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一译《好兵帅克》),这是一部杰出 的政治讽刺作品,作者以他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役时所获得的素材写成。 (二)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学生默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3、找出本文讽刺性突出的内容。 (1)“傻瓜中的傻瓜”是关键。 ①德国统治者的愚昧,愚昧到居然把骂他是“傻瓜中的傻瓜”的信,念了五十来 遍,才发现是匿名的,他并不能凭借他的独裁特权惩治这个人物。为了这样一件 小事,他居然要召开国务会议。这个会议具有秘密的性质,只有四位枢密参赞参 与 ②谩骂国王的这封信的内容本来是绝对保密的,可是国王自己却一再反复地把它 讲了出来 ③滑稽感还不是文章的髙潮,接着召开的议会会议使滑稽感提升了:一方面是议 会主席宣读了国王亲笔书写的呼吁臣民忠诚的诏书;可是另一方面,事出何因, 议员们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会场陷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气氛”。而 自作聪明的警察局长主动求见,而且踌躇满志,宣称自己一定会“一鸣惊人”, 至于如何办案却秘而不宣。其结果却是在悬赏捉拿的布告中,把谩骂国王是“傻 瓜中的傻瓜”的话广为传播,弄得举国皆知国王是“傻瓜中的傻瓜”。 (2)警察局长因此下台 这样的结局显示了三重矛盾 第一重,在权力的极端专制和机构本身的效率低下之间 第二重,在权力机构的凶残和官僚的弱智之间 第三重,国王居然事后才感到后果严重,把警察局长轰下了台,说明他的政 治智慧和操作上的迟钝,确实是“傻瓜中的傻瓜”。 (三)问题探究 1、《黑信》中的警察局长与《皇帝的新装》中的大臣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命运? 这个警察局长是聪明人还是蠢人? 《黑信》中的警察局长不仅让国王丢了丑,直接损害了国王的利益,而且他的做 法并不是国王所希望的。《皇帝的新装》中的大臣们虽然实际上也使皇帝丢丑
《好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一译《好兵帅克》),这是一部杰出 的政治讽刺作品,作者以他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役时所获得的素材写成。 (二)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学生默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3、找出本文讽刺性突出的内容。 (1)“傻瓜中的傻瓜”是关键。 ①德国统治者的愚昧,愚昧到居然把骂他是“傻瓜中的傻瓜”的信,念了五十来 遍,才发现是匿名的,他并不能凭借他的独裁特权惩治这个人物。为了这样一件 小事,他居然要召开国务会议。这个会议具有秘密的性质,只有四位枢密参赞参 与。 ②谩骂国王的这封信的内容本来是绝对保密的,可是国王自己却一再反复地把它 讲了出来。 ③滑稽感还不是文章的高潮,接着召开的议会会议使滑稽感提升了:一方面是议 会主席宣读了国王亲笔书写的呼吁臣民忠诚的诏书;可是另一方面,事出何因, 议员们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会场陷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气氛”。而 自作聪明的警察局长主动求见,而且踌躇满志,宣称自己一定会“一鸣惊人”, 至于如何办案却秘而不宣。其结果却是在悬赏捉拿的布告中,把谩骂国王是“傻 瓜中的傻瓜”的话广为传播,弄得举国皆知国王是“傻瓜中的傻瓜”。 (2)警察局长因此下台。 这样的结局显示了三重矛盾: 第一重,在权力的极端专制和机构本身的效率低下之间; 第二重,在权力机构的凶残和官僚的弱智之间; 第三重,国王居然事后才感到后果严重,把警察局长轰下了台,说明他的政 治智慧和操作上的迟钝,确实是“傻瓜中的傻瓜”。 (三)问题探究 1、《黑信》中的警察局长与《皇帝的新装》中的大臣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命运? 这个警察局长是聪明人还是蠢人? 《黑信》中的警察局长不仅让国王丢了丑,直接损害了国王的利益,而且他的做 法并不是国王所希望的。《皇帝的新装》中的大臣们虽然实际上也使皇帝丢丑
但他们的行动与皇帝是一致的,他们和皇帝都没有怀疑布料,都如童话中说的, 以为别人一定看得见这块新布料。所以,是否迎合了最高统治者的愿望和利益, 是他们遭受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 警察局长可以有两种解读,一种是自作聪明的蠢人。另一种解读成聪明人, 不惜以自己下台为代价,让国王丢丑,让国人皆知国王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 傻瓜中的傻瓜”。一般而言是第一种解读,但第二种解读也未尝不可,也有它的 合理性 2、《皇帝的新装》没有指出具体的国家、时代,孩子也没有姓名,《黑信》则 国家和国王都有名字,两篇不同的写法,各有什么好处? 安徒生写的是童话,讽刺的是普遍的人性的弱点。而哈谢克写的是小说,这 样写显得更为真实、可信,同时作者作为民族意识非常强烈的作家,目的之一是 直指民族的敌人。 因为在哈谢克生活的当年,捷克是受到奥匈帝国,同时也是受到德国统治的。 作为一个民族解放意识非常强烈的作家,他当然要把矛头指向统治他们的民族敌 人。这在他是天经地义的,就像我们30年代的作家几乎一致把矛头指向日本帝 国主义一样。 (四)作业 1、抄写字词。 完成“阅读练习·探究 3、预习《我若为王》。 比较·探究*我若为王 教学目标 (一)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全文思路。 (二)了解文章大开大合的结构、假设的论证方法和幻想虚拟的写法。 (三)理解作者对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深刻认识和无情批判,培养民主意识和 健全人格
但他们的行动与皇帝是一致的,他们和皇帝都没有怀疑布料,都如童话中说的, 以为别人一定看得见这块新布料。所以,是否迎合了最高统治者的愿望和利益, 是他们遭受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 警察局长可以有两种解读,一种是自作聪明的蠢人。另一种解读成聪明人, 不惜以自己下台为代价,让国王丢丑,让国人皆知国王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 傻瓜中的傻瓜”。一般而言是第一种解读,但第二种解读也未尝不可,也有它的 合理性。 2、《皇帝的新装》没有指出具体的国家、时代,孩子也没有姓名,《黑信》则 国家和国王都有名字,两篇不同的写法,各有什么好处? 安徒生写的是童话,讽刺的是普遍的人性的弱点。而哈谢克写的是小说,这 样写显得更为真实、可信,同时作者作为民族意识非常强烈的作家,目的之一是 直指民族的敌人。 因为在哈谢克生活的当年,捷克是受到奥匈帝国,同时也是受到德国统治的。 作为一个民族解放意识非常强烈的作家,他当然要把矛头指向统治他们的民族敌 人。这在他是天经地义的,就像我们 30 年代的作家几乎一致把矛头指向日本帝 国主义一样。 (四)作业 1、 抄写字词。 2、 完成“阅读练习·探究”一、二。 3、 预习《我若为王》。 比较·探究 *我若为王 教学目标: (一)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全文思路。 (二)了解文章大开大合的结构、假设的论证方法和幻想虚拟的写法。 (三)理解作者对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深刻认识和无情批判,培养民主意识和 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