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蚜Longiunguis sacchari(Zehntner) 主要为害是以刺吸寄主植物组织的汁液,减少植 株营养,引起叶片变黄、变红,甚至使茎秆酥软弯曲, 不能抽穗最终干枯死亡。此外,高粱蚜分祕的蜜露很 浓,使叶面油光,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 以成、若蚜刺吸植物汁液, 使植株生长停滞、发 育不良。其排泄的蜜露极易引起霉污病,影响光合作 用,引起减产。此外尚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为害 更大
高粱蚜Longiunguis sacchari (Zehntner) 主要为害是以刺吸寄主植物组织的汁液,减少植 株营养,引起叶片变黄、变红,甚至使茎秆酥软弯曲, 不能抽穗最终干枯死亡。此外,高粱蚜分泌的蜜露很 浓,使叶面油光,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 以成、若蚜刺吸植物汁液,使植株生长停滞、发 育不良。其排泄的蜜露极易引起霉污病,影响光合作 用,引起减产。此外尚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为害 更大
(二)形态特征 蚜虫为多型性昆虫,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历卵、干母、干雌、 有翅胎生雌蚜、无翅胎生雌蚜、性蚜等,但以无翅胎生雌蚜和 有翅胎生雌蚜发生数量最多,出现历期最长,为主要为害蚜型。 二叉蚜 麦长管蚜 无网蚜 禾谷缢蚜 额瘤 高与中额瘤 外倾 显著,高与中 额瘤 触角:体长0.54 0.88 0.70 触角末节: 基部 3倍 5-6倍 4倍 短圆筒形,项 长圆筒形,黑 长圆筒形,绿 短圆筒形,端 腹管 端黑色,为尾 色,端部有网 ,端部无网 部缢缩呈瓶口, 片1.8倍 纹为尾片2倍 纹 1.7倍 翅中脉 分二叉 3分叉 3分叉 3分叉 尾片 毛4根 毛7-8根 毛8根 毛7-8根
(二)形态特征 蚜虫为多型性昆虫,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历卵、干母、干雌、 有翅胎生雌蚜、无翅胎生雌蚜、性蚜等,但以无翅胎生雌蚜和 有翅胎生雌蚜发生数量最多,出现历期最长,为主要为害蚜型。 二叉蚜 麦长管蚜 无网蚜 禾谷缢蚜 额瘤 高与中额瘤 外倾 显著,高与中 额瘤 触角:体长 0.54 0.88 0.70 触角末节: 基部 3倍 5-6倍 4倍 腹管 短圆筒形,顶 端黑色,为尾 片1.8倍 长圆筒形,黑 色,端部有网 纹为尾片2倍 长圆筒形,绿 色,端部无网 纹 短圆筒形,端 部缢缩呈瓶口, 1.7倍 翅中脉 分二叉 3分叉 3分叉 3分叉 尾片 毛4根 毛7-8根 毛8根 毛7-8根
有翅长管蚜 禾谷缢管蚜 无翅长管蚜
有翅长管蚜 禾谷缢管蚜 无翅长管蚜
(三)生活史与习性 1、生活史 麦蚜的生活周期可分不全周期和全生活周期两种 类型。4种常见麦蚜在温暖地区可全年行孤雌生殖,不 发生性蚜世代,表现为不全周期型;在北方寒冷地区, 则表现为全生活周期型。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一般 可发生10~20代。 麦长管蚜是迁飞性害虫,越冬分界线位于北纬 26~27度。麦二叉蚜的生活史周期型可分为不全周期 型(南部和中部地区)和同寄主全周期型(北方地区)。禾 谷缢管蚜的生活史周期型可分为不全周期型(南部和中 部地区)和异寄主(蔷薇科树木)全周期型(北方地区)
(三)生活史与习性 1、生活史 麦蚜的生活周期可分不全周期和全生活周期两种 类型。4种常见麦蚜在温暖地区可全年行孤雌生殖,不 发生性蚜世代,表现为不全周期型;在北方寒冷地区, 则表现为全生活周期型。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一般 可发生10~20代。 麦长管蚜是迁飞性害虫,越冬分界线位于北纬 26~27度。麦二叉蚜的生活史周期型可分为不全周期 型(南部和中部地区)和同寄主全周期型(北方地区)。禾 谷缢管蚜的生活史周期型可分为不全周期型(南部和中 部地区)和异寄主(蔷薇科树木)全周期型(北方地区)
(三)生活史与习性(以麦长管蚜为例) 、生活史 春季,随着气温的上升和小麦的生长发育不断进 行孤雌生殖,扩大种群。麦长管蚜在小麦灌浆乳熟期 是繁殖高峰期。当小麦进入拔节至孕穗期,麦二叉蚜 繁殖达到高峰。小麦蜡熟期,大量产生有翅蚜,陆续 飞离麦田,迁向禾本科植物上继续为害和繁殖,并在 其上或自生麦苗上越夏。秋播麦苗出土后,大部分麦 蚜又开始迁回冬麦苗上为害
(三)生活史与习性(以麦长管蚜为例) 1、生活史 春季,随着气温的上升和小麦的生长发育不断进 行孤雌生殖,扩大种群。麦长管蚜在小麦灌浆乳熟期 是繁殖高峰期。当小麦进入拔节至孕穗期,麦二叉蚜 繁殖达到高峰。小麦蜡熟期,大量产生有翅蚜,陆续 飞离麦田,迁向禾本科植物上继续为害和繁殖,并在 其上或自生麦苗上越夏。秋播麦苗出土后,大部分麦 蚜又开始迁回冬麦苗上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