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630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化工安全技术试题 2012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的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1为单选题,12~15为多选 题,多选题答案少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 1.由钾、铝或硝酸纤维造成的火灾,下列哪种灭火器最适合扑灭?() A.二氧化碳 B.泡沫剂 C.水 D.特别成份粉剂灭火器 2.压力表的选用表盘刻度极限值应为容器最高工作压力的()倍。 A.1倍 B.2倍 C.5倍 D.6倍 3.在停车检修前的设备安全处理过程中,必需办理许可证和审批手续的是()。 A.泄压 B.降温 C.抽堵盲板 D.置换和中和 4.下列属于室息性气体的是()。 A.H2 B.O2 C.co D.CH 2797
5.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爆炸危险性()。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6.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 )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车间(工段、区、 队)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一年 B.六个月 C.三个月 D.九个月 7.作业高度2m以上应设置安全网,并根据位置的升高随时调整。高度超15m时,应在 作业位置垂直下方()m处,架设一层安全网,且安全网数不得少于3层。 A.2 B.2.5 C.3 D.4 8.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管理制度是( ),它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 度的核心。 A.安全生产责任制 B.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C.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D.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9.在危险性查出之后,应对其划分等级,排列出危险因素的先后次序和重点,其中() 级是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 A.1 B.2 C.3 D.4 10.防止触电的漏电保护,宜采用高灵敏度、快速型漏电保护器,现有一个动作电流为 30mA的漏电保护器,动作时间可选为( )s。 A.1.0 B.1.2 c.1.5 D.2.0 2798
11.消除静电灾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和措施是()。 A.增加湿度 B.采用适宜的灌注方式 C.接地 D.增加抗静电剂 12.压力容器的质量优劣取决于( ). A.材料质量 B.钢材的韧性 C.检验质量 D.钢材厚度 E.焊接质量 13.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对泄漏物处理正确的做法是( A.围堤堵截 B.稀释覆盖 C.排人下水道 D.收容 14.下列属于遇湿易燃物品的是( )。 A.煤油 B.碳化钙 C.钠 D.苯 15.下列哪些物质属于绝缘材料?( ) A.银胶 B.开关油 C.碳棒 D.聚四氟乙烯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电击是指 通过人体时,对人体造成 的伤害,严重 时会危及人的生命甚至死亡,它可分为 和 两种。 2。经过对大量事故的调查分析表明,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和 所引起的。 3.正常情况下,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2799
4.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 和 5.毒性物质进人人体的途径主要是经过 和 接 触等三种途径。 6.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后,检查人员根据实际检查情况出具检查报告,做出 四种结论之一。 得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则越高。 )2.在车间中检修使用过的抹过油的废布、废棉丝已没有使用价值,可以随意丢放。 )3.系统中氧气含量降至14~16%时,一般的可燃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会下降甚至停止 燃烧。 )4.一般情况下,爆炸性混合物的初始温度越高,其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越 大。 )5.锅炉因缺水紧急停炉时,应立即给锅内上水,迅速降温。否则锅炉会烧毁。 ( )6.在感知电流下,人体只会感觉有轻微麻抖和刺痛感,不会造成对人的伤害,因此,不 会发生任何事故。 ()7.往复泵开车时必须把出口阀门打开,严禁采用关闭出口阀门的方法进行流量调节。 ( )8.为防止热敏性物质的分解,可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 ()9.我是管生产的厂长,只负责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安全是安全员的事情与我无关。 ()10.距离导线落地的位置越近,地面电位越高。 2800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国家对于个人防护用具要求的“三会”指的是什么? 2.什么是计划外检修? 3.化工生产中,对于放热反应合理控制反应温度的方法有哪些? 4.人体的防静电措施有哪些?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共10分) 1996年2目,北京某化工厂有机硅分厂某车间进行停工检修,此期间进行清理氯甲烷(氯 甲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刺激和麻醉作用)缓冲罐内水解物料时,在没有办理任何手续和 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戴着防毒面具擅自进入罐内作业,车间主任到现场发现。感 觉不妙,发现一人倒在罐内,在没有采取进一步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罐内施救,结果也中毒 倒下,闻讯赶来的另一名操作工也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就进入罐内施救,在将主任救出后,自 己倒在罐内,后经分厂领导带人进行急救,车间主任被救活,另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请指出操作不正确的地方并加以改正,简单论述今后如何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 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