 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 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 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 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 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4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2)遂许先帝以驱驰( ) (3)夙夜忧叹( ) (4)以彰其咎 ( )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用法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意思一样的 是( )(3分) A、以丛草为林 B、扶苏以数谏故 C、可以一战 D、以光先帝遗德 19、翻译下面句子(3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0、上文诸葛亮回忆了自己与刘备的哪三件往事?从中可以体会到他怎样的情 感?(4分)
对联知识 二》在 三
对 联 知 识
何为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 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 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 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 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 化瑰宝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 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 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 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 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 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