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害虫之所以重要,首先是为害直接造成减 产损失。一般为害小麦减产损失约10~20%,为害 严重的达30~50%,甚至绝产 第二:小麦生育期长,在冬麦区是唯一的越冬 禾谷类作物,大量多食性害虫常在麦田越冬,成为 其它作物虫害的发源地 第三:刺吸式害虫不仅直接为害而且还可传播 植物病毒,造成远比吸食为害大数十倍、百倍的灾 害。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耕作制度的改革,土地 的充分利用,高产品种的推产,近几年,小麦吸浆 虫、东亚飞蝗又有回生和蔓延。麦蚜、粘虫、地下 害虫等为害有加重趋势,有待于深入研究和解决
小麦害虫之所以重要,首先是为害直接造成减 产损失。一般为害小麦减产损失约10~20%,为害 严重的达30~50%,甚至绝产。 第二:小麦生育期长,在冬麦区是唯一的越冬 禾谷类作物,大量多食性害虫常在麦田越冬,成为 其它作物虫害的发源地。 第三:刺吸式害虫不仅直接为害而且还可传播 植物病毒,造成远比吸食为害大数十倍、百倍的灾 害。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耕作制度的改革,土地 的充分利用,高产品种的推产,近几年,小麦吸浆 虫、东亚飞蝗又有回生和蔓延。麦蚜、粘虫、地下 害虫等为害有加重趋势,有待于深入研究和解决
第二节麦蚜 蚜虫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多型多态现象 蚜虫具有多型多态现象(Polymorphism),一般全周期的 蚜虫有5个或6个型。 ()干母(fundatrix)无翅或有翅,大多有翅,由受精卵直 接孵化产生。 (2)干雌(fundatrigenia)即干母产生的下代。多为无翅 营孤雌胎生,生活在越冬寄主上。 (3)有翅孤雌蚜(alate viviparous femals) (4)无翅孤雌蚜(apterous viviparous females) (5)性母(sexupara)有翅或无翅,能产生二性蚜 (6)雌性蚜(oviparous females)大都无翅。 7)雄蚜(Males)大多数种类雄蚜有翅,少数无翅
第二节 麦 蚜 一、蚜虫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1、多型多态现象 蚜虫具有多型多态现象(Polymorphism),一般全周期的 蚜虫有5个或6个型。 (1)干母(fundatrix) 无翅或有翅,大多有翅,由受精卵直 接孵化产生。 (2)干雌(fundatrigenia) 即干母产生的下代。多为无翅, 营孤雌胎生,生活在越冬寄主上。 (3)有翅孤雌蚜(alate viviparous femals) (4)无翅孤雌蚜(apterous viviparous females) (5)性母(sexupara) 有翅或无翅,能产生二性蚜。 (6)雌性蚜(oviparous females) 大都无翅。 (7)雄蚜(Males) 大多数种类雄蚜有翅,少数无翅
2、 蚜虫的生活周期life cycle) (1)不全周期(anholocyclic life cycle) 全年孤雌生殖,不发生性蚜世代叫作不全周期。 (2)全周期holocyclic life cycle) 一般在1年内有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交替发生的 叫作全周期。大多数蚜虫属于全周期。全周期的种类 中,又有同寄主全周期(autoecious holocyclic life cycle)和异寄主全周期heteroecious holocyclic life cycle)之分。 全周期可分为留守式、越夏式、侨迁式和复迁式
2、蚜虫的生活周期(life cycle) (1)不全周期(anholocyclic life cycle) 全年孤雌生殖,不发生性蚜世代叫作不全周期。 (2)全周期(holocyclic life cycle) 一般在1年内有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交替发生的 叫作全周期。大多数蚜虫属于全周期。全周期的种类 中,又有同寄主全周期(autoecious holocyclic life cycle)和异寄主全周期(heteroecious holocyclic life cycle)之分。 全周期可分为留守式、越夏式、侨迁式和复迁式
留守式 同种蚜虫只为害一种或几种近缘寄主植物,在 其上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世代交替,如麦二叉蚜、绣线菊蚜、 苹果绵蚜在苹果属植物上等。 >越夏式与留守式近似,也是同寄主型。所不同的是世代 较少,夏季发生形态异常的第1龄越夏型,不食不动约4~5 个月之久,在秋末发育为无翅性母,产生两性蚜,交配产卵 越冬。如栾多态毛蚜、枫杨刻蚜等。 >侨迁式此类蚜虫为异寄主型,有两类在分类上很不相同 的寄主植物 。 原生寄主(primary hosts)又称第 一寄主或越冬寄主, 大多是木本植物,有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次生寄主(secondary hosts)又称第二寄主、夏寄主或 侨居寄主,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植物,包括许多栽培植物。 侨迁式蚜虫种类很多,如禾谷缢管蚜、高粱蚜、棉蚜 桃蚜、大豆蚜等
➢ 留守式 同种蚜虫只为害一种或几种近缘寄主植物,在 其上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世代交替,如麦二叉蚜、绣线菊蚜、 苹果绵蚜在苹果属植物上等。 ➢ 越夏式 与留守式近似,也是同寄主型。所不同的是世代 较少,夏季发生形态异常的第1龄越夏型,不食不动约4~5 个月之久,在秋末发育为无翅性母,产生两性蚜,交配产卵 越冬。如栾多态毛蚜、枫杨刻蚜等。 ➢ 侨迁式 此类蚜虫为异寄主型,有两类在分类上很不相同 的寄主植物。 原生寄主(primary hosts) 又称第一寄主或越冬寄主, 大多是木本植物,有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次生寄主 (secondary hosts) 又称第二寄主、夏寄主或 侨居寄主,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植物,包括许多栽培植物。 侨迁式蚜虫种类很多,如禾谷缢管蚜、高粱蚜、棉蚜、 桃蚜、大豆蚜等
复迁式营异寄主型生活周期,也有原生寄主和 次生寄主之分。但世代交替更为复杂,常需二年以 上才能完成一个生活周期。如落叶松球蚜等。 3、蚜蚁共栖(aphid~ant coexist) 蚜虫和蚂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共栖关 系。这是因为蚜虫排泄的蜜露中含有丰富的糖和氨 基酸等物质,是蚂蚁的营养品,为蚂蚁所嗜食。而 蚜虫受蚁访可增进蚜虫的取食力和繁殖力,又可排 除其蜜露污染,使蚜虫排泄更多的蜜露,有时蚂蚁 还可帮助蚜虫迁移扩散,驱逐天敌。蚜蚁共栖关系 有专化现象,一种蚜虫常与数种固定的蚂蚁共栖; 种蚂蚁常访数种或十多种固定的蚜虫
➢ 复迁式 营异寄主型生活周期,也有原生寄主和 次生寄主之分。但世代交替更为复杂,常需二年以 上才能完成一个生活周期。如落叶松球蚜等。 3、蚜蚁共栖(aphid~ant coexist) 蚜虫和蚂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共栖关 系。这是因为蚜虫排泄的蜜露中含有丰富的糖和氨 基酸等物质,是蚂蚁的营养品,为蚂蚁所嗜食。而 蚜虫受蚁访可增进蚜虫的取食力和繁殖力,又可排 除其蜜露污染,使蚜虫排泄更多的蜜露,有时蚂蚁 还可帮助蚜虫迁移扩散,驱逐天敌。蚜蚁共栖关系 有专化现象,一种蚜虫常与数种固定的蚂蚁共栖; 一种蚂蚁常访数种或十多种固定的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