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值: (2)以彰其咎 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汉语。(4分)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3先帝为何会对桓、灵之事叹息痛恨?(2分) 4.先帝遗诏中曾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请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值: (2)以彰其咎 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汉语。(4分)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3.先帝为何会对桓、灵之事叹息痛恨?(2分) 4.先帝遗诏中曾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请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学生根据近三年的试卷分析所考知识点 然后师生总结。 划分实词虚词翻译内容理解内容+拓展 停顿 2012年无4分无4分2分 无 2013年无2分无4分2分 2分 2014年无2分无4分2分2分
二、学生根据近三年的试卷分析所考知识点, 然后师生总结。 划分 停顿 实词 虚词 翻译 内容理解 内容+拓展 2012年 无 4分 无 4分 2分 无 2013年 无 2分 无 4分 2分 2分 2014年 无 2分 无 4分 2分 2分
三、文言文知识点分析 1、语音、文学常识、划分朗读停顿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 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 中的含义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5、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7、写法分析。对文章的语言、结构、修辞和风 格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8、比较阅读
三、文言文知识点分析 1、语音、文学常识、划分朗读停顿。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 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 中的含义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5、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6、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7、写法分析。对文章的语言、结构、修辞和风 格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8、 比较阅读
¢-谔貢语瞢學常诀矰學文基础。 (二)、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 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取全句乃至全 段的作用。如“夫”、“盖”、“故”、“惟”、“至 若”、“若夫”、“诚宜”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 顿。如:夫/环而攻之 (三)、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 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如:(1)可/以一战(2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四)、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 动宾之间应停顿。如:(1)佳木/秀而繁阴。(2)问/ 今是何世 (五)、并列短语间要停顿山肴/野蔌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 (六)、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实、地名要 解林 不可础诗力 虐市/器/远甫/
1(一)、语音、文学常识是学习文言文基础。 、语音、文学常识、划分朗读停顿 (二)、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 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取全句乃至全 段的作用。如“夫” 、 “盖” 、 “故” 、 “惟” 、 “至 若” 、 “若夫” 、 “诚宜”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 顿。如:夫/环而攻之 (三)、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 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如:(1)可/以一战(2)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四)、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 动宾之间应停顿。如:(1)佳木/秀而繁阴。(2)问/ 今是何世 (五)、并列短语间要停顿 山肴/野蔌 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 (六)、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实、地名要 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读。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 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1)一词多义 近三年没考到一词多义,只考了单个实词的意思。一词多义一般 是至少会有一个词两个语境,因此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的原则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正确判断它的意思。近三年来实 词试题: (12普洱)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语言中的意思。(4分) ①朝服衣冠朝: ②明日,徐公来。明日: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 ④欲有求于我也欲: 参考答案①朝:早晨②明日:第二天③私:偏爱④欲:想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 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1)一词多义 近三年没考到一词多义,只考了单个实词的意思。一词多义一般 是至少会有一个词两个语境,因此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的原则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正确判断它的意思。近三年来实 词试题: ( , 12普洱)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语言中的意思。(4分) ①朝服衣冠 朝: ②明日,徐公来。 明日: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 ④欲有求于我也 欲: 参考答案①朝:早晨 ②明日:第二天 ③私:偏爱 ④欲: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