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秘书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文秘与档案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 课。 本课程系统介绍了社会对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有关秘书工作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理论,通过学习使学员达到胜任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初、中级文秘工作的 水平。这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对于在领导机关、企事业管理部门以及从事公 共关系等其它工作的人员,也是必须了解的。同时,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这就要求秘书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学习新形热势下的理论知 识,注重实际技能的锻炼,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 秘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把目标 定位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际技能,教师为其提供理论性和 实践性的双向指导。 在内容上,主要包括秘书工作的基础知识、秘书人员应具备的条件、日常事 务工作、公文处理、会务工作、信息工作、调查研究和辅助决策、沟通协调和检 查督办、信访和值班、保密工作等。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使学生对秘书工作有一 个全面的了解,为将来走上秘书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任务:培养学生热爱秘书工作的思想,进行秘书修养教育。教育学生 了解党和社会对新时期秘书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要求;掌握秘书工作 的基本任务与工作内容:掌握从事秘书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工作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熟悉党和社会对新时期秘书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要求: 2、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任务与工作内容: 3、掌握从事秘书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工作方法: 4、了解秘书发展简史以及秘书学: 5、树立热爱秘书工作的思想,进行秘书修养教育。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 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遵循“基本原理够用、实务知识讲 透的原则”,把教学重点放在既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做好理论联系实际。 在保证学生必备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注意 补充新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适应新情况的实务能力。通过理论教学、情景训练、 案例分析等,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考虑新知识、新技术在该专业中的应用,体现 教材的先进性,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掌握秘书工作的基础,为将来从事秘书
《秘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秘书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文秘与档案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 课。 本课程系统介绍了社会对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有关秘书工作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理论,通过学习使学员达到胜任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初、中级文秘工作的 水平。这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对于在领导机关、企事业管理部门以及从事公 共关系等其它工作的人员,也是必须了解的。同时,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这就要求秘书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学习新形热势下的理论知 识,注重实际技能的锻炼,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 秘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把目标 定位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际技能,教师为其提供理论性和 实践性的双向指导。 在内容上,主要包括秘书工作的基础知识、秘书人员应具备的条件、日常事 务工作、公文处理、会务工作、信息工作、调查研究和辅助决策、沟通协调和检 查督办、信访和值班、保密工作等。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使学生对秘书工作有一 个全面的了解,为将来走上秘书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任务:培养学生热爱秘书工作的思想,进行秘书修养教育。教育学生 了解党和社会对新时期秘书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要求;掌握秘书工作 的基本任务与工作内容;掌握从事秘书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工作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熟悉党和社会对新时期秘书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要求; 2、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任务与工作内容; 3、掌握从事秘书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工作方法; 4、了解秘书发展简史以及秘书学; 5、树立热爱秘书工作的思想,进行秘书修养教育。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 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遵循“基本原理够用、实务知识讲 透的原则”,把教学重点放在既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做好理论联系实际。 在保证学生必备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注意 补充新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适应新情况的实务能力。通过理论教学、情景训练、 案例分析等,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考虑新知识、新技术在该专业中的应用,体现 教材的先进性,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掌握秘书工作的基础,为将来从事秘书
