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练习题 课内诗歌鉴赏 (一)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每一联都紧扣“望”字,但角度不同,是分别指出。 2这首诗歌写出了泰山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3.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壮志?蕴含了怎样的 人生哲理? (二)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题中的“望”字统领了那几句诗? 2.首联描绘了什么情景?有什么作用?“破”“深”两字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3结合诗句内容,谈谈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4展开想象,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蕴含
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练习题 一、课内诗歌鉴赏 (一)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每一联都紧扣“望”字,但角度不同,是分别指出。 2.这首诗歌写出了泰山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3.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壮志?蕴含了怎样的 人生哲理? (二)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题中的“望”字统领了那几句诗? 2.首联描绘了什么情景?有什么作用?“破”“深”两字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3.结合诗句内容,谈谈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4.展开想象,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蕴含
喊的情感。 (三)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属于什么诗?最能概括是个中心事件的句子是? 2.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 这是为什么? 3.诗中老妪的“致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还是差役逼迫出来的?请据此展开想 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对话的场景。(语言、动作、神态等) 4本诗中写夜色有什么作用? (四)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喊的情感。 (三)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属于什么诗?最能概括是个中心事件的句子是? 2.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 这是为什么? 3.诗中老妪的“致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还是差役逼迫出来的?请据此展开想 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对话的场景。(语言、动作、神态等) 4.本诗中写夜色有什么作用? (四)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下列诗句所展现的画面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2.如何理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愿”的含义 (五)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自选角度,赏析下列诗句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六)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句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是? 2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境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 力的诗句是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下列诗句所展现的画面。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2.如何理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愿”的含义。 (五)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自选角度,赏析下列诗句。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六)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句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是? 2.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境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 力的诗句是?
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5最后一句运用什么修辞,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登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展开合理联想想想,描绘颔联诗人的神态、心理。 2请谈谈对本诗颈联的理解 3尾联读来含蓄蕴藉,悲凉沉郁,请任选角度进行赏析 二、课外诗歌鉴赏 (一)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5.最后一句运用什么修辞,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登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展开合理联想想想,描绘颔联诗人的神态、心理。 2.请谈谈对本诗颈联的理解。 3.尾联读来含蓄蕴藉,悲凉沉郁,请任选角度进行赏析。 二、课外诗歌鉴赏 (一)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从写法上看,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揭示什么道理。 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的画面。 (二)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徙倚欲何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发挥你的想象,用现代汉语发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的景象 3作者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体现这一内容的诗句是? (三)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任意角度赏析“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从写法上看,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揭示什么道理。 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的画面。 (二)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徙倚欲何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发挥你的想象,用现代汉语发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的景象 3.作者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体现这一内容的诗句是? (三)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任意角度赏析“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