工作打下良好的功底。 二、学时分配 模块 名称 总课时 讲授 演示 实验 仿真 第一章 秘书工作及其发展趋势 1-1 秘书工作 1-2 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特点和作用 10 8 2-1 秘书工作的环境 2-2 秘书工作的核心 2-3 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和特点 2-4 秘书与领导者相处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信息与秘书工作 6 3 3-1 信息及其在秘书工作中的作用 3-2 秘书信息工作的特点、原则和要求 3-3 信息的收集 3-4 信息的处理 第四章 辅佐决策 5 3 2 4-1 科学决策和决策程序 4-2 秘书工作在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章 检查督办 5 3 5-1 检查督办及其在秘书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5-2 秘书部门检查督办的主要工作内容 5-3 秘书工作中检查督办的特点和方法 第六章 沟通协调 5 6-1 沟通协调的意义、内容和范围 6-2 秘书沟通协调的原理及其特点 6-3 秘书沟通协调的原则、要求和方式、方法 第七章 公文处理 6 6 7-1 公文的形成 7-2 公文处理的程序 第八章 调查研究 8-1 调查研究是从事秘书工作的基本功 8-2 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 8-3 调查中的分析与研究 第九章 会议工作 19 13 6 9-1 会议概述 9-2 会议筹备工作 9-3 会中工作 9.4 会后工作
工作打下良好的功底。 二、学时分配 模块 名称 总课时 讲授 演示 实验 仿真 第一章 1-1 1-2 秘书工作及其发展趋势 秘书工作 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5 3 2 第二章 2-1 2-2 2-3 2-4 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特点和作用 秘书工作的环境 秘书工作的核心 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和特点 秘书与领导者相处的基本原则 10 8 2 第三章 3-1 3-2 3-3 3-4 信息与秘书工作 信息及其在秘书工作中的作用 秘书信息工作的特点、原则和要求 信息的收集 信息的处理 9 6 3 第四章 4-1 4-2 辅佐决策 科学决策和决策程序 秘书工作在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5 3 2 第五章 5-1 5-2 5-3 检查督办 检查督办及其在秘书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秘书部门检查督办的主要工作内容 秘书工作中检查督办的特点和方法 5 3 2 第六章 6-1 6-2 6-3 沟通协调 沟通协调的意义、内容和范围 秘书沟通协调的原理及其特点 秘书沟通协调的原则、要求和方式、方法 7 5 2 第七章 7-1 7-2 公文处理 公文的形成 公文处理的程序 6 6 第八章 8-1 8-2 8-3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从事秘书工作的基本功 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 调查中的分析与研究 7 5 2 第九章 9-1 9-2 9-3 9-4 会议工作 会议概述 会议筹备工作 会中工作 会后工作 19 13 6
第十章 信访和值班 5 10-1 信访工作 10-2 单位值班 第十一章 日常事务 12 5 11-1 来客接待 11-2 接打电话 11-3 信件处理 11-4 印信管理 11-5 合理安排领导公务活动 第十二章 保密工作 7 5 12-1 保密与保密工作 12-2 秘密的范围与保密的方法 12-3 保密的纪律与责任 第十三章 秘书的基本素养、条件和职业道德 5 5 13-1 秘书人员的素养 13-2 秘书人员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 13-3 秘书人员的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秘书工作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 1、了解秘书与秘书工作的含义。 2、理解秘书工作的基本任务。 3、了解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1秘书工作 一、秘书 二、秘书工作 §1-2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参谋职能强化趋势 二、秘书工作管理科学化趋势 三、办公手段现代化趋势 教学建议: 本章的重点在于秘书与秘书工作的基本定义。可引导学生查找各类工具书和 相关书籍,展开讨论,以加深对其的掌握。教材对我国古代秘书发展简史已有较 多介绍,教学中不必花大力气深入讲解。对于国外秘书,可以作稍多介绍,以开 阔学生视野。另外,建议请一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秘书来介绍秘书机构设置原则 和各级秘书机构的设置情况
第十章 10-1 10-2 信访和值班 信访工作 单位值班 7 5 2 第十一章 11-1 11-2 11-3 11-4 11-5 日常事务 来客接待 接打电话 信件处理 印信管理 合理安排领导公务活动 12 7 5 第十二章 12-1 12-2 12-3 保密工作 保密与保密工作 秘密的范围与保密的方法 保密的纪律与责任 7 5 2 第十三章 13-1 13-2 13-3 秘书的基本素养、条件和职业道德 秘书人员的素养 秘书人员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 秘书人员的职业道德 5 5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秘书工作 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 1、了解秘书与秘书工作的含义。 2、理解秘书工作的基本任务。 3、了解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1 秘书工作 一、 秘书 二、秘书工作 §1-2 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参谋职能强化趋势 二、秘书工作管理科学化趋势 三、办公手段现代化趋势 教学建议: 本章的重点在于秘书与秘书工作的基本定义。可引导学生查找各类工具书和 相关书籍,展开讨论,以加深对其的掌握。教材对我国古代秘书发展简史已有较 多介绍,教学中不必花大力气深入讲解。对于国外秘书,可以作稍多介绍,以开 阔学生视野。另外,建议请一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秘书来介绍秘书机构设置原则 和各级秘书机构的设置情况
二、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特点和作用 教学要求: 1、理解秘书工作的环境和核心 2、了解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和特点 3、秘书与领导者相处的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 §2-1秘书工作的环境一领导活动 一、领导和领导活动 二、领导活动的要素 §2-2秘书工作的核心一领导意图 一、领导意图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项具体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领导意图是上级指示与本组织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三、领导意图是领导与群众的智慧相结合的产物 四、领导意图是管理活动规律与相关业务规律相结合的产物 §2-3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和特点 一、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 二、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特点 §2-4秘书与领导者相处的基本原则 一、秘书与领导者的关系 二、秘书与领导班子相处的主要原则 三、秘书与具体领导人相处的原则 教学建议: 在教学方法上,建议采用讲授法、仿真法、演示法等:在教学手段上,建议 联系学生实际来讲授使学生有使命感和危机感。也可采用实际案例,运用书本上 的实例来进行加强学生的理解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道行观。 三、信息与秘书工作 教学要求: 1、理解信息及其在秘书工作中的应用 2、理解秘书信息工作的特点、原则和要求 3、理解信息收集的内容、收集渠道和收集方法 4、掌握信息的整理加工,了解信息的储存和传递 教学内容: §3-1信息及其在秘书工作中的作用 一、信息的概念与特征 二、现代社会信息工作的基本特征 三、信息工作在秘书活动中的作用 §3-2秘书信息工作的特点、原则和要求
二、秘书 工作的基本原则、特点和作用 教学要求: 1、理解秘书工作的环境和核心 2、了解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和特点 3、秘书与领导者相处的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 §2-1 秘书工作的环境——领导活动 一、领导和领导活动 二、领导活动的要素 §2-2 秘书工作的核心——领导意图 一、领导意图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项具体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领导意图是上级指示与本组织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三、领导意图是领导与群众的智慧相结合的产物 四、领导意图是管理活动规律与相关业务规律相结合的产物 §2-3 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和特点 一、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 二、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特点 §2-4 秘书与领导者相处的基本原则 一、秘书与领导者的关系 二、秘书与领导班子相处的主要原则 三、秘书与具体领导人相处的原则 教学建议: 在教学方法上,建议采用讲授法、仿真法、演示法等;在教学手段上,建议 联系学生实际来讲授使学生有使命感和危机感。也可采用实际案例,运用书本上 的实例来进行加强学生的理解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道行观。 三 、 信息与秘书工作 教学要求: 1、理解信息及其在秘书工作中的应用 2、理解秘书信息工作的特点、原则和要求 3、理解信息收集的内容、收集渠道和收集方法 4、掌握信息的整理加工,了解信息的储存和传递 教学内容: §3-1 信息及其在秘书工作中的作用 一、信息的概念与特征 二、现代社会信息工作的基本特征 三、信息工作在秘书活动中的作用 §3-2 秘书信息工作的特点、原则和要求
一、秘书信息工作的特点 二、秘书信息工作的原则 三、秘书信息工作的基本要求 §3-3信息的收集 一、信息收集的内容 二、信息收集的渠道 三、信息收集的方法 §3-4信息的处理 一、信息的整理加工 二、信息的储存 三、信息的传递 教学建议: 这一章对本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教学方法建议采用讲授法、练习法、讨论 法等:教学手段可以借助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亲身经历等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秘 书人员在信息工作中的事务是比较繁杂的。 四、辅佐决策 教学要求: 1、了解科学决策及其程序 2、理解秘书工作在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内容: §4-1科学决策和决策程序 一、决策与决策的基本特征 二、科学决策及其一般程序 §4-2秘书工作在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建议: 这一章是本课程的核心之下。作为公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让学生明 白它所承载的主要功能,就要非常透彻的进行理论传授并采用最原始的方法 多看多读多练。秘书辅助决策内容较为抽象,教学中宜多补充实例,以帮助学生 形象化的把握秘书辅助决策工作。 五、检查督办 教学要求: 1、理解检查督办及其在秘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秘书部门检查督办的主要内容 3、掌握秘书工作中检查督办工作的特点和方法
一、秘书信息工作的特点 二、秘书信息工作的原则 三、秘书信息工作的基本要求 §3-3 信息的收集 一、信息收集的内容 二、信息收集的渠道 三、信息收集的方法 §3-4 信息的处理 一、信息的整理加工 二、信息的储存 三、信息的传递 教学建议: 这一章对本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教学方法建议采用讲授法、练习法、讨论 法等;教学手段可以借助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亲身经历等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秘 书人员在信息工作中的事务是比较繁杂的。 四 、 辅佐决策 教学要求: 1、了解科学决策及其程序 2、理解秘书工作在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内容: §4-1 科学决策和决策程序 一、决策与决策的基本特征 二、科学决策及其一般程序 §4-2 秘书工作在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建议: 这一章是本课程的核心之下。作为公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让学生明 白它所承载的主要功能,就要非常透彻的进行理论传授并采用最原始的方法—— 多看多读多练。秘书辅助决策内容较为抽象,教学中宜多补充实例,以帮助学生 形象化的把握秘书辅助决策工作。 五 、 检查督办 教学要求: 1、理解检查督办及其在秘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秘书部门检查督办的主要内容 3、掌握秘书工作中检查督办工作的特点和方法